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低碳生态城市概念的提出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留在城市,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城市的出现距今已有六千多年历史。尽管全球城市面积仅占地球表面积的2%,但城市创造了全球80%以上的GDP,全世界超过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中,城市毋庸置疑地成为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中心,成为人类重要的生存家园,成为人类探索安全、健康、舒适栖居环境的梦想和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相耦合的最佳选择。
城市在一方面为人类积聚财富、实现美好梦想的同时,另一方面也占用着地球85%的资源与能源消耗总量,排放着同等规模的温室气体,并由此引发了气候变暖、臭氧减少、海平面上升、碳平衡失调、生物多样性丧失等一系列生态环境连锁性问题。城市因此成为地球环境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伴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愈演愈烈,我们不得不开始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审视旧有城市发展模式是否能够继续维系我们脆弱的地球。
倡行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之道,不仅是为了民族的发展,更是为了全人类的明天。低碳生态城市作为当代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和谐进步、经济持续发展的伟大探索,将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
二、低碳生态城市的理论发展
“低碳生态城市(Low-Carbon Eco-city)”的概念是在“生态城市(Eco-city)”概念的基础上衍生和发展起来的。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人与生物圈”(MAB)计划中正式提出了“生态城市”的概念。之后经过40余年发展,逐步从理论探讨开始成为引领世界城市建设发展目标的行动指南。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了《能源白皮书》,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Our Energy Future:Crea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概念(Low carbon Economy),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2009年,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出版了《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把“低碳生态城市” 的概念定义为: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标志的节能、环保型城市,是一种强调生态环境综合平衡的全新城市发展模式,是建立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基础上,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为主要目的而建立起的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
需要指出的是,低碳生态城市不是“低碳”、“生态”、“城市”三个词的简单叠加或者说用“低碳”和“生态”限定“城市”,而是三者结合创造了一个新的完整的概念,并超越了原有概念的涵义。
低碳生态城市的核心价值观可以理解为:1)尊重自然,最大限度保护环境、节约资源;2)以人为本,最大限度提升生活、工作条件;3)物种多元多样、资源循环利用、社会和谐共生、人人幸福快乐。
此外,低碳生态本身还具有普适的文化内涵,可以概括为:1)崇尚健康、节约、控制、人道、平等、公正、民主、正义、协调、共存、精神追求与物质满足的协调、多种文化的互补与渗透等;2)反对浪费、挥霍、放纵、自私、特权、侵略、征服、掠夺、急功近利、历史虚无主义、沙文主义、技术至上主义等。
三、低碳生态城市的实践进展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探索实践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6年江西省宜春市首次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前夕,中国向世界宣布了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45%的减排目标,并将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在节能减排的国家战略指导下,目前已有保定、上海、贵阳、武汉、杭州、德州、无锡、吉林、珠海、南昌、厦门等多个城市提出了建设低碳城市或生态城市的构想和规划;2010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分别与深圳市人民政府、无锡市人民政府和河北省人民政府签订了共建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合作框架协议,为全国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发挥了示范引导作用。根据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学术交流部所做的一项统计表明,截至2012年4月,提出低碳生态城市有关建设目标的城市已达280个,占到地级以上城市比例的97.6%。
可以说,中国正成为世界上探索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最为积极和主动的国家之一。中国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力求将城市建设成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持续、社会和谐的示范城市,成为“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样板”,并力图在规划、开发、建设、管理、运营等多个方面为今后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生态城提供能实施、能复制、能推广的成熟经验与模式。
四、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趋势
在中国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实践进行的如火如荼的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由于低碳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系统工程,且目前尚缺乏适合中国国情的低碳生态城市及其相关领域的理论基础、方法论、指标体系,规划设计原理、政策体系以及相关的建设技术和实践经验,中国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
