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楚瑜,让国民党再失政权?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p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在台湾政界颇为典型,善于权谋与算计,结果人算不如天算,他的“总统梦”与推动第三势力的政治愿望一个也没能实现。他敌我不分,敌友不分,以敌为友,视友为敌,搅乱政局,破坏泛蓝团结,影响两岸关系发展大局。他曾以一已之私裂解了国民党,今天又因“马宋个人恩怨”来裂解泛蓝。这种“亲者痛、仇者快”的宋氏做法,可能导致国民党重新失去政权,最后只能是毁了泛蓝,也埋藏了“宋家王朝”。他的一意孤行,也等于破坏了岛内“反独”的统一阵线,对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将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他本人也因此葬送了自己的两岸政治大舞台。
  
  与国民党的恩恩怨怨
  宋楚瑜不惜冒分裂泛蓝与暗助民进党的巨大政治风险,与国民党彻底决裂,坚持亲民党单独参选“立委”,将严重冲击国民党的“立委”选情。如今,宋楚瑜又坚持参选“总统”,并展开大规模的联署行动(截至11月5日,宋楚瑜交出参选2012“大选”联署书46万份),很可能导致国民党重新失去政权。国亲合作破局与泛蓝分裂的原因众多,但最关键因素还是宋楚瑜与国民党之间,尤其与马英九之间解不开的恩怨情仇。
  与国民党的首要恩怨是宋楚瑜与李登辉的恩怨情仇。宋楚瑜对李登辉登上最高权位有功,在历史关键时刻,李登辉以国民党副秘书长身份出席国民党的中常会,并顺利担任党主席,可以归功于宋楚瑜临门一脚、力排众议,宋李从此结盟,李登辉也得以代表国民党参选“总统”。对于宋楚瑜的恩情,李登辉也投桃报李,“扶宋打吴(伯雄)”,宋楚瑜顺利当选台湾省长,开创了“李宋政治结盟”的时代。
  然而,李登辉权力稳固之后,为了更大的政治战略,不惜与“政治恩人”宋楚瑜反目成仇,坚决“冻省”与“废省”,彻底瓦解了宋楚瑜的政治势力,李宋结怨从此开始。在2000年“大选”中,李登辉力排众议,坚持连战与萧万长合作参选,导致宋楚瑜脱党参选。在选举中,李登辉又在幕后一手制造“兴票案”(指责宋楚瑜挪用国民党巨额资金),最终导致宋楚瑜选情逆转,以微弱劣势败北,成为宋楚瑜心中永远的痛。
  令人遗憾的是,宋楚瑜没有将败选的责任归于李登辉,而是将这一仇恨记在了国民党身上。2004年,连战、宋楚瑜联袂参加“总统”选举。在形势一片大好之时,不料“3.19枪击案”发生,不仅粉碎了连战的“总统”之路,也断了宋楚瑜的未来“总统梦”。对于这一结果,连宋感到无法接受,主张扩大街头抗争活动,抗议陈水扁的当选。但这一主张遭到了时任台北市长马英九的反对,“马宋情结”与“马宋矛盾”由此而起。
  民进党执政后期的贪污腐败与滥权“乱台”,让国亲两党有了共同的敌人与目标, “马宋会” 得以实现,开创了泛蓝发展的新时代。可是马英九当政后,并未重用仍然存有政治抱负的宋楚瑜,尤其是宋楚瑜希望出任海基会董事长一职的期望落空,使他极为不满,马宋关系更加淡漠与紧张。去年五都选举中,宋楚瑜不帮国民党,反而对之大加指责,甚至指控2000年“大选”时金溥聪 “做假民调”,使得宋楚瑜与国民党的矛盾再次加深。
