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相互促进的“共同体”,是构成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阅读是积累是吸收,写作是表达是倾吐。教师在教学中应处理好阅读与写作的五种关系,即阅读文章的内容是写作素材的来源、阅读文章的架构是写作方式的参考、阅读文章的文字是写作语言的积累、阅读文章的感受是写作情感的表达、阅读文章的亮点是写作规律的体现,以有效提高学生在阅读中提升写作的能力与水平。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 写作 五种关系
语文教学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板块:阅读与写作。它们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两种语文能力。从形式上讲,阅读是“读”,是学生被动地接触既定的文字;写作是“写”,是学生主动地创造开放的文字。虽然两者看似以各自不同的、“完全相反”的形式存在着,但实际上两者却是相互交融、彼此促进的协同关系。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科学、高效、合理地处理好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带领学生找到两者的契合点与连接点,让学生学会在吸收阅读精华之后,更好地将其转化为写作亮点并倾吐出更灿烂的文字。阅读与写作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阅读文章的内容——写作素材的来源
不少学生在写作中经常出现文思枯竭、内容乏善可陈,或是反复言说类似的内容,实际上,这就是写作素材匮乏的表现。一般来讲,写作素材可分为直接素材与间接素材两种。直接素材是指学生亲身经历的、自己直接从生活中获取的,主要表现为在生活中汲取写作的灵感。间接素材是指学生通过第三方载体间接获取的,主要表现为听说与阅读。因此,阅读是积累写作素材的方式之一,特别是入选教材的文章,不论是内容还是主题,都是非常优秀的,因此,文章内容实际上就是获取写作素材的一种途径。例如,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民俗风情》中的文章向学生介绍了:社戏这种风俗戏艺,端午节、中秋节这些传统节日,对联这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等。特别是社戏与对联,学生在生活中接触不多,但写作中如涉及这方面内容时,学生就不会因接触少而觉得陌生了。再如,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动物世界》中出现的松鼠、金龟子、熊猫、蝉、孤雁、鹧鸪等动物,学生也可能较少有机会近距离地观察或饲养,但通过阅读文章,学生可以有所了解,在日后写作中也可以将其作为写作的素材。由此不难发现,学生只要做一个有心人,教材中的各种阅读内容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
二、阅读文章的架构——写作方式的参考
写作是指作者用语言文字来反映客观事物,传递知识信息,表达思想情感的一种脑力劳作过程。它并不是简单文字的堆砌,而要以一种合理的思路与科学的框架去述写,这意味着写作需要“章法”。实际上,语文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时都会向学生介绍写作的方式,包括题材、体裁、结构、形式等。这种“框架式”的教学,一方面,从学生对知识的热爱度和理解度看,这种教学方法略显抽象;另一方面,教学形式较为呆板,如教法不当,则很容易遏制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不能天马行空式地肆意书写,其结果只不过是文字的涂鸦或情感的宣泄,而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章。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把握写作的创造性与规范性,教师可以借助阅读教材文章来实现。例如,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古代诗词三首”、第二单元中的“现代诗二首”,对学生来讲,诗歌写作是比较难的一种写作类型,它除了文字技巧的运用外,还必须遵循诗歌本身的写作要求。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诗歌写作能力,学生可以参考、仿照教材中诗歌的写作方式。如第四单元中的《春》《夏》等散文,它们也是学生散文写作的借鉴。由此可见,学生通过阅读和研究教材中的文章写作架构、形式、方法,将有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各种文体的写作技巧。
三、阅读文章的文字——写作语言的积累
学生遣词造句的功底在写作中展露无遗,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评判学生写作水平高低的标准。实际上,写作语言能力的提升并不是几年之内,或者几个月之内就可以实现的,更不是单纯地靠背诵优美文段或名人名句就可以提高的。特别是对名人名句的引用,在学生的写作中颇有“泛滥成灾”的趋向,不少学生不顾上下文的内在联系,只为了增加文章亮点而生硬地引用名言警句,其结果适得其反。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积累写作语言,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关注阅读文章中的遣词造句,特别在阅读教学时,教师要适当合理地指出文章中的美词雅句。美词雅句并不是单纯指华丽的辞藻或气势磅礴的句子,而是搭配得当、描写细腻的一些词或句子。以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白杨礼赞》一文为例:修饰远山连峰用“宛若并肩”;修饰困倦情绪用“恹恹欲睡”;修饰白杨树“性格”用“伟岸、正直、朴素、严肃、温和、坚强不屈”;修饰白杨树树皮用“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等。这些修饰词如单独运用不是特别出彩,但用于修饰特定的对象时,就显得自然优美,沁人心脾,这说明写作语言要合理搭配,不能过分追求词藻的华丽。如学生能对阅读文章中的美词雅句做好记录并定期翻阅,对于提高自己的遣词造句及语言运用能力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四、阅读文章的感受——写作情感的表达
