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学校的服装工艺课是服装工艺的初级教育阶段。服装工艺课是一门与生产实践密切相联系的实用型学科;是技术性和理论性相结合的一门学科;是一门学员必须通过一定量的实习才能够深入理解和牢固掌握所学知识的学科。提高学员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是教学的主要目的。那么,工艺课怎样教学,才能有所成效呢?经过几年的工艺教学,本人有以下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让学生了解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了解服装专业的发展前景,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专业情感
这一点看起来与教学好像没什么关系,其实不然。因为传统教育的根深蒂固和人们对职业教育的不甚了解,直接影响了职业学校的生源——初中毕业生成绩好的要上普通高中,考名牌大学,只有成绩不理想,普高上不了,外出打工年龄太小,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才心不甘情不愿地来到职业学校读书。这些学生都或多或少的带有自卑,他们觉得上职高是很没面子的事,职高的学生是低人一等的学生,是没有出息的人,因此他们不希望有人知道他们在职高上学的事实。背负着如此巨大的思想包袱的学生又怎么可能安心学习知识和技能呢?因此,笔者认为思想工作是职业教育工作的首要工作。我们可以通过对国家职业教育政策的宣传,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等方面的分析,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了解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分析专业的发展前景,在行业中的重要地位;例举一些模范人物,先进事迹,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树立学习信心,转换学生学习角色——由被动学习转换为主动学习,由接受性学习转换为创造性学习。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学习链,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专业课的教学才能更好的开展起来。
二、根据学生现状以及工艺课教学的特点,制定循序渐进的教学计划
目前笔者采用的是模块教学,即把每门学科的教学内容按循序渐进的原则分成几个或者更多的模块。服装缝制工艺课笔者大概地分成了以下模块:1、缝制工艺基础知识及专业术语的讲解;2、电动缝纫机熟练控制的训练;3、各种缉线及各种拼缝的训练;4、裤子、裙子常见零部件的制作训练;5、裤子、裙子基本款式的成品制作训练;6、裤子、裙子款式变化后的成品制作训练;7、男女衬衫基本款式零部件及成品的制作训练;8、男女衬衫款式变化的成品制作训练;9、男女两用衫、夹克衫的零部件及基本款式的制作训练;10、男女两用衫、夹克衫款式变化的制作训练;11、男女夹里上衣的制作训练;12、男女大衣的制作训练;13、综合提高训练。每个模块都有具体内容,具体要求;有教学目标;有考核要求及标准。每个模块在教学时又采取讲、演、练、评的模式。讲,主要是教学内容的讲解,包括专业术语、款式特点、款式变化的一般规律、操作流程、质量要求、教学的重点难点等方面。演,指的是教师的操作演示,这很重要,技能课不能只靠空洞的、抽象的讲,直观的教学更能解疑惑;演示可以由教师现场操作演示,也可以观看操作录像,具体选择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练,指的是学生动手操作练习,学生通过听讲解,看操作演示,也许已经可以理解和掌握操作的基本步骤和方法,但不代表学生已经拥有了操作技能,操作技能的形成必须通过操作练习才能获得。评,是指对学生操作技能的评价,是对学生操作练习结果的分析和总结,是教学效果的直接反馈,是指导教学的导航仪。
三、精讲多练,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服装缝制工艺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工艺课教学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能获得专业技能,而学生的操作技能必须通过操作练习才能获得。因此,笔者认为练是整个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是学生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学生通过听讲解、看演示,再自己动手进行操作练习,才能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技能操作水平。练习要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学生在操作训练时,教师的指导尤为重要,教师要尽量在第一时间发现并指正学生操作训练中的不规范动作和操作方法上的错误,以及操作技巧的不适应,因势利导,通过反复练习,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拓展学生思路,培养创新能力
服装的款式是因时代,因环境,因职业,因人,因材料,因审美观等等方面的因素影响,而千变万化。而学校的教学肯定有很大的局限性,仅仅满足于教材和教师的课堂教学,肯定不够,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和开发学生的变通能力、创新能力,即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专家认为,人才的开发和技术的创新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笔者认为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立足企业之本。
五、教学密切联系市场,培养实用型的技术人才
除了课堂训练外,工艺课还必须通过一定数量的实习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可以从市场接一些制作单或自己进行一些生产实习,模拟企业的管理模式,对学生进行实习训练。学生通过生产实习,不仅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因为对不同款式,不同材料,不同裁片,不同部件等成衣的制作处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从理论和技能上提高了学生的总体素质。本人曾在沿海地区的很多服装厂考察过,他们对员工技术上的定义是:会一至二个工种(或服装部位的缝制)的为合格员工,会三个以上工种者为技术人才。我们的学生通过成品的生产实习,基本上能独立完成成品的整件制作工作,可以满足企业对技术人才的要求。再则,模拟企业的管理模式,为学生就业后尽快适应市场奠定了基础,达到了职业学校“招的进来,送的出去”的办学宗旨。
