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疑问是探求知识的动因,是激发学习兴趣的利器。在教学过程中优化问题的设计,对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习热望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重视整个教学过程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质疑谈疑。
【关键词】语文教学,问题,设计,思路,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之一是问题引领。以问题激发学生联系生活、感悟语言、应用语言、创造丰富的语文课外生活,是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的重要途径。笔者仅结合一些课文教学的具体过程,对问题设计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与同行们商榷。
1.课前问题的设计
要引导学生自主研读,自我感悟,在联系生活中萌生问题。
1.1 预热。在学生自主阅读前,教师预先假设好学生在阅读中可能产生的“感知盲点”,以引读的形式抛给学生,让学生与课文之间形成一定的“认知距离”,从而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且产生主动质疑问难的心理趋势。
1.2 通读。在教师提示下,学生借助工具书试着读通、大概地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且在读不通读不懂的地方打上问号。
1.3 准备。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各种工具从生活中收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背景资料。
1.4 生疑。学生带着自己的主观感受再读课文,这时生活体验与文章情理就会发生碰撞,问题的火花就会不断闪现,有些“发现”甚至会让老师措手不及。
2.课始时问题的设计
要广开言路,分类把握,在筛选整合中凸现问题。
2.1 提问。揭示课题后,教师让学生自由交流在预习课文的过程中发现的疑难点,并抓住问题的特点,对学生作出赞赏性的评价。
2.2 归并。顺着学生质疑问难的思路将这些问题按照思想、内容、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横向归类,在同一类问题中,可将一些零碎的,内容上有相通、相近的小问题进行优化组合,使问题更显精练,更趋深化,更有研究价值。
2.3 聚焦。围绕教学目标,将这些问题再进行纵向归类:①对于陈述性问题,它的答案就在文章的具体章节中,引导学生当场读读画画,就地解决;②相关性问题,这类问题与课文内容关系不大,如文章作者的有关情况,课文所描写地区人文景观等。
2.4 呈现。教师作交流小结,并把这节课着重要解决的问题用投影或板书的形式明确揭示出来。
辅助策略:①“通脉络”,学生交流问题的过程中,由于部分学生是认知水平还处于感性阶段,不能用简练、准确的语言把自己的问题明白地表现出来,教师要捕捉学生瞬间的预感,抓住闪光点,帮助学生清理思维的堵塞,引导学生把自己的问题清楚地展示出来。对于一些易产生表述歧义的问题,要事前想好引导对策,做到胸有成竹。②“滚雪球”,学生由于受个性、阅历、知识面的影响,往往提不出“问之一发则牵动全文”的高水平问题,因此,教师要倾听学生的发言,随时抓住学生问题中的“智慧性火花”,耐心点拨,精心推进,最终培育成“智慧性火焰”。
3.课中问题的设计
要精心组织,形成互动,在合作探究中解决问题。
3.1 组合。让学生认真阅读呈现的问题,自由选择适合自己能力和兴趣的学习问题,并尝试设计一下解决问题的方案;让解决相同问题的同学自由组合,形成合作学习群体。
3.2 协作。小组同学相互交流各自对问题的认识和思考,相互启迪,合作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框架思路。例如,在学习《草船借箭》一文时,要解决的问题是:周瑜为什么称诸葛亮神机妙算?学生思维相互补充,拟出要理解“神机妙算”,必须从“借箭的自然条件”、“借箭时间的安排”以及“对周围人的了解”这三方面入手。同一小组同学再从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方面去再读课文,从整篇文章中精选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内容。
3.3 整合。小组中的每个同学带着自己研究结果进行小组汇报,对于别人的发言,小组的其他同学都要认真倾听,并且有责任进行评价和补充。在集体智慧的作用下,大家共同协作,平等参与,不惜争论,力求问题答案更加完整,更趋准确。
3.4 答辩。各小组同学派一名代表上台,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先陈述自己小组的研究情况,再接受其他小组同学对研究内容的质问和咨询,如果答辩人语塞时或回答不全面,同一小组的同学可以进行补充,甚至其他小组的同学也可以直陈己见。这样,使全班同学都能参与到每个问题的研究中,达到研究资源共享的目的。
设计的指导思想:①水平性认知互动(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理论认为:处于同样认知水准的同学之间通过略有差异的视点与认识碰撞,各自产生内部的认知矛盾,这种认知矛盾的解决将会引起每一个个体内部知识的重新建构。②水平性认知互动理论还认为:持有不同研究观点的学习小组之间展开讨论,将为小组同学提供多种视点思考问题的机会,将产生集约思维的效果,加深对文章语言情境的理解。③垂直性认知互动(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理论告诉我们:当儿童的讨论发生混乱或出现歧途时,教师要作出适当指点,这时教师起着一种支撑儿童讨论的“脚手架”作用。
4.课终问题的设计
要总结方法、巩固迁移,在拓展延伸中再生问题。
4.1 回顾。教师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情况作出客观性评价,并对成果比较显著的学习小组和有创见的个人进行适当地激励和赞扬。同时以点带面引导学生顺藤摸瓜,及时整理思维路线,总结学习方法,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2 发散围绕学生解决的问题,靠船插篙,设计开放性练习,及时巩固和强化学习效果。
4.3 引动学生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许多课文中找不到答案的“越来越深化”的新问题,这些新问题又会牵动学生由课内走向课外、由课本走向生活,从而使新问题成为延伸语文课堂与生活联系的纽带。
4.4 展览。在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要及时展现学生创造性劳动的成果,或开评比会,或推荐投稿,或公开演示,让学生充分享受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快乐,从而形成更加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求欲望。
