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日名将张爱萍单枪匹马走敌后,开辟皖东北根据地;大智大勇反“扫荡”,收复和扩大苏北抗日根据地,立下了赫赫战功。他纵横捭阖,所向披靡,靠的是什么?是党的正确领导,是群众的大力支援,还有他出色的治军才能。他所领导的新四军9旅被时任中共中原局书记、新四军政委刘少奇赞誉为“正规化党军”。在当时游击战争的环境下,被党的地区最高负责人誉为“正规化党军”可不容易!俗话说,严师出高徒,强将手下无弱兵。信然!张爱萍治军,首先从起居作息、军容风纪抓起。笔者曾访问过不少当年的老同志,听他们讲了许多故事。这些小故事很有意思,也很有趣,至今仍有教育意义。
我是给四个口袋敬礼
抗战时期,部队很艰苦,我军的着装是很简朴的,无论是干部还是战士,其服装的样式是一样的。除高级干部的军装外,一般的军装上衣只有胸前两个小口袋。但也有个别干部爱漂亮,与地方又有这样那样的关系,能搞到布的,便自己做四个口袋的上装。
27团就有这么一个营级干部。他做了一件有四个口袋的中山装,在当时应该说是时新货。休息天,便得意地穿着上了街。碰巧,让张爱萍见着了。张爱萍二话不说,先向他一个立正,又打了—个敬礼。那干部见旅长向他敬礼,感到很突然,一时脑子都蒙住了。按规定,下级见到上级,下级应先向上级行礼。他不明白旅长为什么先给自己敬礼。他定了定神,赶忙举起手来还礼,不解地问:“首长,您怎么反过来向我敬礼?”张爱萍说:“我不是给你敬礼。我是给你四个口袋的衣服敬礼!”这话,不无挖苦的意味。但那干部很快领会了旅长的意思。事后,张爱萍对那个干部说:“我们是一支新组建的部队,组织纪律本来就需要加强。在这样的时候,我们当干部的,更要处处以身作则,给部队做样子。指挥员的行动是最好的命令。干部先把自己管好了,才能去管好别人,部队才能听你的。”这虽说是一件小事,但对部队影响很大。从此,干部们再不敢另做四个口袋的上装了。更重要的是,懂得了干部本身应该以身作则,战士们才能服你、听你的道理。
哪个穿皮鞋上操?
一天出操,张爱萍照例早早地来到了操场。队伍陆续进来了。忽然听到部队的步伐声有些异样。这异样的声音来自旅直属队。循着这声音,张爱萍发现一位侦察参谋脚上穿了一双皮鞋。旅部曾有过规定,出操时不准穿皮鞋,但这位参谋却违反了规定。“哪个穿皮鞋上操?”张爱萍很严厉地问道。侦察参谋只好出列。“把皮鞋脱下来!”张爱萍厉声命令,“继续跑步!”
侦察参谋一般都是首长亲自挑选的最优秀、最机敏的干部,当然也是他们很喜欢的干部。但张爱萍并没有因喜欢他们而对他们放纵迁就。相反,他认为机关参谋,特别是侦察参谋,单独活动多,容易养成自由散漫的习性,对他们应该抓得更加严格一些。
这个破表,又慢了!
有一位老红军干部,是个营长,打仗很勇敢,但部队一闲下来,他就变得有些稀稀拉拉,吊儿郎当。清晨,起床号响过了。张爱萍已经来到部队的宿营地。他总是比号兵起得还要早。这时,他在逐个检查着营地,当检查到这个营时,部队竟还没有动静。张爱萍走到营长住房门口,这位营长才猛然发现旅长来了。
他慌忙起床。为掩饰自己没有按时起床,偷偷地在被窝里将手上的表拨了拨,并故作惊讶道:“啊呀,这个破表,又慢了!”
