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让作文深刻起来,可以从多方面考虑:立意的深刻,说理的深刻,结构上的深刻等都可以,当然,这些都要具备一定的辩证思维。而我认为最根本的是语言上的深刻!
关键词:语言;深刻;艺术
“深刻”是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中的“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四个要求之一。《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中关于“深刻”的具体要求是: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作用。这就要求文章富于哲理性,观点有独创性、思维有严密的逻辑性,作品给人极强的启发性。
一、句式的选择
好的议论文,语句精练,意蕴深厚,富于文采,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而这种所谓的冲击其实就是句式的直观反映。判断句是一种最简单最常见的句式,但却不可小看。因为它是“对客观事物的'透视'”(马克思语)。尤其在话题作文中,其写作常常涉及到概念;而文章的展开和深化,往往有赖于对概念的阐明。因此,对话题中的重要概念作出明确的判断,常常成为文章是否“深刻”的标志。文章中对话题作出的准确无误而又新颖独特的判断,让人一看,常常会有“眼睛一亮”之感。警策性因此而生,“深刻”感由此而形成。比如:“友谊,是朋友之间的一种亲密的感情”,“认真,就是做事不马虎”,这样的判断句不但生硬、干瘪,而且由于对事物认识并不十分清楚,常常错误百出,让人一看,不但不觉“深刻”,反而倍感幼稚。而若改成“友谊是一种在朋友发生危机的时候才能体会到它的珍贵的美好情感;友谊是一种只有付出了真心才能得到真情回报的东西”和“认真是一种决不容许自己的投入像‘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生活态度;认真是避免走弯路的最好的办法;认真是对自己的态度、精力和尊严的最佳保护”后,就会活泼生动,意蕴深沉;不但比较深刻地揭示了“友谊”和“认真”的内涵,能给人以极大的启示,而且用语讲究,行文严密,有一种令人无可辩驳的力量。所以,写文章一般不需要对重要概念下定义,写好判断句,目的不是界定概念的内涵或外延,而是用来表达你的一种认识,一种发现,一种观点。好的判断句,往往是具有独特视角的个人感悟。而这种个人感悟性的东西,往往具有哲理性、“深刻性”。整句也称对称句,指一对或一组结构相似的句子。它形式整齐,音韵和谐,节奏协调,气势贯通,适合于加强语势、强调语义,表达丰富的感情,能给读者以深刻、鲜明的印象。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都属于整句。对称(宽式对偶)可以使局部语言显得整饬、巧妙而机智。可分为词和短语的对称、句子的对称和段落的对称。在议论文中,对称句既可用来说理,又可用来举例。因为它要求用大致整齐的句式、对称的结构来证明论点,而且极为简洁,会使文章因之生辉。用排比来说理,可收到条理分明的效果。可分为短语之间的排比、句与句的排比、段与段的排比。一般运用的是并列式排比,它是从不同角度论述同一问题;递进式排比,在范围上从小到大,程度上形成了层层递进,这样就使表意层层深入了。
二、修辞手法的运用
比喻可以让枯燥的哲理句披上形象化的外套,让人更形象地感受到其深刻的内涵。用形象来表现抽象的事理,思想就会因“深入浅出”而深刻,这就要比喻贴切而新颖,例如:“人生就像一本书,傻瓜们走马看花似的随手翻阅它,聪明的人用心地阅读它。因为他知道这本书只能读一次。”这一句就用“人生像一本书”这个贴切的比喻和不同的人对待其的不同态度,很自然、形象地论证了“做人要用心”这个论点。而鲁迅在《拿来主义》一文中将外国文化和我国文化遗产比作“一所大宅子”,把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比作“鱼翅”,主张吃掉(吸收)它,把糟粕部分比作“一群姨太太”,主张“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剔除),把既有毒素又可以利用的部分比作“鸦片”,主张“送到药房,以供治病之用”(取其有益部分)。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破立鲜明,取舍清楚,它比一般的抽象的说教效果好得多。能更好地包含深刻的思想和激昂的感情。正话反说——“荒谬放大镜”面对荒谬不硬加驳斥,而是谬上加谬,使其荒唐之处极端放大而达到归谬目的。如:人说“愚昧比贫穷更可怕”,难道富有了,愚昧就不可怕吗?无数事实证明,愚昧比富有更可怕。改革开放后,确有一些贫困者,侥幸富了起来。富了起来之后,又怎样呢?……目前,社会上流行一句时髦的话,叫做“过把瘾就死”。死不死我没见过,然而有的人每天在那里“过瘾”,似乎倒是的确的。过什么瘾?曰:吃喝瘾(摆豪门宴)、赌博瘾(一掷千金)、玩乐瘾(泡歌厅、夜总会),个别的还有吸毒瘾(吸食鸦片、海洛因)……
三、仿用格言警句
格言警句是一个人机智之精华,众人汇成的睿智,聪明人的智慧。它是相对完整、相对独立的句子,可以独立用来表达思想,在语言形式上简洁而精练,仿用这样的句子,会让你的思想有了“睿智精警”的深刻。如果能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括号中那些文字,格言之美就形成了,“深刻”也就做到了!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对立统一的,剑有双刃,事有正反,物有两极。将本是两极的事物放在一起,不仅形成了强烈鲜明的反差,而且有了一种哲理的趣味。碰撞出火花,正反思维出妙语,运用正反思维法,往往能写出简练而深刻、独到而优雅的“格言警句”。
我想,通过这样的一番语言的锤炼,文章就可以走向了“深刻”。可见,语言对于思想来说,不仅像一面镜子,能反映出你的思想,还可以成为思想的磨刀石。琢磨语言,也就是在砥砺思想,使之更锋利、更明亮。语言的锤炼,不但能够让思想具有穿透力和深刻性,而且会产生铺陈的华章,飞扬的文采。
