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姨娘已经老了,但是她仍旧在白茶山忙碌着。
姨娘十七岁嫁到潭头村,便在这片种满白茶树的小村子安了家。十七岁,花一样的年纪,连爱情也是朦朦胧胧的,像树上未成熟的青梅,咬一口,清脆生涩。她同那个时代所有穷人家的孩子一样,早早当家,夙兴夜寐,以一个农妇人最大的勤劳美德,维持着小家的生活。
让我意外的是,在那个乡下还流行包办婚姻的20世纪70年代,姨娘和姨丈竟是自由恋爱。确切地说,姨娘是跟着姨丈“私奔” 到白茶山的,他们的爱情在当时遭到了外公的极大反对。
姨娘和姨丈的故事始于这片白茶山。那年,十六岁的姨娘到姨丈村子里的白茶山采茶。三月初春的小山村,料峭春寒,天还蒙蒙亮,空气里便氤氲着湿润寒凉的水雾。人在乡间的小路上走着,一会便浸没在白茫茫的大雾里。穿着水胶鞋,鞋面一片湿淋淋的水珠,粘了路边的杂草泥土,深一脚浅一脚在窄窄曲曲的小土路上留下了许多的足印。头发呢,在大雾里多走那么一會,便也湿漉漉的了,幸而包了头巾,戴着斗笠帽,才没叫这大雾的清晨打了个浑身湿淋。
“唦唦唦……”采茶姑娘纤细而修长的指尖快速择下一寸来长的茶青,发出清脆的声响。一芯一叶、两叶的小白茶密密叠叠紧挨着,茶芯饱满,身披小绒毛,小小嫩嫩的芽尖叶青翠欲滴。通常,采茶人右手采茶,左臂挎着筐,手心握满一把,便往箩筐里一丢,接着采下一茬。而我的姨娘是少有的采茶高手,她把筐稳当地贴在与胸口平高的白茶树上,灵巧的双手相互配合,左右开弓,凌厉如风,手到茶青尖叶如“小鸡啄米”一般,你还来不及细看,面前的茶青叶便被“啄”光了,采完一片,便同筐一起挪向下一片。
日头渐高,驱散了茶林间浓密的山雾。姨娘一头扎在茶树间,葱根般的指尖灵巧地忙碌着,似弹奏着一段轻快的采茶曲,晶莹的指甲盖上跳跃着初春的暖光。她时不时擦擦额角的汗滴,就着山间吹来的春天的暖风,轻轻哼着歌。远处青色的田野里,开着成片成片的马鞭草,浅紫色的细碎花朵在春风里婷婷摇动。有人生烟,有人插田,小村庄的清晨,宁静而忙碌。
那个时候,白茶村里户户有茶园,只一家少得可怜,那是村里的贫农。阿成是这家中的长子,父亲在他十岁那年便已去世,家里的五个孩子全靠母亲一人拉扯大。“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家里没了主心骨,一个柔弱的妇女如何维持生计呢?无非是将家里的田地、茶园卖的卖,分的分,勉强凑得些大米、地瓜,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家中的孩子饿到面黄肌瘦。阿成没有读过书,自父亲去世后,这个小小的身影就活跃在田里山野间,赤脚走过一岁又一岁的光阴,冬去春来。
这个小伙后来成为了我的姨丈。
那时,姨娘住在白茶山底下的一个海边小村,阿成住在白茶山村里。一座白茶山,让这两个原本风马牛不相及的年轻人结了爱情的因缘。谁也记不清当春风轻轻吹过一个眉眼清秀的小姑娘的脸颊时,那额角微微渗出的汗珠又在谁的心间泛起涟漪。阿成的爱情同他怯懦的、朴实的性格一样,细腻无声。他每天早早上山拾一大麻袋柴火,从中挑拣出干净易燃的小枝条另装在一个小麻袋里,用绳头绑紧。傍晚下山途中路过姨娘采茶的那片林子,轻轻放下麻袋,便头也不回地跑了,只字未言。刚开始,姨娘还疑心这个年轻人脑子有毛病,收了几次姨丈的柴火后,姨娘心眼儿忽的明亮起来。终于有一天,当姨丈又一次放下柴火准备“逃跑”时,姨娘脆生生地叫住了他:“喂,我今天采茶手扎伤了,这袋柴火能帮我送回去吗?”小伙子的心跳跟不上脚步,漏跳了几拍。他回过头,第一次与眼前的女孩子四目相对,挠挠头,又怯生生地低下了头。
