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司上市之后,傅盛的人生主题开始变化,他不再处于创业状态,个人财富的激增也让生活内容更加丰富。
但他一直试图用同样的节奏感来对待前后两种生活。
他仍然追求自己的特定速度,并对速度这件事有着前后一致的观点:需要掌控力,但带来快感。
公司上市的头几个月,傅盛每天都被波动的股价搞得紧张不已。
2014年5月8日,猎豹移动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发行价是15.25美元,市值21亿美元。看起来,作为一个入行12年的互联网老兵,CEO傅盛已经完成了绝大多数互联网公司的奋斗目标。但在纽约的钟声响起时,前所未有的压力才刚刚降临。
傅盛每天都忍不住去算自己的市值。
到了金融市场,一切都过于灵敏了:股票跌到13块,公司的估值就变成了十六七亿美元,涨到35块钱时,那市值可就是48亿美元。
这种数字上的变化超出了傅盛的经验。在过去的十几年工作中,傅盛最擅长的都是做产品,他把360这个公司不重视的产品,做到了上亿用户,之后自己创业,也成功做出了猎豹清理大师、金山电池医生、金山毒霸、猎豹浏览器这些知名作品。用创业者的角度去考虑各种App的逻辑是否顺畅,能不能打开用户市场。但上市之后,他和公司的任何变化都要摊开在公众的视野中,“社会评价你的价值体系变了。”
“过去你丢丢人,反正没什么人知道,现在股价稍有变化,一堆文章就出来了,这时候只能选择扛住。”对傅盛影响更大的是员工,很多人买了公司的股票,一旦下跌,傅盛第一反应是对不住这些自己人。
这样提心吊胆的日子过了3个月,上市的第一个季度结束后,傅盛渐渐意识到,绑架自己的其实只是内心的恐惧:“我突然觉得,其实股价怎么波动,对我们根本没有太大变化。就像我跟爸妈出去吃饭,他们习惯性地舍不得点好菜,其实贵个十块二十块,真的会影响生活质量吗?”
等这个心魔破了,上市这件事的真正影响才浮现出来。
傅盛这些年在媒体上曝光很多,自己也开了一个微信公众号。他一直习惯给自己的工作复盘,总结方法论,并与公众分享。今年他说得最多的一个词是“封闭式目标”——创业最怕的一点是没有方向,大量的时间消耗在来回探索上,最难的是把开放式思路变成一个具体问题,为了一个具体目标而努力。
上市像是一个大型的期中考试,验证了傅盛过去的努力方向是成功的。在上市之后,猎豹又有了一个新的封闭式目标。怀抱着13.4亿用户量,傅盛想通过大数据分析,为自己的用户“画像”,针对个人特点精准投放广告,把猎豹移动变成一个广告技术平台。
就像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日本汽车、韩国电器和中国台湾半导体一样,现在到了中国互联网公司席卷全球的时候了。坐在北京东三环的办公室里,傅盛比画出一个宏大的前景:“我觉得猎豹有机会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司,而且是一个全球化领导性的公司。”
也许上市最大的收获是给了傅盛更多自信。现在他不再相信“书山有路勤为径”这种传统思路,战略清晰比单纯强调执行力更重要。2010年可牛与金山安全合并时,傅盛和CTO徐鸣第一时间就冲到了珠海办公室,进门就宣布,今后改成6天工作制,“不服的全可以走!”傅盛回想起来有点儿不好意思:“那完全是野蛮人的打法。”
“如果我们还用创业公司的节奏,那大家奋斗这么多年,还要求大家没有家庭生活,肯定是坚持不住的。”傅盛承认勤奋肯定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用聚焦的方式高效解决问题。