他自己也知道自己玩的这个花样并不高明,是瞒不过旅长锐利的目光的。张爱萍当然也知道他在被窝下做了什么,但没有戳穿他,也没有批评他,只是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这一眼,看得那位营长简直无地自容!事后,这位营长说:“旅长没有批评我,可是看他那眼色,比批评我还难受。从此,我再也不敢在他面前讲瞎话了。”张爱萍是在用不批评的方式教育人。
毛泽东的大弟媳王淑兰解放后甘居韶山故里工作
为了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解放的伟大事业,毛泽东舍小家为大家,动员组织自己所有的亲人参加革命,他一家先后有6位亲人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幸存的亲人没有一人在中央或地方担任要职,曾在革命战争年代出生入死的大弟媳王淑兰,只留在韶山故里做接待和宣传讲解工作。
毛泽民的结发妻子王淑兰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他刚刚在韶山宾馆住下,就问韶山公社书记毛继生:“四嫂呢?她在不在家里?”
毛继生说:“她到长沙去了。今天上午,我们已派人去接她回来!”毛泽东说:“对,应该请她回来。她回来了,就有人帮待客了!”
这里所说的四嫂,就是毛泽东大弟弟毛泽民的结发妻子王淑兰。毛泽民在家族排行第四,按乡里习惯,人们都称呼其妻为四嫂。王淑兰是一位缠过是的旧式女性。她和毛泽民的结合,是依照流传千百年的传统老规矩办理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由于王淑兰出身农家,她嫁到韶山南岸上屋场毛家后,很快就适应了农村新媳妇的生活。每天雄鸡刚刚报晓,她就起床,生火做饭,清扫庭院,缝补浆洗,喂猪放鸭。农忙季节,也时常下田干活,一天到晚总是忙前忙后,经常要忙到月上树梢,才有歇息的机会。对于这样繁重的家务劳动,王淑兰从来都没有怨言,自然获得邻里的夸赞和公婆的喜欢。
虽然是包办婚姻,王淑兰和毛泽民却十分恩爱,相敬如宾。短短几年时间,他们生育了三男二女。不幸的是,除女儿毛远志长大成人外,其余都先后夭折。作为母亲,王淑兰尽到了最大的责任。如果不是大哥毛泽东的一项伟大计划使她的生活发生了重大转折,她也许也会像千千万万的农村妇女一样,生儿育女,勤劳苦作,默默无闻地走完人生旅程。
毛家的两位老人相继去世后,按照乡俗,家中由长兄主持家政。但毛泽东常年在外,小弟毛泽覃也在长沙求学,毛泽民便成了事实上的户主。1921年春节,毛泽东和毛泽覃从长沙回韶山老家过年。毛泽民觉得,应该趁这个机会,将家中的收支情况告诉哥哥和弟弟。
家中不时有客人来串门。毛泽东和毛泽覃也忙着拜访亲友和同学。正月初八,是母亲文氏的冥诞。晚上,兄弟妯娌围炉烤火,吃南瓜子,抽旱烟,一家人十分融洽。毛泽民搬出账本,将这几年家庭的种种变故以及各项开支,细细讲给大家听。毛泽东向他扬扬手,示意他不要再说了。 这些年来,毛泽东很少过问家事,全靠毛泽民夫妇在家操劳。尤其是在父母最后的日子里,求医问药,端茶送水,都靠他们夫妇二人。因此他很感激弟弟和弟媳。但自从在北京结识了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后,毛泽东已树立了改造中国的志向。他觉得如果老纠缠在这些银钱出进的家庭事务中,最后至多成为一个像父亲那样的谷米商人,或是猪牛经纪人。可农村最缺少的,不是精明的生意人,而是矢志改造旧农村、建设新世界的革命者。他多么希望弟弟也和自己一起,来干这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于是,他缓缓地说:“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我看这些账就不要算了,田也不要种了。你才20多岁,跟我到长沙去,再读点书,一边干点活,将来做些有利于国家和民族的事吧!”
