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正处于认识世界和智力开发的阶段,而幼儿园是教育的启蒙阶段。因此,从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培养幼儿能力方面出发,如何更好地发挥科学教育活动在幼儿教育发展中的作用,如何在科学探究活动领域支持和帮助幼儿,成为学前教育研究者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活动;科学教育;策略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要求,学前教育的开展要通过五大领域的教育活动的实施来实现。科学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五大领域之一,因此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是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为此,我们可以以生活化科学教学等方式对园内幼儿进行科学教育。
一、现阶段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开展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
1、教师懈怠情绪普遍存在,无法在内容中突破,升华教育意义调查显示,约69%的幼儿园在开展科学教育活动时缺乏教师的指导,教师普遍存在情绪和心理松弛,导致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缺乏科学性、指导性、计划性、目的性和实效性。相关研究表明,幼儿教师在科学教育活动中的倦怠心理来源于对教师认知的误解。一些幼儿园教师认为,幼儿园的活动是让学前儿童自由活动,他们的责任仅仅是在幼儿自由活动时确保幼儿的安全。因此,一些教师无法科学合理地规划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安排,在每一次具体的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或者幼儿园主题活动中,无法根据幼儿的年龄阶段和身心发展水平,选择适合的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和主题,不能将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与其他四大领域进行融合。幼儿教师的懈怠心理会导致他们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也就不能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设计上打破常规,有所突破和创新,所选择的活动材料也是大同小异,都是按照一些经典、传统的幼儿园科学活动常规案例来进行选择,没有创新性的设计。2、教师对自己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所应承担的角色定位不准确有一些幼儿园教师在幼儿进行活动时具有很强的权威感,他们认为孩子什么都不懂,必须服从自己的命令,于是便把自己的意识强加于孩子身上。在开展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忽视了幼儿的情感,剥夺了幼儿自我探索的权利。一方面,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一些教师没有准确定位自己,把自己作为科学教育活动的主导角色。一些教师在科学教育活动过程中对幼儿的引导过于频繁,在幼儿通过自主探索获得科学知识,或者通过自我努力而解决科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时,不给幼儿时间,急于告诉幼儿结论,这就阻碍了幼儿的自主探索,无法锻炼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幼儿教师要杜绝懈怠心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设计科学活动时要讲究创新
在幼兒园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要正确认识幼儿教师这个职业,明白幼儿园的科学活动不是完全放任幼儿进行自由活动,幼师的职责也绝不仅仅是在幼儿进行科学活动时确保幼儿的安全,而是要设计、实施并指导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那么幼儿教师要杜绝懈怠心理,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幼儿的年龄阶段和身心发展特点制订科学合理的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年计划、月计划、阶段计划以及每一次具体的科学教育活动或者主题活动的方案,然后按照方案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教育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要进行必要的指导。另外,幼儿教师要积极开拓思维,在教学内容上要有所突破,在活动材料上要有所创新。虽然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要求,我们所能进行的科学教育内容大体上是不变的,但是如果教师能够进行创新性设计,带动幼儿开发新的活动材料,开创更具开展意义的科学教育活动,这对幼儿的创造力发展会有很大的助益。比如,在以“我会建高楼”为主题的科学探究活动中,每个幼儿会利用自己手中的材料搭建一座大楼,会有一部分幼儿在搭建过程中出现头重脚轻的问题,很多幼儿为了避免自己的大楼塌陷,只能用手扶住。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向幼儿提出问题,让幼儿思考自己的大楼为什么会不稳固,我们可不可以自己动手制作一些材料让自己的大楼更加稳定。如此一来,通过制作活动材料,既开发了幼儿的智力和创造力,又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更加丰富且富有创新性,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意义也就得到了升华。
三、生活化科学教学
其实孩子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和科学有关的小问题。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留心搜寻和捕捉生活中的的问题和现象,以科学的眼光来洞察其潜在的科学教育价值,把它转化为孩子们感兴趣的系列探索活动。一次,孩子们发现种植区饲养的蜗牛不动了。一位小朋友一手拿着放大镜,一手拿着尺子轻轻敲打蜗牛的壳,其他小朋友急忙来阻止他。他们之间发生了这样的对话:“蜗牛不能敲,他会被敲死的”“我在看蜗牛的壳是不是已经干了。如果蜗牛的壳干了,里面的蜗牛就已经死了,它的壳会变成透明的。”“你胡说!蜗牛现在睡觉了,它吃饱了东西是会睡觉的,它才不会死呢!”老师及时抓住了孩子们的争议点,围绕“蜗牛会睡觉吗”“它会冬眠吗”“蜗牛死后它的壳会变成透明的吗”设计一系列的科学游戏活动,并把这次系列游戏活动取名为“蜗牛探秘”。孩子们就像动画片中的侦探柯南一样,寻找并探索着有关蜗牛的问题和现象。随着孩子们的持续探索,他们惊奇地发现,蜗牛的确会“睡觉”,而且从什么时候开始就再也不吃东西、不出来活动了。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观察及查阅相关资料,孩子们知道蜗牛没有死,它正在冬眠。而且蜗牛壳在蜗牛死后会不会变成透明的问题,孩子们找到了许许多多的小蜗牛壳,他们一个个果真都是透明的,由此推断,在大蜗牛死后,它的壳也会比原来透亮。
结束语:
作为学前教育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通过开展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来实现的。幼儿教师要杜绝懈怠心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设计科学活动时要讲究创新;要正确认识幼儿教师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应该承担的角色和应该履行的职能;要尊重幼儿的差异性,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以此实现幼儿科学教学。
参考文献:
[1]李学书,范国睿.基于STEAM的幼儿园科学教育变革策略[J].教育科学,2020,36(01):82-90.
