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高中历史课堂的包容性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m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研究指出:高中阶段的课标十分强调与学生学业紧密相关的学习素养,其次是科学与语言这两大工具性素养,而伦理道德、生活管理能力却有被忽视的倾向。[1]尊重与包容就是属于伦理道德的素养范畴。事实上,教师重视营造包容的课堂氛围能大大提升学习素养和其他工具性素养的落实效果。因为包容意味着面向全体,尊重差异,促进不同个体的协调发展;而教师的角色就是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2]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应该为所有的学生提供机会,实现他们的目标。如何促进全体学生更有效地参与历史课堂学习活动?下面以人民版必修二《走向整体的世界》一课为例谈谈基于学生需求的包容性高中历史课堂建构策略。
  一、赋予学生历史学习的选择权
  选择本是个损耗意志力的事,尤其是面对重大问题的抉择。照本宣科,统一授课的方式之所以长期存在,逃避“决策疲劳”无疑是其心理基础。但是,历史通常意味着选择。在历史的重要关头,领袖、人民都要作出选择影响历史的走向。可以说,不懂得选择也难以理解历史。教师没有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材料整合课程就难以激发学习兴趣,学生没有选择权就难以意识到学习的责任感,把学习当成外在强加之物,还会丧失锻炼意志力的机会。所以,教师要让学生选择学习路径并且尽可能让选择变得有趣,使学生乐意选择。下面是《走向整体的世界》一课的学习资源库,学生在预习阶段可挑选适合自己理解的材料开展自主学习(见下表):
  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学习刺激和动力是创建包容性课堂的一部分。丰富的学习资源呈现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内容的博大精深,从而造成一种渴求解惑的期待,这种适度紧张能有效提高学习的专注度。教师提供的“学习菜单”原则上要考虑到寓教于乐、贴近学生生活世界、跨学科理解以及调动学生多重感官、多种思维参与,这样才能照顾不同学习程度、不同爱好、不同认知习惯的学生,将教学效果最大化。
  二、回应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在课堂交流过程中,教师要进一步观察学生的个性特征,收集学生的即时反馈,充实差异化教育的预案。教师应能识别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比如读写技能、沟通技能、记忆能力较弱的学生,缺乏自信心、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组织水平低、身体缺陷、家庭情况复杂的学生,当然也有学有余力的学生。我们不应该这样认为: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不能很好地享受历史课。只要历史课堂生动迷人,学生都会有所回应。
  一堂让所有学生都沉醉其间的课,首先要选择某个大家感兴趣的初始刺激材料,抓住学生的需求动机,从而展开更有深度和难度的思考。笔者在讲授《走向整体的世界》时,以一部犯罪实录小说《白城恶魔》梗概作为导入。作家埃里克·拉森是个历史学家,却拥有小说家的灵魂。
  材料:1893年芝加哥举办的世博会是世界上最成功的世博会之一。这场世博会引来了无数游客,却也引来了美国第一个连环杀手。在会馆附近的一家世博会旅馆里,藏匿着极度的罪恶与高达250名遇难者。世博会开幕之际,无数名流政客涌入芝加哥这座城市。许多女性游客偏爱入住附近一栋像城堡一样梦幻的世博会旅馆。不仅旅馆瞬间点亮少女心,旅馆老板还是个年轻帅气的绅士,霍华德·贺姆斯。而这栋旅馆的真正功能不是住宿,而是一个“谋杀工厂”。贺姆斯把器官或骷髅等出售给医疗机构或黑市。在狱中,贺姆斯写了一篇长达256页的自述故事。他曾就读于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系,天赋过人,只用了两年的时间就成为首席解剖学讲师。也是从那时开始,他使用这些面目全非的尸体多次诈骗保险公司的保额。他没有在忏悔,反倒像是描述与生俱来的杀人本能。最后用“我生来就是魔鬼,我没有办法不杀人,就像诗人写诗时没有办法不吟唱”总结一生。1896年,这个满手罪恶而不自知的杀人狂魔被执以绞刑处死。
  ——摘编自(美)埃里克·拉森《白城恶魔》
  设问: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1893年芝加哥能成功举办世博会的历史条件。在社会进步与发展之际,美国却迎来了第一位连环杀手。霍华德·贺姆斯的个案说明什么?
