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孟子提出性善论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了他的心性之学思想体系。在孟子看来,“尽心知性”是成为尧、舜这样的“圣人”的必要途径,也是普通人修身的根本。所谓“尽心”即指把人本性中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扩充至极致;所谓“知性”即指对本性中的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有准确深刻的认识并且付诸实践。“尽心”和“知性”二者关系密切,“尽心”是前提条件,只有做到“尽心”,才有可能实现“知性”。那么,如何实现“尽心知性”呢?在孟子看来,就是要在如下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要做到“寡欲”,即能淡泊名利以葆本有的纯净之心;二是要做到“内省”,就是能反求诸己、不断反躬自省以不断净化本心;三是要做到“养气”,即能不断护养浩然正气,以达养正的目的。在这三者之中,“寡欲”和“内省”是修身的初级阶段,“养气”则是修身的高级阶段。纵观孟子的心性之学,其整体脉络和思想宗旨就是要修炼和塑造人的理想和高尚人格。
孟子的人格境界和修身之道非常值得我們研究和学习,尤其是对企业管理者和社会各类领导者的修身,具有现实而重大的指导意义。本篇我将结合孟子的心性之学和修身之道,从立命之法、炼心之道、大丈夫精神、三乐境界、浩然正气、君子之义、反求诸己等七个方面进行探讨和解析。
孟子的立命之法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尽心上》)意思是说:“充分发挥人善良的本心,就能知晓人的本性。知晓了人的本性就知晓天命了。保持人的本心,护养人的本性,所以就能按天命行事。无论寿命长短都不三心二意,修养自身、践行天命,这就是用以安身立命的方法。”
孟子的炼心之道
修心是修身的前提:孟子在《孟子?公孙丑上》中说:“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这段原文不难理解,不用翻译成白话我们就能知道孟子所强调的“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是多么重要,它是“仁、义、礼、智”的源头;所以说修心是修身的前提。
忧患困苦,是炼心的好所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名句典出《孟子?告子下》原文如下:“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意思是说:“老天要将大任降落到某人时,就一定要使他的心、意苦恼,使他的筋骨劳累饱受颠簸之苦,使他的所作所为都受到干扰而不能如意;用这种方式去触动他的灵魂,坚韧他的性情,增长他的才干。人都会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心中困苦,思路阻塞,然后才能有所奋发;体现在精神上,生发在言语中,然后才能被人明白。在国内,没有遵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弼的士人;在国外,没有与之抗衡的国家和外在的忧患,这样的国家经常会灭亡。这样以后才知道,忧虑祸患可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会致人死亡。”
“不动心”是炼心的高境界:孟子和他的弟子公孙丑有段精彩的对话,记载于《孟子?公孙丑上》。大致情形是这样的:公孙丑问孟子说:“先生要做了齐国的卿相,得以推行自己的主张,即使成就了霸王之业,也是不奇怪的。如果是这样,您会动心吗?”孟子的回答非常简单却力道千钧、震撼无比,他只用了七个字来回答“否!我四十不动心。”回答得干净利落、果断坚决。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不!我四十岁以后就不再动心了。”孟子修心已达到了不为名利所动、不为权势所移、不被外物所惑的极高境界,专心致道于他的王道理想和德政理念。作为领导者,这种不动如松、坚定守一的修心境界,正是我们所要追求的。
独立不倚的大丈夫精神
《孟子?滕文公下》中说:“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意喻仁)里,站在天下最中正的位置(意喻礼)上,走在天下最开阔的大路(意喻义)上;得志的时候,和老百姓一道走;不得志的时候,自己独自担当走自己的路。富贵不能使之骄狂,贫贱不能改变其心志,威武不能使之屈服,这样才叫作大丈夫。”
孟子的“三乐”境界
《孟子?尽心上》中说:“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意思是说:“君子有三大乐境,但称王于天下并不在其中(可见此三乐境界要远高于事功成就)。父母都健在,兄弟们也没有灾亡,这是第一大乐境;抬头无愧于天,低头不愧于人,这是第二大乐境;得到天下有效的人才并能教育他们,这是第三大乐境。君子有这三大乐境,而称王于天下并不能与其并肩。”
感天动地的浩然正气
《孟子?公孙丑上》篇,弟子公孙丑问孟子有什么专长,孟子说:“我知言,我善养浩然之气。”公孙丑又问:“什么是浩然之气?”孟子回答说:“这个很难讲清楚啊。它作为一种气,是最强大的,是最刚健的,要持续用正直之气和正能量来培养、养护它而不能加以伤害,这样这股浩然之气就能充塞于天地之间。它作为一种气,是合乎道和义的,没有这个,它就疲弱了。它是日积月累的正义所自然生发出来的,而不是偶然从外而入所获得的。”
舍生取义的君子之义
《孟子?告子上》中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意思是说:“鱼是我喜爱的,熊掌也是我喜爱的;如果二者不能兼得,那么我就会舍去鱼而选择熊掌。生命是我所看重的,大义也是我所看重的;如果二者不能兼得,那么我宁愿牺牲生命而选择大义。”
反求诸己的自省之方
《孟子?公孙丑上》中说:“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意思是说:“行仁好比射箭,射箭的人先端正自己的姿势然后才发射;没射中,也不埋怨、嫉妒胜过自己的人,只是反过来找自己的问题就是了。”
《孟子?离娄上》中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意思是说:“爱别人,别人却不亲近自己,那就反过来检讨自己是否够仁爱;管理别人,却管理不好,那就反过来反省自己是否够明智;对别人有礼,别人却不回应,那就反过来检讨自己是否够恭敬。凡是行为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都要反过来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作为君主自己端正了,天下的人自然来归附。”