毛泽民有点动心,但也有顾虑。他说:“可是,家里的田土总不能让它荒了吧。房子不住人,也会破败掉的。”毛泽东说:“田让给家里穷又会种田的人种去。房屋也让给没房的人家去住。至于别的东西,该送的就送人,该丢的就丢了!”说着,把目光投向王淑兰:“四嫂,你想不想得通?”
王淑兰是南岸上屋场唯一的女主人,她的意见至关重要。毛泽东每次回家,总要带回许多新鲜的消息。听大哥说过苏俄实现了共产社会,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乍听这些,她总觉得那是遥远的事。现在,大哥说,田土送给别人种,房子借给别人住。大哥是不是想首先在自己家里实行“共产社会”呢?王淑兰呆住了。但她一向敬重大哥,既然他把共产主义社会描绘得那么美好,而且又十分肯定地预言这个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她还犹豫什么呢?她迎着大哥期待的目光,坚定地说:“为了奔一个好社会,丢弃一点坛坛罐罐,我想得通。”
于是,韶山十里八乡立即爆出一条新闻:南岸上屋场毛顺生阿公的几个崽女,还有儿媳妇,把田土都送人了,房屋也借给别人住了,连过年剩下的熏鱼腊肉,也送给了左邻右舍和亲戚朋友。乡亲们都觉得好稀罕。直到许多年后,人们才明白过来,正是这种义无反顾的毁家兴邦的决心和勇气,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航船。
她和毛泽民一起去了长沙
怀着一种激动的心情,王淑兰和毛泽民一起去了长沙。丈夫在大哥创办的湖南自修大学当庶务,一边管吃喝拉撒,一边学习革命理论,投身革命运动。她则在家料理家务,抚育儿女。家里常有许多人来,彻夜谈论着革命工作,有时也争论得面红耳赤。这时候,王淑兰往往默默地坐在一旁,不时沏茶续水,尽一个主妇的责任。这样,通过旁听,她也明白了许多革命道理。几年之后,她回韶山生孩子,正赶上乡里农民运动轰轰烈烈。孩子一满月,她便投入其中,当上了韶山女界联合会执行委员,以大胆泼辣而著称于韶山冲。1926年秋收以后,毛氏公祠祭祖。根据祠堂惯例,这是男人们的事情。王淑兰偏偏不信,她带领一群毛姓女子,跑进祠堂,和男人们平起平坐,一起吃祠堂的祭祖酒,打破了女人不能进祠堂的旧习。由于她的出色表现,这年冬天,王淑兰被吸收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在以后长达20多年的革命斗争中,不管环境有多么险恶,个人有多少困难,她都没有辜负这个光荣的称号。
“马日事变”后,国民党反动军队来韶山“清乡”,王淑兰无法安身,只好跑到长沙,后来离开湖南从事党的秘密工作。1929年,因叛徒出卖,她不幸被捕,被关押在长沙井湾子陆军监狱。因室里没有床铺,地上铺着潮湿的稻草,没有阳光,空气不对流,屋里臭气熏天,真是一座典型的人间地狱!严冬来r,外面下起了纷纷扬扬的大雪。一天下午放风时,男监那边有人向女监打来一个雪球,女监这边也进行还击,雪仗越打越激烈。突然,有一个雪球落地开花,露出一张纸条。王淑兰警觉起来,连忙抓起那个纸条,闪进屋里。只见纸条上写着:我们要联合起来进行斗争!
