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让孩子借助生活体验走进文本,或与文本共鸣,或引发与文本的对比思考,或以经历填补文本空白,潜心走进文本,用心感悟文本,让阅读入境入心,享受阅读,享受文字梅花般的馨香。
【关键词】生活体验 文本共鸣 经历重现 用心感悟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70-01
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但是,文本的世界那么广阔,有很大一部分远离孩子的生活或经验。所以我认为,让孩子借助生活体验走进文本,或与文本共鸣,或引发与文本的对比思考,或以经历填补文本空白,才能让阅读入境入心,享受文字梅花般的馨香。
一、重现与文本画面相似的经历,与文本融为一体
教材中有许多优美的儿童诗,引领着孩子们走进一个个诗意的世界。可是,诗歌精巧,蕴藏着的世界却非常大,非常美,孩子们自己去读诗,能感受到的很少,很单薄。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听听,秋的声音》
学生读这一句时,很难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想象出画面。我们就可以这样激起孩子们生活经验的重现:大雁追上白云,这是要去哪里啊?它们会舍不得和谁分别呢?大雁现在飞向温暖的南方,不用忍受冬天的寒冷,可它牵挂的这些朋友们呢?
大雁临走前会对朋友们说——
这时大人、朋友对自己的叮咛在孩子们脑海中再次重现:让好朋友多穿点衣服。请邻居不要着凉了。留在这里的伙伴们,多多准备过冬的粮食,到了冬天就找不到食物啦……
“乘着温暖的春风,我们四处寻觅,终于找到了,哪里需要献出爱心,哪里就有雷锋的足迹。——《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这一句,如果只是让孩子知道雷锋叔叔做了很多好事就失去了学习的意义。这篇课文安排在四册课文中,教学进程又是在“学雷锋日”即将到来的时候,它的深远意义在雷锋叔叔的影响下,人们能伸出热情的手帮助别人,处处都能见到“活雷锋”、“小雷锋”。我们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引领孩子们,让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得以重现去感受这一层意义。
二、在自身经历基础上引发思考,感悟文本
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多元解读……或许这些新理念让课改课堂绽放出绚丽的光彩,但是为了跟上课改步伐,为了让学生展现个性化的自我,但是课堂上也出现了一些公式化的感悟:
例如《草原》一文中有一句话:“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如果从句子本身看,我們会认为这句话是写作者初次看到草原美景时的心情的。但我们只要联系上下文认真读一读,就会明白,这种理解虽然正确,但却很肤浅、笼统。草原的景色奇异而美丽,是作者从未见过的,景色的美丽出乎他的意料。此刻如果让孩子回忆到了一个从没去过的、特别的地方时,自己的反应。孩子们会发现自己并不是理论上的大为惊叹、高歌一曲,而是忘记了言语、专心致志地先欣赏一番。下一步再出示草原的图片或视频,孩子们就会体会到作者的独特感受。 “愿久立四望”反映了作者想尽情欣赏的心情,此时作者的感情已由初见草原时的激昂豪放转为细腻深沉,心中充满了遐想,他被这“奇丽”的美景陶醉了,所以“低吟”一首小诗最能表现此时的心境,而不再是“高歌”一曲。
三、以生活经验填补空白,细读文本
“树上长满了绿叶,小熊舍不得砍。”“树上开满了花儿,小熊舍不得砍。”“树上结满了果子,小熊舍不得砍。”“树上有许多鸟儿,小熊舍不得砍。” ——《小熊住山洞》
这四句话蕴含着教材的价值取向:使儿童懂得爱护树木,保护环境是一种美德,赞扬了小熊一家高尚的情操。
这四句话每个句子之间是因果关系,因果之间留有空白。所谓空白,就是文本中作者没有写出来或是没有明确写出来的、召唤读者想象的未定性的意蕴空间。文本中的空白,等待着读者去发现,去填补和阐释。填补之后仔细读文本就会发现,句子的意思侧重后半句 ——“小熊舍不得砍”,不是前半句;教学重点不是欣赏景色的美丽,感受景色的美丽,而是感知树砍之后,环境遭到了破坏,体会 “小熊舍不得砍”的“舍不得”中不仅有爱惜、怜惜,还有难过、伤心、痛心,更有小熊一家对其他动物的爱护之情。
一刹那间,训导员和全场人意外,惊恐又悔恨的是,黑子极度痛苦地嗷叫了一声,泪水流了出来,然后黑子垂下头走了出去……--《军犬黑子》
当黑子走了出去后,文章引用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省略号。这个省略号在向我们倾诉着什么?此时,引导学生用心思考,发挥想象,营造一段极富创造性的情感、语言和思维训练空间,孩子们的感悟会很多,富有真情。
所以,离开孩子的共鸣经验,只会让学生在文本中凭空跳跃,只会使学生的理解变得苍白、变得乏味甚至变味。当我们清醒地、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一步步走上正确的、符合心理特征的思维道路,与文本对话才能真正变为现实。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通讯》,第一期-第十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年
[2]《利用标点资源,亲历文本细读》, 孙建尧 吴列飞 ,2012年
[3]《教师与文本对话的误区》,第三十三期,孙建峰,2008年,
[4]《课程理念的更新》彭钢、张晓东,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关键词】生活体验 文本共鸣 经历重现 用心感悟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70-01
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但是,文本的世界那么广阔,有很大一部分远离孩子的生活或经验。所以我认为,让孩子借助生活体验走进文本,或与文本共鸣,或引发与文本的对比思考,或以经历填补文本空白,才能让阅读入境入心,享受文字梅花般的馨香。
一、重现与文本画面相似的经历,与文本融为一体
教材中有许多优美的儿童诗,引领着孩子们走进一个个诗意的世界。可是,诗歌精巧,蕴藏着的世界却非常大,非常美,孩子们自己去读诗,能感受到的很少,很单薄。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听听,秋的声音》
学生读这一句时,很难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想象出画面。我们就可以这样激起孩子们生活经验的重现:大雁追上白云,这是要去哪里啊?它们会舍不得和谁分别呢?大雁现在飞向温暖的南方,不用忍受冬天的寒冷,可它牵挂的这些朋友们呢?
