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青》展现了知识青年这个特殊群体在燃情岁月中悲欢离合的故事,以一代人挥洒热血、青春与梦想,从城市到乡村的经历,深刻揭示了知青群体独特的人生思考和心路历程。
近日,中国知青文学代表作家梁晓声所著长篇现实主义题材巨作《知青》由青岛出版社正式出版,同名史诗大戏将于近期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震撼首播,《知青》小说于该剧热播期间,在全国各大书店上架销售。
作为一部全景式揭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成长经历的鸿篇巨制,《知青》展现了知识青年这个特殊群体在燃情岁月中悲欢离合的故事,以一代人挥洒热血、青春与梦想,从城市到乡村的经历,深刻揭示了知青群体独特的人生思考和心路历程。
再现知青岁月悲欢离合
《知青》分为上、下两部,共计100余万字,小说所讲述的故事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末,以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为历史背景,塑造了以赵天亮、周萍、赵曙光、孙曼玲、齐勇等人为代表的知青群体,描写了他们在知青岁月中悲欢离合的故事。作为千千万万“上山下乡”岁月亲历者的代表,《知青》的主人公们在岁月洗礼中逐渐成长,完成了从莽撞少年到担当重任的共和国脊梁之转换。
那一望无际的北大荒的麦子与大豆,那荒凉得让人心里发毛的大西北的贫瘠山梁土塬……《知青》里的这一切,非常真实地勾画出那个“上山下乡”热血青春的时代,《知青》也将在尊重并深刻理解那段历史真实的前提下,着力呈现这些对现实社会有着启迪意义的种种良好的价值因素——面对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如何正确地取舍;面对艰苦的磨炼,如何积极地承担;面对爱情的降临,如何真诚地迎接;面对生命的安危,如何无畏地选择……在对一代人的青春岁月进行缅怀的同时,也能给当今的年轻人带来深刻启迪。
据该书责任编辑常红介绍,《知青》的故事主要发生地,从北大荒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至陕北的“坡底村”,横跨半个中国。剧中涉及人物之多、讲述故事之繁复,让这部时间跨度达十年之久的巨著大气、生动,更接近真实。书中细腻的笔触、丰厚的感情,将一代人的青春岁月娓娓道来,读者会感受到他们之间真诚美好的友情、爱情和与父母、乡亲的深情。
反映一代知青中的思想者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知青文学中最具里程碑意义的一位作家,梁晓声先前的作品《今夜有暴风雪》、《雪城》、《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年轮》都曾引起过轰动。梁晓声表示,与自己以往所创作的知青题材作品相比,《知青》最大的特点是相对立体地、全景式地展示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宏大历史画卷。
“我们要反映知青这一代中的‘思想者’。”从思想性、历史性、真实性出发创作《知青》,梁晓声告诉记者,这部100万字的作品写作时间耗时一年半。与以往作品相比,《知青》并不局限于反映某个地区的知青生活,而是延伸至东北、内蒙古、西北等更为广阔的空间。新元素的介入,激发了他的创作激情。这也是他时隔十余年,再次触碰知青题材作品的原因之一。
梁晓声指出,今天的荧屏上能看到反映1949年以前中国历史的戏,也能看到反映上世纪80年代以后改革开放年代的戏,但是有关新中国成立初期所经历的大跃进、“文革”等历史事件的电视剧却很少。“文艺作品不应该遮蔽历史、过滤历史,希望《知青》能为新中国的历史补上一笔。”
图书进行唯一全本呈现
本次出版的小说《知青》,由电视剧剧本改编而来。“书是对观剧体验很好的一种促进和补充,书中有着精彩的人物细节刻画和完善的人物角色塑造。”常红告诉记者,影视剧版《知青》被删掉了部分内容,图书版本是唯一的全本呈现,既保留有原生态的对话,还有对人物心理的深刻剖析。常红称,“非常生活化,比剧中还要细致”。
据悉,近年来青岛出版集团在影视剧小说领域多有涉足,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出版市场运作经验,这也是集团继《孔子》、《老牛家的战争》等之后推出的又一力作,“换一种发展新思路和新角度,也希望通过影视互动助推转型升级,提升品牌战略”。青岛出版集团副总编辑高继民表示,今年6月,青岛出版集团还将组织举办“知青大会”,届时邀请作家梁晓声与剧组主创人员等来青,与老知青们一起回忆难忘岁月,进行签售交流活动。
