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今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今天。初中基本化学知识是学生作为一个合格公民应具有的基本知识之一。在短暂的一年里,既要使学生入好门,又要使他们掌握一定程度的基础知识,这是摆在化学教师面前的一块挡路石。初中化学教师不但要研究教法,这要重视研究学生学法,加强教与学双边活动,同时,还要特别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从思想上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关键词】初中化学;激发兴趣;教学策略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选取了学生身边最熟悉的物质(空气、氧气、二氧化碳、水等)和生活、生产中的一些热点问题(金属的锈蚀、食物中的有机物、能源的使用和开发等)作为学习素材,不仅学生学起来亲切,易于理解和接受,而且这些物质和问题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关系密切,从中也使学生体会到化学的重要性,养成学以致用的习惯。值得注意的是,学生虽然熟悉这些物质和问题,但了解不深,不曾从化学的视角去思考,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巩固、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会学”呢?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认识。
1. 上好第一堂课 当第一次把学生领进实验室进行第一堂化学课时。摆在面前的瓶瓶罐罐及五颜六色的药品已经完全把每个学生完全吸引了,此时,学生是抱着好奇心,求知欲非常强的心理来上第一堂课。某心理学家说过“凡是学生迫切期待的事物很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所以教师要使出浑身解术上好第一堂课,在课堂上可以补充一些实验:烧不坏的手帕,“火山”爆炸,魔棒点火,茶壶变色等。通过这些有趣的实验把学生引进一个奇妙的化学世界,此外,还要设置一些问题,激发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求知欲,如铁为什么会生锈,桂林钟乳石岩洞是如何那样多彩多姿,煤气为什么致人死亡,热水瓶内的水垢是怎么形成,如何除去,黄烽叮过后疼痛难忍,如何处理………。在这“两步的基础上,使学生对学习化学科的态度产生浓厚的兴趣。
2. 确保实验现象的明显 化学实验时,学生情绪高涨,思想活跃、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然而,如果教师在演示实验对现象不明显、观察不清楚,这样不但会使学生扫兴,挫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也会降低,所以对教材中的实验不但要确保成功,而且必须确保现象明显,教学中如果有个别学生看不清楚一些简单激烈的现象,须再演示一遍,如铁丝烧现象。对于不易分辨的实验,可采用空白实验等进行对比,如石蕊滴入氢氧化钠中显蓝色,实验时,可以把石蕊滴入水中,与之进行对比,增强实验效果。在“燃烧、缓慢氧化”教学中,可补做“扇风点火”的实验,用扇子扇浸过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的滤纸。滤纸片自发燃烧起来,在学生观察到妙不可言的情景时,及时引出自燃的定义,同时,把自燃同燃烧、缓慢氧化进行比较,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在讲解一氧化碳的毒性时,笔者补充这样的一个实验:往充有一氧化碳的集气瓶放入一只蟑螂,刚开始,它十分活跃地爬来爬去,片刻后,蟑螂的运动减慢,腿开始伸展,我风趣地对学生说:“蟑螂一定感到浑身无力,而且在拼命地喊救命啊,救命啊。”最后,蟑螂呜呼哀哉了。在实验基础上追问学生为什么蟑螂会死?请同学们边阅读P87边讨论。总之,如能结合课本内容,注意实验的趣味性,就能更好发挥实验的魅力,燃起学生求知火苗。
3. 注意探索隐蔽的现象或事物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司空见惯的现象常常会熟视无睹,而揭示这些现象的本质,却会引起人们的高度注意。化学世界绚丽多彩,可作为学生观察、研究的对象十分丰富。我们应该把化学教学的背景扩大到广阔美丽而又蕴含许多奥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中,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化学知识,探索化学现象的本质。化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各种与化学有关的现象随处可见。如:新买的铝锅,烧过自来水后会有黑色斑点生成;家庭装修的各种金属器具一段时间后变得暗淡;经常雷雨交加的地方禾苗长得非常茂盛等等。这些奇妙的现象很平常但是却没有多少人会去注意,会去了解。当提出这些问题时肯定会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去想,这时就能促使他们去学习掌握金属、铝和氮气的性质,加深他们的体会。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去做一些奇特的而又很平常的实验。例如:用铝制盛饮料的易拉罐里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然后往罐内注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立即用胶布将罐口密封,反应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呢?首先,易拉罐“内凹变瘪”,接着“瘪了的罐重新又鼓起来”。对于前面的现象一般很容易解释。这是因为学生很容易从固定的思维去思考,即分析出物质发生变化时,可以从加入的物质来考虑,分析出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就能得出易拉罐“内凹变瘪”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后面的现象呢?这时可以引导学生再深入思考,不难得出这是因为容器本身“铝”与氢氧化钠溶液也会发生反应。对这些现象的好奇,能使学生的情绪亢奋、激动,从而可以在学生白热化的思维之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4. 运用知识,激活思维 “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我们应该不断地激发、强化学生的这种精神需要,尽最大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创造者”,体验成功的快乐。在教学实践中,应坚持走课内外相结合之路:课内,学生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分析、概括、深化化学知识并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课外,重实践、重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探索新问题,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课外与课内相结合有利于学生巩固课内知识,使学生每掌握一个新知识,都能得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如讲述《溶液的酸碱度》时,课外要求学生测量各种体液及常见液体的酸碱度——PH,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比较各种液体的PH:体液的PH与人体的健康有什么关系;洗发液的PH对头发有什么影响;土壤的PH 对作物的生长又有什么影响?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查阅了资料,进行了实践,表现得兴趣盎然。
