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到福海的水产不能不提到“地方渔场”。乌伦古湖畔的“地方渔场”在知青们的建设下,为新疆的水产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现在有很多知青长眠在了乌伦古湖畔山坡上。“地方渔场”在人们的记忆中即将消失,但它承载了知青们人多的梦想。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国营福海渔场”,由自治区水产局于1958年宣布成立,委托给阿勒泰地区水电处管理,属地方国营单位,简称“地方渔场”。当时渔场的捕捞区域包括整个乌伦古湖的大海子、小海子以及额尔齐斯河流域和附近较大的水库。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号召下,一批内地青年从四面八方开始聚集到这里。他们在政府有关部门的统一组织下来到新疆。一时间来自东北大安县的冬捕技术员、湖北的基建人员、安徽和江苏的农业技术人员,陆续到达地方国营福海渔场。当时他们当中有的拖家带口,有的孤身一人。据统计,仅江苏淮阴专区就有3个公社近300人,他们在布伦托海的这片戈壁上安居乐业,发展了新疆的水产事业。这些知青们大多一辈子扎根在乌伦古湖畔从事渔业工作,退休后在渔场安度晚年直到去世。去世后埋葬在这片奉献了血汗和青春的热土上。下面是这些尚在知青的回忆。
吹响进疆“集结号”
1959年6月,我们从徐州出发,坐上拉货的“闷罐子”火车一路向西。当时火车只通到甘肃柳园。然后我们又坐汽车颠簸了十几天,于7月9日到达乌鲁木齐。7月10日到“自治区农业厅实验场”报道。当时我们住的是现搭的帐篷。我们的工龄就从那天算起的。接着在农业厅参加了乌拉泊水库建设,和当地的维吾尔族老乡一起种地、一起生活、相互帮助,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第二年组织上安排我们来福海。那时没有路,汽车是在准噶尔盆地的边缘绕过来的,车况不好的就在路上住好几天。刚到福海境内时,有个孩子在路上出生,就起了名字叫“福海”。到了渔场看不到房子看不到人,那时福海县城就有两棵大柳树,一所学校、一个地窝子有个汉族老汉在开饭馆。人们现挖地窝子,就地在沙丘上拔红柳、割芦苇,然后土一盖就成了住所。大伙住的都是集体宿舍大通间,夫妻两个的就用苇帘子隔开。到1964年才开始盖房子,拖家带口的单独住,单身汉住的还是集体宿舍。
我们那个时候坐马车到大海子,早晨五六点就出发,早晨去和晚上回来两头都见不到太阳。当时的大拉网比现在的规模要大,网窝子大约两千米左右,劳动力要用上百人。网衣都是棉线,网纲是八九厘米粗的麻绳,见水后那个重啊!光拉小套的就要二十人。用马轮子绞网,常常打出第一网鱼的时候天还没有亮。两趟网赛着打,一般每天都是打三网,假如产量比人家低了就接着打四网,那样就是不收网的一网接着一网直接推的,收网时都是半夜三四点了。
一个充满“福气”的地方
“地方渔场”条件很艰苦,我们也吃了很多的苦,但知青们都对这片土地充满了感情,这里是一个充满“福气”的地方。
“地方渔场”拯救了我们这一代人,培育了下一代人。“三年自然灾害”后期,全国各地饿死不少入,我们基本没有饿着,这就很不错啦!那时虽然口粮限制,但鱼随便吃,有时候家里没有粮食了,我们这些知青们就趁着傍晚到渔场下网捕鱼。旧网片做个捞子,下去一捞子都提不起来,直接用麻袋在水里装,鱼挤鱼真是都快看不到水了。