王淑兰一思忖,用铅笔也写了一张纸条:我们同意。她把纸条捏进雪球里,使劲扔过去。雪球恰好打在那个丢雪球过来的人的脑门上,引得哨楼上守望的士兵哈哈大笑。
通过这种方法,他们串联了监狱中的6名共产党员,成立了临时党支部。王淑兰被选为女监党小组长。他们开展了要求改善政治犯生活条件的斗争,要求改睡稻草为铺板,延长放风时间,女监政治犯要和刑事犯分开……坚持了半个月,狱方被迫答应了他们的要求。
王淑兰坐监狱的时候,带着6岁的女儿毛远志。同狱有一位叫罗醒的女共产党员,带着5岁儿子小华初。由于监狱里常常有人被拉出去枪毙,这两位拖儿带女的女共产党人相约,不管将来谁牺牲了,留下的后代,就由活着的人抚养成人。1930年7月27日,彭德怀率领的红三军团攻克长沙,救出了正在狱中受难的共产党人。王淑兰一双小脚,不能跟队伍行军打仗,组织上叫她就地隐蔽。罗醒则随红军转移,临行前,她把儿子华初领到王淑兰跟前,叫他跪下:“孩子,从今以后,这就是你的亲娘!”王淑兰拉起孩子,说:“对,你就是我的孩子。要饭时,我多要一口,一定要把孩子拉扯大!”送别了罗醒,王淑兰带着弦子,开始了漫长的流浪生活。她要过饭,当过用人,乞食补衣,历尽了人间沧桑。
全国解放后,王淑兰来到北京。按照惯例,对于这样一位历尽苦难、为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的女性,组织上是应该委以重任的。但王淑兰没有文化,而且年纪也不轻了,因此,组织上考虑安排她到一个环境幽雅的地方去休养。然而,王淑兰坚决不干。她的理由很简单,她是一个革命者,只有不停地工作,生命才会有意义,让她闲着,肯定会闷出病来。她主动向组织请求:干不了大事,看大门守仓库也行。这怎么能说得过去呢?组织上为难了。因此,她的工作安排就一直落实不下来。
一天,毛泽东把她接去,两人拉起了家常。毛泽东说:“四嫂,听说我们南岸上屋场老家,每天都有许多客人去,也不晓得有没有人招待。我想请你回到那里去,帮我待待客,你看如何?”是啊,这么多客人来了,却没有主人在家,这多么失礼呀!“行,我马上回去,扫地烧茶,敬烟待客!”王淑兰毫不犹豫地同意了。
毛泽东笑了,说:“也不要你扫地烧茶,你可以找几个助手。乡下有句俗话,在家不会迎宾客,出门方知少主人。只要不怠慢了四方宾客就好!”就这样,王淑兰告别京城,昼夜兼程回到了韶山,在招待所做接待工作。
我是给四个口袋敬礼
抗战时期,部队很艰苦,我军的着装是很简朴的,无论是干部还是战士,其服装的样式是一样的。除高级干部的军装外,一般的军装上衣只有胸前两个小口袋。但也有个别干部爱漂亮,与地方又有这样那样的关系,能搞到布的,便自己做四个口袋的上装。
27团就有这么一个营级干部。他做了一件有四个口袋的中山装,在当时应该说是时新货。休息天,便得意地穿着上了街。碰巧,让张爱萍见着了。张爱萍二话不说,先向他一个立正,又打了—个敬礼。那干部见旅长向他敬礼,感到很突然,一时脑子都蒙住了。按规定,下级见到上级,下级应先向上级行礼。他不明白旅长为什么先给自己敬礼。他定了定神,赶忙举起手来还礼,不解地问:“首长,您怎么反过来向我敬礼?”张爱萍说:“我不是给你敬礼。我是给你四个口袋的衣服敬礼!”这话,不无挖苦的意味。但那干部很快领会了旅长的意思。事后,张爱萍对那个干部说:“我们是一支新组建的部队,组织纪律本来就需要加强。在这样的时候,我们当干部的,更要处处以身作则,给部队做样子。指挥员的行动是最好的命令。干部先把自己管好了,才能去管好别人,部队才能听你的。”这虽说是一件小事,但对部队影响很大。从此,干部们再不敢另做四个口袋的上装了。更重要的是,懂得了干部本身应该以身作则,战士们才能服你、听你的道理。
哪个穿皮鞋上操?
