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海明威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一天的等待》充分体现了海明威简洁、凝练、朴实的写作风格及语言特色。借用其首创的“冰山原则”,海明威将含蓄与象征手法贯穿、统一于作品中,用简洁的文字创造出鲜明的形象,而把自身的感受和情绪最大限度埋藏其中,从主题、语言及故事情节上,将人际间的“隔阂”这一当代社会现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关键词】海明威 冰山原则 一天的等待 隔阂
【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9-0008-02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迷惘的一代”中,海明威被誉为美国20世纪上半期的天才小说家,其作品以简洁、凝练、朴实而著称,其言简意赅的写作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932年,海明威在其纪实性作品《午后之死》后提出著名的“冰山原则”,把文学创作比作漂浮在大洋上的冰山,并声称:“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尊奉美国建筑师罗德维希的名言“越少,就越多”,他主要采用暗示艺术,将含蓄与象征手法贯穿、统一于作品中,赋予平常的生活素材以深刻的内涵,使读者逐步透过作品的表象而悟出其深远的蕴含意义。
《一天的等待》(A Day’s Wait)创作于1933年,成其为海明威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全文只有1058个单词,却充分体现了海明威简洁、凝练、朴实的写作风格及语言特色。在作品中,海明威娴熟地借其简洁、凝练的风格,将“冰山原则”从主题、语言风格及故事情节上展现得淋漓尽致,充分展现了20世纪初期人际间的隔阂问题(正如作品中所体现的,即使是父子间也不例外)。
一、“隔阂”在主题上的体现
文章的主题为等待死亡,海明威通过九岁的沙茨一天的内心感受来体现这一主题,但正值无忧无虑童年期的小男孩何来的对死亡的体验呢?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引发混淆了温度单位华氏与摄氏的概念这一误解的根源 — 父子间的隔阂及缺乏有效交流。在海明威笔下,读者不难透过其“冰山原则”体会到海明威借父子间的交流障碍体现出的人与人之间的隔阂,甚至处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的孤独感。
二、“隔阂”在语言风格上的体现
文章中,海明威采用白描的方式,省略了相关背景、外表、情绪、语调等的描写,主要通过父子间的交替对话展开故事情节,非常简洁明快。但透过毫无铺垫的字里行间,父子间因隔阂而形成的交流障碍却无处不在:
“You don’t have to stay in here with me,Papa,if it bothers you.”
“It doesn’t bother me.”
“No,I mean you don’t have to stay if it’s going to bother you.”
简短的对白中,“It”在小男孩的顾虑中指的是自己的死亡,父亲理解的却是儿子的感冒,时态的变换,使这种误解逐步显露。
而在另一个场景中:
“It’s nothing to worry about.”
“I don’t worry,”he said “but I can’t keep from thinking”
“Don’t think,”I said “Just take it easy.”
“I’m taking it easy,”…
在父亲口中还是儿子的感冒的“It”,在儿子心中的理解却还是死亡。在此,读者不难透过父子间交流的障碍体会到两代人之间思想的隔阂及难以相互了解的痛楚。
此外,重复和象征等手法的运用也向读者展现出这种交流障碍:
“You better go back to bed.”
“No,I’m all right.”
“You go to bed.I’ll see you when I’m dressed”
…
“You go up to bed,”I said,“You’re sick.”
“I’m all right,” he said.
