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论述了今人对叶适《龙川文集序》及《书龙川集后》一文中“微言”二字的误读,认为叶适非但在学术和政治立场上与陈亮相左,其对陈亮词成就的评价亦并不高。
关键词: 陈亮 叶适 “微言” 《书龙川集后》
陈亮(1143—1194),字同甫,人称“龙川先生”,婺州永康人。曾“六达帝廷,上恢复中原之策”,并与辛弃疾、朱熹等友情甚笃。五十一岁时被宋光宗亲擢为状元,授“佥书建康军判官厅公事”,“未至官,病,一夕卒”。《宋史》卷四百三十六有传。
陈亮词今存七十四首。今人对陈亮词的研究颇夥,但很多学者对叶适《龙川文集序》及《书龙川集后》有所误读。
叶适《书龙川集后》云:
……(陈亮)有长短句四卷,每一章就,辄自叹曰:“平生经济之怀,略已陈矣”,余所谓“微言”,多此类也。[1]
很多有关陈亮词研究的论文都引用了这句话,但研究者对这句话的理解,却常各有偏重甚或至于分歧。夏承焘《论陈亮的〈龙川词〉》云:
……这里对陈亮自述作词的话,也使他(叶适)同样有“不能解”的感觉,这是对陈亮暗寓不满之意的话。……叶适虽然是陈亮的至交,曾经为他作过《龙川文集序》,好像还没有把他的词和他的合集对读过,所以会疑心他的自述是“微言”,并暗寓其不满之意。[2]
也就是说,夏先生认为,叶适因为没有认真阅读过陈亮的词,故对陈亮词的成就认识不够,不认可陈亮自称其词“平生经济之怀,略以陈矣”的话。夏先生对陈亮的词作许之甚高,曾于《论陈亮的〈龙川词〉》一文中说:“我认为,他这一部分词应该是宋词中估价很高的作品,在文学史上有其突出的地位。”夏先生的观点有可商榷处,容后文再述,但一些研究者明显误读了叶适及夏先生文中的意思。如张文潜在《论陈亮词的风格——兼述对“微言”二字的看法》一文中云:
……从以上的引文来看(按:同笔者上页所引夏先生文),夏先生是把“微言”理解成“微词”了,因而以为叶适对陈亮自述作词的话有“不能解”的感觉,并且还暗寓着不满之意。[3]
之后张文引经据典,详细论证了“微言”和“微词”的区别,认为“微言”二字,实属褒义,叶适用“微言”一词,一方面“说明了叶适对好友陈亮的被陷害、排挤的遭遇十分同情,只是限于客观情势,而不得不隐约其辞”,另一方面,也是“畏祸之语,而故意以谦辞出之”。
张文认为叶适“畏祸”,是怕因自己认同了陈亮“力主恢复”的观点后会“祸延己身”,并引叶适写给陈亮的《陈同甫抱膝斋二首》其二中“音骇则难听,问骇则难答,我欲终言之,复恐来噂杂“四句为证。实际上,叶适的政治观点十分明确,在“战还是和”的问题上,他倾向于战,但他认为不可贸然出战,要“守定而后战”,他曾上书孝宗曰:
人臣之义,当为陛下建明者,一大事而已。二陵之仇未报,故疆之半未复,而言者以为当乘其机,当待其时。然机自我发,何彼之乘?时自我为,何彼之待?……为奇谋秘画者止于乘机待时,忠义决策者止于亲征迁都,深沉虑远者止于固本自治,此议论之难二也。……又有甚不可者,兵以多而至于弱,财以多而至于乏,不信官而信吏,不任人而任法,不用贤能而用资格:此五者……讲利害,明虚实,断是非,决废置,在陛下所为耳。[4]
可以看出,叶适认为二陵之耻、故疆之复,都是应该正视的问题,但并不完全同意“忠义之士”所云“亲征迁都”的想法,提醒孝宗应考虑到“自为弱国”的实际情势。如此纵论时事,叶适又何尝有畏祸之感呢?其《书龙川集后》云:“余既为同甫序《龙川文》,而太守丘侯真长刻于州学……同甫虽以上一人赐第,不及官而卒,于是二十年矣。”据陈亮卒年为1195年,《书龙川集后》当作于宋宁宗嘉定八年(公元1215年)左右,此时金国已在蒙古的侵扰下迁都汴京,南宋已于嘉定七年(公元1214年)停止向金纳岁币,宋金开战已不可避免,这个时候叶适怎会不敢论恢复之策呢?所以,张文认定叶适是因为“畏祸”才说自己不懂陈亮的“微言”的观点,显然是不能成立的。
另外,张文云“夏先生是把‘微言’理解成‘微词’”,这也是明显的误读。叶适云“余所谓‘微言’,多此类也”中的“微言”,是指他在所写《龙川文集序》中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