  意图:以包含真实的历史事件的犯罪小说曲折情节吸引学生好奇心。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重返19世纪末那个科技进步、全球化进程加快同时社会问题凸显的资本主义世界。让学生从霍华德·贺姆斯的个案领悟资本、科技都是“双刃剑”,走向整体的世界不能缺少道德与法治约束,否则那会是一个最好也是最坏的时代。
  需要指出,对于能力欠缺的学生来说,过分的简化复杂概念会让学生被剥夺理解历史事件的权利。《走向整体的世界》一课涉及“世界市场”、“第二次工业革命”、“人口迁移”、“垄断组织”等诸多复杂概念,直接抛出这些概念的学术界定,省略历史过程与细节,虽然省时但脱离学生实际,不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导入如果新奇、恰当又容易理解,没有太大阅读障碍,那么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会尽力参与学习。这样的策略可包括讲故事、多媒体视听感受、模型演示、角色扮演、信息技术运用等,以此为载体帮助学困生提高对概念的理解。
  至于那些有很强学习动机和效率,表达与写作能力非凡,具有批判性思维的学优生,教师需要拓展其历史思维,把需要创新和想象的研究任务交给他们(见下页表)。
  针对学优生可以开展“导师制”教学,被学生选定的导师对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进度进行调整,通过课堂教学、课后作业、研究小组活动等形式分层次辅导,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兴趣及发展方向,挖掘自身学习潜能。
  三、促进學习共同体的健康成长
  情境学习将社会性交互作用视作情境学习的重要组成成分。由此,在研究中显现出一个统一的概念,这就是“实践的共同体”。该概念既强调学习是通过参与有目的的模仿活动而构建的。该概念的提出表明,在情境认知中知识被视作行动与成功的实践能力;意义可理解为一种社会单元的构建,该单元共享着某一共同情境中的支柱;学习作为一种结果,可看作是一种增强对共同体验的情境的参与能力。学习是建构一致性与建构理解的一项双重性事业。学习者正是在这样一种实践共同体之中获得该共同体具体体现的信念和行为的。随着学生作为一个初始者或新手逐渐从该共同体的边缘向中心移动,他们会较多地接触共同体中的文化,行动也会变得比较积极,随后,开始更为广泛地接触并进入成熟的实践舞台,扮演专家或熟手的角色。[3]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构建学习共同体才能保证最大可能性的参与。
  就《走向整体的世界》这一课而言,应该形成一种经济史学习的一般范式,这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要求。首先是对课文标题问题链化。围绕《走向整体的世界》的问题链包括:世界何时走向整体?走向整体的标志是什么?为什么会走向整体?怎样走向整体的?整体的世界带来了什么?怎么看待走向整体的世界?”然后,学生分组分任务解决各自攻关问题,教师围绕问题找材料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最后,各小组交流学习成果,其他小组倾听、质疑,形成结论。在这一过程中,每个小组的使命都很重要,学生不仅要参与本小组的活动,还要关注其他小组的发言,这样才能完整地完成本节课学习任务。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唇齿相依”,都寻找到了共同的精神家园。学生在“相互学”、“相互教”,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的主要任务则是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如何学,引导学生和文本对话、和学伴对话、和自我对话。对教师来说,每一个学生的想法都相互碰撞、呼应起来的“交响乐”本身,乃是教学的最大妙趣之所在。
  由此看到,包容性课堂的成功取决于教师的努力,努力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课程学习。“包容”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教师的个性、交流技巧、对学生的注意和关心,这些方面对于学生建立在课堂中的归属感都是十分重要的。
  【注释】
  [1]林崇德主编:《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198页。
  [2](英)特里·海顿等编:《历史教学法》,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134页。
  [3]转引自高文:《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第8期,第30—35页。
其他文献