一天出操,张爱萍照例早早地来到了操场。队伍陆续进来了。忽然听到部队的步伐声有些异样。这异样的声音来自旅直属队。循着这声音,张爱萍发现一位侦察参谋脚上穿了一双皮鞋。旅部曾有过规定,出操时不准穿皮鞋,但这位参谋却违反了规定。“哪个穿皮鞋上操?”张爱萍很严厉地问道。侦察参谋只好出列。“把皮鞋脱下来!”张爱萍厉声命令,“继续跑步!”
侦察参谋一般都是首长亲自挑选的最优秀、最机敏的干部,当然也是他们很喜欢的干部。但张爱萍并没有因喜欢他们而对他们放纵迁就。相反,他认为机关参谋,特别是侦察参谋,单独活动多,容易养成自由散漫的习性,对他们应该抓得更加严格一些。
这个破表,又慢了!
有一位老红军干部,是个营长,打仗很勇敢,但部队一闲下来,他就变得有些稀稀拉拉,吊儿郎当。清晨,起床号响过了。张爱萍已经来到部队的宿营地。他总是比号兵起得还要早。这时,他在逐个检查着营地,当检查到这个营时,部队竟还没有动静。张爱萍走到营长住房门口,这位营长才猛然发现旅长来了。
他慌忙起床。为掩饰自己没有按时起床,偷偷地在被窝里将手上的表拨了拨,并故作惊讶道:“啊呀,这个破表,又慢了!”
他自己也知道自己玩的这个花样并不高明,是瞒不过旅长锐利的目光的。张爱萍当然也知道他在被窝下做了什么,但没有戳穿他,也没有批评他,只是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这一眼,看得那位营长简直无地自容!事后,这位营长说:“旅长没有批评我,可是看他那眼色,比批评我还难受。从此,我再也不敢在他面前讲瞎话了。”张爱萍是在用不批评的方式教育人。
毛泽东的大弟媳王淑兰解放后甘居韶山故里工作
为了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解放的伟大事业,毛泽东舍小家为大家,动员组织自己所有的亲人参加革命,他一家先后有6位亲人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幸存的亲人没有一人在中央或地方担任要职,曾在革命战争年代出生入死的大弟媳王淑兰,只留在韶山故里做接待和宣传讲解工作。
毛泽民的结发妻子王淑兰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他刚刚在韶山宾馆住下,就问韶山公社书记毛继生:“四嫂呢?她在不在家里?”
毛继生说:“她到长沙去了。今天上午,我们已派人去接她回来!”毛泽东说:“对,应该请她回来。她回来了,就有人帮待客了!”
这里所说的四嫂,就是毛泽东大弟弟毛泽民的结发妻子王淑兰。毛泽民在家族排行第四,按乡里习惯,人们都称呼其妻为四嫂。王淑兰是一位缠过是的旧式女性。她和毛泽民的结合,是依照流传千百年的传统老规矩办理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由于王淑兰出身农家,她嫁到韶山南岸上屋场毛家后,很快就适应了农村新媳妇的生活。每天雄鸡刚刚报晓,她就起床,生火做饭,清扫庭院,缝补浆洗,喂猪放鸭。农忙季节,也时常下田干活,一天到晚总是忙前忙后,经常要忙到月上树梢,才有歇息的机会。对于这样繁重的家务劳动,王淑兰从来都没有怨言,自然获得邻里的夸赞和公婆的喜欢。
虽然是包办婚姻,王淑兰和毛泽民却十分恩爱,相敬如宾。短短几年时间,他们生育了三男二女。不幸的是,除女儿毛远志长大成人外,其余都先后夭折。作为母亲,王淑兰尽到了最大的责任。如果不是大哥毛泽东的一项伟大计划使她的生活发生了重大转折,她也许也会像千千万万的农村妇女一样,生儿育女,勤劳苦作,默默无闻地走完人生旅程。
毛家的两位老人相继去世后,按照乡俗,家中由长兄主持家政。但毛泽东常年在外,小弟毛泽覃也在长沙求学,毛泽民便成了事实上的户主。1921年春节,毛泽东和毛泽覃从长沙回韶山老家过年。毛泽民觉得,应该趁这个机会,将家中的收支情况告诉哥哥和弟弟。