总之,在实施“问题性”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古语“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的精辟,要使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必先让其拥有问题。让“问题”成为课堂前进的动力是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要加强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语文教学,问题,设计,思路,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之一是问题引领。以问题激发学生联系生活、感悟语言、应用语言、创造丰富的语文课外生活,是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的重要途径。笔者仅结合一些课文教学的具体过程,对问题设计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与同行们商榷。
1.课前问题的设计
要引导学生自主研读,自我感悟,在联系生活中萌生问题。
1.1 预热。在学生自主阅读前,教师预先假设好学生在阅读中可能产生的“感知盲点”,以引读的形式抛给学生,让学生与课文之间形成一定的“认知距离”,从而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且产生主动质疑问难的心理趋势。
1.2 通读。在教师提示下,学生借助工具书试着读通、大概地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且在读不通读不懂的地方打上问号。
1.3 准备。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各种工具从生活中收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背景资料。
1.4 生疑。学生带着自己的主观感受再读课文,这时生活体验与文章情理就会发生碰撞,问题的火花就会不断闪现,有些“发现”甚至会让老师措手不及。
2.课始时问题的设计
要广开言路,分类把握,在筛选整合中凸现问题。
2.1 提问。揭示课题后,教师让学生自由交流在预习课文的过程中发现的疑难点,并抓住问题的特点,对学生作出赞赏性的评价。
2.2 归并。顺着学生质疑问难的思路将这些问题按照思想、内容、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横向归类,在同一类问题中,可将一些零碎的,内容上有相通、相近的小问题进行优化组合,使问题更显精练,更趋深化,更有研究价值。
2.3 聚焦。围绕教学目标,将这些问题再进行纵向归类:①对于陈述性问题,它的答案就在文章的具体章节中,引导学生当场读读画画,就地解决;②相关性问题,这类问题与课文内容关系不大,如文章作者的有关情况,课文所描写地区人文景观等。
2.4 呈现。教师作交流小结,并把这节课着重要解决的问题用投影或板书的形式明确揭示出来。
辅助策略:①“通脉络”,学生交流问题的过程中,由于部分学生是认知水平还处于感性阶段,不能用简练、准确的语言把自己的问题明白地表现出来,教师要捕捉学生瞬间的预感,抓住闪光点,帮助学生清理思维的堵塞,引导学生把自己的问题清楚地展示出来。对于一些易产生表述歧义的问题,要事前想好引导对策,做到胸有成竹。②“滚雪球”,学生由于受个性、阅历、知识面的影响,往往提不出“问之一发则牵动全文”的高水平问题,因此,教师要倾听学生的发言,随时抓住学生问题中的“智慧性火花”,耐心点拨,精心推进,最终培育成“智慧性火焰”。
3.课中问题的设计
要精心组织,形成互动,在合作探究中解决问题。
3.1 组合。让学生认真阅读呈现的问题,自由选择适合自己能力和兴趣的学习问题,并尝试设计一下解决问题的方案;让解决相同问题的同学自由组合,形成合作学习群体。
3.2 协作。小组同学相互交流各自对问题的认识和思考,相互启迪,合作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框架思路。例如,在学习《草船借箭》一文时,要解决的问题是:周瑜为什么称诸葛亮神机妙算?学生思维相互补充,拟出要理解“神机妙算”,必须从“借箭的自然条件”、“借箭时间的安排”以及“对周围人的了解”这三方面入手。同一小组同学再从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方面去再读课文,从整篇文章中精选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内容。
3.3 整合。小组中的每个同学带着自己研究结果进行小组汇报,对于别人的发言,小组的其他同学都要认真倾听,并且有责任进行评价和补充。在集体智慧的作用下,大家共同协作,平等参与,不惜争论,力求问题答案更加完整,更趋准确。
3.4 答辩。各小组同学派一名代表上台,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先陈述自己小组的研究情况,再接受其他小组同学对研究内容的质问和咨询,如果答辩人语塞时或回答不全面,同一小组的同学可以进行补充,甚至其他小组的同学也可以直陈己见。这样,使全班同学都能参与到每个问题的研究中,达到研究资源共享的目的。
设计的指导思想:①水平性认知互动(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理论认为:处于同样认知水准的同学之间通过略有差异的视点与认识碰撞,各自产生内部的认知矛盾,这种认知矛盾的解决将会引起每一个个体内部知识的重新建构。②水平性认知互动理论还认为:持有不同研究观点的学习小组之间展开讨论,将为小组同学提供多种视点思考问题的机会,将产生集约思维的效果,加深对文章语言情境的理解。③垂直性认知互动(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理论告诉我们:当儿童的讨论发生混乱或出现歧途时,教师要作出适当指点,这时教师起着一种支撑儿童讨论的“脚手架”作用。
4.课终问题的设计
要总结方法、巩固迁移,在拓展延伸中再生问题。
4.1 回顾。教师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情况作出客观性评价,并对成果比较显著的学习小组和有创见的个人进行适当地激励和赞扬。同时以点带面引导学生顺藤摸瓜,及时整理思维路线,总结学习方法,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2 发散围绕学生解决的问题,靠船插篙,设计开放性练习,及时巩固和强化学习效果。
4.3 引动学生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许多课文中找不到答案的“越来越深化”的新问题,这些新问题又会牵动学生由课内走向课外、由课本走向生活,从而使新问题成为延伸语文课堂与生活联系的纽带。
4.4 展览。在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要及时展现学生创造性劳动的成果,或开评比会,或推荐投稿,或公开演示,让学生充分享受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快乐,从而形成更加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求欲望。
总之,在实施“问题性”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古语“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的精辟,要使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必先让其拥有问题。让“问题”成为课堂前进的动力是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要加强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