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为小学音乐课程体系的主要构成要素,音乐欣赏是培养并提高学生音乐艺术素养的有效途径。合理而有效的音乐鉴赏教学既有益于提升学习质量,培养审美情趣,还能够促进学生在音乐艺术的高雅殿堂之中接受音乐的熏陶。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音乐老师需在结合小学生学习能力、学习表现的基础上,根据其特有的学科特征,探索出一套科学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加深学生对音乐的认知和感受,培养并提升他们的音乐欣赏水平和音乐创新能力,促其音乐思维得到进一步拓展。
[关键词] 小学音乐;音乐欣赏;欣赏教学;教学研究
音乐欣赏顾名思义指的是对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小学生进行音乐欣赏能够更深入地体会到音乐作品中所汇聚的情感以及所具有的独特魅力,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在小学阶段,音乐老师应结合小学生学习特点,根据学生在学习音乐作品时的实际表现,探寻适合小学音乐欣赏的有效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音乐兴趣的同时,持续提升其音乐作品欣赏能力,继而促其健康全面发展。
一、小学开展音乐欣赏教学的现实意义
在小学阶段进行音乐欣赏教学不仅是新课标的基本要求,亦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除此之外,对小学生进行音乐欣赏教育还具有三大积极意义,具体如下:
第一,音乐欣赏能够培养并强化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音乐欣赏课本身就凝聚了丰厚的审美教育价值。它以音乐作品为基础,将进行欣赏的人视为审美主体,产生一种与众不同的审美观,通过聆听音乐作品来感悟、体会其中所蕴含的音乐美。引导学生欣赏音乐作品,促其感受其中的美妙,以此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审美情趣,继而实现启迪智慧、丰富音乐涵养的效果。
第二,音乐欣赏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孩子们的想象力和联想力。而培养并提高孩子们的想象力与创新力是小学时期的一大关键教育目标。进行音乐欣赏教学可以引发学生围绕一个音乐形象展开丰富的联想。节奏感强烈的音乐作品往往能够带给人们轻快、明亮的体验;节奏舒缓的音乐作品往往能够带给听众美的体验,引导听众展开想象。即便对于相同的音乐作品,不同听众也会产生不同的想象与体验,有的人能够在音乐作品中感受到大海的声音,有的人能够在脑海中形成蓝天的画面。所以,在培养学生联想与想象方面,音乐欣赏作用显著。
第三,音乐欣赏是认识并理解中华民族音乐精华的有效途径。在小学阶段引导学生学习民族文化,形成民族自豪感以及荣誉感,丰富爱国情感是一大关键教育目标。面向小学生进行音乐教学,可将音乐欣赏课程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充分发挥,真正实现以上教育目标。
二、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现状
现在我国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层次不齐,整体教学水平偏低,无论是教学方式还是教学理念都较为落后,课堂缺乏创新意识和创造力,课堂氛围不浓郁,未将音乐欣赏教学的价值与意义予以充分展现,不仅严重降低了课堂质量,还妨碍了学生音乐欣赏意识的培养以及欣赏能力的提升。概况来讲,我国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四个方面。
1.教学方式单一,未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
现阶段,很多老师在开展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时,依旧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将教材内容一股脑地灌输给学生,不重视师生互动,还有不少老师一遍又一遍让学生听,可是在聆听中又缺乏有效引导。音乐欣赏教学并非只让学生单纯地聆听,而是应该结合识谱、演唱、演奏等活动,让孩子喜爱音乐,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提升音乐欣赏水平。在这种以老师讲课为主的教学形式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之中,缺乏思考意识和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得不到有效提升。
与此同时,受老师灌输理念的影响,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认识主要源自老师,基本上不会再进行自我思考和感悟,使得音乐欣赏教学成了令人诟病的填鸭式教学,导致学生根据老师给出的思路、讲述的理念去感悟音乐。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比较注重音乐背景、音乐情感的分析和探讨,往往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向同学们阐述音乐背景及其所蕴含的情感,未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和感悟时间,不益于小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提升。