关键词:语言;深刻;艺术
“深刻”是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中的“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四个要求之一。《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中关于“深刻”的具体要求是: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作用。这就要求文章富于哲理性,观点有独创性、思维有严密的逻辑性,作品给人极强的启发性。
一、句式的选择
好的议论文,语句精练,意蕴深厚,富于文采,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而这种所谓的冲击其实就是句式的直观反映。判断句是一种最简单最常见的句式,但却不可小看。因为它是“对客观事物的'透视'”(马克思语)。尤其在话题作文中,其写作常常涉及到概念;而文章的展开和深化,往往有赖于对概念的阐明。因此,对话题中的重要概念作出明确的判断,常常成为文章是否“深刻”的标志。文章中对话题作出的准确无误而又新颖独特的判断,让人一看,常常会有“眼睛一亮”之感。警策性因此而生,“深刻”感由此而形成。比如:“友谊,是朋友之间的一种亲密的感情”,“认真,就是做事不马虎”,这样的判断句不但生硬、干瘪,而且由于对事物认识并不十分清楚,常常错误百出,让人一看,不但不觉“深刻”,反而倍感幼稚。而若改成“友谊是一种在朋友发生危机的时候才能体会到它的珍贵的美好情感;友谊是一种只有付出了真心才能得到真情回报的东西”和“认真是一种决不容许自己的投入像‘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生活态度;认真是避免走弯路的最好的办法;认真是对自己的态度、精力和尊严的最佳保护”后,就会活泼生动,意蕴深沉;不但比较深刻地揭示了“友谊”和“认真”的内涵,能给人以极大的启示,而且用语讲究,行文严密,有一种令人无可辩驳的力量。所以,写文章一般不需要对重要概念下定义,写好判断句,目的不是界定概念的内涵或外延,而是用来表达你的一种认识,一种发现,一种观点。好的判断句,往往是具有独特视角的个人感悟。而这种个人感悟性的东西,往往具有哲理性、“深刻性”。整句也称对称句,指一对或一组结构相似的句子。它形式整齐,音韵和谐,节奏协调,气势贯通,适合于加强语势、强调语义,表达丰富的感情,能给读者以深刻、鲜明的印象。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都属于整句。对称(宽式对偶)可以使局部语言显得整饬、巧妙而机智。可分为词和短语的对称、句子的对称和段落的对称。在议论文中,对称句既可用来说理,又可用来举例。因为它要求用大致整齐的句式、对称的结构来证明论点,而且极为简洁,会使文章因之生辉。用排比来说理,可收到条理分明的效果。可分为短语之间的排比、句与句的排比、段与段的排比。一般运用的是并列式排比,它是从不同角度论述同一问题;递进式排比,在范围上从小到大,程度上形成了层层递进,这样就使表意层层深入了。
二、修辞手法的运用
比喻可以让枯燥的哲理句披上形象化的外套,让人更形象地感受到其深刻的内涵。用形象来表现抽象的事理,思想就会因“深入浅出”而深刻,这就要比喻贴切而新颖,例如:“人生就像一本书,傻瓜们走马看花似的随手翻阅它,聪明的人用心地阅读它。因为他知道这本书只能读一次。”这一句就用“人生像一本书”这个贴切的比喻和不同的人对待其的不同态度,很自然、形象地论证了“做人要用心”这个论点。而鲁迅在《拿来主义》一文中将外国文化和我国文化遗产比作“一所大宅子”,把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比作“鱼翅”,主张吃掉(吸收)它,把糟粕部分比作“一群姨太太”,主张“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剔除),把既有毒素又可以利用的部分比作“鸦片”,主张“送到药房,以供治病之用”(取其有益部分)。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破立鲜明,取舍清楚,它比一般的抽象的说教效果好得多。能更好地包含深刻的思想和激昂的感情。正话反说——“荒谬放大镜”面对荒谬不硬加驳斥,而是谬上加谬,使其荒唐之处极端放大而达到归谬目的。如:人说“愚昧比贫穷更可怕”,难道富有了,愚昧就不可怕吗?无数事实证明,愚昧比富有更可怕。改革开放后,确有一些贫困者,侥幸富了起来。富了起来之后,又怎样呢?……目前,社会上流行一句时髦的话,叫做“过把瘾就死”。死不死我没见过,然而有的人每天在那里“过瘾”,似乎倒是的确的。过什么瘾?曰:吃喝瘾(摆豪门宴)、赌博瘾(一掷千金)、玩乐瘾(泡歌厅、夜总会),个别的还有吸毒瘾(吸食鸦片、海洛因)……
三、仿用格言警句
格言警句是一个人机智之精华,众人汇成的睿智,聪明人的智慧。它是相对完整、相对独立的句子,可以独立用来表达思想,在语言形式上简洁而精练,仿用这样的句子,会让你的思想有了“睿智精警”的深刻。如果能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括号中那些文字,格言之美就形成了,“深刻”也就做到了!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对立统一的,剑有双刃,事有正反,物有两极。将本是两极的事物放在一起,不仅形成了强烈鲜明的反差,而且有了一种哲理的趣味。碰撞出火花,正反思维出妙语,运用正反思维法,往往能写出简练而深刻、独到而优雅的“格言警句”。
我想,通过这样的一番语言的锤炼,文章就可以走向了“深刻”。可见,语言对于思想来说,不仅像一面镜子,能反映出你的思想,还可以成为思想的磨刀石。琢磨语言,也就是在砥砺思想,使之更锋利、更明亮。语言的锤炼,不但能够让思想具有穿透力和深刻性,而且会产生铺陈的华章,飞扬的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