因此,有必要结合当前国内低碳生态城市所表露出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需求,从目标、技术、示范、政策四个方面构筑中国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保障体系,从而引导城市健康合理的发展。
一是构建涵盖四个维度、三种属性的指标体系。低碳生态城市目标体系的构建就应当基于对上述低碳生态城市内涵的理解和理念的认同,并结合中国国情来构建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来达到将其内涵具体化和目标量化的目的。基于当前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实际,应当建立一套具有全国层面指导意义的指标体系来明确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该指标体系应当涵盖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持续和社会和谐四个维度,同时依据指标重要程度划分为核心、扩展和引领三个不同属性,并给出不同时间阶段的指标值,以便更好的作为低碳生态城市的实施指引、管理基准与成效度量,从而更加准确地把握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方向,为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支撑和引导。
二是建立集成十大关键技术领域的应用系统。低碳生态城市作为多元要素耦合的复杂巨系统,不但需要理论层面的指导和目标体系的确立,同时还需要系统化的科学技术来支撑。我们要在遵循能推广、能复制、低成本、高效益的原则下,构筑一个低碳生态城市的整体解决方案,涵盖城市规划、低碳社区、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生态基础设施、能源利用、水资源利用、废弃物处理、低碳产业、数字城市十大领域。这十大领域的技术应当首先进行试点应用,合理评估其适用性之后再在条件成熟的地区进行推广实施。
三是遴选不同层级和类型的低碳生态试点示范项目。由于低碳生态城市目前尚处探索阶段,因此相关的建设实践活动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但是鼓励通过先行先试探索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经验。根据全国正在进行的低碳生态城市实践情况,有必要按照不同层级和类型从中遴选试点示范,从而引导更多的城市开展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实践活动。
四是构建涵盖六大方面的政策体系框架。政策引导是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重要基础。国际低碳生态城市建设都强调了一定要有好的政策引导。结合当前的低碳生态城市发展实际,我国的低碳生态城市政策体系框架的构建可以从六个方面来进行:规划技术政策;投融资政策;技术奖励政策;干部考核政策;社会参与政策;组织保障政策。
当前,人类文明已经进入崭新的“生态文明”时代,毋庸置疑,低碳生态城市已经成为我们改变地球和人类未来命运的希望与寄托。低碳生态城市理想的实现,即始于我们今天的认识和行动。让我们共同关注、共同参与、共同努力,让每一个人都行动起来,携手创建我们美好的生态未来,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永续发展!
(责任编辑:黄荔)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留在城市,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城市的出现距今已有六千多年历史。尽管全球城市面积仅占地球表面积的2%,但城市创造了全球80%以上的GDP,全世界超过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中,城市毋庸置疑地成为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中心,成为人类重要的生存家园,成为人类探索安全、健康、舒适栖居环境的梦想和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相耦合的最佳选择。
城市在一方面为人类积聚财富、实现美好梦想的同时,另一方面也占用着地球85%的资源与能源消耗总量,排放着同等规模的温室气体,并由此引发了气候变暖、臭氧减少、海平面上升、碳平衡失调、生物多样性丧失等一系列生态环境连锁性问题。城市因此成为地球环境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伴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愈演愈烈,我们不得不开始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审视旧有城市发展模式是否能够继续维系我们脆弱的地球。
倡行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之道,不仅是为了民族的发展,更是为了全人类的明天。低碳生态城市作为当代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和谐进步、经济持续发展的伟大探索,将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
二、低碳生态城市的理论发展
“低碳生态城市(Low-Carbon Eco-city)”的概念是在“生态城市(Eco-city)”概念的基础上衍生和发展起来的。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人与生物圈”(MAB)计划中正式提出了“生态城市”的概念。之后经过40余年发展,逐步从理论探讨开始成为引领世界城市建设发展目标的行动指南。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了《能源白皮书》,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Our Energy Future:Crea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概念(Low carbon Economy),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2009年,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出版了《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把“低碳生态城市” 的概念定义为: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标志的节能、环保型城市,是一种强调生态环境综合平衡的全新城市发展模式,是建立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基础上,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为主要目的而建立起的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
