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与学情分析:
《有多重》是 “数与代数”中“常见的量”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今后解决有关质量问题的基础。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接触过物体轻重的问题,但对质量单位还是第一次接触,缺乏认识,所以教学的关键是通过各种实际操作活动,增加学生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在黄爱华老师的指点下,我试上了《有多重》这节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片断一:
师:请同学们拿起桌子上的花生包(20克重)和黄豆包(10克重),掂一掂,感受一下,20克、10克有多重?
生1:很轻。
生2:特别轻。
师:你能想办法从中取出约1克重的花生和1克重的黄豆吗?
生:我通过数数发现,20克重的花生有23粒,所以,一粒花生大约重1克;10克的黄豆有21粒,所以,2粒花生大约重1克。
学生感受1克有多重后,教师引导学生找一找,生活中还有那些物品大约重1克。
师:请同学们拿起桌上的鸡蛋,掂一掂,估计一下它有多重?
生1:应该有10克吧?
生2:应该有100克才对!
师:现在,是见证哥德巴赫猜想的时候了,我们把鸡蛋放到天平上,称一称,看看谁的猜想更合理?
片断二:
在( )里填上合适质量单位。
一个乒乓球重1( ) 一袋洗衣粉重1( )
一管牙膏重100( ) 一只鸡重2( )
一位小朋友重23( ) 一个西瓜重3( )
师:同学们,我们来看一下,有些同学填了:一个乒乓球重1千克。
生1:哇!那比一个苹果还重!
生2:哇!这个乒乓球跟两袋盐一样重,哪里飞得起来!
师:还有呢,一个小朋友重23克,一管牙膏重100千克……
生1:哇!这个小朋友比一个鸡蛋还轻!
生2:噢!这管牙膏跟我们四个人合起来一样重啊!
思考一:
《标准(2011年版)》强调,数与代数的学习,应该通过实际情境使学生了解数与代数的意义,让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有关的数学知识。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创设了“称一称”、“掂一掂”、“找一找”等一系列数学活动,使学生获得有关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知识的习得,教师并未越俎代庖,也没有急于牵引,而是顺应了认知的规律,循序渐进、循循善诱,引导学生通过层层递进的探索活动去感知并建立了概念。这个建立概念的过程,实际上也建立了参照物,学生在选择质量单位时,便学会了比较,从而学会合理的判断。
思考二:
在这道练习题之前,学生经历了实践操作活动,已经知道了一些常见事物的质量,如一个鸡蛋重25克,一个苹果230克,一个小朋友重25千克等。通过独立思考,大部分能写出正确的单位,但认识还处于比较模糊的阶段。有少部分学生虽然选对了单位,但存在“歪打正着”的随机性。这时,教师故意出错,让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由此打开主动思维的大门。通过一次次思维碰撞,“虽口未言心却已通。”学生对知识的辨别水到渠成。
思考三:
纵观全课,学生有了实践操作的经历,都能建立起克和千克的质量概念。而全课的高潮部分,却是出现在了如片段二列举的练习之中。究其原因,主要是“认知冲突法”的运用。我们且先看看郑毓信老师在一次讲座中举到的例子:
师:什么是正方形?
生:方方正正就是正方形。
师:什么是方方正正?
生:4条边都相等。
于是,老师马上在黑板上画了个菱形。
生:不对!有4个直角的才是正方形。
于是,老师又在黑板上画了个长方形。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学生的思维活跃于疑问的交叉点。在这个例子中,教师抓住思维的漏洞,故意顺应着孩子的表达,一步步将其引向“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不平衡状态。
在进一步巩固学生选择合理的质量单位时,我正是基于这样的设计观念,让学生在冲突中提高探索欲望,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通过思维的碰撞,打开了矛盾的内核,搭建起了知识与运用的桥梁,从而进一步明晰了单位的内涵,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有多重》是 “数与代数”中“常见的量”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今后解决有关质量问题的基础。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接触过物体轻重的问题,但对质量单位还是第一次接触,缺乏认识,所以教学的关键是通过各种实际操作活动,增加学生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在黄爱华老师的指点下,我试上了《有多重》这节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片断一:
师:请同学们拿起桌子上的花生包(20克重)和黄豆包(10克重),掂一掂,感受一下,20克、10克有多重?
生1:很轻。
生2:特别轻。
师:你能想办法从中取出约1克重的花生和1克重的黄豆吗?
生:我通过数数发现,20克重的花生有23粒,所以,一粒花生大约重1克;10克的黄豆有21粒,所以,2粒花生大约重1克。
学生感受1克有多重后,教师引导学生找一找,生活中还有那些物品大约重1克。
师:请同学们拿起桌上的鸡蛋,掂一掂,估计一下它有多重?
生1:应该有10克吧?
生2:应该有100克才对!
师:现在,是见证哥德巴赫猜想的时候了,我们把鸡蛋放到天平上,称一称,看看谁的猜想更合理?
片断二:
在( )里填上合适质量单位。
一个乒乓球重1( ) 一袋洗衣粉重1( )
一管牙膏重100( ) 一只鸡重2( )
一位小朋友重23( ) 一个西瓜重3( )
师:同学们,我们来看一下,有些同学填了:一个乒乓球重1千克。
生1:哇!那比一个苹果还重!
生2:哇!这个乒乓球跟两袋盐一样重,哪里飞得起来!
师:还有呢,一个小朋友重23克,一管牙膏重100千克……
生1:哇!这个小朋友比一个鸡蛋还轻!
生2:噢!这管牙膏跟我们四个人合起来一样重啊!
思考一:
《标准(2011年版)》强调,数与代数的学习,应该通过实际情境使学生了解数与代数的意义,让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有关的数学知识。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创设了“称一称”、“掂一掂”、“找一找”等一系列数学活动,使学生获得有关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知识的习得,教师并未越俎代庖,也没有急于牵引,而是顺应了认知的规律,循序渐进、循循善诱,引导学生通过层层递进的探索活动去感知并建立了概念。这个建立概念的过程,实际上也建立了参照物,学生在选择质量单位时,便学会了比较,从而学会合理的判断。
思考二:
在这道练习题之前,学生经历了实践操作活动,已经知道了一些常见事物的质量,如一个鸡蛋重25克,一个苹果230克,一个小朋友重25千克等。通过独立思考,大部分能写出正确的单位,但认识还处于比较模糊的阶段。有少部分学生虽然选对了单位,但存在“歪打正着”的随机性。这时,教师故意出错,让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由此打开主动思维的大门。通过一次次思维碰撞,“虽口未言心却已通。”学生对知识的辨别水到渠成。
思考三:
纵观全课,学生有了实践操作的经历,都能建立起克和千克的质量概念。而全课的高潮部分,却是出现在了如片段二列举的练习之中。究其原因,主要是“认知冲突法”的运用。我们且先看看郑毓信老师在一次讲座中举到的例子:
师:什么是正方形?
生:方方正正就是正方形。
师:什么是方方正正?
生:4条边都相等。
于是,老师马上在黑板上画了个菱形。
生:不对!有4个直角的才是正方形。
于是,老师又在黑板上画了个长方形。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学生的思维活跃于疑问的交叉点。在这个例子中,教师抓住思维的漏洞,故意顺应着孩子的表达,一步步将其引向“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不平衡状态。
在进一步巩固学生选择合理的质量单位时,我正是基于这样的设计观念,让学生在冲突中提高探索欲望,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通过思维的碰撞,打开了矛盾的内核,搭建起了知识与运用的桥梁,从而进一步明晰了单位的内涵,提高了学习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