予最鄙且钝,同甫微言,十不能解一二。
这句话不是谦言自己不理解陈亮的“微言”又是什么呢?据《书龙川文集后》篇首“余既为同甫序《龙川文》”一句,可知《书龙川文集后》一文承接了《龙川文集序》的语境,所以其中“予所谓微言”中的“微言”二字,是指《龙川文集序》中“同甫微言,(予)十不能解一二”中的“微言”,夏先生说:“这里对陈亮自述作词的话,也使他同样有‘不能解’的感觉。”又有何错误呢?至于夏先生说叶适“对陈亮暗寓不满之意”,并不是把“微言”二字翻译成了“微词”,而是说叶适自谦“不能解”陈亮的“微言”,是隐约表达对陈亮词作(及学问)有不满而已。所以张文所论,不但无的放矢,实在不知所云,论证“微言”二字属褒义,更是南辕北辙。
刘锋焘先生《论陈亮词》一文也认同张文对“微言”二字的论述,甚至认为叶适对陈亮的态度是“满怀敬意”,想来刘先生对张文及叶适对陈亮的态度亦未能详勘。[5]其他研究者对“微言”二字及对叶适《书龙川集后》一文的误读,此处不一一征引。
尽管夏先生文中指出叶适所云对陈亮词中的“微言”多不解是暗寓对陈亮的不满,但是将其原因归于“叶适……好像还没有把他(陈亮)的词和他的合集对读过”,也是有待商榷的。
叶适《书龙川集后》云:“(同甫)又有长短句四卷。”可见,当时编在《龙川集》里的词仅有四卷。今考元大德年间广信书院本《稼轩长短句》共六百二十余首,凡十二卷,推算陈亮的四卷词,最多不过二百余首。二百余首词,大学问家叶适估计用半个时辰就能细读完毕。另就今存陈亮的七十四首词来看,其中并无晦涩之典故,亦无多少隐含之“微言大义”,论者多认为其“以论为词”,长调如《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云“不见南师久,漫说北群空”,《念奴娇·登多景楼》云“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等等,对于今人来说,谓之“明白如话”亦不为过,大学问家叶适又怎会“不能解”呢?
叶适《龙川文集序》云:
……同甫既修皇帝王霸之学,上下二干余年考其合散,发其秘藏,见圣贤之精微常流行于事物,儒者失其指,故不足以开物成务。其说皆今人所未讲,朱公元晦意有不与而不能夺也。吕公伯恭退居金华,同甫间往视之,极论至夜分,吕公叹曰:“未可以世为不能用。‘虎帅以听,谁敢犯子?’”同甫亦颇慰意焉。予最鄙且钝,同甫微言十不能解一二。
据此引文可以看出,对于陈亮的学说,朱熹“不与”即不同意,吕祖谦也不同意,以至于和陈亮论辩到深夜,但是朱熹和吕祖谦都不能说服陈亮放弃自己的学说。叶适说:“予最鄙且钝,同甫微言十不能解一二。”显然是认为既然朱、吕二位都不能使陈亮回心转意,自己就以沉默表示不能苟同而谦言“最鄙且钝”不能理解其学说吧。叶适学问自成一家,他虽与陈亮有很好的朋友关系,其政治观点却多与陈亮不合。如对北伐的看法,叶适主张先取守势再图进取,前文已有论证,又如在光宗是否朝重华宫这一震动朝野的事件,叶适和陈傅良一样,曾屡次劝说光宗朝见重华宫。这些都和陈亮的观点相左。《荆溪林下偶谈》载:
水心少与陈龙川游,龙川才高二学未粹,气豪而心未平,水心每不以为然也。作《抱膝轩》诗,镌诮规责,切中其病。[6]
朱熹也曾在写给陈亮的信中说:
正则摹写尤工(指叶适为陈亮作的《陈同甫抱膝斋二首》),卒章致意尤笃,令人叹息。所惜不曾向顶门上下针,犹落第二义也。[7]
可见,叶适对陈亮的学说及议论,是有很大不满的,只是叶适比陈亮小近十岁,出于尊重长辈之意,且陈亮已经去世多年,有些话不便在陈亮的文集序言里十分明白地说出,才用不解其“微言”来暗示自己虽应他人要求为之作序并作文字题于集后,但并不表示自己已经认同陈亮的观点。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龙川集四十卷外集四卷”条云:
……叶适未遇时,亮独先识之,后为集序及跋,皆含讥诮。识者以为议。[8]