(作者单位:425006湖南省永州市工商职业中专)
一、让学生了解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了解服装专业的发展前景,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专业情感
这一点看起来与教学好像没什么关系,其实不然。因为传统教育的根深蒂固和人们对职业教育的不甚了解,直接影响了职业学校的生源——初中毕业生成绩好的要上普通高中,考名牌大学,只有成绩不理想,普高上不了,外出打工年龄太小,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才心不甘情不愿地来到职业学校读书。这些学生都或多或少的带有自卑,他们觉得上职高是很没面子的事,职高的学生是低人一等的学生,是没有出息的人,因此他们不希望有人知道他们在职高上学的事实。背负着如此巨大的思想包袱的学生又怎么可能安心学习知识和技能呢?因此,笔者认为思想工作是职业教育工作的首要工作。我们可以通过对国家职业教育政策的宣传,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等方面的分析,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了解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分析专业的发展前景,在行业中的重要地位;例举一些模范人物,先进事迹,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树立学习信心,转换学生学习角色——由被动学习转换为主动学习,由接受性学习转换为创造性学习。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学习链,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专业课的教学才能更好的开展起来。
二、根据学生现状以及工艺课教学的特点,制定循序渐进的教学计划
目前笔者采用的是模块教学,即把每门学科的教学内容按循序渐进的原则分成几个或者更多的模块。服装缝制工艺课笔者大概地分成了以下模块:1、缝制工艺基础知识及专业术语的讲解;2、电动缝纫机熟练控制的训练;3、各种缉线及各种拼缝的训练;4、裤子、裙子常见零部件的制作训练;5、裤子、裙子基本款式的成品制作训练;6、裤子、裙子款式变化后的成品制作训练;7、男女衬衫基本款式零部件及成品的制作训练;8、男女衬衫款式变化的成品制作训练;9、男女两用衫、夹克衫的零部件及基本款式的制作训练;10、男女两用衫、夹克衫款式变化的制作训练;11、男女夹里上衣的制作训练;12、男女大衣的制作训练;13、综合提高训练。每个模块都有具体内容,具体要求;有教学目标;有考核要求及标准。每个模块在教学时又采取讲、演、练、评的模式。讲,主要是教学内容的讲解,包括专业术语、款式特点、款式变化的一般规律、操作流程、质量要求、教学的重点难点等方面。演,指的是教师的操作演示,这很重要,技能课不能只靠空洞的、抽象的讲,直观的教学更能解疑惑;演示可以由教师现场操作演示,也可以观看操作录像,具体选择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练,指的是学生动手操作练习,学生通过听讲解,看操作演示,也许已经可以理解和掌握操作的基本步骤和方法,但不代表学生已经拥有了操作技能,操作技能的形成必须通过操作练习才能获得。评,是指对学生操作技能的评价,是对学生操作练习结果的分析和总结,是教学效果的直接反馈,是指导教学的导航仪。
三、精讲多练,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服装缝制工艺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工艺课教学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能获得专业技能,而学生的操作技能必须通过操作练习才能获得。因此,笔者认为练是整个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是学生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学生通过听讲解、看演示,再自己动手进行操作练习,才能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技能操作水平。练习要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学生在操作训练时,教师的指导尤为重要,教师要尽量在第一时间发现并指正学生操作训练中的不规范动作和操作方法上的错误,以及操作技巧的不适应,因势利导,通过反复练习,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拓展学生思路,培养创新能力
服装的款式是因时代,因环境,因职业,因人,因材料,因审美观等等方面的因素影响,而千变万化。而学校的教学肯定有很大的局限性,仅仅满足于教材和教师的课堂教学,肯定不够,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和开发学生的变通能力、创新能力,即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专家认为,人才的开发和技术的创新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笔者认为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立足企业之本。
五、教学密切联系市场,培养实用型的技术人才
除了课堂训练外,工艺课还必须通过一定数量的实习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可以从市场接一些制作单或自己进行一些生产实习,模拟企业的管理模式,对学生进行实习训练。学生通过生产实习,不仅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因为对不同款式,不同材料,不同裁片,不同部件等成衣的制作处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从理论和技能上提高了学生的总体素质。本人曾在沿海地区的很多服装厂考察过,他们对员工技术上的定义是:会一至二个工种(或服装部位的缝制)的为合格员工,会三个以上工种者为技术人才。我们的学生通过成品的生产实习,基本上能独立完成成品的整件制作工作,可以满足企业对技术人才的要求。再则,模拟企业的管理模式,为学生就业后尽快适应市场奠定了基础,达到了职业学校“招的进来,送的出去”的办学宗旨。
(作者单位:425006湖南省永州市工商职业中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