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棉花绿盲蝽在东营地区危害加重的主要原因是棉花与冬枣间作模式有利于其生长发育,加之抗虫棉大面积种植,农药用量减少,虫口密度进一步增加。调查结果显示,棉花绿盲蝽在东营一年发生5代,前两代危害最重,第1代危害高峰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第2代危害高峰在6月中旬,枣棉间作田重于单纯棉田。防治用药以氟虫腈、甲氰菊酯和马拉硫磷防治效果最好,用药后第3天防效分别为97,1%、95.3%和95.0%,用药后第7天防效分别为93.3%、87.3%和86.1%。
关键词:棉花绿盲蝽;发生规律;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5.622+.9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1)02-0083-03
绿盲蝽寄主范围广泛,能危害棉花、果树、牧草、蔬菜等多种作物。20世纪90年代以前,绿盲蝽虽然危害棉花,但由于棉铃虫大发生,农药使用量大,绿盲蝽仅为次要害虫。随着90年代末推广种植转Bt基因抗虫棉,在有效控制了棉铃虫危害的同时,棉田用药显著减少,加之东营地区冬枣种植面积扩大,形成棉花、冬枣为主的种植结构,使绿盲蝽具有良好的连续食物来源,从而导致危害加重,并逐渐上升为主要害虫。为摸清绿盲蝽在棉花及与冬枣间作区危害特性,笔者于2007年对棉花绿盲蝽发生规律及防治进行了研究,为有效控制该害虫的发生打下了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于东营市河口区新户乡老鸭村选取两块棉花田,一块为周围全部是棉花田,一块为冬枣间作棉花田。
两块地面积各为3300 m2,不用任何药剂防治,粗放管理,人工拔草。
1.2 试验方法
1.2.1 定点系统调查 4月份棉花播种后,每隔7天(特殊情况除外)采用5点取样法,每样点调查5株棉花,共25株,在棉花周围取半径15 cm、深2 cm的表层土,置于白色复印纸上,清点绿盲蝽个数。棉花出苗后,连同棉花植株上的虫量合并记录。根据绿盲蝽数量与调查时间显示其种群消长规律。
1.2.2 大田普查根据发生情况并结合定点系统调查,一般20~30天普查一次,先看危害特点,后检查绿盲蝽虫态及数量。
1.3 田间防治试验
1.3.1 试验方法 田间试验安排在新户乡老鸭村单一棉花田内,棉花长势良好,品种为鲁棉14。试验按照农药常规使用浓度,90%敌百虫1 000×(P1),45%马拉硫磷1000×(P2),10%氟虫腈2000×(P3),0.5%印楝素2 000×(P4),10%吡虫啉2000×(P5),20%甲氰菊酯1500×(P6),并设清水对照(CK)共7个处理,随机区组排列,重复4次,小区面积66.7m2。每小区按5点取样,固定25株棉花,记录所有叶片上的绿盲蝽成虫、若虫基数。采用背负式喷雾器于2007年5月27日上午9时喷药,666.7m2喷液量为45 kg,药后1、3、7天调查定点株上的活虫数。
1.3.2 统计方法依据药前的虫口基数及药后各天的残虫数计算虫口减退率和校正防效,显著性测验采用DMRT法,评价不同药剂对棉花绿盲蝽的防治效果。
2 结果与分析
2.1 绿盲蝽在棉田和枣棉间作田发生消长规律
2.1.1 种群消长规律通过观察,绿盲蝽在东营市新户乡棉田1年发生5代。越冬卵主要产在棉田杂草、病残体及浅层土壤中,冬枣园则在树皮缝隙及残茬越冬。2007年4月12日播种地膜棉花,已在杂草上发现若虫。第1代发生盛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第2代发生盛期在6月中旬,这两代棉田虫口数量最多,对棉花危害最重。第2代后世代重叠现象严重,第3、4、5代发生盛期分别在7月中旬、8月中旬和9月中旬。7月中旬至9月底棉田虫口数量显著减少,可能由于气温升高,不利于其生长发育,但危害没有停止,直到10月初,绿盲蝽才大部分转移到杂草上危害,棉花受害相对减轻。