需要指出的是,低碳生态城市不是“低碳”、“生态”、“城市”三个词的简单叠加或者说用“低碳”和“生态”限定“城市”,而是三者结合创造了一个新的完整的概念,并超越了原有概念的涵义。
低碳生态城市的核心价值观可以理解为:1)尊重自然,最大限度保护环境、节约资源;2)以人为本,最大限度提升生活、工作条件;3)物种多元多样、资源循环利用、社会和谐共生、人人幸福快乐。
此外,低碳生态本身还具有普适的文化内涵,可以概括为:1)崇尚健康、节约、控制、人道、平等、公正、民主、正义、协调、共存、精神追求与物质满足的协调、多种文化的互补与渗透等;2)反对浪费、挥霍、放纵、自私、特权、侵略、征服、掠夺、急功近利、历史虚无主义、沙文主义、技术至上主义等。
三、低碳生态城市的实践进展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探索实践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6年江西省宜春市首次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前夕,中国向世界宣布了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45%的减排目标,并将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在节能减排的国家战略指导下,目前已有保定、上海、贵阳、武汉、杭州、德州、无锡、吉林、珠海、南昌、厦门等多个城市提出了建设低碳城市或生态城市的构想和规划;2010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分别与深圳市人民政府、无锡市人民政府和河北省人民政府签订了共建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合作框架协议,为全国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发挥了示范引导作用。根据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学术交流部所做的一项统计表明,截至2012年4月,提出低碳生态城市有关建设目标的城市已达280个,占到地级以上城市比例的97.6%。
可以说,中国正成为世界上探索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最为积极和主动的国家之一。中国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力求将城市建设成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持续、社会和谐的示范城市,成为“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样板”,并力图在规划、开发、建设、管理、运营等多个方面为今后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生态城提供能实施、能复制、能推广的成熟经验与模式。
四、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趋势
在中国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实践进行的如火如荼的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由于低碳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系统工程,且目前尚缺乏适合中国国情的低碳生态城市及其相关领域的理论基础、方法论、指标体系,规划设计原理、政策体系以及相关的建设技术和实践经验,中国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
因此,有必要结合当前国内低碳生态城市所表露出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需求,从目标、技术、示范、政策四个方面构筑中国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保障体系,从而引导城市健康合理的发展。
一是构建涵盖四个维度、三种属性的指标体系。低碳生态城市目标体系的构建就应当基于对上述低碳生态城市内涵的理解和理念的认同,并结合中国国情来构建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来达到将其内涵具体化和目标量化的目的。基于当前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实际,应当建立一套具有全国层面指导意义的指标体系来明确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该指标体系应当涵盖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持续和社会和谐四个维度,同时依据指标重要程度划分为核心、扩展和引领三个不同属性,并给出不同时间阶段的指标值,以便更好的作为低碳生态城市的实施指引、管理基准与成效度量,从而更加准确地把握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方向,为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支撑和引导。
二是建立集成十大关键技术领域的应用系统。低碳生态城市作为多元要素耦合的复杂巨系统,不但需要理论层面的指导和目标体系的确立,同时还需要系统化的科学技术来支撑。我们要在遵循能推广、能复制、低成本、高效益的原则下,构筑一个低碳生态城市的整体解决方案,涵盖城市规划、低碳社区、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生态基础设施、能源利用、水资源利用、废弃物处理、低碳产业、数字城市十大领域。这十大领域的技术应当首先进行试点应用,合理评估其适用性之后再在条件成熟的地区进行推广实施。
三是遴选不同层级和类型的低碳生态试点示范项目。由于低碳生态城市目前尚处探索阶段,因此相关的建设实践活动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但是鼓励通过先行先试探索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经验。根据全国正在进行的低碳生态城市实践情况,有必要按照不同层级和类型从中遴选试点示范,从而引导更多的城市开展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实践活动。
四是构建涵盖六大方面的政策体系框架。政策引导是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重要基础。国际低碳生态城市建设都强调了一定要有好的政策引导。结合当前的低碳生态城市发展实际,我国的低碳生态城市政策体系框架的构建可以从六个方面来进行:规划技术政策;投融资政策;技术奖励政策;干部考核政策;社会参与政策;组织保障政策。
当前,人类文明已经进入崭新的“生态文明”时代,毋庸置疑,低碳生态城市已经成为我们改变地球和人类未来命运的希望与寄托。低碳生态城市理想的实现,即始于我们今天的认识和行动。让我们共同关注、共同参与、共同努力,让每一个人都行动起来,携手创建我们美好的生态未来,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永续发展!
(责任编辑:黄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