2.教学内容过于专业化,限制学生对音乐的欣赏
在传统小学音乐教学模式中,其教学依旧以唱歌为主,部分老师为了能够使学生掌握音乐技能,会要求学生学习基础性音乐知识。受该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多音乐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重视音乐专业性教学,忽视了音乐教学的根本目的——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很多老师把音乐欣赏单纯地视为唱歌学习。
另外,为了让学生学会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往往会在开展音乐欣赏教学之前对音乐作品进行章节划分,并对不同章节的曲式结构进行单独分析,强化学生对歌曲结构的认识,以便学生能够更全面地欣赏歌曲、尽快掌握演唱技巧。但是需要明确的是,尽管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快速理解音乐知识、尽快掌握演唱技巧、强化对音乐作品的认识,不过它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學生对音乐欣赏的体验与感悟,另外,过分重视专业知识,也会给学生增加一定的学习负担。
3.忽略对音乐本体的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匮乏
音乐教学要关注音乐本体,而音乐欣赏教学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音乐的兴趣、音乐理解能力与表现能力,提高审美情趣,综合提升音乐素养。目前欣赏教学的现状是许多老师在音乐课堂上过分强调音乐背后的人物故事,使学生将更多的精力集中于音乐创作背景,而对音乐欣赏缺乏兴趣和兴致。还有一部分老师未充分意识到音乐欣赏的重要性,认为音乐课还是主要以唱歌教学为主,觉得欣赏教学不重要;有的教师对欣赏教学的作品理解不够,也使得学生的音乐欣赏意识始终得不到树立和培养,更别提进一步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和水平。而这其实造成了音乐本位被削弱、与音乐欣赏教学目的背道而驰的尴尬局面。
4.学生不重视音乐课,课堂表现不积极
一些学生受传统教育理念及父母的影响,他们认为音乐课不重要,认为音体美都是副课,不影响升学,学得好学不好无所谓。他们不愿意静下心来聆听、欣赏音乐,即便是对于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也只是听听而已,没有静下心来仔细品味其蕴藏的情感,更别提积极参与课堂的讨论。 三、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措施
针对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所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认为作为一名小学音乐老师,首先要避免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应学会引导学生自主欣赏音乐,而非被动地全盘接收老师教授的知识。其次要避免过度强调专业性,对于小学生而言,聆听是欣赏音乐的最好方法。此外要强化对音乐本体的关注,避免出现本末倒置的做法,最后老师要重视课堂管理,纠正学生不当行为,鼓励并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互动,积极表现自我,不断提升个人音乐素养。下面,笔者就如何更好地进行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展开深入分析,并给出具体性建议。
1.夯实专业基础,提高老师音乐素养
在小学音乐课程体系中,音乐欣赏占据重要地位,它涉及内容广泛,不仅包括乐器演奏欣赏,还包括歌曲欣赏等。这需要老师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以及专业知识,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文学常识、戏曲知识以及美术知识等,只有较为全面地掌握相关知识,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进行生动而有趣的讲解,获取孩子们的关注。对同一个音乐作品,若老师能够通过不同的方式展开授课,或许能够获得出人意料的良好效果。
充分利用音乐教师的才艺特点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如欣赏《野蜂飞舞》,会演奏小提琴的音乐老师示范演奏,班上的学生一定非常感兴趣;又如欣赏二胡曲《赛马》,当老师在课堂上进行演奏时,孩子的注意力肯定十分集中,效果肯定特别突出,不仅能够让学生全身心融入作品情境之中,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感悟作品美妙之处。学生看到自己的老师能演奏欣赏曲,对老师更加崇拜和信服,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有的音乐作品备受欢迎,被人们进行了改编并运用广泛,这些乐曲选入舞台剧、电影或者广告之中,颇具有影响力。如《渔舟唱晚》就成了央视天气预报的背景音乐。在课上,可以引导学生观看央视天气预报时仔细聆听欣赏该乐曲。综上所述,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一首音乐作品时,可先将其视频片段进行放映,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音乐作品背后所发生的故事,领会其凝聚的情感以及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因此,专业知识扎实、音乐素养较高、多才多艺、知识面广的老师是开展音乐欣赏教学的重要基础条件,若老师本身就领会得较少,掌握得不精,那么他很难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欣赏。
