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媒体教学是当今教育现代化改革中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它对于各年级和各科教学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实际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切实提升实际教学效果。小学阶段的教学要尽可能实现趣味化,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愉悦,让学生更有興趣和动力参与实际学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要实行趣味化教学,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将多媒体及其相关资源运用在阅读教学中,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本文主要探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主要方式,探讨如何让多媒体教学发挥积极作用使学生能够愉悦化阅读,从运用多媒体进行趣味化导入、运用多媒体创设形象化情境、运用多媒体进行有效性拓展等方面具体探讨。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趣味导入;创设情境;拓展
小学语文学科是小学阶段最为重要的学科之一,它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考试中,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它对于学生学习语言文字、学习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等具有基础性作用,做好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对于学生更好成长与将来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但是,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趣味性较低,很多教师只是根据教学目标单纯地教授学生识字、阅读与写作,不注重提升阅读教学的趣味性,使得学生无法更为积极、更有兴趣地参与阅读,使得阅读教学效果大为降低。所以,在新时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通过深入运用多媒体工具与网络资源,更好地展开阅读教学。
一、运用多媒体进行趣味化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语文课堂教学而言也是如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让课堂更为愉悦化,首先需要教师在课堂导入上下功夫,根据不同的阅读类型搜索与之相关的文本、图片、动画、音频与视频等资料,制作具有丰富趣味性的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伊始就将这些内容展现出来,从而快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更好地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与探讨中。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不仅要根据阅读的类型与内容进行制作,还要结合小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兴趣爱好等方面进行制作,使得课堂导入内容能够激发学生好奇与探索心理[1] 。
例如,在冀教版小学语文《向卫星求救》一文中,主要讲述了西姆的儿子驾驶飞机在森林中失踪,西姆与朋友寻找的过程中也失事了,最后他们在向卫星求救之后化险为夷、最终得救的故事。这篇文章对于小学生而言篇幅较长,而且多为叙述性语言,不容易激发学生阅读与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可以结合这篇文章的内容运用多媒体进行导入,先展示一处茂密的森林图片,并让学生设想:如果你在这篇森林里迷路了应该怎样做?通过这样的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的兴趣,接着再为学生展示人造地球卫星的图片与模拟动画,运用这些内容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之后让学生思考: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它能够为我们提供导航吗?通过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可以更具趣味性地导入本课,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更好地深入思考与阅读,从而提升阅读效果。
二、运用多媒体创设形象化情境
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对具体和形象化的事物更加感兴趣,这点从小学生喜欢看动画片和玩电子游戏等现象中就可以看出来,简单、直接、生动的图形化事物更符合这个年龄段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同时这些内容通常具有较强的趣味性,能够让学生产生继续观看的冲动。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也要充分运用这个原理,在实际教学中引入更为丰富和形象化的素材,让阅读教学充满趣味性,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阅读与思考兴趣。关于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创设形象化情境,教师可以根据阅读文本内容与教学目标,引入与实际生活相关的素材和案例,并将这些内容在通过多媒体上展现出来,从而让学生能够在生动、形象、具体和趣味性十足的氛围下更好地理解相关内容,更好地将学习内容与生活实际建立联系,提高理解水平和学习效果[2]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与互联网资源,引入与阅读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创设视频情境,通过生动、形象的情境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还可以利用音频、图片等资源营造生动的课堂情境,在这种情境下表演课本剧能够有效提升表演的效果,帮助学生更好理解阅读内容。
例如,在《我们家的猫》的一文中,本文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所作的一篇优秀散文,主要运用生动细致和富有趣味性的语言描写了小时候猫的淘气可爱与长大后的精灵古怪的个性,对于猫的古怪性格运用了矛盾对比的写照手法,从而让文章更加耐人寻味。对于这篇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课文,教师就可以在多媒体上展示一些宠物和有趣的动物图片,比如宠物猫、宠物狗和大熊猫等,通过展示这些动物趣味性十足的状态,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快乐;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家的宠物都给自己带来了哪些欢乐,然后再引导学生阅读本篇课文。通过这种形象化的情境展现,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和引发学生阅读。再比如,对于《猴王出世》这篇课文,教师可以引入经典电视剧《西游记》开篇画面,通过这个情境的展现能够更好地创设形象化的情境,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本文。
三、运用多媒体进行有效性拓展
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通常会引入互联网上丰富的素材,这些素材包含了与阅读教学内容相关的文本、图片、视频等各种各样的资料,这些资料可以创设很多丰富、生动和有趣的情境,促进学生更有兴趣地阅读。同时,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资源与课内外阅读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有效地拓展,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阅读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更为深入地参与到阅读中,让学生获得趣味性的同时获得更多的知识与阅读技巧[3] 。例如,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丰富多彩的儿童绘本内容,儿童绘本既具有形象生动的图片又含有一定的文字介绍,能够激发学生想象力与创作能力,对于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具有重要的帮助作用;教师可以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选择不同的绘本展示,比如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可以选择《中国记忆·春节》、《一条聪明的鱼》等,对于四年级的学生可以选择《人体探秘》、《世界建筑之旅》等,对于五年级的学生可以选择《一粒种子的旅行》、《城里狗,乡下蛙》等,在多媒体上将这些内容形象地展示出来,提升教学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更好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升实际教学效果,教师需要结合阅读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展开教学,运用多媒体展示与阅读相关的趣味素材,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趣味化导入、运用多媒体创设形象化情境、运用多媒体进行有效性拓展等,以期让阅读更加愉悦化,提升阅读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 郑子孜.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策略[J].知识窗(教师版),2016(1):36-36.