在对话中,沙茨面对父亲让他上床躺着的要求反复回应:“我没事”,小男孩冷静、勇敢的形象跃然纸上。但在镇静地面对死亡的过程中,小男孩的恐惧通过三次盯床脚表现出来(第一次:“look at his gaze at the foot of the bad”;第二次:“stare at his gaze at the foot of the bad”;第三次:“his gaze at the foot of the bad”)。其中,动作的重复表现了小男孩对死亡的恐惧,渲染了主题;而“床脚”的象征(西方文化中,死神降临时都是从床脚出现),则再次突显了小男孩的紧张情绪及等待过程的压抑、煎熬,而作为本该亲密无间的父子,沙茨的这一表现显然没有引起父亲的关注及重视。
而在故事结局,当沙茨终于明白两种温度的差异时,只答了一声:“哦”,从而结束了他一天的痛苦煎熬。在此,海明威只用了一个简洁的语气词,却将作为父亲完全不了解的、小男孩饱受心理煎熬和精神磨砺后的淡定(暗示其性格的成熟、心境的变化)向读者展现得一览无遗。至此,象征人与人之间隔阂的父子间一连串的误会和交流障碍也展现得一览无遗,文章主题进一步升华。
三、“隔阂”在故事情节上的体现
《一天的等待》故事情节平铺直叙,讲述的是一个九岁小男孩的故事:清晨,小男孩沙茨感冒发烧,医生为其诊治时量得体温为102度(华氏),开完药后离开。因不了解华氏与摄氏温度的区别,听说体温超过44度(摄氏)就会死亡的沙茨误以为自己即将死亡。整整一天,九岁的小男孩在饱受内心煎熬的情况下,躺在床上静候死神的到来。最后,从父亲口中了解了事情的真相,沙茨结束了一天的等待。
其中,海明威通过简单的故事情节,含蓄、委婉地向读者展现了父子间的交流障碍:作为九岁的孩子,在认为自己病重难愈时,儿子并没有跟父亲表露内心的感受,从而错过了纠正自己误解的最佳时期。从成人的角度,父亲认为儿子病情并不严重,所以选择外出狩猎,留下儿子独自面临病痛,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出于对父亲的保护,儿子为使其远离死亡威胁而拒绝父亲进入自己房间,而父子间的隔阂却使得父亲难以明白其行为下的深情。而在屡次的对话交流中,一个简单的“It”使得父亲跟儿子总是鸡同鸭讲,难以一致。虽然最终误解消除,但勇敢的小男孩却因一个小小的误解而饱受一天的精神折磨,虽说磨砺了其坚韧,却也让人在啼笑皆非的同时对其心疼备至。
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开创了新一代文风,作为其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一天的等待》凭借简单的故事情节、淳朴的语言,却塑造了丰满的人物形象:本该亲密无间的父与子,却因交流上的隔阂而使得正值无忧无虑的童年期的儿子因经历了如此一段令人啼笑皆非的痛苦经历。透过“冰山原则”,不难发现该作品蕴含了更为深刻的寓意,给予读者深远的感悟空间,从而更加突出其艺术性,成其为文坛不朽的经典。
参考文献:
[1]陈良廷等译,(美)海明威著,海明威文集-短篇小说全集(上)[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2]傅景川,20世纪美国小说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6
[3]常耀信,精编美国文学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4]邱世凤,从《一天的等待》看海明威的写作风格及语言特色[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作者简介:
徐红梅,女,汉族,云南丽江人,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与大学英语教学法。
【关键词】海明威 冰山原则 一天的等待 隔阂
【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9-0008-02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迷惘的一代”中,海明威被誉为美国20世纪上半期的天才小说家,其作品以简洁、凝练、朴实而著称,其言简意赅的写作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932年,海明威在其纪实性作品《午后之死》后提出著名的“冰山原则”,把文学创作比作漂浮在大洋上的冰山,并声称:“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尊奉美国建筑师罗德维希的名言“越少,就越多”,他主要采用暗示艺术,将含蓄与象征手法贯穿、统一于作品中,赋予平常的生活素材以深刻的内涵,使读者逐步透过作品的表象而悟出其深远的蕴含意义。
《一天的等待》(A Day’s Wait)创作于1933年,成其为海明威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全文只有1058个单词,却充分体现了海明威简洁、凝练、朴实的写作风格及语言特色。在作品中,海明威娴熟地借其简洁、凝练的风格,将“冰山原则”从主题、语言风格及故事情节上展现得淋漓尽致,充分展现了20世纪初期人际间的隔阂问题(正如作品中所体现的,即使是父子间也不例外)。
一、“隔阂”在主题上的体现
文章的主题为等待死亡,海明威通过九岁的沙茨一天的内心感受来体现这一主题,但正值无忧无虑童年期的小男孩何来的对死亡的体验呢?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引发混淆了温度单位华氏与摄氏的概念这一误解的根源 — 父子间的隔阂及缺乏有效交流。在海明威笔下,读者不难透过其“冰山原则”体会到海明威借父子间的交流障碍体现出的人与人之间的隔阂,甚至处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的孤独感。
二、“隔阂”在语言风格上的体现
文章中,海明威采用白描的方式,省略了相关背景、外表、情绪、语调等的描写,主要通过父子间的交替对话展开故事情节,非常简洁明快。但透过毫无铺垫的字里行间,父子间因隔阂而形成的交流障碍却无处不在:
“You don’t have to stay in here with me,Papa,if it bothers you.”
“It doesn’t bother me.”