家中不时有客人来串门。毛泽东和毛泽覃也忙着拜访亲友和同学。正月初八,是母亲文氏的冥诞。晚上,兄弟妯娌围炉烤火,吃南瓜子,抽旱烟,一家人十分融洽。毛泽民搬出账本,将这几年家庭的种种变故以及各项开支,细细讲给大家听。毛泽东向他扬扬手,示意他不要再说了。 这些年来,毛泽东很少过问家事,全靠毛泽民夫妇在家操劳。尤其是在父母最后的日子里,求医问药,端茶送水,都靠他们夫妇二人。因此他很感激弟弟和弟媳。但自从在北京结识了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后,毛泽东已树立了改造中国的志向。他觉得如果老纠缠在这些银钱出进的家庭事务中,最后至多成为一个像父亲那样的谷米商人,或是猪牛经纪人。可农村最缺少的,不是精明的生意人,而是矢志改造旧农村、建设新世界的革命者。他多么希望弟弟也和自己一起,来干这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于是,他缓缓地说:“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我看这些账就不要算了,田也不要种了。你才20多岁,跟我到长沙去,再读点书,一边干点活,将来做些有利于国家和民族的事吧!”
毛泽民有点动心,但也有顾虑。他说:“可是,家里的田土总不能让它荒了吧。房子不住人,也会破败掉的。”毛泽东说:“田让给家里穷又会种田的人种去。房屋也让给没房的人家去住。至于别的东西,该送的就送人,该丢的就丢了!”说着,把目光投向王淑兰:“四嫂,你想不想得通?”
王淑兰是南岸上屋场唯一的女主人,她的意见至关重要。毛泽东每次回家,总要带回许多新鲜的消息。听大哥说过苏俄实现了共产社会,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乍听这些,她总觉得那是遥远的事。现在,大哥说,田土送给别人种,房子借给别人住。大哥是不是想首先在自己家里实行“共产社会”呢?王淑兰呆住了。但她一向敬重大哥,既然他把共产主义社会描绘得那么美好,而且又十分肯定地预言这个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她还犹豫什么呢?她迎着大哥期待的目光,坚定地说:“为了奔一个好社会,丢弃一点坛坛罐罐,我想得通。”
于是,韶山十里八乡立即爆出一条新闻:南岸上屋场毛顺生阿公的几个崽女,还有儿媳妇,把田土都送人了,房屋也借给别人住了,连过年剩下的熏鱼腊肉,也送给了左邻右舍和亲戚朋友。乡亲们都觉得好稀罕。直到许多年后,人们才明白过来,正是这种义无反顾的毁家兴邦的决心和勇气,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航船。
她和毛泽民一起去了长沙
怀着一种激动的心情,王淑兰和毛泽民一起去了长沙。丈夫在大哥创办的湖南自修大学当庶务,一边管吃喝拉撒,一边学习革命理论,投身革命运动。她则在家料理家务,抚育儿女。家里常有许多人来,彻夜谈论着革命工作,有时也争论得面红耳赤。这时候,王淑兰往往默默地坐在一旁,不时沏茶续水,尽一个主妇的责任。这样,通过旁听,她也明白了许多革命道理。几年之后,她回韶山生孩子,正赶上乡里农民运动轰轰烈烈。孩子一满月,她便投入其中,当上了韶山女界联合会执行委员,以大胆泼辣而著称于韶山冲。1926年秋收以后,毛氏公祠祭祖。根据祠堂惯例,这是男人们的事情。王淑兰偏偏不信,她带领一群毛姓女子,跑进祠堂,和男人们平起平坐,一起吃祠堂的祭祖酒,打破了女人不能进祠堂的旧习。由于她的出色表现,这年冬天,王淑兰被吸收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在以后长达20多年的革命斗争中,不管环境有多么险恶,个人有多少困难,她都没有辜负这个光荣的称号。
“马日事变”后,国民党反动军队来韶山“清乡”,王淑兰无法安身,只好跑到长沙,后来离开湖南从事党的秘密工作。1929年,因叛徒出卖,她不幸被捕,被关押在长沙井湾子陆军监狱。因室里没有床铺,地上铺着潮湿的稻草,没有阳光,空气不对流,屋里臭气熏天,真是一座典型的人间地狱!严冬来r,外面下起了纷纷扬扬的大雪。一天下午放风时,男监那边有人向女监打来一个雪球,女监这边也进行还击,雪仗越打越激烈。突然,有一个雪球落地开花,露出一张纸条。王淑兰警觉起来,连忙抓起那个纸条,闪进屋里。只见纸条上写着:我们要联合起来进行斗争!