文章写作是作者描述现象、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与渠道。因此,作为“有温度”的文章,它还应是作者情感的有效表达与传递。但在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部分学生在表达个人情感时总会略显生硬,或寡淡无味,或过分浮夸,总之,写出的文章难以给人一种舒服、自然的感觉。实际上,学生可以反向练习,即从读者的角度去阅读一篇文章,在欣赏、品鉴、感悟文章情感的过程中去逐步体会作者是如何在文章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例如,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周总理,你在哪里》一文中,作者倾诉了对周总理的无限哀思与深情怀念之情;八年级上册《我的母亲》一文中,作者表达了对母亲的爱戴、感恩之情;九年级上册《在烈日和暴雨下》一文中,作者表达了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以及对人吃人制度的强烈抗议之情等。从语言文字的角度上看,这几篇阅读文章并没有运用大量华丽的辞藻,而都采用了朴素无华的语言风格,这丝毫未影响作者丰富情感的表达,读者可以从文章中体会到作者的真挚情感。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写作情感的表达应当是水到渠成的、发自内心的,学生可以通过反向思维,在阅读文章中逐渐领悟“如何在写作中表达个人的思想感情”。
五、阅读文章的亮点——写作规律的体现
写作虽然是一种比较个人化、独立化的脑力劳作活动,但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规律性,写作也不例外。对于优秀的文章,尽管内容有别、风格各异,但其作品必定会有相似的闪光点,这些都是提高文章层次的关键所在。因此,学生要想更好地把握写作技巧,就要通过阅读和研究文章的亮点来实现。例如,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紫藤萝瀑布》一文运用了拟人的写法;《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一文运用了从现象到本质,由表及里的逻辑说明顺序;《多一些宽容》一文运用了理论论证及其所表现出的严谨结构与构思等。只要学生对阅读文章进行深入的研读,条理清晰地解析文章,就可以从中捕获到各种各样的写作技巧,学生一旦总结并理解了这些技巧,就可以在写作中有意识地、有目的地去运用了,从而为个人的文章增添色彩。
从“传输方式”的角度上看,阅读是输入,是汲取,是吸收;写作是输出,是释放,是展示。实际上,阅读与写作是两个相互促进的“共同体”,没有思考与沉淀的阅读,只是走马观花似的阅读,没有情感与灵魂的写作,只是文字的杂乱堆砌。教师与学生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我认为,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教师要把握好两者的关系,帮助学生更好地借助阅读来提升写作水平,通过写作更好地推动阅读,最终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参考文献
[1]孙小平.浅论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紧密结合[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0(9B).
[2]周义堂.阅读与写作的结合[J].中学教与学,2002(11).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 写作 五种关系
语文教学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板块:阅读与写作。它们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两种语文能力。从形式上讲,阅读是“读”,是学生被动地接触既定的文字;写作是“写”,是学生主动地创造开放的文字。虽然两者看似以各自不同的、“完全相反”的形式存在着,但实际上两者却是相互交融、彼此促进的协同关系。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科学、高效、合理地处理好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带领学生找到两者的契合点与连接点,让学生学会在吸收阅读精华之后,更好地将其转化为写作亮点并倾吐出更灿烂的文字。阅读与写作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阅读文章的内容——写作素材的来源
不少学生在写作中经常出现文思枯竭、内容乏善可陈,或是反复言说类似的内容,实际上,这就是写作素材匮乏的表现。一般来讲,写作素材可分为直接素材与间接素材两种。直接素材是指学生亲身经历的、自己直接从生活中获取的,主要表现为在生活中汲取写作的灵感。间接素材是指学生通过第三方载体间接获取的,主要表现为听说与阅读。因此,阅读是积累写作素材的方式之一,特别是入选教材的文章,不论是内容还是主题,都是非常优秀的,因此,文章内容实际上就是获取写作素材的一种途径。例如,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民俗风情》中的文章向学生介绍了:社戏这种风俗戏艺,端午节、中秋节这些传统节日,对联这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等。特别是社戏与对联,学生在生活中接触不多,但写作中如涉及这方面内容时,学生就不会因接触少而觉得陌生了。再如,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动物世界》中出现的松鼠、金龟子、熊猫、蝉、孤雁、鹧鸪等动物,学生也可能较少有机会近距离地观察或饲养,但通过阅读文章,学生可以有所了解,在日后写作中也可以将其作为写作的素材。由此不难发现,学生只要做一个有心人,教材中的各种阅读内容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
二、阅读文章的架构——写作方式的参考