  另外,“兴票案”的后遗症也是影响宋楚瑜与马英九、国民党关系的另一难解问题。宋楚瑜与国民党因“兴票案”涉及的经费问题一直纠缠不清。李宋“和解”后,李登辉将这笔款项归还给了宋楚瑜。马英九出任党主席后,认为这笔巨款属于国民党(事实上也是由宋楚瑜管理的国民党的钱),向宋楚瑜追讨,引起了宋楚瑜的强烈不满。国亲在这一问题上互不妥协,让国亲矛盾更加难以化解,马宋关系更加僵持。
  可以说,宋楚瑜与国民党之间,尤其是与马英九之间的恩恩怨怨本是泛蓝内部的矛盾,但由于互不妥协,最终让处于弱势与政治上不得志的宋楚瑜彻底与国民党决裂,泛蓝阵营也因此走向分裂。
  
  梦想发展“第三势力”
  宋楚瑜在2000年“大选”中与“总统”大位擦肩而过,一直心有不甘。为延续自己的政治生命力,宋楚瑜凭借400多万选票的优势,宣布成立亲民党,一度获得快速发展,一举成为台湾“立法院”第三大党,甚至有成为第三势力之势。但由于支持宋楚瑜的选民与亲民党的支持者,同新党一样,系出同源,均是泛蓝的支持者,因此在政治光谱上亲民党仍归为泛蓝,而无法真正成为新的第三势力。
  为了发展第三势力,宋楚瑜不惜与曾经陷害他的政治仇敌李登辉和解。还不顾党内反对,于2004年与另一政治仇敌陈水扁实现“和解”,举行“扁宋会”。另外,宋楚瑜还多次与离开民进党的施明德等人合作,希望组建第三势力。目前,宋楚瑜重新举起亲民党的大旗,希望吸收不满国民党、又不满民进党的社会精英人士加入,参加下届“立法院”选举与“总统”大选。
  然而,在台湾二元社会结构与蓝绿二元政治结构下,第三势力很难在台湾政治定位与两岸问题上找到新的出路,因此也没有相对固定的支持群众,一直无法形成一个新的政治势力,不是归于泛绿就是归于泛蓝。多年来,不论是李登辉还是宋楚瑜,甚至施明德等人,多次筹组第三势力或进行新的政治结盟,最后均以失败告终。
  宋楚瑜离开泛蓝或大蓝,想搞不利于大蓝的新势力,绝对没有发展的空间,只会将自己越做越小,埋葬自己本应有的政治前程。
  
  “蓝皮绿骨”的典型人物
  宋楚瑜敌我不分、敌友不分,其最集中的表现在于,他将与马英九、金溥聪等国民党内极少数人的个人政治恩怨置于泛蓝利益与两岸利益之上。宋楚瑜可与仇敌李登辉握手言好,可以与政敌、“台独”急先锋陈水扁和解会面,可与“台独”政党民进党合作,却不愿与泛蓝和解,不愿国亲合并与合作,反而对国民党、马英九进行无情的攻击。
  就在不断“打马”、攻击国民党的同时,宋楚瑜却与绿营眉来眼去,对民进党与蔡英文的“反ECFA”、“台独”言论视而不见,听之任之,甚至企图与民进党交好,这等于是在认同与纵容民进党!其实,宋楚瑜一直有一种“联民制国”的思维。2004年,宋楚瑜与陈水扁进行“扁宋会”,不仅是为了提高宋楚瑜的个人政治声望与政治筹码,而是要实现所谓的“绿橘和解”,共同制衡国民党。但因为亲民党与民进党两个政党的政治主张存在根本性的分歧与矛盾,结果导致亲民党内部矛盾上升,许多人纷纷回归国民党,亲民党从此“由盛转衰”。就在宋楚瑜坚持亲民党独立参选“立委”的情况下,外界很快传出宋楚瑜与民进党的合作消息,即蔡英文胜选后,由宋楚瑜出任“行政院长”。民进党也表示,选后不排除任何政治合作的可能性。
  如今的宋楚瑜已成为典型的“蓝皮绿骨”的政治人物,其“反蓝”、“反国民党”的政治作为,就等于要搞垮国民党、让马英九败选,变相支持民进党和蔡英文。宋楚瑜对民进党的“反中”、“台独”言论视而不见,就是对绿营“台独”立场的纵容与认同。特别是宋楚瑜公然不断接受一些“台独”媒体的专访,阐述自己的政治理念,批判与攻击马英九,一再强调陈水扁提出的“台湾价值”,就是对“台独”媒体的支持,就是在出卖自己的政治灵魂,也宣告宋楚瑜正式成为“蓝皮绿骨”的政客。