绿盲蝽在单一棉田与枣棉间作田的活动规律基本一致,但间作田前期虫口数量明显高于单一棉田,而且在5月中旬棉田数量突然增多,这是冬枣上的绿盲蝽大量转向棉花的典型特征,此后二者消长规律又趋于一致。
2.1.2 危害特点棉花出苗后绿盲蝽即开始为害,以若虫和成虫刺吸棉花的幼芽、嫩叶、花蕾及幼果的汁液。第1代主要危害顶芽、嫩叶。顶芽被害后生长受抑制;幼嫩组织被害后,先出现枯死小点,随后叶片展开变为不规则碎孔或破裂,俗称“破叶疯”。绿盲蝽大发生时,尤其枣棉间作田,棉花不能正常展叶和生长。第2代主要危害花蕾及幼果,花蕾受害后即停止发育而枯死脱落,重者其花蕾几乎全部脱落;幼果被害后出现黑色坏死斑,有的出现隆起小疱,其果肉组织坏死,大部分受害蕾铃脱落,严重影响产量。
2.1.3 发生条件棉田的生态小气候有利于绿盲蝽度过夏季高温,而转Bt基因抗虫棉有效控制了棉花上主要害虫棉铃虫的危害,使棉田用药显著减少,因此绿盲蝽虫口基数减少有限,加之绿盲蝽天敌很少,使种群密度逐年增加。
2.2 不同药剂对绿盲蝽的田间防治效果
试验结果(表1)表明,供试农药对绿盲蝽具有很好控制作用,其中氟虫腈、甲氰菊酯和马拉硫磷防治效果最好,用药后第3天防效分别为97.1%、95.3%和95.0%,用药后第7天防效分别为93.3%、88.5%和86.1%。
3 讨论
近年来绿盲蝽危害棉花加剧,究其原因是种植业结构改变及抗虫棉的栽培,绿盲蝽天敌种类和数量不多也是其由次要害虫转变成为主要害虫的又一主要因素。在药剂使用上,真正高效特效药剂不多,尤其绿盲蝽2代以后世代重叠严重,并且白天具有隐蔽躲藏习性,增加了防治难度。因此,要有效控制该虫危害,必须结合农作措施,及时将田间地头杂草清除干净,在绿盲蝽发生高峰的4月下旬和5月上旬,在叶面喷施氟虫腈、甲氰菊酯和马拉硫磷等,同时最好再将农药拌土撒施在棉株周围,可以大大降低3代虫口基数,减少对棉花蕾铃的危害。避免冬枣或其它绿盲蝽喜食的作物与棉花套种或间作,可以栽种一些不利于该虫取食的农作物,避免绿盲蝽繁衍的连续优良食物链,使该虫得到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张秀梅,刘小京,杨艳敏,等,绿盲蝽在Bt转基因棉及枣树上的发生规律[J],华东昆虫学报,2005,14(I):28-32
[2]王清海,牛赡光,刘幸红,等,冬枣绿膏蝽成虫毒力测定与防治方法研究[J],山东林业科技,2010,40(3):57-59,
关键词:棉花绿盲蝽;发生规律;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5.622+.9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1)02-0083-03
绿盲蝽寄主范围广泛,能危害棉花、果树、牧草、蔬菜等多种作物。20世纪90年代以前,绿盲蝽虽然危害棉花,但由于棉铃虫大发生,农药使用量大,绿盲蝽仅为次要害虫。随着90年代末推广种植转Bt基因抗虫棉,在有效控制了棉铃虫危害的同时,棉田用药显著减少,加之东营地区冬枣种植面积扩大,形成棉花、冬枣为主的种植结构,使绿盲蝽具有良好的连续食物来源,从而导致危害加重,并逐渐上升为主要害虫。为摸清绿盲蝽在棉花及与冬枣间作区危害特性,笔者于2007年对棉花绿盲蝽发生规律及防治进行了研究,为有效控制该害虫的发生打下了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于东营市河口区新户乡老鸭村选取两块棉花田,一块为周围全部是棉花田,一块为冬枣间作棉花田。
两块地面积各为3300 m2,不用任何药剂防治,粗放管理,人工拔草。
1.2 试验方法
1.2.1 定点系统调查 4月份棉花播种后,每隔7天(特殊情况除外)采用5点取样法,每样点调查5株棉花,共25株,在棉花周围取半径15 cm、深2 cm的表层土,置于白色复印纸上,清点绿盲蝽个数。棉花出苗后,连同棉花植株上的虫量合并记录。根据绿盲蝽数量与调查时间显示其种群消长规律。
1.2.2 大田普查根据发生情况并结合定点系统调查,一般20~30天普查一次,先看危害特点,后检查绿盲蝽虫态及数量。
1.3 田间防治试验