《孟子?尽心上》中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意思是说:“天地自然的灵明都在我身上具备了,即我与天地自然本为一体、灵明相通。反省自己是真诚的,这是莫大的快乐。勉励自己依从推己及人的恕道行事,这是最近的求仁之路了。”
由上可知,孟子是何等重视“反求诸己”的自省,同时,《论语》中也强调“吾日三省吾身”。只有不怨天尤人、不抱怨、不苛求外在,始终从自身找原因、找问题,然后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才能让自身得到不断的净化、成长和提升。
孟子的人格境界和修身之道非常值得我們研究和学习,尤其是对企业管理者和社会各类领导者的修身,具有现实而重大的指导意义。本篇我将结合孟子的心性之学和修身之道,从立命之法、炼心之道、大丈夫精神、三乐境界、浩然正气、君子之义、反求诸己等七个方面进行探讨和解析。
孟子的立命之法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尽心上》)意思是说:“充分发挥人善良的本心,就能知晓人的本性。知晓了人的本性就知晓天命了。保持人的本心,护养人的本性,所以就能按天命行事。无论寿命长短都不三心二意,修养自身、践行天命,这就是用以安身立命的方法。”
孟子的炼心之道
修心是修身的前提:孟子在《孟子?公孙丑上》中说:“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这段原文不难理解,不用翻译成白话我们就能知道孟子所强调的“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是多么重要,它是“仁、义、礼、智”的源头;所以说修心是修身的前提。
忧患困苦,是炼心的好所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名句典出《孟子?告子下》原文如下:“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意思是说:“老天要将大任降落到某人时,就一定要使他的心、意苦恼,使他的筋骨劳累饱受颠簸之苦,使他的所作所为都受到干扰而不能如意;用这种方式去触动他的灵魂,坚韧他的性情,增长他的才干。人都会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心中困苦,思路阻塞,然后才能有所奋发;体现在精神上,生发在言语中,然后才能被人明白。在国内,没有遵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弼的士人;在国外,没有与之抗衡的国家和外在的忧患,这样的国家经常会灭亡。这样以后才知道,忧虑祸患可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会致人死亡。”
“不动心”是炼心的高境界:孟子和他的弟子公孙丑有段精彩的对话,记载于《孟子?公孙丑上》。大致情形是这样的:公孙丑问孟子说:“先生要做了齐国的卿相,得以推行自己的主张,即使成就了霸王之业,也是不奇怪的。如果是这样,您会动心吗?”孟子的回答非常简单却力道千钧、震撼无比,他只用了七个字来回答“否!我四十不动心。”回答得干净利落、果断坚决。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不!我四十岁以后就不再动心了。”孟子修心已达到了不为名利所动、不为权势所移、不被外物所惑的极高境界,专心致道于他的王道理想和德政理念。作为领导者,这种不动如松、坚定守一的修心境界,正是我们所要追求的。
独立不倚的大丈夫精神
《孟子?滕文公下》中说:“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意喻仁)里,站在天下最中正的位置(意喻礼)上,走在天下最开阔的大路(意喻义)上;得志的时候,和老百姓一道走;不得志的时候,自己独自担当走自己的路。富贵不能使之骄狂,贫贱不能改变其心志,威武不能使之屈服,这样才叫作大丈夫。”
孟子的“三乐”境界
《孟子?尽心上》中说:“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意思是说:“君子有三大乐境,但称王于天下并不在其中(可见此三乐境界要远高于事功成就)。父母都健在,兄弟们也没有灾亡,这是第一大乐境;抬头无愧于天,低头不愧于人,这是第二大乐境;得到天下有效的人才并能教育他们,这是第三大乐境。君子有这三大乐境,而称王于天下并不能与其并肩。”
感天动地的浩然正气
《孟子?公孙丑上》篇,弟子公孙丑问孟子有什么专长,孟子说:“我知言,我善养浩然之气。”公孙丑又问:“什么是浩然之气?”孟子回答说:“这个很难讲清楚啊。它作为一种气,是最强大的,是最刚健的,要持续用正直之气和正能量来培养、养护它而不能加以伤害,这样这股浩然之气就能充塞于天地之间。它作为一种气,是合乎道和义的,没有这个,它就疲弱了。它是日积月累的正义所自然生发出来的,而不是偶然从外而入所获得的。”
舍生取义的君子之义
《孟子?告子上》中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意思是说:“鱼是我喜爱的,熊掌也是我喜爱的;如果二者不能兼得,那么我就会舍去鱼而选择熊掌。生命是我所看重的,大义也是我所看重的;如果二者不能兼得,那么我宁愿牺牲生命而选择大义。”
反求诸己的自省之方
《孟子?公孙丑上》中说:“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意思是说:“行仁好比射箭,射箭的人先端正自己的姿势然后才发射;没射中,也不埋怨、嫉妒胜过自己的人,只是反过来找自己的问题就是了。”
《孟子?离娄上》中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意思是说:“爱别人,别人却不亲近自己,那就反过来检讨自己是否够仁爱;管理别人,却管理不好,那就反过来反省自己是否够明智;对别人有礼,别人却不回应,那就反过来检讨自己是否够恭敬。凡是行为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都要反过来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作为君主自己端正了,天下的人自然来归附。”
《孟子?尽心上》中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意思是说:“天地自然的灵明都在我身上具备了,即我与天地自然本为一体、灵明相通。反省自己是真诚的,这是莫大的快乐。勉励自己依从推己及人的恕道行事,这是最近的求仁之路了。”
由上可知,孟子是何等重视“反求诸己”的自省,同时,《论语》中也强调“吾日三省吾身”。只有不怨天尤人、不抱怨、不苛求外在,始终从自身找原因、找问题,然后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才能让自身得到不断的净化、成长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