  宋楚瑜对这次“二合一选举”的参选运作充满算计与阴谋。他策划一批不满马英九的人参选“立委”,向马英九与国民党施压;在获得李登辉的支持后,原本对参选“总统”颇为犹豫的宋楚瑜,开始下定决心参选“总统”,选择台大退休教授林瑞雄为副手,并于9月下旬正式展开联署行动,力争突破百万人的联署。宋楚瑜宣布参选“总统”,将对本来选情艰困的马英九造成致命冲击,只要获得5%的选票,就可能让国民党失去政权,让蔡英文渔翁得利,从而达到“弃马保台”的目的。宋楚瑜表态参选“总统”及志在“弃马”的作为,已引起泛蓝阵营内部强烈不满。
  
  人生之大悲剧
  宋楚瑜拒绝“马宋会”,不愿与国民党和解,坚决要走自己的政治之路,虽然可树个人威风,再造宋楚瑜的政治小旋风,但不仅影响了泛蓝阵营的团结与发展,更重要的是破坏了岛内“反独”的统一阵线,让民进党渔翁得利,是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伤害。
  本来,在岛内政治斗争居于下风的宋楚瑜可以找到新的政治舞台,而且是更大的政治舞台:他曾以亲民党主席身份于2005年访问大陆,举行了“胡宋会”,书写了两岸关系发展的新篇章。此后,尽管亲民党在台湾的地位一落千丈,但宋楚瑜仍活跃于两岸之间,如今他却因个人政治恩怨,要超越蓝绿,发展第三势力,以展示他的政治影响力与对蓝绿的牵制力。宋楚瑜政治上的错误与盲动,不仅让泛蓝阵营民众痛心,而且让关心两岸关系发展的人非常失望与无奈。
  不论宋楚瑜领导的亲民党在“立法委员”选举中获得几席,亲民党仍是一个小党,不会成为第三势力;宋楚瑜参选“总统”,可以搅局,影响马英九的连任,但只会以失败告终。就此看来,宋楚瑜的所作所为得不偿失,得到的是一个表演的政治小舞台,而失去的是两岸关系的大舞台。
  脱离了大蓝,也就远离了两岸,这将是宋楚瑜人生最大的悲剧。
其他文献
由于英国首相卡梅伦的抵制,在2011年12月9日的欧盟峰会上,法德试图修改欧盟条约、建立“财政稳定联盟”的设想流产,峰会被迫采用在各国政府间建立“新财政协定”的变通办法启动改革。一时间,欧洲大陆,尤其是法、德两国,对英国大加斥责,叫骂声一片。英国仿佛成了阻挠欧盟化解欧债危机的毒刺;又或者,英国再度成为妨碍欧洲一体化前进的绊脚石,而对英国被欧盟边缘化甚至退出欧盟的猜测也大大增加。那么英国人究竟是怎么
那次在加拿大航空公司买了机票后,还想打电话订个座位——通常我会预订个右腿靠过道的位置,以便进出,毕竟长途飞行十多个小时是件辛苦的事。于是我上网查找加航电话号码。在百度前十项信息中,首先冲入眼帘的净是些不知道哪路的机票代理,而非加航网页本身——尽管加航是全球最大的航空公司之一。也就是说,那些众多自称加航的中介在网上的地位比偌大一个航空公司本身还高,要不就是他们在搜索引擎上支付了比加航还多的佣金甚至开
马英九上台一年多来,国民党这一百年老店并未因其重返执政而焕然一新,反而许多沉疴已久的问题不断凸显,政党满意度始终难以有效提升。马英九兼任党主席实现“党政一体”后,大动作启动党务革新步伐,提出一系列改革措施与愿景。    中常委补选亮出刀锋    熟悉台湾政治的人都知晓,马英九从政一向以清廉自居,对贿选深恶痛绝,早在“法务部长”任内就因大规模查贿而家喻户晓。2005年初任党主席后,马英九严厉要求党员
自11月22日以后,在英国小镇卢顿,穆尔·阿卜杜勒·瓦哈卜的邻居们就再也没有见过他。据邻居回忆,“瓦哈卜言语不多,但却非常和蔼,时常带着女儿在附近遛弯儿”。没有人知道他的去向,包括他的妻子和父母。  12月1日,瓦哈卜现身瑞典瓦斯泰纳市。他花了1500美元购买了一辆白色二手车,“我想驾车去美丽的斯德哥尔摩转转”,他对车行老板说。12月11日,瓦哈卜向瑞典通讯社和安全警察局发出威胁邮件和音频录音,警