春天暮晚的风静静吹拂着山野,青色的田野里成片成片蓊郁的马鞭草随风摇曳着身影,紫色的花朵在夕阳下明艳而清秀。暖黄的光影间,两个年轻人隔了一些距离慢慢地、静默地走着,心头似乎也浮动起幽微的野花清香。远处白色的炊烟缕缕袅袅,鸭子成群地回了家,嘎嘎叫着;采茶的、拾柴火的农人各自带回了一天的劳动成果,慢悠悠地从山林里钻出来;种田的老农牵着水牛,一起往炊烟的方向走去……分别的时候,年青小伙采了一小把开着淡紫色小花的马鞭草,送给身旁的姑娘。
那一天,这朦胧而青涩的爱情在两个人年轻人的心里扎根、开花。可是,当外公打听到阿成的家庭情况后,威严震怒,极力反对。说来也奇怪,姨娘是家中的长女,一向乖巧孝顺,却唯独对自己的爱情十分倔强、坚定。十七岁那年,在一个天未亮的初春,她趁着熟睡的外公还未醒来,匆忙地收拾了几件随身衣物,迎着朦胧的晨光,一头扎进乳白色的大雾中。她就这样慌乱地离开了外公家。我的母亲那时还小,才八岁,对她这可亲的姐姐自是十分不舍的,但她仍然帮着姨娘一起瞒了外公。为此,母亲没少挨外公的痛揍呢!据说,姨娘走的时候并没有哭,可踏上一程又一程的山路时,泪水浸湿了身旁年青人的衣裳。山脚下,微弱的萤萤灯火忽明忽闪,山路间,是弯弯曲曲泥泞的山路,一程一程,走得缓慢。
干皱皱的厚实木头砌成的屋身,铺满灰色瓦片的尖状屋顶,屋子里黑乎乎的少有阳光漫进,坑坑洼洼的黑泥地,一年四季似乎都是黏嗒嗒的模样,每逢雨天,屋外下着大雨,屋内是湿淋的一地,真可插秧……这一贫如洗的家,并没有吓退姨娘,她已经离开了生养自己的家了,哪怕眼前的房子再破败,从此便也是她的家了!
姨丈成家后,分到了一小间破旧的小屋子。姨娘掏出了私房钱,买了新婚的被褥、衣饰、鞋袜,又添置了几件小家什,姨丈日夜忙碌,把卖柴火的钱用来修缮小屋子,添砖加瓦、抹匀墙灰。小屋虽然小,在两人的操持下却温暖干净。两个年轻人开始认认真真过起日子来。
一间小破屋,两亩田地,半亩茶园。姨娘却从未抱怨过生活的贫苦,每天早早地做了饭,包一点干饭带上山,其余的盖在大锅中用柴堆的余热保温。姨娘采茶、拔猪草,姨丈种田、拾柴火。当黄昏最后一缕微光洒在两个朝气蓬勃的脸庞时,他们便坐在灶台旁吃着热腾腾的饭……夜晚,姨娘会点上一盏煤油灯,借着微弱的晕黄的光,一针一线地织着毛衣,纳着鞋底,为家里贴补家用。 寒来暑往,他们小小的身影在四季的变化中穿梭,当屋顶的灰色瓦片渐渐变成厚厚的青瓦时,我的两个大哥哥竟也可以扯着衣角“咿咿呀呀”地在田野里玩耍了。
我长到三岁时,因家里的一些变故,被母亲辗转寄养到姨娘家。那时,我的姨娘三十多岁,我的两个大哥哥约是十来岁。因为年纪小,许多记忆像依依墟里的炊烟,淡漠而遥远了。但我记忆的底色里,清楚地感受到母爱的温暖,是姨娘给予的。刚到白茶山,晚上睡觉我常常哭着惊醒,姨娘拥着我,轻抚我的背,漆黑长夜,她悠悠地哼着歌谣,这歌声的曲调里,有些竟也是母亲曾哼过的,我便在这轻柔缥缈的歌声里渐渐睡沉了。每天天未亮,一个身影从容地在灶台边忙忙碌碌,为家人备下一天的饭食。天刚泛起鱼肚白,这个身影又匆忙地走向茶林深处。