(本刊记者)
近日,中国知青文学代表作家梁晓声所著长篇现实主义题材巨作《知青》由青岛出版社正式出版,同名史诗大戏将于近期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震撼首播,《知青》小说于该剧热播期间,在全国各大书店上架销售。
作为一部全景式揭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成长经历的鸿篇巨制,《知青》展现了知识青年这个特殊群体在燃情岁月中悲欢离合的故事,以一代人挥洒热血、青春与梦想,从城市到乡村的经历,深刻揭示了知青群体独特的人生思考和心路历程。
再现知青岁月悲欢离合
《知青》分为上、下两部,共计100余万字,小说所讲述的故事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末,以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为历史背景,塑造了以赵天亮、周萍、赵曙光、孙曼玲、齐勇等人为代表的知青群体,描写了他们在知青岁月中悲欢离合的故事。作为千千万万“上山下乡”岁月亲历者的代表,《知青》的主人公们在岁月洗礼中逐渐成长,完成了从莽撞少年到担当重任的共和国脊梁之转换。
那一望无际的北大荒的麦子与大豆,那荒凉得让人心里发毛的大西北的贫瘠山梁土塬……《知青》里的这一切,非常真实地勾画出那个“上山下乡”热血青春的时代,《知青》也将在尊重并深刻理解那段历史真实的前提下,着力呈现这些对现实社会有着启迪意义的种种良好的价值因素——面对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如何正确地取舍;面对艰苦的磨炼,如何积极地承担;面对爱情的降临,如何真诚地迎接;面对生命的安危,如何无畏地选择……在对一代人的青春岁月进行缅怀的同时,也能给当今的年轻人带来深刻启迪。
据该书责任编辑常红介绍,《知青》的故事主要发生地,从北大荒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至陕北的“坡底村”,横跨半个中国。剧中涉及人物之多、讲述故事之繁复,让这部时间跨度达十年之久的巨著大气、生动,更接近真实。书中细腻的笔触、丰厚的感情,将一代人的青春岁月娓娓道来,读者会感受到他们之间真诚美好的友情、爱情和与父母、乡亲的深情。
反映一代知青中的思想者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知青文学中最具里程碑意义的一位作家,梁晓声先前的作品《今夜有暴风雪》、《雪城》、《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年轮》都曾引起过轰动。梁晓声表示,与自己以往所创作的知青题材作品相比,《知青》最大的特点是相对立体地、全景式地展示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宏大历史画卷。
“我们要反映知青这一代中的‘思想者’。”从思想性、历史性、真实性出发创作《知青》,梁晓声告诉记者,这部100万字的作品写作时间耗时一年半。与以往作品相比,《知青》并不局限于反映某个地区的知青生活,而是延伸至东北、内蒙古、西北等更为广阔的空间。新元素的介入,激发了他的创作激情。这也是他时隔十余年,再次触碰知青题材作品的原因之一。
梁晓声指出,今天的荧屏上能看到反映1949年以前中国历史的戏,也能看到反映上世纪80年代以后改革开放年代的戏,但是有关新中国成立初期所经历的大跃进、“文革”等历史事件的电视剧却很少。“文艺作品不应该遮蔽历史、过滤历史,希望《知青》能为新中国的历史补上一笔。”
图书进行唯一全本呈现
本次出版的小说《知青》,由电视剧剧本改编而来。“书是对观剧体验很好的一种促进和补充,书中有着精彩的人物细节刻画和完善的人物角色塑造。”常红告诉记者,影视剧版《知青》被删掉了部分内容,图书版本是唯一的全本呈现,既保留有原生态的对话,还有对人物心理的深刻剖析。常红称,“非常生活化,比剧中还要细致”。
据悉,近年来青岛出版集团在影视剧小说领域多有涉足,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出版市场运作经验,这也是集团继《孔子》、《老牛家的战争》等之后推出的又一力作,“换一种发展新思路和新角度,也希望通过影视互动助推转型升级,提升品牌战略”。青岛出版集团副总编辑高继民表示,今年6月,青岛出版集团还将组织举办“知青大会”,届时邀请作家梁晓声与剧组主创人员等来青,与老知青们一起回忆难忘岁月,进行签售交流活动。
(本刊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