过去另一个错误的思路是省钱,这跟傅盛和公司的成长经历都有关系。傅盛这一批70后,是最后对金钱有恐惧的一代人,从小恨不得一分钱掰两半花。在2009年创业的公司也有点儿先天不足:当时正受到金融危机影响,整个投资圈都钱紧,再好的项目也不敢轻易投。傅盛拿到的第一笔投资来自经纬,对方让他把一百万美元的投资至少要花三年。这让最初的傅盛极度抠门,他在东三环租了一个两居室的民房做办公室,当年“创业”二字远没有现在这种吸引力,很多年轻人上午刚招进来,看看办公环境,下午就走了。有些学生碍于面子还坚持一段时间,最后找了个写毕业论文的借口,也溜了。如果想要说服一个人过来创业,有时候傅盛不仅要说服这个人,还要说服他老婆、说服他爸爸,他给候选人家人打电话的时候,自己心里其实都没什么底气。
最让傅盛遗憾的是,曾经有个技术骨干,以每月7000元的工资做出了可牛一整套网站架构,他希望自己月薪能提到9000块钱。就为了2000块钱,几位主管商量来商量去,没舍得,最后还是流失了这位优秀程序员。“现在想想,那个同学能力很强,2000块钱的代价实际上非常低,创业初期我们脑子里只有省钱。”
时代早就变了,北京咖啡馆里到处都在谈创业,口中动辄就是上亿的投资。少年英雄、地下室屌丝逆袭、一夜暴富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互联网 ”的概念提出来,更是给创业市场又塞了一大把干柴。
最近,在经纬投资的CEO群里,当初投资傅盛的合伙人张颖已经开始提醒大家:一旦融到钱,一定要迅速把这些钱花出去,确立自己的市场领导地位,等到第二名追得太近时再烧钱就已经来不及了。而在4年前,张颖可是把傅盛每月只花10万块当作先进经验宣传的。现在猎豹移动早已脱离了钱紧的窘境,在大陆之外,猎豹移动在台北101大楼租下了整个83层做办公室,今年还将在美国硅谷建设研发中心。33岁才第一次去美国的傅盛,和18岁之前不会说普通话的CTO徐鸣,开始扩张公司的全球化人才配置,他们收购了法国移动广告公司MobPartner,最新的一则新闻是,一名摩根大通的中国互联网公司分析师跳槽到猎豹,将负责公司的移动软件投资事宜。
傅盛本人也面临着财富的暴涨。最直接的变化是,各种私人银行、游艇俱乐部找上门来,这已经彻底变为另一种圈子的生活。傅盛没有购买这些理财、生活产品,“我真的不需要这些增值项目,因为我的生活状况已经与这些无关了。”傅盛不买房了,过去买房是为了安全感,现在房产已经在个人财产中占很小的一部分。“我需要保持财富的流动性,财富带来自由,才是拥有财富的终极目标。” 自由的一种体现,是傅盛开始培养自己的新爱好。随着年龄增长,他需要重新面对自己的身体,跑步、滑雪、骑自行车,做各种户外运动。
傅盛最新的爱好是钓鱼,这听起来简直是个老年人运动。“才不是!”傅盛非常得意,他最近刚跟欢聚时代的CEO、老朋友李学凌一起出了次海,船开了七八个小时到了深海,两人钓了一条一米多长的鲨鱼。“我们拽了一个多小时才拽上来,最后放掉了。这是体力活儿,老年人可干不来。”
上市之后,他培养的另一个爱好是滑雪,最初跟着雷军出国滑雪时,傅盛连转弯都不太会,晚上回到宾馆就上网找视频学习,那些教学视频总是把滑雪描述成一整套极其专业的技巧。“什么提臀、摆臂,怎么放重心,实在太复杂了。”跟做企业一样,傅盛把滑雪这件事不断简化,等到假期的最后几天,雷军口中,傅盛已经是进步最快的人。
又经历了法国、美国两次休假旅游后,傅盛已经可以尝试滑黑道了。站在坡顶,五六十度的陡坡看起来完全就是个悬崖。几次经历后,傅盛发现斜度其实并不是问题,黑道上靠的不是小脑协调,而是大脑的技巧。只要掌握技术要领,转弯时候蹬出去,保持平衡,就不会有危险。
今年年初,傅盛带着公司几十号人,去了北海道滑雪,大部分员工都是初学者,傅盛先给大家上了一晚上理论课,第二天,整个黑道上都是猎豹的同事们。
“速度一快,人会本能地感到恐惧,会往后倒想控制速度,可往往这样越容易摔倒。”傅盛的总结其实也适用于如今的猎豹:克服恐惧,勇往直前,只要相信自己能做到,最后速度带来的只会是巨大的享受。