陈振孙写《直斋书录解题》的时间上距叶适去世不远,叶适对陈亮的态度可见一斑。以上论证亦说明张文潜先生文中引用叶适《陈同甫抱膝斋二首》词作为叶适畏祸及身才以“微言”含糊其辞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
至此,笔者论证了叶适《书龙川集后》“(陈亮)有长短句四卷,每一章就,辄自叹曰:‘平生经济之怀,略已陈矣’,余所谓‘微言’,多此类也”一句中的“微言”二字,实在是叶适对陈亮所坚持的“经济之怀”即学说暗寓不苟同甚至批评之意,而并不是在说自己“不能解”陈亮的四卷长短句。所以,历来引用这段话的研究者,无论是用来贬低还是抬高陈亮词的成就,都是引用了不相干的证据。当然,即使叶适所云的“微言”和陈亮的词作有关,那也是因为其一部分词道出了陈亮一贯的主张和学说,而并不是词本身让叶适不满。也就是说,叶适关于陈亮词作的好坏,并没有给出任何评价。或者我们可以说,从叶适如此漠视陈亮词的态度来看,他应认为陈亮的词少有是处。
参考文献:
[1]邓广铭.《邓广铭全集》第五卷《陈亮集(增订点校本)》[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416-417.本文论及叶适二文同此注.
[2]夏承焘.论陈亮的《龙川词》.月轮山词论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38.
[3]张文潜.论陈亮词的风格——兼述对“微言”二字的看法[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88.2.
[4][元]脱脱等.宋史[M].卷四百三十四《儒林四·叶适》.北京:中华书局,1985:12890.
[5]刘锋焘.论陈亮词[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1:77.
[6][宋]吴子良.荆溪林下偶谈[M].卷一“水心合铭陈同甫王道甫”条.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同[1]:287.
[8][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M].卷十八“龙川集四十卷外集四卷”条.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关键词: 陈亮 叶适 “微言” 《书龙川集后》
陈亮(1143—1194),字同甫,人称“龙川先生”,婺州永康人。曾“六达帝廷,上恢复中原之策”,并与辛弃疾、朱熹等友情甚笃。五十一岁时被宋光宗亲擢为状元,授“佥书建康军判官厅公事”,“未至官,病,一夕卒”。《宋史》卷四百三十六有传。
陈亮词今存七十四首。今人对陈亮词的研究颇夥,但很多学者对叶适《龙川文集序》及《书龙川集后》有所误读。
叶适《书龙川集后》云:
……(陈亮)有长短句四卷,每一章就,辄自叹曰:“平生经济之怀,略已陈矣”,余所谓“微言”,多此类也。[1]
很多有关陈亮词研究的论文都引用了这句话,但研究者对这句话的理解,却常各有偏重甚或至于分歧。夏承焘《论陈亮的〈龙川词〉》云:
……这里对陈亮自述作词的话,也使他(叶适)同样有“不能解”的感觉,这是对陈亮暗寓不满之意的话。……叶适虽然是陈亮的至交,曾经为他作过《龙川文集序》,好像还没有把他的词和他的合集对读过,所以会疑心他的自述是“微言”,并暗寓其不满之意。[2]
也就是说,夏先生认为,叶适因为没有认真阅读过陈亮的词,故对陈亮词的成就认识不够,不认可陈亮自称其词“平生经济之怀,略以陈矣”的话。夏先生对陈亮的词作许之甚高,曾于《论陈亮的〈龙川词〉》一文中说:“我认为,他这一部分词应该是宋词中估价很高的作品,在文学史上有其突出的地位。”夏先生的观点有可商榷处,容后文再述,但一些研究者明显误读了叶适及夏先生文中的意思。如张文潜在《论陈亮词的风格——兼述对“微言”二字的看法》一文中云:
……从以上的引文来看(按:同笔者上页所引夏先生文),夏先生是把“微言”理解成“微词”了,因而以为叶适对陈亮自述作词的话有“不能解”的感觉,并且还暗寓着不满之意。[3]