“No,I mean you don’t have to stay if it’s going to bother you.”
简短的对白中,“It”在小男孩的顾虑中指的是自己的死亡,父亲理解的却是儿子的感冒,时态的变换,使这种误解逐步显露。
而在另一个场景中:
“It’s nothing to worry about.”
“I don’t worry,”he said “but I can’t keep from thinking”
“Don’t think,”I said “Just take it easy.”
“I’m taking it easy,”…
在父亲口中还是儿子的感冒的“It”,在儿子心中的理解却还是死亡。在此,读者不难透过父子间交流的障碍体会到两代人之间思想的隔阂及难以相互了解的痛楚。
此外,重复和象征等手法的运用也向读者展现出这种交流障碍:
“You better go back to bed.”
“No,I’m all right.”
“You go to bed.I’ll see you when I’m dressed”
…
“You go up to bed,”I said,“You’re sick.”
“I’m all right,” he said.
在对话中,沙茨面对父亲让他上床躺着的要求反复回应:“我没事”,小男孩冷静、勇敢的形象跃然纸上。但在镇静地面对死亡的过程中,小男孩的恐惧通过三次盯床脚表现出来(第一次:“look at his gaze at the foot of the bad”;第二次:“stare at his gaze at the foot of the bad”;第三次:“his gaze at the foot of the bad”)。其中,动作的重复表现了小男孩对死亡的恐惧,渲染了主题;而“床脚”的象征(西方文化中,死神降临时都是从床脚出现),则再次突显了小男孩的紧张情绪及等待过程的压抑、煎熬,而作为本该亲密无间的父子,沙茨的这一表现显然没有引起父亲的关注及重视。
而在故事结局,当沙茨终于明白两种温度的差异时,只答了一声:“哦”,从而结束了他一天的痛苦煎熬。在此,海明威只用了一个简洁的语气词,却将作为父亲完全不了解的、小男孩饱受心理煎熬和精神磨砺后的淡定(暗示其性格的成熟、心境的变化)向读者展现得一览无遗。至此,象征人与人之间隔阂的父子间一连串的误会和交流障碍也展现得一览无遗,文章主题进一步升华。
三、“隔阂”在故事情节上的体现
《一天的等待》故事情节平铺直叙,讲述的是一个九岁小男孩的故事:清晨,小男孩沙茨感冒发烧,医生为其诊治时量得体温为102度(华氏),开完药后离开。因不了解华氏与摄氏温度的区别,听说体温超过44度(摄氏)就会死亡的沙茨误以为自己即将死亡。整整一天,九岁的小男孩在饱受内心煎熬的情况下,躺在床上静候死神的到来。最后,从父亲口中了解了事情的真相,沙茨结束了一天的等待。
其中,海明威通过简单的故事情节,含蓄、委婉地向读者展现了父子间的交流障碍:作为九岁的孩子,在认为自己病重难愈时,儿子并没有跟父亲表露内心的感受,从而错过了纠正自己误解的最佳时期。从成人的角度,父亲认为儿子病情并不严重,所以选择外出狩猎,留下儿子独自面临病痛,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出于对父亲的保护,儿子为使其远离死亡威胁而拒绝父亲进入自己房间,而父子间的隔阂却使得父亲难以明白其行为下的深情。而在屡次的对话交流中,一个简单的“It”使得父亲跟儿子总是鸡同鸭讲,难以一致。虽然最终误解消除,但勇敢的小男孩却因一个小小的误解而饱受一天的精神折磨,虽说磨砺了其坚韧,却也让人在啼笑皆非的同时对其心疼备至。
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开创了新一代文风,作为其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一天的等待》凭借简单的故事情节、淳朴的语言,却塑造了丰满的人物形象:本该亲密无间的父与子,却因交流上的隔阂而使得正值无忧无虑的童年期的儿子因经历了如此一段令人啼笑皆非的痛苦经历。透过“冰山原则”,不难发现该作品蕴含了更为深刻的寓意,给予读者深远的感悟空间,从而更加突出其艺术性,成其为文坛不朽的经典。
参考文献:
[1]陈良廷等译,(美)海明威著,海明威文集-短篇小说全集(上)[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2]傅景川,20世纪美国小说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6
[3]常耀信,精编美国文学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4]邱世凤,从《一天的等待》看海明威的写作风格及语言特色[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作者简介:
徐红梅,女,汉族,云南丽江人,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与大学英语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