总之,学生学习兴趣受多种因素影响不断发展,关键在教师激趣中要有意识地探索和遵循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规律,在教学内容、方式和组织形式上都要十分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化学;激发兴趣;教学策略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选取了学生身边最熟悉的物质(空气、氧气、二氧化碳、水等)和生活、生产中的一些热点问题(金属的锈蚀、食物中的有机物、能源的使用和开发等)作为学习素材,不仅学生学起来亲切,易于理解和接受,而且这些物质和问题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关系密切,从中也使学生体会到化学的重要性,养成学以致用的习惯。值得注意的是,学生虽然熟悉这些物质和问题,但了解不深,不曾从化学的视角去思考,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巩固、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会学”呢?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认识。
1. 上好第一堂课 当第一次把学生领进实验室进行第一堂化学课时。摆在面前的瓶瓶罐罐及五颜六色的药品已经完全把每个学生完全吸引了,此时,学生是抱着好奇心,求知欲非常强的心理来上第一堂课。某心理学家说过“凡是学生迫切期待的事物很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所以教师要使出浑身解术上好第一堂课,在课堂上可以补充一些实验:烧不坏的手帕,“火山”爆炸,魔棒点火,茶壶变色等。通过这些有趣的实验把学生引进一个奇妙的化学世界,此外,还要设置一些问题,激发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求知欲,如铁为什么会生锈,桂林钟乳石岩洞是如何那样多彩多姿,煤气为什么致人死亡,热水瓶内的水垢是怎么形成,如何除去,黄烽叮过后疼痛难忍,如何处理………。在这“两步的基础上,使学生对学习化学科的态度产生浓厚的兴趣。
2. 确保实验现象的明显 化学实验时,学生情绪高涨,思想活跃、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然而,如果教师在演示实验对现象不明显、观察不清楚,这样不但会使学生扫兴,挫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也会降低,所以对教材中的实验不但要确保成功,而且必须确保现象明显,教学中如果有个别学生看不清楚一些简单激烈的现象,须再演示一遍,如铁丝烧现象。对于不易分辨的实验,可采用空白实验等进行对比,如石蕊滴入氢氧化钠中显蓝色,实验时,可以把石蕊滴入水中,与之进行对比,增强实验效果。在“燃烧、缓慢氧化”教学中,可补做“扇风点火”的实验,用扇子扇浸过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的滤纸。滤纸片自发燃烧起来,在学生观察到妙不可言的情景时,及时引出自燃的定义,同时,把自燃同燃烧、缓慢氧化进行比较,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在讲解一氧化碳的毒性时,笔者补充这样的一个实验:往充有一氧化碳的集气瓶放入一只蟑螂,刚开始,它十分活跃地爬来爬去,片刻后,蟑螂的运动减慢,腿开始伸展,我风趣地对学生说:“蟑螂一定感到浑身无力,而且在拼命地喊救命啊,救命啊。”最后,蟑螂呜呼哀哉了。在实验基础上追问学生为什么蟑螂会死?请同学们边阅读P87边讨论。总之,如能结合课本内容,注意实验的趣味性,就能更好发挥实验的魅力,燃起学生求知火苗。
3. 注意探索隐蔽的现象或事物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司空见惯的现象常常会熟视无睹,而揭示这些现象的本质,却会引起人们的高度注意。化学世界绚丽多彩,可作为学生观察、研究的对象十分丰富。我们应该把化学教学的背景扩大到广阔美丽而又蕴含许多奥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中,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化学知识,探索化学现象的本质。化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各种与化学有关的现象随处可见。如:新买的铝锅,烧过自来水后会有黑色斑点生成;家庭装修的各种金属器具一段时间后变得暗淡;经常雷雨交加的地方禾苗长得非常茂盛等等。这些奇妙的现象很平常但是却没有多少人会去注意,会去了解。当提出这些问题时肯定会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去想,这时就能促使他们去学习掌握金属、铝和氮气的性质,加深他们的体会。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去做一些奇特的而又很平常的实验。例如:用铝制盛饮料的易拉罐里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然后往罐内注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立即用胶布将罐口密封,反应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呢?首先,易拉罐“内凹变瘪”,接着“瘪了的罐重新又鼓起来”。对于前面的现象一般很容易解释。这是因为学生很容易从固定的思维去思考,即分析出物质发生变化时,可以从加入的物质来考虑,分析出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就能得出易拉罐“内凹变瘪”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后面的现象呢?这时可以引导学生再深入思考,不难得出这是因为容器本身“铝”与氢氧化钠溶液也会发生反应。对这些现象的好奇,能使学生的情绪亢奋、激动,从而可以在学生白热化的思维之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4. 运用知识,激活思维 “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我们应该不断地激发、强化学生的这种精神需要,尽最大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创造者”,体验成功的快乐。在教学实践中,应坚持走课内外相结合之路:课内,学生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分析、概括、深化化学知识并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课外,重实践、重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探索新问题,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课外与课内相结合有利于学生巩固课内知识,使学生每掌握一个新知识,都能得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如讲述《溶液的酸碱度》时,课外要求学生测量各种体液及常见液体的酸碱度——PH,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比较各种液体的PH:体液的PH与人体的健康有什么关系;洗发液的PH对头发有什么影响;土壤的PH 对作物的生长又有什么影响?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查阅了资料,进行了实践,表现得兴趣盎然。
总之,学生学习兴趣受多种因素影响不断发展,关键在教师激趣中要有意识地探索和遵循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规律,在教学内容、方式和组织形式上都要十分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