农业队种地的,晚上放水浇地,水停后地里一片白,仔细一看都是小白鱼,到了清晨一片黑,都是来吃鱼的乌鸦和老鹰。1960年春。乌伦古河小龙口四趟张网最高日产50吨,1962年的冬天,一网打出82,5吨,几乎都是小白鱼和五道黑。我们十几个小伙子不停地捞了三天三夜。那时的河鲈最大达到3公斤,银鲫2.7公斤,小白条200克左右。
到了秋天,家家户户都在腌咸鱼,晾干了用铁丝串上或用麻袋装上,可以吃到第二年春天。冬天还可以套兔子。逮呱呱鸡,总之一年到头除了定量的粮食外都有吃的。好多老家接来的家属刚来时都是面黄肌瘦,小伙子都长不高,到了这里不久后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结结实实、满面红光。当时的羊肉是5毛钱1公斤,猪肉是7毛钱1公斤,鸡蛋两分钱1个。当时我们的工资男的是49.58元,女的是39.03元,那时比起其他人都感觉高人一等了。
为了丰富乌伦古湖的鱼资源结构,1964年以后,渔场从额尔齐斯河流域引入了鲤鱼、东方欧鳊和湖拟鲤,获得了显著的成效,曾出现了一网捕获40吨鲤鱼的记录。70年代末,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动船进入了渔场,渔场的第二代人也陆续加入了水产的队伍。80年代初,随着交通的改善,市场需求量的增大,渔场的明水期捕鱼进入了高潮。1980年春天,渔场掀起了一场捕捞“百日赛”,创造了单船百日37吨的高产,每个人仅奖金就获得了600多元。之后的每一年都采用承包责任制,年轻的一代渔场人用勤奋创造了富裕美好的生活。
孩子们的乐园
1986年,乌伦古河的丰水期到来,我们真的见到了“七分水三分鱼的景象”。开车路过渔场的司机,到水闸下的台阶上打水加到水箱里,躲着鱼群都是半桶水半桶鱼,想打一桶没有鱼的水都很困难。这个消息不胫而走,很多司机路过渔场都要停车到河边看看,多年后提起那情景还常常赞不绝口。记得一个山东的老知青在水闸下的湾子里用撒网捕鱼,因为这一网下去捕获的鱼太多了,他一个人拉不上来,在周围人的帮助下才将渔网拖上来。拖上来后上面是小鱼下面是大鱼,整整装了一麻袋,足有50公斤。
夏天到大海子下挂网,住在“骆驼脖子”。“骆驼脖子”离渔场有40公里,我们经常两个人双桨划船往返,那累的、热的,汗从屁股上往下滴。船上带着一口钢精锅、一只马灯和一个扣蓬随时可以上岸做饭休息。有一次走到中海子口,干粮带的不够,看到水中的浅滩上很多鸟窝里都是鸟蛋,上去捡一大锅,晚上到了“骆驼脖子”饿得不行了就煮着吃。那架势,嘴里吃一个,手上敲一个,另一手再拿一个。几天过后,嘴里还是鸟蛋味,打嗝也是鸟蛋味,就连放屁和大便都是鸟蛋味,从此我再也不吃蛋了。
夏天划船打渔遇到风浪是常有的事,但多年来我们凭着胆量、技术和经验没有出过太大的伤亡事故。在湖中遇到大风浪是经常的事,有一次带的干粮不多,一人就两个窝头,船被打到海子对岸。我们拔柴火架火烤鱼吃坚持了两三天。
生活在渔场附近的孩子们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虽然生活比较单调,但他们并不孤独,钓鱼成了孩子们的一大乐趣,钓鱼方式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不需鱼食只要把鱼钩甩到水里,然后猛地往上一提,就可以挂到鱼。钓上来的鱼大都是河鲈,因为它是肉食性鱼类,性情凶猛,很容易咬住鱼钩上的诱饵上了钩。钓河鲈鱼钩不用去买,家里有别针用钳子窝一个仿制品就可以,如果没有别针缝衣针也可以,用蜡烛点火烧红再窝。还可以用网线绑好鱼钩,没有好杆子就到门前的柴火堆上撇一根长点的红柳棍都行。鱼食嘛。做个面团子,或者去捉蚂蚱、挖蚯蚓。懒得动,就到河边找一点加工鱼留下的鱼鳃鱼肠子,就是一块鱼皮都行。只要钓到了第一条,你就获得了上好的鱼食,然后就可以钓到一大串。
