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思想政治教学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lyw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树立尊重学生就等于尊重自己的观念,
  要以情激学,借课堂上与学生建立的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气氛,来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做到及时鼓励,重视参与。
  关键词:思想政治 情感教学 应用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反应方式。表现为:或高兴、欢乐,或忧愁、悲伤,或赞叹、喜爱,或惊恐、厌恶。初中生由于年龄小、知识根底浅、活泼好奇,偏爱形象思维,乐于接受教师的富于情趣的教学方式。为此,我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倾注情感的感化、熏陶,收到良好的效果。我的做法是:
  一、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
  教师平时没有把学生与自己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自己内心深处存在着一种错误的师生关系,学生永远应该尊重老师,但从来没有想过学生也需要老师的尊重,其实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老师训斥学生大家都司空见惯,熟视无睹,还觉得天经地义,振振有词,有时还可以滔滔不绝;反过来,学生对老师一句不顺耳的话,为什么就给他们戴上一些“调皮捣蛋”“不文明”“思想意识坏”“不道德”的重帽子。固然,学生是有独立人格的人,老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这一观点在口头上是没有人反对的,但在实际上真能做到这一点的老师并不是全部。由于长期以来封建社会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三纲五常”行传统观念仍然残存在一些人的头脑之中,无视人的价值和尊严的现象在社会生活中仍随处可见。这种观念在教育工作中的反映就是对“师道尊严”的维护。在一些老师的眼里,维护自己的尊严要比维护学生的尊严重要的多。许多体罚、变相体罚现象的存在,并不是为了达到什么教育的目的,而只是老师维护自己面子的产物。所以,老师应该转变观念,尝试着去尊重学生,美国著名作家爱墨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苏霍林斯基认为:自尊心是人性的顶峰,激发学生的自尊心是教育工作的头一条金科玉律,而且十分形象地指出:对它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这些论述能够给我们极大的启示:只要老师能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热爱学生,激发起学生的自尊心,只要老师投之以李,学生会对老师报之以李,当您走到学校马路上,学生们会微笑着轻轻地走过来,亲切地向您发自内心的问候一声:老师,您好。当您从商场购物,一个人两手提着大包小包匆匆忙忙在大街上蹒跚行走时,有一双温暖而有力的手接过手中负担,定睛一看,是您几年前的学生,虽然,您可能会记不起学生的名字,但学生对您的称呼依然那么响亮,那么悦耳,那么充满爱意,那么令人感动。
  二、要以情激学
  与其它学科相比,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两难:其一,概念、观点较为抽象、枯燥,与初中生的年龄和心理有一定差距。其二,社会上的某些重金钱、实惠的诱惑,重经济轻政治的倾向的影响,导致学生轻视思想政治课。有些政治课教师也心灰意冷,抱着“你们不愿学,我也懒得教”的思想,照本宣科,支差应付,这就造成了恶性循环。夸美纽斯说过:“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由教师激发起来的”。我运用了“以情激学法”。
  1、情感投资,以爱结情。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应当成为孩子的朋友,深入到他的兴趣中去,与他同欢乐,共忧伤,忘记自己是老师,这样孩子才会向老师敞开他的心灵。”我利用课余时间经常深入到我教的班,与学生们一起搞卫生、作游戏、侃大山、说故事。
  2、真情实话,以情诱学。我给初一学生上第一节课,首先在黑板上写出“四有”两个大字,微笑着问其含义。当学生们说出它的内容时,我亲切地说:“同学们都应当把自己培养成‘四有’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但你们知道吗?这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必须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才能逐渐确立,而这恰恰是我们将要学习的思想政治课的内容。”接着,我介绍了一些革命老前辈,努力学习马列主义,赴汤蹈火投身革命的事迹。讲了雷锋努力读毛主席的书,终于成长为共产主义战士的故事。教学中,我不断“升温”,使同学们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学习热情。
  三、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常常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对与否的态度上,存在偏差,好像学生答对本身就是应该的,答错就不能理解,存在这种观点,实际上没在做到了解学生,没有去真正的爱学生,不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也没有去尝试过要挖掘他们内在的潜能,所以,这样的老师也从来没有过为学生的点滴成功而自豪过,为学生的丰厚回报而激动过,为学生的回答而满意过。老师在课堂上,也必须重视学生的参与,有些老师只重视几个学生,而忽略大多数学生,好像整个课堂是给几个学生上的,即使这节课你讲得多么生动,多么有趣、多么条理,那也是一堂失败的课,这与素质教育理念是背道而驰的。课堂上要善于运用鼓励性评价,如“你回答得真完整”“离结果很近了”“你愿意试吗”等,班上曾有个女生学习成绩很好,可是在课堂上并不积极发言,为此我常常给她创造机会,展示自己,并不失时机的鼓励她,为她喝彩,慢慢她消除了心理上的障碍,课堂上积极发言,并带动了部分学生,从而使整个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跃,那一刻你能感觉到你的伟大,充满成就感。对于学生的失误,老师要循循善诱,给学生一个思维发展空间,用真理、历史、经验引导他们明辨是与非,从而正确面对学习和生活。我们应该极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安全、相互支持、相互信任的学习气势,这样学生就会先从课堂上接受你,会认为你是一位可敬的老师,继而在人格上会尊敬你,接近你,把你视作生活中的朋友,困难时让你分忧,快乐时与你分享。这样就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师生之间关系越真诚,越浓厚,你的问题也就越容易解决,这样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市二十五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阅读的过程是对语言的认知过程,阅读有助于巩固和扩大词汇、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阅读可以训练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与判断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是教学大纲规定的高中英语教学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英语技能的一个基本方法,又是落实交际实践性的主要途径。英语阅读就是读者利用相关的英语知识和非英语知识去解读包含一定英语知识和非英语知识的阅读材料。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
摘要: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基础学科,它应该是极具开放性的,语文的学习应该与生活紧密联系,让语文课走向生活,和生活“链接”。  关键词: 生活语文  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基础学科,它应该是极具开放性的,语文的学习应该与生活紧密联系,让语文课走向生活,和生活“链接”。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呢?  一、要学会观察生活  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学习的资源无处不在。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从生活中
期刊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和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组内每个成员都要积极参与,小组成员间互相帮助、彼此信任,建立一种融洽、友爱的伙伴关系,每个成员不仅自己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也使整个小组获得成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使每个学生都会努力为小组争光,这也增强了“利益共同体”的集体荣誉感,从而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乐于学习的
地理是中学基础学科,它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生活与发展。从我国地理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地理曾扮演了一个无足轻重的角色,自从恢复高考以来地理的地位越来越高,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还是不高。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好之”、“乐之”,其实指的就是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能运用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以多种方法和手段,激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以趣激疑,以趣引思学
目前,高中數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还没有真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没有充分地挖掘学生的数学潜能。因此,研究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现代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因此课堂活动应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积极营造一种活泼生动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主动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要有意识地进行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通过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