2.依托于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音乐欣赏兴趣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多媒体技术逐步走进校园,开始成为一种教学常规手段。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多彩的图片、生动的视频展现教材内容,有利于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另外,小学音乐教材涉及范围广,主题丰富,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重视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不过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知识不丰富,很难完全理解音乐作品中所描述的景象以及所表达的主题思想。此时,使用多媒体,充分发挥多媒体作用,将隐晦的情感通过图片和视频进行展示,有利于孩子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相对于演唱、舞蹈等教学内容,音乐欣赏比较枯燥,很难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对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表现能力以及学习特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以此培养学生科学的欣赏习惯,提高其音乐想象力。如跟随音乐律动、配合图片欣赏、哼唱及演奏主题等,甚至还可以把孩子们带到微机室,孩子们坐在电脑前戴上耳机欣赏音乐作品,并根据老师的引导搜集关于该作品的相关信息,反复聆听主题乐句,甚至用电脑画旋律走向及色块。笔者曾听过一节音乐欣赏课《跳圆舞曲的小猫》,老师引导孩子用图形谱画旋律、用色块区分各乐段,并通过律动感受乐曲的情绪。一节课下来,二年级的孩子很好地感受到乐曲的情绪以及不同的乐段特点。
3.营造良好氛围,提高学生想象力
轻松愉悦的氛围更容易让学生投入到音乐欣赏中去。众所周知,良好的环境、愉悦的氛围不仅能够让人们较为容易地消除紧张情绪,还能够让人们以轻松积极的态度去学习、去生活。那么应如何营造良好的氛围、合适的环境呢?笔者认为首先老师和学生要保持平等地位,师生之间形成平等交流的关系,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尊重学生欣赏音乐时的个人体验和感受;其次需要老师创设良好的音乐欣赏氛围,贴合国家提出的“育人”目标,彰显“环境育人”之作用,为孩子们营造积极健康的环境,让他们在欣赏音乐作品的同时激发个人爱国情怀,陶冶个人情操,升华个人心境,提高音乐艺术素养。
像一些经典乐曲深受孩子们的喜欢,如《玩具兵进行曲》《小狗圆舞曲》《四小天鹅舞曲》《乘雪橇》《动物狂欢节》,由于作品形象生动有趣,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眼前顿时浮现作品表现的形象。又如我国的优秀音乐作品,如《红旗颂》《新疆舞曲第二号》《北京喜讯到边寨》《二泉映月》《鸭子拌嘴》等。教师应及时肯定学生,适时引导,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兴趣与能力。教师不要仅仅满足于课内,还可以挑选课外的一些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优秀作品,如舒曼的《快乐的农夫》、柴可夫斯基的《睡美人》、肖邦的《雨滴前奏曲》等。
4.激发学生审美情趣,促其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
音乐是审美教育,音乐欣赏则是让学生学会欣赏音乐作品这就要引导他们发现美,即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然而,音乐艺术具有自身独特性,与文学、美术虽然有共通之處,但也具有显著差异,音乐艺术非常抽象并且较为模糊,对于小学生而言,真正领会其美并非易事。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老师应通过不同方法培养学生发现美的意识,引导他们自我探寻音乐之美。那么如何引导呢?笔者认为老师可充分发挥道具作用,通过优雅的文字、直观的图片加以引导,促使其发现美、感受美。
参考文献
[1]陆晓玲.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实效性[J].基础教育研究,2012,13.
[2]冯丽红.上好音乐鉴赏课的做法[J].阅读与鉴赏(上旬),2011,(02).
[3]叶波.论校本课程开发与特色学校建设[J].教育发展研究,2011,20.
[4]綦鑫.小学音乐教学中对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03).