[2]杨晓萍,杨柳玉,杨雄.幼儿园科学教育融入STEM教育的核心价值与实施路径[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8,19(04):72-77.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活动;科学教育;策略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要求,学前教育的开展要通过五大领域的教育活动的实施来实现。科学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五大领域之一,因此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是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为此,我们可以以生活化科学教学等方式对园内幼儿进行科学教育。
一、现阶段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开展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
1、教师懈怠情绪普遍存在,无法在内容中突破,升华教育意义调查显示,约69%的幼儿园在开展科学教育活动时缺乏教师的指导,教师普遍存在情绪和心理松弛,导致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缺乏科学性、指导性、计划性、目的性和实效性。相关研究表明,幼儿教师在科学教育活动中的倦怠心理来源于对教师认知的误解。一些幼儿园教师认为,幼儿园的活动是让学前儿童自由活动,他们的责任仅仅是在幼儿自由活动时确保幼儿的安全。因此,一些教师无法科学合理地规划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安排,在每一次具体的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或者幼儿园主题活动中,无法根据幼儿的年龄阶段和身心发展水平,选择适合的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和主题,不能将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与其他四大领域进行融合。幼儿教师的懈怠心理会导致他们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也就不能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设计上打破常规,有所突破和创新,所选择的活动材料也是大同小异,都是按照一些经典、传统的幼儿园科学活动常规案例来进行选择,没有创新性的设计。2、教师对自己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所应承担的角色定位不准确有一些幼儿园教师在幼儿进行活动时具有很强的权威感,他们认为孩子什么都不懂,必须服从自己的命令,于是便把自己的意识强加于孩子身上。在开展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忽视了幼儿的情感,剥夺了幼儿自我探索的权利。一方面,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一些教师没有准确定位自己,把自己作为科学教育活动的主导角色。一些教师在科学教育活动过程中对幼儿的引导过于频繁,在幼儿通过自主探索获得科学知识,或者通过自我努力而解决科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时,不给幼儿时间,急于告诉幼儿结论,这就阻碍了幼儿的自主探索,无法锻炼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幼儿教师要杜绝懈怠心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设计科学活动时要讲究创新
在幼兒园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要正确认识幼儿教师这个职业,明白幼儿园的科学活动不是完全放任幼儿进行自由活动,幼师的职责也绝不仅仅是在幼儿进行科学活动时确保幼儿的安全,而是要设计、实施并指导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那么幼儿教师要杜绝懈怠心理,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幼儿的年龄阶段和身心发展特点制订科学合理的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年计划、月计划、阶段计划以及每一次具体的科学教育活动或者主题活动的方案,然后按照方案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教育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要进行必要的指导。另外,幼儿教师要积极开拓思维,在教学内容上要有所突破,在活动材料上要有所创新。虽然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要求,我们所能进行的科学教育内容大体上是不变的,但是如果教师能够进行创新性设计,带动幼儿开发新的活动材料,开创更具开展意义的科学教育活动,这对幼儿的创造力发展会有很大的助益。比如,在以“我会建高楼”为主题的科学探究活动中,每个幼儿会利用自己手中的材料搭建一座大楼,会有一部分幼儿在搭建过程中出现头重脚轻的问题,很多幼儿为了避免自己的大楼塌陷,只能用手扶住。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向幼儿提出问题,让幼儿思考自己的大楼为什么会不稳固,我们可不可以自己动手制作一些材料让自己的大楼更加稳定。如此一来,通过制作活动材料,既开发了幼儿的智力和创造力,又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更加丰富且富有创新性,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意义也就得到了升华。
三、生活化科学教学
其实孩子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和科学有关的小问题。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留心搜寻和捕捉生活中的的问题和现象,以科学的眼光来洞察其潜在的科学教育价值,把它转化为孩子们感兴趣的系列探索活动。一次,孩子们发现种植区饲养的蜗牛不动了。一位小朋友一手拿着放大镜,一手拿着尺子轻轻敲打蜗牛的壳,其他小朋友急忙来阻止他。他们之间发生了这样的对话:“蜗牛不能敲,他会被敲死的”“我在看蜗牛的壳是不是已经干了。如果蜗牛的壳干了,里面的蜗牛就已经死了,它的壳会变成透明的。”“你胡说!蜗牛现在睡觉了,它吃饱了东西是会睡觉的,它才不会死呢!”老师及时抓住了孩子们的争议点,围绕“蜗牛会睡觉吗”“它会冬眠吗”“蜗牛死后它的壳会变成透明的吗”设计一系列的科学游戏活动,并把这次系列游戏活动取名为“蜗牛探秘”。孩子们就像动画片中的侦探柯南一样,寻找并探索着有关蜗牛的问题和现象。随着孩子们的持续探索,他们惊奇地发现,蜗牛的确会“睡觉”,而且从什么时候开始就再也不吃东西、不出来活动了。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观察及查阅相关资料,孩子们知道蜗牛没有死,它正在冬眠。而且蜗牛壳在蜗牛死后会不会变成透明的问题,孩子们找到了许许多多的小蜗牛壳,他们一个个果真都是透明的,由此推断,在大蜗牛死后,它的壳也会比原来透亮。
结束语:
作为学前教育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通过开展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来实现的。幼儿教师要杜绝懈怠心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设计科学活动时要讲究创新;要正确认识幼儿教师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应该承担的角色和应该履行的职能;要尊重幼儿的差异性,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以此实现幼儿科学教学。
参考文献:
[1]李学书,范国睿.基于STEAM的幼儿园科学教育变革策略[J].教育科学,2020,36(01):82-90.
[2]杨晓萍,杨柳玉,杨雄.幼儿园科学教育融入STEM教育的核心价值与实施路径[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8,19(04):7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