1.3.1 试验方法 田间试验安排在新户乡老鸭村单一棉花田内,棉花长势良好,品种为鲁棉14。试验按照农药常规使用浓度,90%敌百虫1 000×(P1),45%马拉硫磷1000×(P2),10%氟虫腈2000×(P3),0.5%印楝素2 000×(P4),10%吡虫啉2000×(P5),20%甲氰菊酯1500×(P6),并设清水对照(CK)共7个处理,随机区组排列,重复4次,小区面积66.7m2。每小区按5点取样,固定25株棉花,记录所有叶片上的绿盲蝽成虫、若虫基数。采用背负式喷雾器于2007年5月27日上午9时喷药,666.7m2喷液量为45 kg,药后1、3、7天调查定点株上的活虫数。
1.3.2 统计方法依据药前的虫口基数及药后各天的残虫数计算虫口减退率和校正防效,显著性测验采用DMRT法,评价不同药剂对棉花绿盲蝽的防治效果。
2 结果与分析
2.1 绿盲蝽在棉田和枣棉间作田发生消长规律
2.1.1 种群消长规律通过观察,绿盲蝽在东营市新户乡棉田1年发生5代。越冬卵主要产在棉田杂草、病残体及浅层土壤中,冬枣园则在树皮缝隙及残茬越冬。2007年4月12日播种地膜棉花,已在杂草上发现若虫。第1代发生盛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第2代发生盛期在6月中旬,这两代棉田虫口数量最多,对棉花危害最重。第2代后世代重叠现象严重,第3、4、5代发生盛期分别在7月中旬、8月中旬和9月中旬。7月中旬至9月底棉田虫口数量显著减少,可能由于气温升高,不利于其生长发育,但危害没有停止,直到10月初,绿盲蝽才大部分转移到杂草上危害,棉花受害相对减轻。
绿盲蝽在单一棉田与枣棉间作田的活动规律基本一致,但间作田前期虫口数量明显高于单一棉田,而且在5月中旬棉田数量突然增多,这是冬枣上的绿盲蝽大量转向棉花的典型特征,此后二者消长规律又趋于一致。
2.1.2 危害特点棉花出苗后绿盲蝽即开始为害,以若虫和成虫刺吸棉花的幼芽、嫩叶、花蕾及幼果的汁液。第1代主要危害顶芽、嫩叶。顶芽被害后生长受抑制;幼嫩组织被害后,先出现枯死小点,随后叶片展开变为不规则碎孔或破裂,俗称“破叶疯”。绿盲蝽大发生时,尤其枣棉间作田,棉花不能正常展叶和生长。第2代主要危害花蕾及幼果,花蕾受害后即停止发育而枯死脱落,重者其花蕾几乎全部脱落;幼果被害后出现黑色坏死斑,有的出现隆起小疱,其果肉组织坏死,大部分受害蕾铃脱落,严重影响产量。
2.1.3 发生条件棉田的生态小气候有利于绿盲蝽度过夏季高温,而转Bt基因抗虫棉有效控制了棉花上主要害虫棉铃虫的危害,使棉田用药显著减少,因此绿盲蝽虫口基数减少有限,加之绿盲蝽天敌很少,使种群密度逐年增加。
2.2 不同药剂对绿盲蝽的田间防治效果
试验结果(表1)表明,供试农药对绿盲蝽具有很好控制作用,其中氟虫腈、甲氰菊酯和马拉硫磷防治效果最好,用药后第3天防效分别为97.1%、95.3%和95.0%,用药后第7天防效分别为93.3%、88.5%和86.1%。
3 讨论
近年来绿盲蝽危害棉花加剧,究其原因是种植业结构改变及抗虫棉的栽培,绿盲蝽天敌种类和数量不多也是其由次要害虫转变成为主要害虫的又一主要因素。在药剂使用上,真正高效特效药剂不多,尤其绿盲蝽2代以后世代重叠严重,并且白天具有隐蔽躲藏习性,增加了防治难度。因此,要有效控制该虫危害,必须结合农作措施,及时将田间地头杂草清除干净,在绿盲蝽发生高峰的4月下旬和5月上旬,在叶面喷施氟虫腈、甲氰菊酯和马拉硫磷等,同时最好再将农药拌土撒施在棉株周围,可以大大降低3代虫口基数,减少对棉花蕾铃的危害。避免冬枣或其它绿盲蝽喜食的作物与棉花套种或间作,可以栽种一些不利于该虫取食的农作物,避免绿盲蝽繁衍的连续优良食物链,使该虫得到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张秀梅,刘小京,杨艳敏,等,绿盲蝽在Bt转基因棉及枣树上的发生规律[J],华东昆虫学报,2005,14(I):28-32
[2]王清海,牛赡光,刘幸红,等,冬枣绿膏蝽成虫毒力测定与防治方法研究[J],山东林业科技,2010,40(3):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