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生态课堂 提高教学效益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ts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149-01
  数学生态课堂是一种教学理念与价值取向,也是教改反思后的理性回归。它以生态教育和生命教育理念为核心,使师生在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中,有效运用各种资源,促进物质能量转化,在充满个性、自由、真实、创造性的课堂中,经历对数学知识的自主体验、探究、感悟、内化的构建过程。从而完善认知结构、发展思维能力、掌握思想方法、提高学习品质、增强学生数学素养,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一、师生互动——让学生亲近教师
  数学课堂上,要建立“师生互动”的数学教学、学习氛围,我们必须要成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与学生一起学习,要敢于承认自己有不如学生的地方,以伙伴的身份在课堂上和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和讨论。
  例如:我们尝试三角形基本性质可按下述方法来教学,教师和每个学生都拿出一把同样长短的牙签,首先从中拿出三根你能在平面上把他们首尾相接的摆成一个三角形吗?能摆成什么样的三角形?然后拿出四根牙签,并完成以上同样的问题后,再拿出五根牙签,六根牙签等等,重复完成以上同样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后要作为学生中的一员,把自己融入到学生中,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个活动也巩固了三角形三边或按角分类。教师和学生间的相互合作、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数学课堂成为师生共赢、共同发展的地方。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近数学
  数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发展学生的心理机能,通过调动“情商”增强教学效果,而有目的创设的教学环境。教学实践中,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创设基于学生数学学习需要的活动情境,激发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促进他们主动、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经历参与、内化、反思等数学活动的全过程,丰富、提升数学经验。
  例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我们组织了如下几个层次的活动:
  第一层次:拿出12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摆放成长方体,可以摆出长、宽、高分别是多少的长方体?说一说,怎样计算长方体的体积?学生得出:每一行的体积单位数×行数×层数=一共的体积单位数。
  第二层次:要求学生仍然用这12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摆一摆并想象出一个体积要比12立方厘米更大的长方体。学生对长方体的体积与从它的一个顶点引出的三条棱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第三层次:出示一个长方体图,求长方体的体积。学生很快有了自己的数学理解: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第四层次:用字母表示公式,巩固运用。
  上述案例可以看出“数学化”的四个步骤:具体操作—表象操作—抽象概括—数学公式。学生“摆”的过程,不仅丰富了感觉、知觉的经验,而且也为相互之间的思维碰撞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从而实现操作经验与思考经验、策略性经验的有机融合。
  三、解决问题——让学生亲近课堂
  数学教材中的问题多是经过简单化或数学化了的问题,教师必须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具有发散性和趣味性的问题。通过创设具有浓厚生活气息,贴近学生知识水平的问题情景,让学生亲自体验生活情景中的问题。
  例如:教学按比分配应用题,刚上课时我们没有用教材上的准备题进行导入,而是先让学生看了一张福利彩票,告诉学生这是六年级三位老师为了福利事业的发展共同购买的彩票,共5注。昨晚开奖后发现我们中奖了。这时我问学生:“如果现在让你来分这些奖金,你觉得应该怎样分?”请大家自由发表意见。由于上述情景,几乎是每个学生都了解的,而且又是自由发表意见,因此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兴趣,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最先有学生说:“三位老师平均分。”接着马上有人反驳说:“奖金是多少还不知道呢,如果只中了最低的10元钱,就不能被三位老师平均分。”又有学生提出疑意:“5注彩票10元钱,每个老师出资也一定不相同,这样平均分不也不合理了吗。”同学们最后一致认为应该先了解每位老师的出资情况,再将总的钱数按出资情况分给每一个人,这样最合理。于是教师马上补充了数据“齐老师出资5元,常老师出资3元,李老师出资2元,共中奖金500元”请学生算出每人分多少最合理。可见在进行应用题教学前,创设生活情景,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激活学生思维和兴趣,是提高解决应用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当儿童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产生疑问时,自主探索的欲望就会十分强烈,学习数学也是这样,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探索得到的知识,教师就要创造探究的气氛,引导学生积极的观察、实验、猜想、推理、研讨等活动,让学生自主地去发现数学,去创造数学。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034-01  意志是人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或者说,它是意识的能动表现。实践证明:良好的意志品质对学生的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良好的意志品质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学习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它是学生成长的风帆。培养学生具有良好意志品质是教师的一项重
期刊
【摘要】在通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微信作为一种流行的社交软件,凭借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得到了大学生群体的高度青睐。将微信公众平台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可以给传统教学模式注入新的元素,而且对教育效果的提升也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分析微信公众平台优势的基础上,探讨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策略,以此来为日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新的路径。  【关键词】新媒体 思想政治教育 微信公众
期刊
【摘要】浙江新课程高考自主命题自2009年开始已走过七个春秋,命题逐步趋向成熟与稳定。因此,对其进行一定的比较、分析,探寻共性、把握规律、摸清路子对后期科学学习、科学执教、科学备考都具有强劲的“风向标”意义。本文试从历年浙江高考哲学主观性试题的比较、分析、鉴赏中探析命题趋向并结合笔者期间多年实践备考亲生经历谈策略、感悟、启发,以期对高考哲学主观题复习、备考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考 哲学 趋向
期刊
【摘要】现阶段,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高中英语教学侧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技能。而在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际时,一方面需要借助于英语语汇的具体表述,另一方面又需要依附于本土及英语国家文化背景,以准确表达其含义。在此背景下,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融入本土文化,已成为提高高中英语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外研版英语教材为例,探究高中英语教学融入本土文化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 本土文化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060-01  初中历史新课程的总目标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我们现代化国家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根据历史初中新课程的目标,我们首先要确定好我校历史教学的校本化目标:这是我们行动的起点,
期刊
一、导入新课  “感动中国”世纪人物评选将奖项给了这样一位老人: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的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他,就是巴金,101岁的人生历程,1300万字的作品,他是一位文学巨匠,更是一位精神的拓荒者和领路人,今天
期刊
【摘要】怎样才能学好语文?笔者结合二十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和实践,认为语文学习是有法可循的,要学好语文必须经历“三步曲”:“多读”——课内外阅读并重;“善思”——要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勤写作”——不断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关键词】语文学习 多读 善思 勤写作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053-02  笔者从事语文教学二十多
期刊
【摘要】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之下,推进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与发展,是新时期小学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立足于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从活动情景的创设入手,阐述了有效教学构建的策略,推进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 有效教学 活动情境 创设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137-02  世界上所有学科的知识无不来源于人类的生活
期刊
【摘要】数学作为一门工具学科,因为她的严谨性、逻辑性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会比较沉闷,本文通过几个案例,寻找让数学课堂活跃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课堂教学 数学例子的引用 活跃课堂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140-02  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必修本(A版)》的第三章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中,
期刊
2015年12月11日,本人作为昆山姜红珍名师工作室成员,有幸随工作室赴吴江高级中学参加了“中国历史教育期刊联合会暨戴加平省名师工作室、唐秦历史名师工作室‘问史’论坛”活动,期间观摩了两节公开课以及期刊主编、学生们的精彩点评,聆听了“历史教育,‘人’在哪里”主题沙龙中众名师观点的激烈碰撞,难得的一场视听觉盛宴,受益匪浅。  本次公开课展示活动中,有一亮点就是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效果评价。公开课比比皆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