河道的水闸附近晚上开始,灯火通明、人声鼎沸、彻夜不眠,全场的男女老少都来,堪比现在的任何一个热闹的市场。
那年那月的鱼景和人景,真是令人怀念啊!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国营福海渔场”,由自治区水产局于1958年宣布成立,委托给阿勒泰地区水电处管理,属地方国营单位,简称“地方渔场”。当时渔场的捕捞区域包括整个乌伦古湖的大海子、小海子以及额尔齐斯河流域和附近较大的水库。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号召下,一批内地青年从四面八方开始聚集到这里。他们在政府有关部门的统一组织下来到新疆。一时间来自东北大安县的冬捕技术员、湖北的基建人员、安徽和江苏的农业技术人员,陆续到达地方国营福海渔场。当时他们当中有的拖家带口,有的孤身一人。据统计,仅江苏淮阴专区就有3个公社近300人,他们在布伦托海的这片戈壁上安居乐业,发展了新疆的水产事业。这些知青们大多一辈子扎根在乌伦古湖畔从事渔业工作,退休后在渔场安度晚年直到去世。去世后埋葬在这片奉献了血汗和青春的热土上。下面是这些尚在知青的回忆。
吹响进疆“集结号”
1959年6月,我们从徐州出发,坐上拉货的“闷罐子”火车一路向西。当时火车只通到甘肃柳园。然后我们又坐汽车颠簸了十几天,于7月9日到达乌鲁木齐。7月10日到“自治区农业厅实验场”报道。当时我们住的是现搭的帐篷。我们的工龄就从那天算起的。接着在农业厅参加了乌拉泊水库建设,和当地的维吾尔族老乡一起种地、一起生活、相互帮助,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第二年组织上安排我们来福海。那时没有路,汽车是在准噶尔盆地的边缘绕过来的,车况不好的就在路上住好几天。刚到福海境内时,有个孩子在路上出生,就起了名字叫“福海”。到了渔场看不到房子看不到人,那时福海县城就有两棵大柳树,一所学校、一个地窝子有个汉族老汉在开饭馆。人们现挖地窝子,就地在沙丘上拔红柳、割芦苇,然后土一盖就成了住所。大伙住的都是集体宿舍大通间,夫妻两个的就用苇帘子隔开。到1964年才开始盖房子,拖家带口的单独住,单身汉住的还是集体宿舍。
我们那个时候坐马车到大海子,早晨五六点就出发,早晨去和晚上回来两头都见不到太阳。当时的大拉网比现在的规模要大,网窝子大约两千米左右,劳动力要用上百人。网衣都是棉线,网纲是八九厘米粗的麻绳,见水后那个重啊!光拉小套的就要二十人。用马轮子绞网,常常打出第一网鱼的时候天还没有亮。两趟网赛着打,一般每天都是打三网,假如产量比人家低了就接着打四网,那样就是不收网的一网接着一网直接推的,收网时都是半夜三四点了。
一个充满“福气”的地方
“地方渔场”条件很艰苦,我们也吃了很多的苦,但知青们都对这片土地充满了感情,这里是一个充满“福气”的地方。
“地方渔场”拯救了我们这一代人,培育了下一代人。“三年自然灾害”后期,全国各地饿死不少入,我们基本没有饿着,这就很不错啦!那时虽然口粮限制,但鱼随便吃,有时候家里没有粮食了,我们这些知青们就趁着傍晚到渔场下网捕鱼。旧网片做个捞子,下去一捞子都提不起来,直接用麻袋在水里装,鱼挤鱼真是都快看不到水了。
农业队种地的,晚上放水浇地,水停后地里一片白,仔细一看都是小白鱼,到了清晨一片黑,都是来吃鱼的乌鸦和老鹰。1960年春。乌伦古河小龙口四趟张网最高日产50吨,1962年的冬天,一网打出82,5吨,几乎都是小白鱼和五道黑。我们十几个小伙子不停地捞了三天三夜。那时的河鲈最大达到3公斤,银鲫2.7公斤,小白条200克左右。