王淑兰一思忖,用铅笔也写了一张纸条:我们同意。她把纸条捏进雪球里,使劲扔过去。雪球恰好打在那个丢雪球过来的人的脑门上,引得哨楼上守望的士兵哈哈大笑。
通过这种方法,他们串联了监狱中的6名共产党员,成立了临时党支部。王淑兰被选为女监党小组长。他们开展了要求改善政治犯生活条件的斗争,要求改睡稻草为铺板,延长放风时间,女监政治犯要和刑事犯分开……坚持了半个月,狱方被迫答应了他们的要求。
王淑兰坐监狱的时候,带着6岁的女儿毛远志。同狱有一位叫罗醒的女共产党员,带着5岁儿子小华初。由于监狱里常常有人被拉出去枪毙,这两位拖儿带女的女共产党人相约,不管将来谁牺牲了,留下的后代,就由活着的人抚养成人。1930年7月27日,彭德怀率领的红三军团攻克长沙,救出了正在狱中受难的共产党人。王淑兰一双小脚,不能跟队伍行军打仗,组织上叫她就地隐蔽。罗醒则随红军转移,临行前,她把儿子华初领到王淑兰跟前,叫他跪下:“孩子,从今以后,这就是你的亲娘!”王淑兰拉起孩子,说:“对,你就是我的孩子。要饭时,我多要一口,一定要把孩子拉扯大!”送别了罗醒,王淑兰带着弦子,开始了漫长的流浪生活。她要过饭,当过用人,乞食补衣,历尽了人间沧桑。
全国解放后,王淑兰来到北京。按照惯例,对于这样一位历尽苦难、为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的女性,组织上是应该委以重任的。但王淑兰没有文化,而且年纪也不轻了,因此,组织上考虑安排她到一个环境幽雅的地方去休养。然而,王淑兰坚决不干。她的理由很简单,她是一个革命者,只有不停地工作,生命才会有意义,让她闲着,肯定会闷出病来。她主动向组织请求:干不了大事,看大门守仓库也行。这怎么能说得过去呢?组织上为难了。因此,她的工作安排就一直落实不下来。
一天,毛泽东把她接去,两人拉起了家常。毛泽东说:“四嫂,听说我们南岸上屋场老家,每天都有许多客人去,也不晓得有没有人招待。我想请你回到那里去,帮我待待客,你看如何?”是啊,这么多客人来了,却没有主人在家,这多么失礼呀!“行,我马上回去,扫地烧茶,敬烟待客!”王淑兰毫不犹豫地同意了。
毛泽东笑了,说:“也不要你扫地烧茶,你可以找几个助手。乡下有句俗话,在家不会迎宾客,出门方知少主人。只要不怠慢了四方宾客就好!”就这样,王淑兰告别京城,昼夜兼程回到了韶山,在招待所做接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