[5]谭秀文.牵手流行音乐,让小学课堂更有活力[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5,12.
[6]王艳波.小学音乐鉴赏教学方法研究[J].中华少年,2016,(02).
[7] 徐琴.改进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策略[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6,(04).
责任编辑 满令怡
[关键词] 小学音乐;音乐欣赏;欣赏教学;教学研究
音乐欣赏顾名思义指的是对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小学生进行音乐欣赏能够更深入地体会到音乐作品中所汇聚的情感以及所具有的独特魅力,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在小学阶段,音乐老师应结合小学生学习特点,根据学生在学习音乐作品时的实际表现,探寻适合小学音乐欣赏的有效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音乐兴趣的同时,持续提升其音乐作品欣赏能力,继而促其健康全面发展。
一、小学开展音乐欣赏教学的现实意义
在小学阶段进行音乐欣赏教学不仅是新课标的基本要求,亦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除此之外,对小学生进行音乐欣赏教育还具有三大积极意义,具体如下:
第一,音乐欣赏能够培养并强化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音乐欣赏课本身就凝聚了丰厚的审美教育价值。它以音乐作品为基础,将进行欣赏的人视为审美主体,产生一种与众不同的审美观,通过聆听音乐作品来感悟、体会其中所蕴含的音乐美。引导学生欣赏音乐作品,促其感受其中的美妙,以此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审美情趣,继而实现启迪智慧、丰富音乐涵养的效果。
第二,音乐欣赏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孩子们的想象力和联想力。而培养并提高孩子们的想象力与创新力是小学时期的一大关键教育目标。进行音乐欣赏教学可以引发学生围绕一个音乐形象展开丰富的联想。节奏感强烈的音乐作品往往能够带给人们轻快、明亮的体验;节奏舒缓的音乐作品往往能够带给听众美的体验,引导听众展开想象。即便对于相同的音乐作品,不同听众也会产生不同的想象与体验,有的人能够在音乐作品中感受到大海的声音,有的人能够在脑海中形成蓝天的画面。所以,在培养学生联想与想象方面,音乐欣赏作用显著。
第三,音乐欣赏是认识并理解中华民族音乐精华的有效途径。在小学阶段引导学生学习民族文化,形成民族自豪感以及荣誉感,丰富爱国情感是一大关键教育目标。面向小学生进行音乐教学,可将音乐欣赏课程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充分发挥,真正实现以上教育目标。
二、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现状
现在我国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层次不齐,整体教学水平偏低,无论是教学方式还是教学理念都较为落后,课堂缺乏创新意识和创造力,课堂氛围不浓郁,未将音乐欣赏教学的价值与意义予以充分展现,不仅严重降低了课堂质量,还妨碍了学生音乐欣赏意识的培养以及欣赏能力的提升。概况来讲,我国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四个方面。
1.教学方式单一,未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
现阶段,很多老师在开展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时,依旧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将教材内容一股脑地灌输给学生,不重视师生互动,还有不少老师一遍又一遍让学生听,可是在聆听中又缺乏有效引导。音乐欣赏教学并非只让学生单纯地聆听,而是应该结合识谱、演唱、演奏等活动,让孩子喜爱音乐,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提升音乐欣赏水平。在这种以老师讲课为主的教学形式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之中,缺乏思考意识和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得不到有效提升。
与此同时,受老师灌输理念的影响,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认识主要源自老师,基本上不会再进行自我思考和感悟,使得音乐欣赏教学成了令人诟病的填鸭式教学,导致学生根据老师给出的思路、讲述的理念去感悟音乐。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比较注重音乐背景、音乐情感的分析和探讨,往往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向同学们阐述音乐背景及其所蕴含的情感,未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和感悟时间,不益于小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提升。
2.教学内容过于专业化,限制学生对音乐的欣赏