[2] 安红.提升阅读水平 促进学习能力——探析多媒体辅助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吉林教育,2015(22).
[3] 张益平.让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充满趣味性[J].情感读本,2017:44.
(作者单位:河北省任丘市市直学区)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趣味导入;创设情境;拓展
小学语文学科是小学阶段最为重要的学科之一,它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考试中,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它对于学生学习语言文字、学习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等具有基础性作用,做好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对于学生更好成长与将来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但是,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趣味性较低,很多教师只是根据教学目标单纯地教授学生识字、阅读与写作,不注重提升阅读教学的趣味性,使得学生无法更为积极、更有兴趣地参与阅读,使得阅读教学效果大为降低。所以,在新时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通过深入运用多媒体工具与网络资源,更好地展开阅读教学。
一、运用多媒体进行趣味化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语文课堂教学而言也是如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让课堂更为愉悦化,首先需要教师在课堂导入上下功夫,根据不同的阅读类型搜索与之相关的文本、图片、动画、音频与视频等资料,制作具有丰富趣味性的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伊始就将这些内容展现出来,从而快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更好地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与探讨中。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不仅要根据阅读的类型与内容进行制作,还要结合小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兴趣爱好等方面进行制作,使得课堂导入内容能够激发学生好奇与探索心理[1] 。
例如,在冀教版小学语文《向卫星求救》一文中,主要讲述了西姆的儿子驾驶飞机在森林中失踪,西姆与朋友寻找的过程中也失事了,最后他们在向卫星求救之后化险为夷、最终得救的故事。这篇文章对于小学生而言篇幅较长,而且多为叙述性语言,不容易激发学生阅读与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可以结合这篇文章的内容运用多媒体进行导入,先展示一处茂密的森林图片,并让学生设想:如果你在这篇森林里迷路了应该怎样做?通过这样的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的兴趣,接着再为学生展示人造地球卫星的图片与模拟动画,运用这些内容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之后让学生思考: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它能够为我们提供导航吗?通过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可以更具趣味性地导入本课,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更好地深入思考与阅读,从而提升阅读效果。
二、运用多媒体创设形象化情境
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对具体和形象化的事物更加感兴趣,这点从小学生喜欢看动画片和玩电子游戏等现象中就可以看出来,简单、直接、生动的图形化事物更符合这个年龄段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同时这些内容通常具有较强的趣味性,能够让学生产生继续观看的冲动。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也要充分运用这个原理,在实际教学中引入更为丰富和形象化的素材,让阅读教学充满趣味性,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阅读与思考兴趣。关于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创设形象化情境,教师可以根据阅读文本内容与教学目标,引入与实际生活相关的素材和案例,并将这些内容在通过多媒体上展现出来,从而让学生能够在生动、形象、具体和趣味性十足的氛围下更好地理解相关内容,更好地将学习内容与生活实际建立联系,提高理解水平和学习效果[2]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与互联网资源,引入与阅读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创设视频情境,通过生动、形象的情境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还可以利用音频、图片等资源营造生动的课堂情境,在这种情境下表演课本剧能够有效提升表演的效果,帮助学生更好理解阅读内容。
例如,在《我们家的猫》的一文中,本文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所作的一篇优秀散文,主要运用生动细致和富有趣味性的语言描写了小时候猫的淘气可爱与长大后的精灵古怪的个性,对于猫的古怪性格运用了矛盾对比的写照手法,从而让文章更加耐人寻味。对于这篇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课文,教师就可以在多媒体上展示一些宠物和有趣的动物图片,比如宠物猫、宠物狗和大熊猫等,通过展示这些动物趣味性十足的状态,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快乐;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家的宠物都给自己带来了哪些欢乐,然后再引导学生阅读本篇课文。通过这种形象化的情境展现,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和引发学生阅读。再比如,对于《猴王出世》这篇课文,教师可以引入经典电视剧《西游记》开篇画面,通过这个情境的展现能够更好地创设形象化的情境,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本文。
三、运用多媒体进行有效性拓展
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通常会引入互联网上丰富的素材,这些素材包含了与阅读教学内容相关的文本、图片、视频等各种各样的资料,这些资料可以创设很多丰富、生动和有趣的情境,促进学生更有兴趣地阅读。同时,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资源与课内外阅读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有效地拓展,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阅读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更为深入地参与到阅读中,让学生获得趣味性的同时获得更多的知识与阅读技巧[3] 。例如,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丰富多彩的儿童绘本内容,儿童绘本既具有形象生动的图片又含有一定的文字介绍,能够激发学生想象力与创作能力,对于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具有重要的帮助作用;教师可以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选择不同的绘本展示,比如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可以选择《中国记忆·春节》、《一条聪明的鱼》等,对于四年级的学生可以选择《人体探秘》、《世界建筑之旅》等,对于五年级的学生可以选择《一粒种子的旅行》、《城里狗,乡下蛙》等,在多媒体上将这些内容形象地展示出来,提升教学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更好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升实际教学效果,教师需要结合阅读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展开教学,运用多媒体展示与阅读相关的趣味素材,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趣味化导入、运用多媒体创设形象化情境、运用多媒体进行有效性拓展等,以期让阅读更加愉悦化,提升阅读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 郑子孜.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策略[J].知识窗(教师版),2016(1):36-36.
[2] 安红.提升阅读水平 促进学习能力——探析多媒体辅助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吉林教育,2015(22).
[3] 张益平.让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充满趣味性[J].情感读本,2017:44.
(作者单位:河北省任丘市市直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