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李渔把大自然称为“古今第一才人”,旋即对李渔此人产生浓厚兴趣,找到他的《闲情偶寄》一看,它真的让我沉迷。“居室、声容、饮馔……”人随文字渐行渐远。
“因予性嗜禽鸟,而又最恶樊笼,二事难全,终年搜索枯肠,一悟遂成良法。乃于厅旁四壁,倩四名手,尽写着色花树,而绕以云烟,即以所爱禽鸟,蓄于虬枝老干之上……先于所画松枝之上,穴一小小壁孔,后以架鹦鹉者插入其中……枝头鸟动,叶底翎张……觉花树之亦动亦摇;流水不鸣而似鸣,高山是寂而非寂。”读着读着,只觉天地如画卷延展开来:山重水复,烟云缭绕;花草鲜嫩,清香沁人;泉水淙淙,鸟声和鸣。这样一幅美景,浩浩乎如释下重负,一切澄澈而清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恍入桃源仙境。生活如诗如画,有色有香。自家厅堂,能用即可,无关名利权位,何至于如此煞费苦心,“终年搜索枯肠”?这是何等闲情!读到此处,我几乎认定此文作者是一位生活优渥、性情纯真的纨绔子弟!
“凡食蟹者,只合全其故体,蒸而熟之,贮以冰盘,列之几上,听客自取自食”,其好处是“气味与纤毫不漏”。此时与其说是在读书,不如说在品尝美食。读至此处,真真令人垂涎欲滴,痴迷神往,眼发光,手发痒,恨不得喊一声:“慢着!”说时迟,那时快,插手入书,立马来个口齿生香!
李渔竟然还是一位美食家?吃螃蟹吃出此等门道,堪称吃货中的极品了。平时我也以“美食家”自居,时不时向周围亲戚朋友推荐美食烹饪技法,甚至假日里跑到烹饪学校去拜师学艺,还到处宣称“先爱美食,再爱生活”。偶尔还因难以寻到带有烟火气的“大家”而内心隐隐有些遗憾。此时遇见李渔,真是一见如故,相见恨晚!
正因为李渔写的上述文字,在一些人眼里,《闲情偶寄》是一本古文著作,可以帮我们积累文言字词,熟悉文言句式;它是百科全书,可以教我们种树赏花,养生,做家务;它是古典戏剧理论集大成之作,可以培养戏剧爱好,陶冶情操;它是娱乐手记,可以让人放松身心,开口一笑。
这些认识是肤浅的,是苍白的!假如我们阅读时都带着极强的功利心,那读这本书有什么用,那我们的目光该有多么短视,我们的生活该有多么无聊,我们的精神该有多么荒芜。
《庄子·外物》中记载了一段庄子与惠子关于“无用”的辩论。惠子说:“你的言论都是无用的。”庄子:“懂得无用的人,才可以同他谈有用。譬如说大地,不能不说是既广且大,人所用的只是立足之地而已。但是如果把立足之地以外的地方都挖掉,直到黄泉,那么人的立足之地还有用处吗?”惠子:“无用。”庄子:“那么无用的用处也就很清楚了。”
同理,如果有学生认为自己所需用的仅是教材、练习册,把这之外的世界都掘掉,那么他求学又为的是什么呢?求学不读书可以休矣!
我还听到一位青年朋友说,有的人一般只读书的开头一章和最后一章。说这样做是为了在一些场合,不管提到哪本书自己都能接上話,显得自己博学多识。这种用读书来附庸风雅的思想同样可怕!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孔子苦读《周易》,韦编三绝;张溥勤奋好学,读书必手抄,抄后读过即焚,遂有“七录七焚”的佳话;当代国学研究专家傅佩荣教授曾言,他读《论语》至少读了一百遍。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读书并不是要追求多,最重要的是选契合自己的书,读出自己的精气神。与其好恶不分,精粗不辨,不如因人择本,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作为座右铭。
(作者单位:河南省长垣市第十中学 责任编辑:王振辉)
“因予性嗜禽鸟,而又最恶樊笼,二事难全,终年搜索枯肠,一悟遂成良法。乃于厅旁四壁,倩四名手,尽写着色花树,而绕以云烟,即以所爱禽鸟,蓄于虬枝老干之上……先于所画松枝之上,穴一小小壁孔,后以架鹦鹉者插入其中……枝头鸟动,叶底翎张……觉花树之亦动亦摇;流水不鸣而似鸣,高山是寂而非寂。”读着读着,只觉天地如画卷延展开来:山重水复,烟云缭绕;花草鲜嫩,清香沁人;泉水淙淙,鸟声和鸣。这样一幅美景,浩浩乎如释下重负,一切澄澈而清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恍入桃源仙境。生活如诗如画,有色有香。自家厅堂,能用即可,无关名利权位,何至于如此煞费苦心,“终年搜索枯肠”?这是何等闲情!读到此处,我几乎认定此文作者是一位生活优渥、性情纯真的纨绔子弟!
“凡食蟹者,只合全其故体,蒸而熟之,贮以冰盘,列之几上,听客自取自食”,其好处是“气味与纤毫不漏”。此时与其说是在读书,不如说在品尝美食。读至此处,真真令人垂涎欲滴,痴迷神往,眼发光,手发痒,恨不得喊一声:“慢着!”说时迟,那时快,插手入书,立马来个口齿生香!
李渔竟然还是一位美食家?吃螃蟹吃出此等门道,堪称吃货中的极品了。平时我也以“美食家”自居,时不时向周围亲戚朋友推荐美食烹饪技法,甚至假日里跑到烹饪学校去拜师学艺,还到处宣称“先爱美食,再爱生活”。偶尔还因难以寻到带有烟火气的“大家”而内心隐隐有些遗憾。此时遇见李渔,真是一见如故,相见恨晚!
正因为李渔写的上述文字,在一些人眼里,《闲情偶寄》是一本古文著作,可以帮我们积累文言字词,熟悉文言句式;它是百科全书,可以教我们种树赏花,养生,做家务;它是古典戏剧理论集大成之作,可以培养戏剧爱好,陶冶情操;它是娱乐手记,可以让人放松身心,开口一笑。
这些认识是肤浅的,是苍白的!假如我们阅读时都带着极强的功利心,那读这本书有什么用,那我们的目光该有多么短视,我们的生活该有多么无聊,我们的精神该有多么荒芜。
《庄子·外物》中记载了一段庄子与惠子关于“无用”的辩论。惠子说:“你的言论都是无用的。”庄子:“懂得无用的人,才可以同他谈有用。譬如说大地,不能不说是既广且大,人所用的只是立足之地而已。但是如果把立足之地以外的地方都挖掉,直到黄泉,那么人的立足之地还有用处吗?”惠子:“无用。”庄子:“那么无用的用处也就很清楚了。”
同理,如果有学生认为自己所需用的仅是教材、练习册,把这之外的世界都掘掉,那么他求学又为的是什么呢?求学不读书可以休矣!
我还听到一位青年朋友说,有的人一般只读书的开头一章和最后一章。说这样做是为了在一些场合,不管提到哪本书自己都能接上話,显得自己博学多识。这种用读书来附庸风雅的思想同样可怕!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孔子苦读《周易》,韦编三绝;张溥勤奋好学,读书必手抄,抄后读过即焚,遂有“七录七焚”的佳话;当代国学研究专家傅佩荣教授曾言,他读《论语》至少读了一百遍。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读书并不是要追求多,最重要的是选契合自己的书,读出自己的精气神。与其好恶不分,精粗不辨,不如因人择本,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作为座右铭。
(作者单位:河南省长垣市第十中学 责任编辑:王振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