在传统小学音乐教学模式中,其教学依旧以唱歌为主,部分老师为了能够使学生掌握音乐技能,会要求学生学习基础性音乐知识。受该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多音乐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重视音乐专业性教学,忽视了音乐教学的根本目的——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很多老师把音乐欣赏单纯地视为唱歌学习。
另外,为了让学生学会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往往会在开展音乐欣赏教学之前对音乐作品进行章节划分,并对不同章节的曲式结构进行单独分析,强化学生对歌曲结构的认识,以便学生能够更全面地欣赏歌曲、尽快掌握演唱技巧。但是需要明确的是,尽管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快速理解音乐知识、尽快掌握演唱技巧、强化对音乐作品的认识,不过它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學生对音乐欣赏的体验与感悟,另外,过分重视专业知识,也会给学生增加一定的学习负担。
3.忽略对音乐本体的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匮乏
音乐教学要关注音乐本体,而音乐欣赏教学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音乐的兴趣、音乐理解能力与表现能力,提高审美情趣,综合提升音乐素养。目前欣赏教学的现状是许多老师在音乐课堂上过分强调音乐背后的人物故事,使学生将更多的精力集中于音乐创作背景,而对音乐欣赏缺乏兴趣和兴致。还有一部分老师未充分意识到音乐欣赏的重要性,认为音乐课还是主要以唱歌教学为主,觉得欣赏教学不重要;有的教师对欣赏教学的作品理解不够,也使得学生的音乐欣赏意识始终得不到树立和培养,更别提进一步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和水平。而这其实造成了音乐本位被削弱、与音乐欣赏教学目的背道而驰的尴尬局面。
4.学生不重视音乐课,课堂表现不积极
一些学生受传统教育理念及父母的影响,他们认为音乐课不重要,认为音体美都是副课,不影响升学,学得好学不好无所谓。他们不愿意静下心来聆听、欣赏音乐,即便是对于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也只是听听而已,没有静下心来仔细品味其蕴藏的情感,更别提积极参与课堂的讨论。 三、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措施
针对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所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认为作为一名小学音乐老师,首先要避免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应学会引导学生自主欣赏音乐,而非被动地全盘接收老师教授的知识。其次要避免过度强调专业性,对于小学生而言,聆听是欣赏音乐的最好方法。此外要强化对音乐本体的关注,避免出现本末倒置的做法,最后老师要重视课堂管理,纠正学生不当行为,鼓励并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互动,积极表现自我,不断提升个人音乐素养。下面,笔者就如何更好地进行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展开深入分析,并给出具体性建议。
1.夯实专业基础,提高老师音乐素养
在小学音乐课程体系中,音乐欣赏占据重要地位,它涉及内容广泛,不仅包括乐器演奏欣赏,还包括歌曲欣赏等。这需要老师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以及专业知识,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文学常识、戏曲知识以及美术知识等,只有较为全面地掌握相关知识,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进行生动而有趣的讲解,获取孩子们的关注。对同一个音乐作品,若老师能够通过不同的方式展开授课,或许能够获得出人意料的良好效果。
充分利用音乐教师的才艺特点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如欣赏《野蜂飞舞》,会演奏小提琴的音乐老师示范演奏,班上的学生一定非常感兴趣;又如欣赏二胡曲《赛马》,当老师在课堂上进行演奏时,孩子的注意力肯定十分集中,效果肯定特别突出,不仅能够让学生全身心融入作品情境之中,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感悟作品美妙之处。学生看到自己的老师能演奏欣赏曲,对老师更加崇拜和信服,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有的音乐作品备受欢迎,被人们进行了改编并运用广泛,这些乐曲选入舞台剧、电影或者广告之中,颇具有影响力。如《渔舟唱晚》就成了央视天气预报的背景音乐。在课上,可以引导学生观看央视天气预报时仔细聆听欣赏该乐曲。综上所述,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一首音乐作品时,可先将其视频片段进行放映,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音乐作品背后所发生的故事,领会其凝聚的情感以及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因此,专业知识扎实、音乐素养较高、多才多艺、知识面广的老师是开展音乐欣赏教学的重要基础条件,若老师本身就领会得较少,掌握得不精,那么他很难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欣赏。