写作是指作者用语言文字来反映客观事物,传递知识信息,表达思想情感的一种脑力劳作过程。它并不是简单文字的堆砌,而要以一种合理的思路与科学的框架去述写,这意味着写作需要“章法”。实际上,语文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时都会向学生介绍写作的方式,包括题材、体裁、结构、形式等。这种“框架式”的教学,一方面,从学生对知识的热爱度和理解度看,这种教学方法略显抽象;另一方面,教学形式较为呆板,如教法不当,则很容易遏制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不能天马行空式地肆意书写,其结果只不过是文字的涂鸦或情感的宣泄,而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章。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把握写作的创造性与规范性,教师可以借助阅读教材文章来实现。例如,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古代诗词三首”、第二单元中的“现代诗二首”,对学生来讲,诗歌写作是比较难的一种写作类型,它除了文字技巧的运用外,还必须遵循诗歌本身的写作要求。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诗歌写作能力,学生可以参考、仿照教材中诗歌的写作方式。如第四单元中的《春》《夏》等散文,它们也是学生散文写作的借鉴。由此可见,学生通过阅读和研究教材中的文章写作架构、形式、方法,将有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各种文体的写作技巧。
三、阅读文章的文字——写作语言的积累
学生遣词造句的功底在写作中展露无遗,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评判学生写作水平高低的标准。实际上,写作语言能力的提升并不是几年之内,或者几个月之内就可以实现的,更不是单纯地靠背诵优美文段或名人名句就可以提高的。特别是对名人名句的引用,在学生的写作中颇有“泛滥成灾”的趋向,不少学生不顾上下文的内在联系,只为了增加文章亮点而生硬地引用名言警句,其结果适得其反。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积累写作语言,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关注阅读文章中的遣词造句,特别在阅读教学时,教师要适当合理地指出文章中的美词雅句。美词雅句并不是单纯指华丽的辞藻或气势磅礴的句子,而是搭配得当、描写细腻的一些词或句子。以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白杨礼赞》一文为例:修饰远山连峰用“宛若并肩”;修饰困倦情绪用“恹恹欲睡”;修饰白杨树“性格”用“伟岸、正直、朴素、严肃、温和、坚强不屈”;修饰白杨树树皮用“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等。这些修饰词如单独运用不是特别出彩,但用于修饰特定的对象时,就显得自然优美,沁人心脾,这说明写作语言要合理搭配,不能过分追求词藻的华丽。如学生能对阅读文章中的美词雅句做好记录并定期翻阅,对于提高自己的遣词造句及语言运用能力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四、阅读文章的感受——写作情感的表达
文章写作是作者描述现象、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与渠道。因此,作为“有温度”的文章,它还应是作者情感的有效表达与传递。但在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部分学生在表达个人情感时总会略显生硬,或寡淡无味,或过分浮夸,总之,写出的文章难以给人一种舒服、自然的感觉。实际上,学生可以反向练习,即从读者的角度去阅读一篇文章,在欣赏、品鉴、感悟文章情感的过程中去逐步体会作者是如何在文章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例如,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周总理,你在哪里》一文中,作者倾诉了对周总理的无限哀思与深情怀念之情;八年级上册《我的母亲》一文中,作者表达了对母亲的爱戴、感恩之情;九年级上册《在烈日和暴雨下》一文中,作者表达了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以及对人吃人制度的强烈抗议之情等。从语言文字的角度上看,这几篇阅读文章并没有运用大量华丽的辞藻,而都采用了朴素无华的语言风格,这丝毫未影响作者丰富情感的表达,读者可以从文章中体会到作者的真挚情感。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写作情感的表达应当是水到渠成的、发自内心的,学生可以通过反向思维,在阅读文章中逐渐领悟“如何在写作中表达个人的思想感情”。
五、阅读文章的亮点——写作规律的体现
写作虽然是一种比较个人化、独立化的脑力劳作活动,但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规律性,写作也不例外。对于优秀的文章,尽管内容有别、风格各异,但其作品必定会有相似的闪光点,这些都是提高文章层次的关键所在。因此,学生要想更好地把握写作技巧,就要通过阅读和研究文章的亮点来实现。例如,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紫藤萝瀑布》一文运用了拟人的写法;《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一文运用了从现象到本质,由表及里的逻辑说明顺序;《多一些宽容》一文运用了理论论证及其所表现出的严谨结构与构思等。只要学生对阅读文章进行深入的研读,条理清晰地解析文章,就可以从中捕获到各种各样的写作技巧,学生一旦总结并理解了这些技巧,就可以在写作中有意识地、有目的地去运用了,从而为个人的文章增添色彩。
从“传输方式”的角度上看,阅读是输入,是汲取,是吸收;写作是输出,是释放,是展示。实际上,阅读与写作是两个相互促进的“共同体”,没有思考与沉淀的阅读,只是走马观花似的阅读,没有情感与灵魂的写作,只是文字的杂乱堆砌。教师与学生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我认为,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教师要把握好两者的关系,帮助学生更好地借助阅读来提升写作水平,通过写作更好地推动阅读,最终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参考文献
[1]孙小平.浅论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紧密结合[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0(9B).
[2]周义堂.阅读与写作的结合[J].中学教与学,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