刚来到姨娘家,每天我都坐在高高的门槛边,趴着痕迹斑斑的木板门,满心地等待着母亲来接我回家。时间一久,总也等不到母亲,目光所至,变成了等我的姨娘。门前是那条窄窄弯弯的小土路,路的一旁便是盛开着紫色小花的马鞭草田野。等啊等,暮色的昏黄里,驮着大麻袋,右手横跨一个竹编篮的身影缓缓地向小路的这头走来……姨娘对我是极为温柔且偏爱的,乡里买不到好吃的零食,便会从集市带回好吃的糖果和时兴的玩具给我,而我的两个大哥哥却什么也没有。我常常有种隐隐的胜利。终于,“报复”来了,两个大哥哥趁着姨娘和姨丈上山劳作时,抢去我的一袋糖果,一口气全吃光了,拔去了我的布娃娃那头金色的长发。然而,他们的胜利是短暂的,就在当晚,兄弟俩在姨娘的“竹笋炒肉丝”夹攻中,哭天抢地,既怪姨娘“偏心”,又连连保证“再也不敢” ……打过之后,姨娘突然就哭了。那是我第一次见姨娘哭,当时,我不明白为何姨娘也要哭,只知道姨娘哭,我也跟着哭。多年后,我终于知道,原来在我之前,哥哥们从来没有得到过一整袋的糖果,更没有见过什么玩具。
再苦的生活,也有意外的冰甜。姨娘从十七岁嫁到白茶山,外公便与之彻底断了来往。姨娘不是没有回去过,只是每一次,外公都避而不见。而我寄养在姨娘家里的那段时间,姨娘和外公的关系竟不动声色地缓和了。有一回,外公驮了一袋米,提着几篮子鸡蛋,从山下走了几小时的山路,说是来看我。外公刚一踏进门,姨丈坐立不安,忙前忙后杀鸡宰鸭,而姨娘呢,安静地站在外公身边,红红的眼睛不知哭过多少回。两个哥哥凑到外公身边,开心地叫着“外公,外公……”这一刻,她梦寐以求了很多年。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无论姨娘姨丈平日里如何辛苦劳作,家里田少茶薄,所得的收入也僅够果腹而已。
世纪之初,政府大力发展白茶产业,白茶的种植规模年年扩大。姨娘很快发现了商机。茶农一整个春夏辛苦采茶,所得茶青皆被茶商低价收购,山中交通不便,很多茶农虽不情愿,却无可奈何。姨娘咬牙借钱买了一辆三轮汽车,凭借着对白茶山十里八乡茶青品质的熟悉和年少微识的几个字,做起了茶青收购生意,以茶青的品质定收购价,从不刻意压价。
往后几年,福鼎白茶声名鹊起,渐成地方名片,茶青价格亦是年年水涨船高。姨娘承包了十几亩茶园,自己办厂生产成品的白茶。白茶村海拔高,常年云雾缭绕,所种植的茶青品质上乘,自然萎凋日晒的白茶都香气扑鼻,身披白毫而滋味鲜爽。姨娘和姨丈那几年一头扎在茶园和茶厂间,日复一日地钻研制茶技术、改良制茶工艺,从茶青萎凋的时间、温度、湿度,到干茶焙火的时间、温度以及成品茶存放转化的仓库的湿度、环境等,都细细地实践、研究再实践。日子如流水般细细流淌,没有高山险川,却也一路磕磕绊绊。
那些年,许多茶农享受着茶青上涨带来的红利时,姨娘和姨丈却因为钻研制茶技术,停止了收购茶青的生意。自家茶园的茶多数投入到技术试验里,前三年,总是因为工艺上或多或少的欠缺,成品茶口感不佳。若是将就着卖出也能盈利,可是姨娘却宁愿堆货也不卖出。这个决定让他们入不敷出,年年亏损,几度山穷水尽……
潜心研究制茶工艺的第四年,终于,姨娘家的茶出名了,白毫银针,只沸水一冲,杏花香气清新馥郁,身披银毫的针芯棵棵直立而起,在水里舒展出一个春天的明媚与柔和,茶汤绵柔而清新甘甜,间杂山间独有的草木灵气,一喝难忘。市里一家大茶企和姨娘的茶厂签订合同,预定当年的全部成品茶,并要求扩大生产规模……
那些曾经质疑奚落的声音至此戛然而止,白茶山的制茶风在姨娘一家的带动下渐渐涌动起来……
姨娘虽然已经老了,但她和姨丈依旧日日在白茶山忙碌,两个微驼的身影肩并肩走在空旷的山野中,紫色的马鞭草还在风中婷婷地摇动着,暖色的光洒在他们银色的鬓发上,可是两个人的眼睛仍是明亮的。暮色四合,春夏秋冬。那一刻,四十多年的时光仿佛凝固了。
