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菲茨杰拉德曾经这样形容欧美的三个国家:法国是一片土地,英国是一个民族,而美国是一颗赤子之心。世界各地的人都怀抱着一颗赤子之心来到美国追逐自己心目中的美国梦,但到了最后无非是追逐更多的金钱罢了,在这经济繁荣却充满功利的社会中慢慢迷失自我。所以,黯然神伤的故事总是发生在最为绚丽的时代。
《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伟大的作品,于我而言似乎是不可搁置的心腹,每当想起,都不禁心事重重。
对于一个文学系的学生来说,虽然葆有一颗热爱文学的心,但捉襟见肘的读书量着实让人惭愧。却不知为何,《了不起的盖茨比》是我少有的反复琢磨回想的作品。
还记得几年前有幸在香港旅游时贸然走进了一家英文书店,当热心管理员问询我的需求之时,毫不犹豫地,我说:“I need a novel called ‘The Great Gatsby’!”如获至宝的那种心境,我现在依旧记得。说实在的,单看中文版是读不出那种自然而然延伸的,被严严实实笼罩的忧郁氛围的。我爱上了这本书的好多句子,每一个单词,都是那么精准而又不可或缺。第四次,就在昨天,我又回顾了一遍那部电影。说这部电影好,不在于它华丽的服装和特效场面,而在它的忠于原著的程度。
整本书,我最爱的是尼克旁白者的角度和他不偏不倚地叙述风格。“回想起那时,我们常常醉生梦死。我们越适应这个时代,我们就喝得越多,而我们对这个时代的进步却是毫无贡献。”那是一个纸醉金迷的爵士时代,整个纽约市都处于病态的兴奋中,股市处于最高点,华尔街则高速稳定发展,晚会越来越盛大,表演也越来越开放,模特也越来越风骚,禁酒令却取得了反效果,酒越来越便宜,华尔街正诱惑着充满欲望的年轻人。他们,是浮躁的一代,是迷惘的一代。然而,尼克却说:“盖茨比,是我见过最乐观的人,就像是能监测远在一万英里外的地震仪一样。”我始终没想明白这个比喻的由来,我只知道,我和尼克一样,也尊敬这伟大的盖茨比。
从这部作品里,我看到的是纸醉金迷时代背后的人性扭曲。黛西和汤姆,作者给这两位角色的命名似乎别有用心,这是再平凡俗气不过的名字,和他们的人格一样。然而在开头,尼克形容黛西:“这个金发女郎,就是黛西布坎南。她身上散发出一种令人窒息的温暖,我打赌这世界上,与她想比,还没有一个让人这么想见的人。” 而汤姆布坎南,在我看来,除了他的金钱与马球运动员这个连他自己都唾弃的头衔,无论他囫囵吞枣多少书籍,也依旧掩盖不了他低下的人文素养和包养处于社会底层的情妇的丑恶。可是,终于在一个闷热烦躁的下午,前往市镇中心避暑的各怀鬼胎的他们,迎来了人性的爆发。
盖茨比,这个为了爱情不断奋斗赚钱并努力在战争中活下来的他,学会了包装自己。他懂得这个趋炎附势的时代的生存规则,他专情,他隐忍,他勿忘初心。五年后回来的他,毅然决然买下布坎南家对面的豪宅,只为守候曾与他相爱,却由于他的贫穷无法与他在一起的女子。现在,他日日夜夜乐此不疲地举办派对,大半个纽约上东区的名流一到夜晚纷纷涌入他的豪宅。这些只为能再见上黛西一面。那码头对面布坎南家的绿光,是他的信仰,是他的支柱,无论是起雾还是明朗的夜晚,他总会伸出带着墨黑戒指的右手,似乎尝试能抓住那微弱朦胧的绿光。
当我们也在欣慰相爱着的俩人终于破镜重圆之时,作者总是不会放过我们。黛西向汤姆提出离婚未果,只好盖茨比与黛西先回家的途中,不料却撞死了想向汤姆求助的他的情妇。然而更戏剧的是,是黛西开车撞死了她。随后遇到事故现场的汤姆,向情绪崩溃的情妇的老公栽赃是盖茨比撞死了她。