到了秋天,家家户户都在腌咸鱼,晾干了用铁丝串上或用麻袋装上,可以吃到第二年春天。冬天还可以套兔子。逮呱呱鸡,总之一年到头除了定量的粮食外都有吃的。好多老家接来的家属刚来时都是面黄肌瘦,小伙子都长不高,到了这里不久后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结结实实、满面红光。当时的羊肉是5毛钱1公斤,猪肉是7毛钱1公斤,鸡蛋两分钱1个。当时我们的工资男的是49.58元,女的是39.03元,那时比起其他人都感觉高人一等了。
为了丰富乌伦古湖的鱼资源结构,1964年以后,渔场从额尔齐斯河流域引入了鲤鱼、东方欧鳊和湖拟鲤,获得了显著的成效,曾出现了一网捕获40吨鲤鱼的记录。70年代末,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动船进入了渔场,渔场的第二代人也陆续加入了水产的队伍。80年代初,随着交通的改善,市场需求量的增大,渔场的明水期捕鱼进入了高潮。1980年春天,渔场掀起了一场捕捞“百日赛”,创造了单船百日37吨的高产,每个人仅奖金就获得了600多元。之后的每一年都采用承包责任制,年轻的一代渔场人用勤奋创造了富裕美好的生活。
孩子们的乐园
1986年,乌伦古河的丰水期到来,我们真的见到了“七分水三分鱼的景象”。开车路过渔场的司机,到水闸下的台阶上打水加到水箱里,躲着鱼群都是半桶水半桶鱼,想打一桶没有鱼的水都很困难。这个消息不胫而走,很多司机路过渔场都要停车到河边看看,多年后提起那情景还常常赞不绝口。记得一个山东的老知青在水闸下的湾子里用撒网捕鱼,因为这一网下去捕获的鱼太多了,他一个人拉不上来,在周围人的帮助下才将渔网拖上来。拖上来后上面是小鱼下面是大鱼,整整装了一麻袋,足有50公斤。
夏天到大海子下挂网,住在“骆驼脖子”。“骆驼脖子”离渔场有40公里,我们经常两个人双桨划船往返,那累的、热的,汗从屁股上往下滴。船上带着一口钢精锅、一只马灯和一个扣蓬随时可以上岸做饭休息。有一次走到中海子口,干粮带的不够,看到水中的浅滩上很多鸟窝里都是鸟蛋,上去捡一大锅,晚上到了“骆驼脖子”饿得不行了就煮着吃。那架势,嘴里吃一个,手上敲一个,另一手再拿一个。几天过后,嘴里还是鸟蛋味,打嗝也是鸟蛋味,就连放屁和大便都是鸟蛋味,从此我再也不吃蛋了。
夏天划船打渔遇到风浪是常有的事,但多年来我们凭着胆量、技术和经验没有出过太大的伤亡事故。在湖中遇到大风浪是经常的事,有一次带的干粮不多,一人就两个窝头,船被打到海子对岸。我们拔柴火架火烤鱼吃坚持了两三天。
生活在渔场附近的孩子们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虽然生活比较单调,但他们并不孤独,钓鱼成了孩子们的一大乐趣,钓鱼方式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不需鱼食只要把鱼钩甩到水里,然后猛地往上一提,就可以挂到鱼。钓上来的鱼大都是河鲈,因为它是肉食性鱼类,性情凶猛,很容易咬住鱼钩上的诱饵上了钩。钓河鲈鱼钩不用去买,家里有别针用钳子窝一个仿制品就可以,如果没有别针缝衣针也可以,用蜡烛点火烧红再窝。还可以用网线绑好鱼钩,没有好杆子就到门前的柴火堆上撇一根长点的红柳棍都行。鱼食嘛。做个面团子,或者去捉蚂蚱、挖蚯蚓。懒得动,就到河边找一点加工鱼留下的鱼鳃鱼肠子,就是一块鱼皮都行。只要钓到了第一条,你就获得了上好的鱼食,然后就可以钓到一大串。
河道的水闸附近晚上开始,灯火通明、人声鼎沸、彻夜不眠,全场的男女老少都来,堪比现在的任何一个热闹的市场。
那年那月的鱼景和人景,真是令人怀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