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解释”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归宿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3986555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1]“历史解释”建立在“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理解”等核心素养基础之上,同时为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创造条件。因此,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应该建立在其他几个要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客观解释、评判历史现象,最终形成学生的“家国情怀”。笔者以人教版历史教材《祖国统一大业》一课为例,探索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路径,并分析“历史解释”在课堂教学中的归宿问题。
  一、“历史解释”的课堂实践与探索
  《课程标准》(2003)对《祖国统一大业》一课的教学要求是:“简述‘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在本课的教学实践中,我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铺垫“历史解释”的基石——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的史学方法论隐喻了一个规则,如果要获得对历史事件的全面把握,就必须回到历史现场去发现‘物’与‘事’背后的决定因素,对事件发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审视”[2]。因此,课堂教学中应基于时空观念,生成相应的历史解释。
  首先,切入那时那地的历史时空。我选择了学生熟悉的歌曲《龙的传人》作为导入。1979年,台湾歌手侯德健创作的《龙的传人》风靡台湾,并得到了国民党新闻局长宋楚瑜的高度赞誉。1983年,侯德健从台湾来到北京,《龙的传人》开始在大陆流行,但与此同时,歌曲在台湾遭到禁唱。据不完全统计,1979年到1987年间,台湾地区共计有930余首歌曲遭禁唱,直到1987年才解禁。基于这段历史情境,我设计了一组问题:
  A. 侯德健为什么要在1979年创作这首《龙的传人》?
  B. 这首歌曲为什么于1983年在台湾遭禁唱?
  C. 解禁的时间为什么在1987年?
  一首歌,一个人,三个关键的时间节点,折射出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的历史境遇和现实影响。该导入不仅强化了学生对重要历史节点的掌握,也打开了一段尘封的历史大门。
  其次,架构视野宽阔的历史时空。关于港澳台问题的由来,我展示了三幅地图:
  通过展示地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解释”统一问题的由来。在清晰的空间架构和近代西方国家殖民历史的长时段中,引导学生思考并分析港澳问题和台湾问题的由来和本质区别,让课堂教学有更加清晰的时空依托。
  最后,聚焦特殊视角的历史时空。战后亚太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是台湾问题形成的特殊时空。“台湾与大陆分离,甚至成为反共桥头堡,最大化地符合它(美国)的地緣政治和全球霸权利益。”[3]台湾问题的悬而未决,中美关系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因此,我通过展示地图,并向学生讲述从50年代开始,美国构筑的一条北起日本群岛,途径琉球、台湾、南至菲律宾群岛、文莱以及越南的第一岛链。
  设计一组问题:
  A. 新中国建立之初,中国为什么没有顺利解决台湾问题?
  生: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干预。
  B. 50年代,美国为什么要干预中国统一台湾?
  生:美苏争霸,遏制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力量。
  C. 美国构筑第一岛链,干预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生:为了实现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利益及其全球霸权。
  将台湾问题一步步引入深处,让学生了解了我国东海、南海等地区发生的领土争议及外交博弈,理解美国所扮演的角色。
  2.转变“历史解释”的主体——以生为本
  “‘历史解释’素养的关键是‘解释’,是学生基于对史实的理解做出自己的解释。”[4]因此,“历史解释”的主体应侧重学生。比如,在讲述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时,我做了如下设计:
  A. 你认为台湾民众是否会接受大陆和平统一方针?为什么?
  生1:会接受,因为老百姓期盼和平。
  生2:会接受,因为台湾和大陆人民有着血浓于水的亲情。
  生3:不会接受,因为当时台湾和大陆在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上存在差异。
  生4:不会接受,因为当时大陆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台湾地区存在差距。
  生5:不会接受,因为当时大陆刚刚结束文革,台湾民众会担心政治环境问题。
  生6:民间可能会接受,但官方可能不会接受,因为国共双方存在矛盾。
  “在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时候,尊重台湾的现状和现行制度,重视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实行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不使台湾人民蒙受损失,不改变台湾现有的生活方式。”[5]这是当时中共中央的考虑。学生的“历史解释”不仅与历史事实十分吻合,而且恰恰就是当时中央政府反复思考,并最终出台“一国两制”方针的重要原因。
  3.生成“历史解释”的目标——家国情怀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声,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一步。如何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生成这种家国情怀?我设计了一个探究环节:
  材料一 近期台湾民众的统独意识呈现出一些微妙之处。多数台湾民众对台湾前途走向,认同“不统”、“不独”、“维持现状”。
  ——《实现共同发展,促进祖国统一》
  材料二 “你是否支持武力统一台湾?”,表示支持的合计89.1%,表示反对的仅占4%。
  ——《环球时报》2015年大陆民意调查
  基于目前的形势,你认为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来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
  生1:加强两岸民间交流,特别是青年之间的交流,加深理解,加强联系。
  生2:让更多的老兵能够回到大陆探亲,加强血缘亲情的纽带。
  生3:加强两岸政党合作,争取“统派”力量的支持。   生4:加强“一国两制”方针的宣传,让台湾民众了解到这个政策的内涵。
  生5:加强两岸经济合作,形成经济上的共赢和发展。
  2016年,习近平主席会见国民党主席洪秀柱时,曾说:“面向未来,国共两党要对民族、对历史负责,坚定信心、勇于担当,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方向,巩固“九二共识”政治基础,坚决反对“台独”,持续推动各领域交流合作,不断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和亲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6]
  不难发现,学生讨论后的历史解释,关照现实,具体可行,自然地生成了一种“家国情怀”。这正是本课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
  二、“历史解释”在课堂教学中的归宿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因此,我们一方面需要将历史解释的主体转化成学生,培养他们历史解释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的方向和归宿。我认为,至少有以下五个方向应该重点把握:
  1. 回归课标要求
  按照《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于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的规定来进行历史解释。在原2003年版的《课程标准》中,主要表现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紧扣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进行“历史解释”。
  2. 回归历史事实
  尽管19世纪兰克学派所提出了“再现全部历史真相”的观点受到后来史家的质疑,但毫无疑问,坚持不懈的追求历史真相,依旧不失为一种教与学的终极追求。历史教育者要鼓励学生探究历史真相,这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也是推动历史课堂教学和历史研究发展的需要。
  3. 回归社会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认为,历史学是发现和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因而对任何历史现象的描述、解释、叙述都要指向对历史发展的结构性、趋向性、本质性的原因及其规律的认识。这也是我们进行历史解释时需要把握的方向。
  4. 回归现实问题
  意大利学者克罗齐曾经提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著名命题。朱光潜先生对此的阐释是“没有一个过去史真正是历史,如果它能引起现实地思索,打动现实底兴趣,和现实底心灵生活打成一片,过去史在我的现实思想活动中才能复苏。”[7]历史解释只有回归现实才具备其价值和意义。我们应该常常从现实角度出发,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进行历史解释。
  5. 回归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该具有的社会责任和人文追求。它的内涵是指,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进步为使命。课堂是一个塑造人的地方,历史课堂承担着重要的育人功能,回归家国情怀理应成为我们追求的目标。
  【注释】
  叶小兵:《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历史课程教材改革的新思路》,http://www.zxls.com/Article/Class212/Class867/Class868/201608/20160805090918_352253.html,2016年8月5日。
  马维林:《我们赖以认识历史的“时空观念”阐釋》,《历史教学》2017年第5期。
  《实现共同发展,促进祖国统一》,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22页。