之后张文引经据典,详细论证了“微言”和“微词”的区别,认为“微言”二字,实属褒义,叶适用“微言”一词,一方面“说明了叶适对好友陈亮的被陷害、排挤的遭遇十分同情,只是限于客观情势,而不得不隐约其辞”,另一方面,也是“畏祸之语,而故意以谦辞出之”。
张文认为叶适“畏祸”,是怕因自己认同了陈亮“力主恢复”的观点后会“祸延己身”,并引叶适写给陈亮的《陈同甫抱膝斋二首》其二中“音骇则难听,问骇则难答,我欲终言之,复恐来噂杂“四句为证。实际上,叶适的政治观点十分明确,在“战还是和”的问题上,他倾向于战,但他认为不可贸然出战,要“守定而后战”,他曾上书孝宗曰:
人臣之义,当为陛下建明者,一大事而已。二陵之仇未报,故疆之半未复,而言者以为当乘其机,当待其时。然机自我发,何彼之乘?时自我为,何彼之待?……为奇谋秘画者止于乘机待时,忠义决策者止于亲征迁都,深沉虑远者止于固本自治,此议论之难二也。……又有甚不可者,兵以多而至于弱,财以多而至于乏,不信官而信吏,不任人而任法,不用贤能而用资格:此五者……讲利害,明虚实,断是非,决废置,在陛下所为耳。[4]
可以看出,叶适认为二陵之耻、故疆之复,都是应该正视的问题,但并不完全同意“忠义之士”所云“亲征迁都”的想法,提醒孝宗应考虑到“自为弱国”的实际情势。如此纵论时事,叶适又何尝有畏祸之感呢?其《书龙川集后》云:“余既为同甫序《龙川文》,而太守丘侯真长刻于州学……同甫虽以上一人赐第,不及官而卒,于是二十年矣。”据陈亮卒年为1195年,《书龙川集后》当作于宋宁宗嘉定八年(公元1215年)左右,此时金国已在蒙古的侵扰下迁都汴京,南宋已于嘉定七年(公元1214年)停止向金纳岁币,宋金开战已不可避免,这个时候叶适怎会不敢论恢复之策呢?所以,张文认定叶适是因为“畏祸”才说自己不懂陈亮的“微言”的观点,显然是不能成立的。
另外,张文云“夏先生是把‘微言’理解成‘微词’”,这也是明显的误读。叶适云“余所谓‘微言’,多此类也”中的“微言”,是指他在所写《龙川文集序》中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
予最鄙且钝,同甫微言,十不能解一二。
这句话不是谦言自己不理解陈亮的“微言”又是什么呢?据《书龙川文集后》篇首“余既为同甫序《龙川文》”一句,可知《书龙川文集后》一文承接了《龙川文集序》的语境,所以其中“予所谓微言”中的“微言”二字,是指《龙川文集序》中“同甫微言,(予)十不能解一二”中的“微言”,夏先生说:“这里对陈亮自述作词的话,也使他同样有‘不能解’的感觉。”又有何错误呢?至于夏先生说叶适“对陈亮暗寓不满之意”,并不是把“微言”二字翻译成了“微词”,而是说叶适自谦“不能解”陈亮的“微言”,是隐约表达对陈亮词作(及学问)有不满而已。所以张文所论,不但无的放矢,实在不知所云,论证“微言”二字属褒义,更是南辕北辙。
刘锋焘先生《论陈亮词》一文也认同张文对“微言”二字的论述,甚至认为叶适对陈亮的态度是“满怀敬意”,想来刘先生对张文及叶适对陈亮的态度亦未能详勘。[5]其他研究者对“微言”二字及对叶适《书龙川集后》一文的误读,此处不一一征引。
尽管夏先生文中指出叶适所云对陈亮词中的“微言”多不解是暗寓对陈亮的不满,但是将其原因归于“叶适……好像还没有把他(陈亮)的词和他的合集对读过”,也是有待商榷的。
叶适《书龙川集后》云:“(同甫)又有长短句四卷。”可见,当时编在《龙川集》里的词仅有四卷。今考元大德年间广信书院本《稼轩长短句》共六百二十余首,凡十二卷,推算陈亮的四卷词,最多不过二百余首。二百余首词,大学问家叶适估计用半个时辰就能细读完毕。另就今存陈亮的七十四首词来看,其中并无晦涩之典故,亦无多少隐含之“微言大义”,论者多认为其“以论为词”,长调如《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云“不见南师久,漫说北群空”,《念奴娇·登多景楼》云“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等等,对于今人来说,谓之“明白如话”亦不为过,大学问家叶适又怎会“不能解”呢?