Q
但他一直试图用同样的节奏感来对待前后两种生活。
他仍然追求自己的特定速度,并对速度这件事有着前后一致的观点:需要掌控力,但带来快感。
公司上市的头几个月,傅盛每天都被波动的股价搞得紧张不已。
2014年5月8日,猎豹移动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发行价是15.25美元,市值21亿美元。看起来,作为一个入行12年的互联网老兵,CEO傅盛已经完成了绝大多数互联网公司的奋斗目标。但在纽约的钟声响起时,前所未有的压力才刚刚降临。
傅盛每天都忍不住去算自己的市值。
到了金融市场,一切都过于灵敏了:股票跌到13块,公司的估值就变成了十六七亿美元,涨到35块钱时,那市值可就是48亿美元。
这种数字上的变化超出了傅盛的经验。在过去的十几年工作中,傅盛最擅长的都是做产品,他把360这个公司不重视的产品,做到了上亿用户,之后自己创业,也成功做出了猎豹清理大师、金山电池医生、金山毒霸、猎豹浏览器这些知名作品。用创业者的角度去考虑各种App的逻辑是否顺畅,能不能打开用户市场。但上市之后,他和公司的任何变化都要摊开在公众的视野中,“社会评价你的价值体系变了。”
“过去你丢丢人,反正没什么人知道,现在股价稍有变化,一堆文章就出来了,这时候只能选择扛住。”对傅盛影响更大的是员工,很多人买了公司的股票,一旦下跌,傅盛第一反应是对不住这些自己人。
这样提心吊胆的日子过了3个月,上市的第一个季度结束后,傅盛渐渐意识到,绑架自己的其实只是内心的恐惧:“我突然觉得,其实股价怎么波动,对我们根本没有太大变化。就像我跟爸妈出去吃饭,他们习惯性地舍不得点好菜,其实贵个十块二十块,真的会影响生活质量吗?”
等这个心魔破了,上市这件事的真正影响才浮现出来。
傅盛这些年在媒体上曝光很多,自己也开了一个微信公众号。他一直习惯给自己的工作复盘,总结方法论,并与公众分享。今年他说得最多的一个词是“封闭式目标”——创业最怕的一点是没有方向,大量的时间消耗在来回探索上,最难的是把开放式思路变成一个具体问题,为了一个具体目标而努力。
上市像是一个大型的期中考试,验证了傅盛过去的努力方向是成功的。在上市之后,猎豹又有了一个新的封闭式目标。怀抱着13.4亿用户量,傅盛想通过大数据分析,为自己的用户“画像”,针对个人特点精准投放广告,把猎豹移动变成一个广告技术平台。
就像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日本汽车、韩国电器和中国台湾半导体一样,现在到了中国互联网公司席卷全球的时候了。坐在北京东三环的办公室里,傅盛比画出一个宏大的前景:“我觉得猎豹有机会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司,而且是一个全球化领导性的公司。”
也许上市最大的收获是给了傅盛更多自信。现在他不再相信“书山有路勤为径”这种传统思路,战略清晰比单纯强调执行力更重要。2010年可牛与金山安全合并时,傅盛和CTO徐鸣第一时间就冲到了珠海办公室,进门就宣布,今后改成6天工作制,“不服的全可以走!”傅盛回想起来有点儿不好意思:“那完全是野蛮人的打法。”
“如果我们还用创业公司的节奏,那大家奋斗这么多年,还要求大家没有家庭生活,肯定是坚持不住的。”傅盛承认勤奋肯定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用聚焦的方式高效解决问题。