  戴加平:《如何涵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历史教学》2016年第5期。
  廖承志:《统一祖国的历史巨流势不可挡》,选自《廖承志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 571页。
  习近平讲话:http://www.taiwan.cn/plzhx/hxshp/zhzh/201611/t20161102_11611861.htm,2016年11月2日。
  朱光潜:《克罗齐的“历史学”》,上海《大公报》星期文艺16期,1947年1月26日。
其他文献
历史解释素养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对于历史解释素养是这样表述的:“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即便是对基本事实的陈述也包含了陈述者的主观认识。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
一、试题概说    2010年上海卷高考作文题延续了2009年郑板桥书法的材料型作文的“传统”,体现了稳中求变的高考思想与价值取向,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既让押题者无捷径可走,又让那些有真功夫的考生能够大显身手,可以淋漓尽致地发挥才情,独占鳌头,这样的作文题较好地体现了能力立意的课改理念。  材料取自沪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二年级(上)第八单元课文《带着尺子去钓鱼》所引述的部分素材,说的是丹麦人去钓鱼总随
两年前,我有幸在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上讲了一节题为《甲午新探——刻不容缓的现代化》的展示课,得到了与会专家和老师的认可。现以这节课为例,谈谈史学阅读与历史教学相结合的粗浅做法,请方家指点。  一、讲什么和读什么  赵亚夫教授指出:历史有效教学的原动力不是教育学和心理学,而是历史学;凡是历史讲得不熟不透的教师,都是学科功底不扎实。他建议历史教师应高度重视“与学习视野相关的史论”“与
历史高考全国卷选择题依据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发现问题、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解释历史等能力。4分一题,分值权重特别大。选择题成了拉开差距,形成区分度的重要因素。某种程度上说,提高选择题得分是历史科考试的重点。如何提高选择题得分?本文从历史文本解读能力的角度入手,对选择题解题策略进行一些有益探析,看是否有益于奋斗在高三一线的历史老师们。  一、选择题的重要性及失分原因  从广东省
有研究指出:高中阶段的课标十分强调与学生学业紧密相关的学习素养,其次是科学与语言这两大工具性素养,而伦理道德、生活管理能力却有被忽视的倾向。[1]尊重与包容就是属于伦理道德的素养范畴。事实上,教师重视营造包容的课堂氛围能大大提升学习素养和其他工具性素养的落实效果。因为包容意味着面向全体,尊重差异,促进不同个体的协调发展;而教师的角色就是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2]因此,在教学设计时,
一、研读思考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下文称之为“新课标”)对本课内容的要求是:(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不难发现,本课不仅要能够从长时段中对选官制度、中央官制以及赋税制度变化的历史概况进行准确描述,从具体时空背景下了解变化背后的原因,还要从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代变迁的高度理解制度革新
国家“十一五”规划指出,“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这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调整人才结构的需要。在2008年的高校本、专科招生计划中,高职和普通高校的招生数已经基本持平。高职人数的增加不仅需要新增大批的校舍和设备,更需要大批的师资。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就肩挑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重任,致力于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职教师资和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3月初
2021年全国高考(乙卷)文综历史试题第42题(以下简称“中共会议题”)向考生提供了“中国共产党建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间部分重要会议示意图”,图中显示了中共一大、二大、三大、四大、五大、八七会议、中共六大、遵义会议、七大和七届二中全会等十次会议的信息,设计的问题是“从图中任选两次会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次会议间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并说明其原因”。此题对考生的解答要求是“明确列出两次会议
一、2008年高考文/理科基础化学试题分析    2008年广东高考文/理科基础化学试题,着眼于中学化学基础知识,又将其置于社会生活的现实背景中,让学生感受到“化学,是人类进步的关键”,从而做到从基础知识中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    1.化学基础知识在试题中的体现。  由上表可知,在高考命题中,一个题目覆盖了多个知识点,而且尽量考查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和知识。    2.考察学生的科学素养。  试题虽
目前我国对语文、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和历史三科的教科书编写采取了国定制,使教科书编写成为了一项国家事权。其中义务教育统编历史教科书的使用在2019年基本覆盖了全国,高中统编历史教科书于2019年率先在北京、上海、天津、山东、海南、辽宁等六个省市试用。在此之前,我国历史教科书编写实行的是审定制,在审定制下,各省各地区初高中自行选取版本不同的教科书。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出现知识点的重合、初高中衔接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