叶适《龙川文集序》云:
……同甫既修皇帝王霸之学,上下二干余年考其合散,发其秘藏,见圣贤之精微常流行于事物,儒者失其指,故不足以开物成务。其说皆今人所未讲,朱公元晦意有不与而不能夺也。吕公伯恭退居金华,同甫间往视之,极论至夜分,吕公叹曰:“未可以世为不能用。‘虎帅以听,谁敢犯子?’”同甫亦颇慰意焉。予最鄙且钝,同甫微言十不能解一二。
据此引文可以看出,对于陈亮的学说,朱熹“不与”即不同意,吕祖谦也不同意,以至于和陈亮论辩到深夜,但是朱熹和吕祖谦都不能说服陈亮放弃自己的学说。叶适说:“予最鄙且钝,同甫微言十不能解一二。”显然是认为既然朱、吕二位都不能使陈亮回心转意,自己就以沉默表示不能苟同而谦言“最鄙且钝”不能理解其学说吧。叶适学问自成一家,他虽与陈亮有很好的朋友关系,其政治观点却多与陈亮不合。如对北伐的看法,叶适主张先取守势再图进取,前文已有论证,又如在光宗是否朝重华宫这一震动朝野的事件,叶适和陈傅良一样,曾屡次劝说光宗朝见重华宫。这些都和陈亮的观点相左。《荆溪林下偶谈》载:
水心少与陈龙川游,龙川才高二学未粹,气豪而心未平,水心每不以为然也。作《抱膝轩》诗,镌诮规责,切中其病。[6]
朱熹也曾在写给陈亮的信中说:
正则摹写尤工(指叶适为陈亮作的《陈同甫抱膝斋二首》),卒章致意尤笃,令人叹息。所惜不曾向顶门上下针,犹落第二义也。[7]
可见,叶适对陈亮的学说及议论,是有很大不满的,只是叶适比陈亮小近十岁,出于尊重长辈之意,且陈亮已经去世多年,有些话不便在陈亮的文集序言里十分明白地说出,才用不解其“微言”来暗示自己虽应他人要求为之作序并作文字题于集后,但并不表示自己已经认同陈亮的观点。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龙川集四十卷外集四卷”条云:
……叶适未遇时,亮独先识之,后为集序及跋,皆含讥诮。识者以为议。[8]
陈振孙写《直斋书录解题》的时间上距叶适去世不远,叶适对陈亮的态度可见一斑。以上论证亦说明张文潜先生文中引用叶适《陈同甫抱膝斋二首》词作为叶适畏祸及身才以“微言”含糊其辞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
至此,笔者论证了叶适《书龙川集后》“(陈亮)有长短句四卷,每一章就,辄自叹曰:‘平生经济之怀,略已陈矣’,余所谓‘微言’,多此类也”一句中的“微言”二字,实在是叶适对陈亮所坚持的“经济之怀”即学说暗寓不苟同甚至批评之意,而并不是在说自己“不能解”陈亮的四卷长短句。所以,历来引用这段话的研究者,无论是用来贬低还是抬高陈亮词的成就,都是引用了不相干的证据。当然,即使叶适所云的“微言”和陈亮的词作有关,那也是因为其一部分词道出了陈亮一贯的主张和学说,而并不是词本身让叶适不满。也就是说,叶适关于陈亮词作的好坏,并没有给出任何评价。或者我们可以说,从叶适如此漠视陈亮词的态度来看,他应认为陈亮的词少有是处。
参考文献:
[1]邓广铭.《邓广铭全集》第五卷《陈亮集(增订点校本)》[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416-417.本文论及叶适二文同此注.
[2]夏承焘.论陈亮的《龙川词》.月轮山词论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38.
[3]张文潜.论陈亮词的风格——兼述对“微言”二字的看法[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88.2.
[4][元]脱脱等.宋史[M].卷四百三十四《儒林四·叶适》.北京:中华书局,1985:12890.
[5]刘锋焘.论陈亮词[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1:77.
[6][宋]吴子良.荆溪林下偶谈[M].卷一“水心合铭陈同甫王道甫”条.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同[1]:287.
[8][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M].卷十八“龙川集四十卷外集四卷”条.文渊阁四库全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