姨娘十七岁嫁到潭头村,便在这片种满白茶树的小村子安了家。十七岁,花一样的年纪,连爱情也是朦朦胧胧的,像树上未成熟的青梅,咬一口,清脆生涩。她同那个时代所有穷人家的孩子一样,早早当家,夙兴夜寐,以一个农妇人最大的勤劳美德,维持着小家的生活。
让我意外的是,在那个乡下还流行包办婚姻的20世纪70年代,姨娘和姨丈竟是自由恋爱。确切地说,姨娘是跟着姨丈“私奔” 到白茶山的,他们的爱情在当时遭到了外公的极大反对。
姨娘和姨丈的故事始于这片白茶山。那年,十六岁的姨娘到姨丈村子里的白茶山采茶。三月初春的小山村,料峭春寒,天还蒙蒙亮,空气里便氤氲着湿润寒凉的水雾。人在乡间的小路上走着,一会便浸没在白茫茫的大雾里。穿着水胶鞋,鞋面一片湿淋淋的水珠,粘了路边的杂草泥土,深一脚浅一脚在窄窄曲曲的小土路上留下了许多的足印。头发呢,在大雾里多走那么一會,便也湿漉漉的了,幸而包了头巾,戴着斗笠帽,才没叫这大雾的清晨打了个浑身湿淋。
“唦唦唦……”采茶姑娘纤细而修长的指尖快速择下一寸来长的茶青,发出清脆的声响。一芯一叶、两叶的小白茶密密叠叠紧挨着,茶芯饱满,身披小绒毛,小小嫩嫩的芽尖叶青翠欲滴。通常,采茶人右手采茶,左臂挎着筐,手心握满一把,便往箩筐里一丢,接着采下一茬。而我的姨娘是少有的采茶高手,她把筐稳当地贴在与胸口平高的白茶树上,灵巧的双手相互配合,左右开弓,凌厉如风,手到茶青尖叶如“小鸡啄米”一般,你还来不及细看,面前的茶青叶便被“啄”光了,采完一片,便同筐一起挪向下一片。
日头渐高,驱散了茶林间浓密的山雾。姨娘一头扎在茶树间,葱根般的指尖灵巧地忙碌着,似弹奏着一段轻快的采茶曲,晶莹的指甲盖上跳跃着初春的暖光。她时不时擦擦额角的汗滴,就着山间吹来的春天的暖风,轻轻哼着歌。远处青色的田野里,开着成片成片的马鞭草,浅紫色的细碎花朵在春风里婷婷摇动。有人生烟,有人插田,小村庄的清晨,宁静而忙碌。
那个时候,白茶村里户户有茶园,只一家少得可怜,那是村里的贫农。阿成是这家中的长子,父亲在他十岁那年便已去世,家里的五个孩子全靠母亲一人拉扯大。“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家里没了主心骨,一个柔弱的妇女如何维持生计呢?无非是将家里的田地、茶园卖的卖,分的分,勉强凑得些大米、地瓜,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家中的孩子饿到面黄肌瘦。阿成没有读过书,自父亲去世后,这个小小的身影就活跃在田里山野间,赤脚走过一岁又一岁的光阴,冬去春来。
这个小伙后来成为了我的姨丈。
那时,姨娘住在白茶山底下的一个海边小村,阿成住在白茶山村里。一座白茶山,让这两个原本风马牛不相及的年轻人结了爱情的因缘。谁也记不清当春风轻轻吹过一个眉眼清秀的小姑娘的脸颊时,那额角微微渗出的汗珠又在谁的心间泛起涟漪。阿成的爱情同他怯懦的、朴实的性格一样,细腻无声。他每天早早上山拾一大麻袋柴火,从中挑拣出干净易燃的小枝条另装在一个小麻袋里,用绳头绑紧。傍晚下山途中路过姨娘采茶的那片林子,轻轻放下麻袋,便头也不回地跑了,只字未言。刚开始,姨娘还疑心这个年轻人脑子有毛病,收了几次姨丈的柴火后,姨娘心眼儿忽的明亮起来。终于有一天,当姨丈又一次放下柴火准备“逃跑”时,姨娘脆生生地叫住了他:“喂,我今天采茶手扎伤了,这袋柴火能帮我送回去吗?”小伙子的心跳跟不上脚步,漏跳了几拍。他回过头,第一次与眼前的女孩子四目相对,挠挠头,又怯生生地低下了头。