大雁临走前会对朋友们说——
这时大人、朋友对自己的叮咛在孩子们脑海中再次重现:让好朋友多穿点衣服。请邻居不要着凉了。留在这里的伙伴们,多多准备过冬的粮食,到了冬天就找不到食物啦……
“乘着温暖的春风,我们四处寻觅,终于找到了,哪里需要献出爱心,哪里就有雷锋的足迹。——《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这一句,如果只是让孩子知道雷锋叔叔做了很多好事就失去了学习的意义。这篇课文安排在四册课文中,教学进程又是在“学雷锋日”即将到来的时候,它的深远意义在雷锋叔叔的影响下,人们能伸出热情的手帮助别人,处处都能见到“活雷锋”、“小雷锋”。我们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引领孩子们,让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得以重现去感受这一层意义。
二、在自身经历基础上引发思考,感悟文本
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多元解读……或许这些新理念让课改课堂绽放出绚丽的光彩,但是为了跟上课改步伐,为了让学生展现个性化的自我,但是课堂上也出现了一些公式化的感悟:
例如《草原》一文中有一句话:“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如果从句子本身看,我們会认为这句话是写作者初次看到草原美景时的心情的。但我们只要联系上下文认真读一读,就会明白,这种理解虽然正确,但却很肤浅、笼统。草原的景色奇异而美丽,是作者从未见过的,景色的美丽出乎他的意料。此刻如果让孩子回忆到了一个从没去过的、特别的地方时,自己的反应。孩子们会发现自己并不是理论上的大为惊叹、高歌一曲,而是忘记了言语、专心致志地先欣赏一番。下一步再出示草原的图片或视频,孩子们就会体会到作者的独特感受。 “愿久立四望”反映了作者想尽情欣赏的心情,此时作者的感情已由初见草原时的激昂豪放转为细腻深沉,心中充满了遐想,他被这“奇丽”的美景陶醉了,所以“低吟”一首小诗最能表现此时的心境,而不再是“高歌”一曲。
三、以生活经验填补空白,细读文本
“树上长满了绿叶,小熊舍不得砍。”“树上开满了花儿,小熊舍不得砍。”“树上结满了果子,小熊舍不得砍。”“树上有许多鸟儿,小熊舍不得砍。” ——《小熊住山洞》
这四句话蕴含着教材的价值取向:使儿童懂得爱护树木,保护环境是一种美德,赞扬了小熊一家高尚的情操。
这四句话每个句子之间是因果关系,因果之间留有空白。所谓空白,就是文本中作者没有写出来或是没有明确写出来的、召唤读者想象的未定性的意蕴空间。文本中的空白,等待着读者去发现,去填补和阐释。填补之后仔细读文本就会发现,句子的意思侧重后半句 ——“小熊舍不得砍”,不是前半句;教学重点不是欣赏景色的美丽,感受景色的美丽,而是感知树砍之后,环境遭到了破坏,体会 “小熊舍不得砍”的“舍不得”中不仅有爱惜、怜惜,还有难过、伤心、痛心,更有小熊一家对其他动物的爱护之情。
一刹那间,训导员和全场人意外,惊恐又悔恨的是,黑子极度痛苦地嗷叫了一声,泪水流了出来,然后黑子垂下头走了出去……--《军犬黑子》
当黑子走了出去后,文章引用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省略号。这个省略号在向我们倾诉着什么?此时,引导学生用心思考,发挥想象,营造一段极富创造性的情感、语言和思维训练空间,孩子们的感悟会很多,富有真情。
所以,离开孩子的共鸣经验,只会让学生在文本中凭空跳跃,只会使学生的理解变得苍白、变得乏味甚至变味。当我们清醒地、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一步步走上正确的、符合心理特征的思维道路,与文本对话才能真正变为现实。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通讯》,第一期-第十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年
[2]《利用标点资源,亲历文本细读》, 孙建尧 吴列飞 ,2012年
[3]《教师与文本对话的误区》,第三十三期,孙建峰,2008年,
[4]《课程理念的更新》彭钢、张晓东,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