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中,创设一种情景,引导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研究、搜集和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方法、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
传统教育中,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忽视学生主体的学习地位,对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的发挥、调度不够。即使一些学生勤奋好学,基础扎实,他们可以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回答得有条有理,但是很少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以接受为主学生的学习方式,确实存在很大的局限,需要改革。
物理课本含有探究活动的栏目:探究、实验、想想做做、动手动脑学物理
科学思维是探究的灵魂。对探究程序和方法起统帅作用,支配着探究程序的设计、方法的选择和使用。探究程序则把各种探究技能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可以说,没有科学思维,科学探究是盲目的、徒劳的,没有探究的程序和方法,则根本不存在科学探究。总之,科学探究的灵魂与物理教育目标是一致的。
探究式教学与科学探究的区别:
在行为目的上不同:1、初中物理教学内容是人类已经认识、而学生未知的事物。2、科学家的探究是为了求新,是在具有一定知识能力的基础上开展的。
学生的探究是为了求学,是科学内容、科学方法、形成科学习惯、科学精神的求学。
物理教育中倡导的科学探究,既是对传统物理教学的挑战,也是物理教育改革成果的整合,还是使物理教育发展的机遇。
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内容的选择: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欲望;强化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技能;提升学生的探究思维和能力。
例如“浮沉子”实验----提升学生的探究思维和能力
器材:小玻璃瓶4、5个,大可乐瓶1个
实验步骤:
a、每个小玻璃瓶中装入清水,水装半瓶即可
b、大可乐瓶子装水,不要全装满,留一小部分即可。
c、把装了半瓶清水的小玻璃瓶倒放入装有水的可乐瓶中,盖上可乐瓶盖子。
实验现象:小玻璃瓶开始时浮在水面上。用力握可乐瓶子,发现小玻璃瓶先后下沉。松手后,小玻璃瓶又上升至水面。实验原理揭示:压强与浮力用力挤压可乐瓶子时,里面的压强增大,部分水进入到小玻璃瓶中,玻璃瓶受到的浮力减小,就下沉。
撤去外力后,压强减小,玻璃瓶中的水出来一些,受到的浮力增大,因此上升。
探究型教师教学中要具备:1.很少告诉学生,他们应该知道什么2.有很大兴趣帮助学生学会学习3.强调教育是一个寻找答案的过程4.将提问作为与学生交流的基本方式5.鼓励开放性观点,很少认为探究答案是唯一的6.鼓励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作用7.从学生的兴趣和反应出发来推进课程
教师应该理解探究教学的目的不仅为了使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一些探究思维程序和常见的具体方法并通过它们去理解物理知识,掌握实验技能,体验物理科学研究的过程。科学探究的主要作用在于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有一种观点认为,只有把学生放开,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动手实验才是科学探究,才是探究式的教学方式。这种观点是对探究教学的狭义理解,只看到了探究教学的自主性和操作性层面,而忽视了探究教学的本质含义。
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重要的,也是微妙的。教师要掌控全局,又得时隐时现,是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即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发现、提出问题,做出解决问题的猜想,尝试解答并进行验证”的过程去揭示知识规律,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其实质是让学生学习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否达成这样的教学目标,关键在于教师对于探究性教学的认同和对于有效的物理教学的责任感。同时,教师自身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传统教育中,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忽视学生主体的学习地位,对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的发挥、调度不够。即使一些学生勤奋好学,基础扎实,他们可以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回答得有条有理,但是很少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以接受为主学生的学习方式,确实存在很大的局限,需要改革。
物理课本含有探究活动的栏目:探究、实验、想想做做、动手动脑学物理
科学思维是探究的灵魂。对探究程序和方法起统帅作用,支配着探究程序的设计、方法的选择和使用。探究程序则把各种探究技能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可以说,没有科学思维,科学探究是盲目的、徒劳的,没有探究的程序和方法,则根本不存在科学探究。总之,科学探究的灵魂与物理教育目标是一致的。
探究式教学与科学探究的区别:
在行为目的上不同:1、初中物理教学内容是人类已经认识、而学生未知的事物。2、科学家的探究是为了求新,是在具有一定知识能力的基础上开展的。
学生的探究是为了求学,是科学内容、科学方法、形成科学习惯、科学精神的求学。
物理教育中倡导的科学探究,既是对传统物理教学的挑战,也是物理教育改革成果的整合,还是使物理教育发展的机遇。
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内容的选择: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欲望;强化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技能;提升学生的探究思维和能力。
例如“浮沉子”实验----提升学生的探究思维和能力
器材:小玻璃瓶4、5个,大可乐瓶1个
实验步骤:
a、每个小玻璃瓶中装入清水,水装半瓶即可
b、大可乐瓶子装水,不要全装满,留一小部分即可。
c、把装了半瓶清水的小玻璃瓶倒放入装有水的可乐瓶中,盖上可乐瓶盖子。
实验现象:小玻璃瓶开始时浮在水面上。用力握可乐瓶子,发现小玻璃瓶先后下沉。松手后,小玻璃瓶又上升至水面。实验原理揭示:压强与浮力用力挤压可乐瓶子时,里面的压强增大,部分水进入到小玻璃瓶中,玻璃瓶受到的浮力减小,就下沉。
撤去外力后,压强减小,玻璃瓶中的水出来一些,受到的浮力增大,因此上升。
探究型教师教学中要具备:1.很少告诉学生,他们应该知道什么2.有很大兴趣帮助学生学会学习3.强调教育是一个寻找答案的过程4.将提问作为与学生交流的基本方式5.鼓励开放性观点,很少认为探究答案是唯一的6.鼓励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作用7.从学生的兴趣和反应出发来推进课程
教师应该理解探究教学的目的不仅为了使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一些探究思维程序和常见的具体方法并通过它们去理解物理知识,掌握实验技能,体验物理科学研究的过程。科学探究的主要作用在于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有一种观点认为,只有把学生放开,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动手实验才是科学探究,才是探究式的教学方式。这种观点是对探究教学的狭义理解,只看到了探究教学的自主性和操作性层面,而忽视了探究教学的本质含义。
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重要的,也是微妙的。教师要掌控全局,又得时隐时现,是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即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发现、提出问题,做出解决问题的猜想,尝试解答并进行验证”的过程去揭示知识规律,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其实质是让学生学习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否达成这样的教学目标,关键在于教师对于探究性教学的认同和对于有效的物理教学的责任感。同时,教师自身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