春天暮晚的风静静吹拂着山野,青色的田野里成片成片蓊郁的马鞭草随风摇曳着身影,紫色的花朵在夕阳下明艳而清秀。暖黄的光影间,两个年轻人隔了一些距离慢慢地、静默地走着,心头似乎也浮动起幽微的野花清香。远处白色的炊烟缕缕袅袅,鸭子成群地回了家,嘎嘎叫着;采茶的、拾柴火的农人各自带回了一天的劳动成果,慢悠悠地从山林里钻出来;种田的老农牵着水牛,一起往炊烟的方向走去……分别的时候,年青小伙采了一小把开着淡紫色小花的马鞭草,送给身旁的姑娘。
那一天,这朦胧而青涩的爱情在两个人年轻人的心里扎根、开花。可是,当外公打听到阿成的家庭情况后,威严震怒,极力反对。说来也奇怪,姨娘是家中的长女,一向乖巧孝顺,却唯独对自己的爱情十分倔强、坚定。十七岁那年,在一个天未亮的初春,她趁着熟睡的外公还未醒来,匆忙地收拾了几件随身衣物,迎着朦胧的晨光,一头扎进乳白色的大雾中。她就这样慌乱地离开了外公家。我的母亲那时还小,才八岁,对她这可亲的姐姐自是十分不舍的,但她仍然帮着姨娘一起瞒了外公。为此,母亲没少挨外公的痛揍呢!据说,姨娘走的时候并没有哭,可踏上一程又一程的山路时,泪水浸湿了身旁年青人的衣裳。山脚下,微弱的萤萤灯火忽明忽闪,山路间,是弯弯曲曲泥泞的山路,一程一程,走得缓慢。
干皱皱的厚实木头砌成的屋身,铺满灰色瓦片的尖状屋顶,屋子里黑乎乎的少有阳光漫进,坑坑洼洼的黑泥地,一年四季似乎都是黏嗒嗒的模样,每逢雨天,屋外下着大雨,屋内是湿淋的一地,真可插秧……这一贫如洗的家,并没有吓退姨娘,她已经离开了生养自己的家了,哪怕眼前的房子再破败,从此便也是她的家了!
姨丈成家后,分到了一小间破旧的小屋子。姨娘掏出了私房钱,买了新婚的被褥、衣饰、鞋袜,又添置了几件小家什,姨丈日夜忙碌,把卖柴火的钱用来修缮小屋子,添砖加瓦、抹匀墙灰。小屋虽然小,在两人的操持下却温暖干净。两个年轻人开始认认真真过起日子来。
一间小破屋,两亩田地,半亩茶园。姨娘却从未抱怨过生活的贫苦,每天早早地做了饭,包一点干饭带上山,其余的盖在大锅中用柴堆的余热保温。姨娘采茶、拔猪草,姨丈种田、拾柴火。当黄昏最后一缕微光洒在两个朝气蓬勃的脸庞时,他们便坐在灶台旁吃着热腾腾的饭……夜晚,姨娘会点上一盏煤油灯,借着微弱的晕黄的光,一针一线地织着毛衣,纳着鞋底,为家里贴补家用。 寒来暑往,他们小小的身影在四季的变化中穿梭,当屋顶的灰色瓦片渐渐变成厚厚的青瓦时,我的两个大哥哥竟也可以扯着衣角“咿咿呀呀”地在田野里玩耍了。
我长到三岁时,因家里的一些变故,被母亲辗转寄养到姨娘家。那时,我的姨娘三十多岁,我的两个大哥哥约是十来岁。因为年纪小,许多记忆像依依墟里的炊烟,淡漠而遥远了。但我记忆的底色里,清楚地感受到母爱的温暖,是姨娘给予的。刚到白茶山,晚上睡觉我常常哭着惊醒,姨娘拥着我,轻抚我的背,漆黑长夜,她悠悠地哼着歌谣,这歌声的曲调里,有些竟也是母亲曾哼过的,我便在这轻柔缥缈的歌声里渐渐睡沉了。每天天未亮,一个身影从容地在灶台边忙忙碌碌,为家人备下一天的饭食。天刚泛起鱼肚白,这个身影又匆忙地走向茶林深处。