对大肆消费的美国人说来,他们的问题是人还活着的时候钱却花光了;而习惯储蓄的中国人的问题是,人死了钱还没用完!我以前的文章中曾经提到过一个年轻时就继承了亿万家产的美国富翁,在挥霍了所有的财富以后又活了20年,但这20年中只好依靠救济过活。弥留之际他留下名言:“最佳的理财方式就是在生前把自己的财产全部用掉,我只是算错数而已!”  从这个角度讲,一贯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他们,过的是牵挂少因而舒适度
最近,台湾岛内因“教科书审定委员会”否决民间出版教科书使用“日据”一词,引发激烈的“日据”与“日治”之争。“日据”与“日治”虽只有一字之差,却反映了台湾岛内错乱的历史观、国家认同观、是非观与价值观。以民进党为代表的绿营势力是坚决的“日治派”,其坚持使用“日治”的核心是要在历史上割裂台湾与大陆的关系,为“台独”制造历史依据,并影响年轻一代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在其影响下,反映中国史观与历史正义的“日据派
对于欧洲来说,2012年的新年将在艰难中度过。标准普尔2011年12月16日发表报告称,债务危机下的欧洲面临三种可能:一是欧洲领导人成功遏制危机的继续深化;二是欧洲经济温和衰退,但不影响其他地区;三是欧洲经济深度衰退,影响美国经济。  欧洲陷入烂泥潭,美国能否幸免?当下看来,前瞻性的政策支持和统一的货币财政体系,以及近期的资本回流,都减缓了美国的压力,债务危机似乎已经被掩盖甚至化解。但是,美国债务
11月2日,负责为19年前去世的土耳其前总统图尔古特·厄扎尔开棺验尸的法医称,有证据表明厄扎尔死于毒杀。  1993年4月17日,厄扎尔在办公室里意外死亡,去世时只有66岁。按理,这个岁数的政治家正处在政治生涯的鼎盛阶段,因此,他的突然离去,让家人颇感蹊跷。  最先提出质疑的,是厄扎尔的妻子。她指出,厄扎尔临死前饮用过柠檬汽水,但他的血液样本在事后意外失踪 了(也有人怀疑被调包了)。因此,官方最终
鸠山操之过急;菅直人回归现实,包括在中日关系上考虑不能再让日美同盟“漂泊”。    鸠山理想主义的破产    记者:今年6月初鸠山首相辞职后,国内曾有学者发表文章称,鸠山辞职意味着“民主党‘清新政治’假象的终结”,比如在基地问题上的对美“强硬”、“东亚共同体”、“日中美正三角形关系”(小泽一郎语)等,不过是为了欺骗舆论争取选票的手段,是“早就设计好的一个政治脚本”。而在取代鸠山的现任首相菅直人上台
3月27日,上海合作组织阿富汗问题特别国际会议在莫斯科召开。此次会议是“上合组织”倡导召开的首次阿富汗问题国际会议,会议参与方众多:除阿富汗、“上合组织”成员国和观察员国之外,北约、欧盟、独联体等30多个国家,和包括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内的国际组织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结束时发表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和阿富汗关于打击恐怖主义、毒品走私和有组织犯罪的声明》及其行动计划。各方决定在禁毒、反恐及打击有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