过去另一个错误的思路是省钱,这跟傅盛和公司的成长经历都有关系。傅盛这一批70后,是最后对金钱有恐惧的一代人,从小恨不得一分钱掰两半花。在2009年创业的公司也有点儿先天不足:当时正受到金融危机影响,整个投资圈都钱紧,再好的项目也不敢轻易投。傅盛拿到的第一笔投资来自经纬,对方让他把一百万美元的投资至少要花三年。这让最初的傅盛极度抠门,他在东三环租了一个两居室的民房做办公室,当年“创业”二字远没有现在这种吸引力,很多年轻人上午刚招进来,看看办公环境,下午就走了。有些学生碍于面子还坚持一段时间,最后找了个写毕业论文的借口,也溜了。如果想要说服一个人过来创业,有时候傅盛不仅要说服这个人,还要说服他老婆、说服他爸爸,他给候选人家人打电话的时候,自己心里其实都没什么底气。
最让傅盛遗憾的是,曾经有个技术骨干,以每月7000元的工资做出了可牛一整套网站架构,他希望自己月薪能提到9000块钱。就为了2000块钱,几位主管商量来商量去,没舍得,最后还是流失了这位优秀程序员。“现在想想,那个同学能力很强,2000块钱的代价实际上非常低,创业初期我们脑子里只有省钱。”
时代早就变了,北京咖啡馆里到处都在谈创业,口中动辄就是上亿的投资。少年英雄、地下室屌丝逆袭、一夜暴富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互联网 ”的概念提出来,更是给创业市场又塞了一大把干柴。
最近,在经纬投资的CEO群里,当初投资傅盛的合伙人张颖已经开始提醒大家:一旦融到钱,一定要迅速把这些钱花出去,确立自己的市场领导地位,等到第二名追得太近时再烧钱就已经来不及了。而在4年前,张颖可是把傅盛每月只花10万块当作先进经验宣传的。现在猎豹移动早已脱离了钱紧的窘境,在大陆之外,猎豹移动在台北101大楼租下了整个83层做办公室,今年还将在美国硅谷建设研发中心。33岁才第一次去美国的傅盛,和18岁之前不会说普通话的CTO徐鸣,开始扩张公司的全球化人才配置,他们收购了法国移动广告公司MobPartner,最新的一则新闻是,一名摩根大通的中国互联网公司分析师跳槽到猎豹,将负责公司的移动软件投资事宜。
傅盛本人也面临着财富的暴涨。最直接的变化是,各种私人银行、游艇俱乐部找上门来,这已经彻底变为另一种圈子的生活。傅盛没有购买这些理财、生活产品,“我真的不需要这些增值项目,因为我的生活状况已经与这些无关了。”傅盛不买房了,过去买房是为了安全感,现在房产已经在个人财产中占很小的一部分。“我需要保持财富的流动性,财富带来自由,才是拥有财富的终极目标。” 自由的一种体现,是傅盛开始培养自己的新爱好。随着年龄增长,他需要重新面对自己的身体,跑步、滑雪、骑自行车,做各种户外运动。
傅盛最新的爱好是钓鱼,这听起来简直是个老年人运动。“才不是!”傅盛非常得意,他最近刚跟欢聚时代的CEO、老朋友李学凌一起出了次海,船开了七八个小时到了深海,两人钓了一条一米多长的鲨鱼。“我们拽了一个多小时才拽上来,最后放掉了。这是体力活儿,老年人可干不来。”
上市之后,他培养的另一个爱好是滑雪,最初跟着雷军出国滑雪时,傅盛连转弯都不太会,晚上回到宾馆就上网找视频学习,那些教学视频总是把滑雪描述成一整套极其专业的技巧。“什么提臀、摆臂,怎么放重心,实在太复杂了。”跟做企业一样,傅盛把滑雪这件事不断简化,等到假期的最后几天,雷军口中,傅盛已经是进步最快的人。
又经历了法国、美国两次休假旅游后,傅盛已经可以尝试滑黑道了。站在坡顶,五六十度的陡坡看起来完全就是个悬崖。几次经历后,傅盛发现斜度其实并不是问题,黑道上靠的不是小脑协调,而是大脑的技巧。只要掌握技术要领,转弯时候蹬出去,保持平衡,就不会有危险。
今年年初,傅盛带着公司几十号人,去了北海道滑雪,大部分员工都是初学者,傅盛先给大家上了一晚上理论课,第二天,整个黑道上都是猎豹的同事们。
“速度一快,人会本能地感到恐惧,会往后倒想控制速度,可往往这样越容易摔倒。”傅盛的总结其实也适用于如今的猎豹:克服恐惧,勇往直前,只要相信自己能做到,最后速度带来的只会是巨大的享受。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