刚来到姨娘家,每天我都坐在高高的门槛边,趴着痕迹斑斑的木板门,满心地等待着母亲来接我回家。时间一久,总也等不到母亲,目光所至,变成了等我的姨娘。门前是那条窄窄弯弯的小土路,路的一旁便是盛开着紫色小花的马鞭草田野。等啊等,暮色的昏黄里,驮着大麻袋,右手横跨一个竹编篮的身影缓缓地向小路的这头走来……姨娘对我是极为温柔且偏爱的,乡里买不到好吃的零食,便会从集市带回好吃的糖果和时兴的玩具给我,而我的两个大哥哥却什么也没有。我常常有种隐隐的胜利。终于,“报复”来了,两个大哥哥趁着姨娘和姨丈上山劳作时,抢去我的一袋糖果,一口气全吃光了,拔去了我的布娃娃那头金色的长发。然而,他们的胜利是短暂的,就在当晚,兄弟俩在姨娘的“竹笋炒肉丝”夹攻中,哭天抢地,既怪姨娘“偏心”,又连连保证“再也不敢” ……打过之后,姨娘突然就哭了。那是我第一次见姨娘哭,当时,我不明白为何姨娘也要哭,只知道姨娘哭,我也跟着哭。多年后,我终于知道,原来在我之前,哥哥们从来没有得到过一整袋的糖果,更没有见过什么玩具。
再苦的生活,也有意外的冰甜。姨娘从十七岁嫁到白茶山,外公便与之彻底断了来往。姨娘不是没有回去过,只是每一次,外公都避而不见。而我寄养在姨娘家里的那段时间,姨娘和外公的关系竟不动声色地缓和了。有一回,外公驮了一袋米,提着几篮子鸡蛋,从山下走了几小时的山路,说是来看我。外公刚一踏进门,姨丈坐立不安,忙前忙后杀鸡宰鸭,而姨娘呢,安静地站在外公身边,红红的眼睛不知哭过多少回。两个哥哥凑到外公身边,开心地叫着“外公,外公……”这一刻,她梦寐以求了很多年。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无论姨娘姨丈平日里如何辛苦劳作,家里田少茶薄,所得的收入也僅够果腹而已。
世纪之初,政府大力发展白茶产业,白茶的种植规模年年扩大。姨娘很快发现了商机。茶农一整个春夏辛苦采茶,所得茶青皆被茶商低价收购,山中交通不便,很多茶农虽不情愿,却无可奈何。姨娘咬牙借钱买了一辆三轮汽车,凭借着对白茶山十里八乡茶青品质的熟悉和年少微识的几个字,做起了茶青收购生意,以茶青的品质定收购价,从不刻意压价。
往后几年,福鼎白茶声名鹊起,渐成地方名片,茶青价格亦是年年水涨船高。姨娘承包了十几亩茶园,自己办厂生产成品的白茶。白茶村海拔高,常年云雾缭绕,所种植的茶青品质上乘,自然萎凋日晒的白茶都香气扑鼻,身披白毫而滋味鲜爽。姨娘和姨丈那几年一头扎在茶园和茶厂间,日复一日地钻研制茶技术、改良制茶工艺,从茶青萎凋的时间、温度、湿度,到干茶焙火的时间、温度以及成品茶存放转化的仓库的湿度、环境等,都细细地实践、研究再实践。日子如流水般细细流淌,没有高山险川,却也一路磕磕绊绊。
那些年,许多茶农享受着茶青上涨带来的红利时,姨娘和姨丈却因为钻研制茶技术,停止了收购茶青的生意。自家茶园的茶多数投入到技术试验里,前三年,总是因为工艺上或多或少的欠缺,成品茶口感不佳。若是将就着卖出也能盈利,可是姨娘却宁愿堆货也不卖出。这个决定让他们入不敷出,年年亏损,几度山穷水尽……
潜心研究制茶工艺的第四年,终于,姨娘家的茶出名了,白毫银针,只沸水一冲,杏花香气清新馥郁,身披银毫的针芯棵棵直立而起,在水里舒展出一个春天的明媚与柔和,茶汤绵柔而清新甘甜,间杂山间独有的草木灵气,一喝难忘。市里一家大茶企和姨娘的茶厂签订合同,预定当年的全部成品茶,并要求扩大生产规模……
那些曾经质疑奚落的声音至此戛然而止,白茶山的制茶风在姨娘一家的带动下渐渐涌动起来……
姨娘虽然已经老了,但她和姨丈依旧日日在白茶山忙碌,两个微驼的身影肩并肩走在空旷的山野中,紫色的马鞭草还在风中婷婷地摇动着,暖色的光洒在他们银色的鬓发上,可是两个人的眼睛仍是明亮的。暮色四合,春夏秋冬。那一刻,四十多年的时光仿佛凝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