可能,人性在产生对比之时,才会有美善与丑恶之分吧。盖茨比不仅愿帮黛西承担事故责任,还担心汤姆会找她的麻烦,只好躲在布坎南家的花园里;然而,黛西与汤姆,人性被金钱利益腐蚀的他们却在心平气和地商量逃跑计划。
第二天,依旧在孜孜等待黛西电话的盖茨比,在情妇老公的枪下死去,倒进了那一整个暑假还没有用过的游泳池里。而布坎南已举家逃逸,黛西连盖茨比葬礼都不愿参加。这时的黛西已不是原来的黛西,她不再是盖茨比想象中的纯情女孩,而是一个愚蠢、自私、庸俗、美丽的躯壳。很难想象曾经的她还说道:“当护士告诉我说我生的是个女孩的时候,我激动地哭了,我真高兴是个女孩儿,我希望她是个小傻瓜,一个美丽的小傻瓜。”
尼克内心的呐喊似乎在这座城市也不可能得到回应:“他们都腐陋不堪,你比他们所有人加在一起都优秀!”汤姆和黛西,使坏了整个事情,却带上面具,若无其事地,消失在了光鲜的背后。他继续道:“那个城市,我曾经的梦幻之城,如今让我感到恶心。”所有的光鲜亮丽都敌不过时间,并且一去不复返。尼克的独白是无力的,他想起盖茨比戏剧性的一生,想起盖茨比信奉的那盏绿灯,想起那些可悲的争论和逐渐远去的城市灯光,他的内心一片孤寂。
“夜幕渐渐降临,我站在这个物是人非的地方,我想起盖茨比,只给我看黛西家码头的绿光,他在这等了这么久,曾经的梦想是如此的触手可及,他紧紧地把她抓住。盖茨比相信绿光,相信久违的希望。希望整理我们越来越远,但这并不重要。明天我们将奔跑的更快,将我们的双臂伸得更远。终有一日,我们继续奋力航行,逆水行舟,被不断的推回,直到回到,往昔岁月。”
是的,终有一日,我们继续奋力航行,逆水行舟,被不断的推回,直到回到,往昔岁月。一路走来,风雨兼程,打磨历练,只愿人人胸怀一团绿光,勿忘初心。
2015.04.07 上午
《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伟大的作品,于我而言似乎是不可搁置的心腹,每当想起,都不禁心事重重。
对于一个文学系的学生来说,虽然葆有一颗热爱文学的心,但捉襟见肘的读书量着实让人惭愧。却不知为何,《了不起的盖茨比》是我少有的反复琢磨回想的作品。
还记得几年前有幸在香港旅游时贸然走进了一家英文书店,当热心管理员问询我的需求之时,毫不犹豫地,我说:“I need a novel called ‘The Great Gatsby’!”如获至宝的那种心境,我现在依旧记得。说实在的,单看中文版是读不出那种自然而然延伸的,被严严实实笼罩的忧郁氛围的。我爱上了这本书的好多句子,每一个单词,都是那么精准而又不可或缺。第四次,就在昨天,我又回顾了一遍那部电影。说这部电影好,不在于它华丽的服装和特效场面,而在它的忠于原著的程度。
整本书,我最爱的是尼克旁白者的角度和他不偏不倚地叙述风格。“回想起那时,我们常常醉生梦死。我们越适应这个时代,我们就喝得越多,而我们对这个时代的进步却是毫无贡献。”那是一个纸醉金迷的爵士时代,整个纽约市都处于病态的兴奋中,股市处于最高点,华尔街则高速稳定发展,晚会越来越盛大,表演也越来越开放,模特也越来越风骚,禁酒令却取得了反效果,酒越来越便宜,华尔街正诱惑着充满欲望的年轻人。他们,是浮躁的一代,是迷惘的一代。然而,尼克却说:“盖茨比,是我见过最乐观的人,就像是能监测远在一万英里外的地震仪一样。”我始终没想明白这个比喻的由来,我只知道,我和尼克一样,也尊敬这伟大的盖茨比。