2.依托于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音乐欣赏兴趣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多媒体技术逐步走进校园,开始成为一种教学常规手段。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多彩的图片、生动的视频展现教材内容,有利于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另外,小学音乐教材涉及范围广,主题丰富,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重视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不过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知识不丰富,很难完全理解音乐作品中所描述的景象以及所表达的主题思想。此时,使用多媒体,充分发挥多媒体作用,将隐晦的情感通过图片和视频进行展示,有利于孩子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相对于演唱、舞蹈等教学内容,音乐欣赏比较枯燥,很难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对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表现能力以及学习特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以此培养学生科学的欣赏习惯,提高其音乐想象力。如跟随音乐律动、配合图片欣赏、哼唱及演奏主题等,甚至还可以把孩子们带到微机室,孩子们坐在电脑前戴上耳机欣赏音乐作品,并根据老师的引导搜集关于该作品的相关信息,反复聆听主题乐句,甚至用电脑画旋律走向及色块。笔者曾听过一节音乐欣赏课《跳圆舞曲的小猫》,老师引导孩子用图形谱画旋律、用色块区分各乐段,并通过律动感受乐曲的情绪。一节课下来,二年级的孩子很好地感受到乐曲的情绪以及不同的乐段特点。
3.营造良好氛围,提高学生想象力
轻松愉悦的氛围更容易让学生投入到音乐欣赏中去。众所周知,良好的环境、愉悦的氛围不仅能够让人们较为容易地消除紧张情绪,还能够让人们以轻松积极的态度去学习、去生活。那么应如何营造良好的氛围、合适的环境呢?笔者认为首先老师和学生要保持平等地位,师生之间形成平等交流的关系,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尊重学生欣赏音乐时的个人体验和感受;其次需要老师创设良好的音乐欣赏氛围,贴合国家提出的“育人”目标,彰显“环境育人”之作用,为孩子们营造积极健康的环境,让他们在欣赏音乐作品的同时激发个人爱国情怀,陶冶个人情操,升华个人心境,提高音乐艺术素养。
像一些经典乐曲深受孩子们的喜欢,如《玩具兵进行曲》《小狗圆舞曲》《四小天鹅舞曲》《乘雪橇》《动物狂欢节》,由于作品形象生动有趣,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眼前顿时浮现作品表现的形象。又如我国的优秀音乐作品,如《红旗颂》《新疆舞曲第二号》《北京喜讯到边寨》《二泉映月》《鸭子拌嘴》等。教师应及时肯定学生,适时引导,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兴趣与能力。教师不要仅仅满足于课内,还可以挑选课外的一些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优秀作品,如舒曼的《快乐的农夫》、柴可夫斯基的《睡美人》、肖邦的《雨滴前奏曲》等。
4.激发学生审美情趣,促其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
音乐是审美教育,音乐欣赏则是让学生学会欣赏音乐作品这就要引导他们发现美,即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然而,音乐艺术具有自身独特性,与文学、美术虽然有共通之處,但也具有显著差异,音乐艺术非常抽象并且较为模糊,对于小学生而言,真正领会其美并非易事。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老师应通过不同方法培养学生发现美的意识,引导他们自我探寻音乐之美。那么如何引导呢?笔者认为老师可充分发挥道具作用,通过优雅的文字、直观的图片加以引导,促使其发现美、感受美。
参考文献
[1]陆晓玲.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实效性[J].基础教育研究,2012,13.
[2]冯丽红.上好音乐鉴赏课的做法[J].阅读与鉴赏(上旬),2011,(02).
[3]叶波.论校本课程开发与特色学校建设[J].教育发展研究,2011,20.
[4]綦鑫.小学音乐教学中对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03).
[5]谭秀文.牵手流行音乐,让小学课堂更有活力[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5,12.
[6]王艳波.小学音乐鉴赏教学方法研究[J].中华少年,2016,(02).
[7] 徐琴.改进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策略[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6,(04).
责任编辑 满令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