从这部作品里,我看到的是纸醉金迷时代背后的人性扭曲。黛西和汤姆,作者给这两位角色的命名似乎别有用心,这是再平凡俗气不过的名字,和他们的人格一样。然而在开头,尼克形容黛西:“这个金发女郎,就是黛西布坎南。她身上散发出一种令人窒息的温暖,我打赌这世界上,与她想比,还没有一个让人这么想见的人。” 而汤姆布坎南,在我看来,除了他的金钱与马球运动员这个连他自己都唾弃的头衔,无论他囫囵吞枣多少书籍,也依旧掩盖不了他低下的人文素养和包养处于社会底层的情妇的丑恶。可是,终于在一个闷热烦躁的下午,前往市镇中心避暑的各怀鬼胎的他们,迎来了人性的爆发。
盖茨比,这个为了爱情不断奋斗赚钱并努力在战争中活下来的他,学会了包装自己。他懂得这个趋炎附势的时代的生存规则,他专情,他隐忍,他勿忘初心。五年后回来的他,毅然决然买下布坎南家对面的豪宅,只为守候曾与他相爱,却由于他的贫穷无法与他在一起的女子。现在,他日日夜夜乐此不疲地举办派对,大半个纽约上东区的名流一到夜晚纷纷涌入他的豪宅。这些只为能再见上黛西一面。那码头对面布坎南家的绿光,是他的信仰,是他的支柱,无论是起雾还是明朗的夜晚,他总会伸出带着墨黑戒指的右手,似乎尝试能抓住那微弱朦胧的绿光。
当我们也在欣慰相爱着的俩人终于破镜重圆之时,作者总是不会放过我们。黛西向汤姆提出离婚未果,只好盖茨比与黛西先回家的途中,不料却撞死了想向汤姆求助的他的情妇。然而更戏剧的是,是黛西开车撞死了她。随后遇到事故现场的汤姆,向情绪崩溃的情妇的老公栽赃是盖茨比撞死了她。
可能,人性在产生对比之时,才会有美善与丑恶之分吧。盖茨比不仅愿帮黛西承担事故责任,还担心汤姆会找她的麻烦,只好躲在布坎南家的花园里;然而,黛西与汤姆,人性被金钱利益腐蚀的他们却在心平气和地商量逃跑计划。
第二天,依旧在孜孜等待黛西电话的盖茨比,在情妇老公的枪下死去,倒进了那一整个暑假还没有用过的游泳池里。而布坎南已举家逃逸,黛西连盖茨比葬礼都不愿参加。这时的黛西已不是原来的黛西,她不再是盖茨比想象中的纯情女孩,而是一个愚蠢、自私、庸俗、美丽的躯壳。很难想象曾经的她还说道:“当护士告诉我说我生的是个女孩的时候,我激动地哭了,我真高兴是个女孩儿,我希望她是个小傻瓜,一个美丽的小傻瓜。”
尼克内心的呐喊似乎在这座城市也不可能得到回应:“他们都腐陋不堪,你比他们所有人加在一起都优秀!”汤姆和黛西,使坏了整个事情,却带上面具,若无其事地,消失在了光鲜的背后。他继续道:“那个城市,我曾经的梦幻之城,如今让我感到恶心。”所有的光鲜亮丽都敌不过时间,并且一去不复返。尼克的独白是无力的,他想起盖茨比戏剧性的一生,想起盖茨比信奉的那盏绿灯,想起那些可悲的争论和逐渐远去的城市灯光,他的内心一片孤寂。
“夜幕渐渐降临,我站在这个物是人非的地方,我想起盖茨比,只给我看黛西家码头的绿光,他在这等了这么久,曾经的梦想是如此的触手可及,他紧紧地把她抓住。盖茨比相信绿光,相信久违的希望。希望整理我们越来越远,但这并不重要。明天我们将奔跑的更快,将我们的双臂伸得更远。终有一日,我们继续奋力航行,逆水行舟,被不断的推回,直到回到,往昔岁月。”
是的,终有一日,我们继续奋力航行,逆水行舟,被不断的推回,直到回到,往昔岁月。一路走来,风雨兼程,打磨历练,只愿人人胸怀一团绿光,勿忘初心。
2015.04.07 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