在选择、使用史料时,一些老师似乎更重视史料内容的便教利学而轻视史学方法的引领。史料出处未能征名责实,纤悉必具,且史料价值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契合度等方面,亦白璧微瑕,美中不足,此种现象往往给教学带来些许缺憾。  某位初中老师在八年级《第三次科技革命》(华东师大版)的教学设计中引用了约翰·托兰《日本帝国的衰亡》一书中有段描写原子弹在日本广岛、长崎爆炸后的文字:“火球发出比太阳表面还要热几千度的高温
2019年全国新课标历史1卷[1]论文题的材料选自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的序言文字[2],其设问方式既似曾相识,又回应当下的国情。换言之,每年论文题都有将考试、选拔和教育功能渗透其中,“重点考查核心价值、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3],落实历史教育立德树人的要求。基于这样的认识,本人尝试从论文题材料的形式和特点、论文题设问的特点和要求、论文题应对策略和规范等方面进行分析,寻找试题变化的轨迹和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强调:“只有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在做中学,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认识历史的过程中联系和运用知识,掌握探究历史的方法和技能,逐步学会全面、发展、辩证、客观地看待和论证历史问题,才能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以提升和发展。”[1]这充分体现了“学生本位”的教学理念。但面对《中外历史纲要》的教学困境(内容时间跨度大、容量大、概念多),如何落实这一教学理念,实现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
一、历史教学立意的内涵  教学立意,就是指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学情,在分析教科书文本的基础上,所确定的一节课的主题思想。[1]教学立意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贯穿的教学意图和教学方向,是基于教与学而形成的蕴含思想和价值判断,也是统领全课的教学见解。教学立意决定着教学内容的设计结构,影响着教学目标的实现,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关注的核心内容。历史课教学立意的高低,决定着该节课教学目标的定位,影响着本节课
经典课题是指教师熟悉程度高,中学教学界关注程度高的课题。不少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对于这样的经典课有着复杂的感情,原因有很多,也许认为内容无趣,很难出新出彩;又或顾虑经典课例太多,自认为无法超越。笔者以《鸦片战争》一课为例,尝试就中学历史经典课题的实施策略谈谈自己的理解。  本课为中国近代史,学生对鸦片战争的史实较为熟悉,但认识还不够深刻。故本课要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挖掘课堂深度,带动学生思考,引起
“在政府的扶持下,我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还开了一家摩托车修理铺,全家的生活越来越好。”37岁的马列力别克谈及现在的好日子脸上满是幸福。前年9月,马列力别克全家从青河县阿热勒乡易地搬迁到阿格达拉镇阿魏灌区,从此告别了四季游牧的生活。  作为阿勒泰地区青河县脱贫攻坚主战场,阿格达拉镇是全疆最大的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承载着青河县70%贫困户的脱贫任务,搬入阿格达拉镇的贫困户住下来后如何“富起来”?当地
历史解释素养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对于历史解释素养是这样表述的:“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即便是对基本事实的陈述也包含了陈述者的主观认识。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
一、试题概说    2010年上海卷高考作文题延续了2009年郑板桥书法的材料型作文的“传统”,体现了稳中求变的高考思想与价值取向,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既让押题者无捷径可走,又让那些有真功夫的考生能够大显身手,可以淋漓尽致地发挥才情,独占鳌头,这样的作文题较好地体现了能力立意的课改理念。  材料取自沪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二年级(上)第八单元课文《带着尺子去钓鱼》所引述的部分素材,说的是丹麦人去钓鱼总随
两年前,我有幸在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上讲了一节题为《甲午新探——刻不容缓的现代化》的展示课,得到了与会专家和老师的认可。现以这节课为例,谈谈史学阅读与历史教学相结合的粗浅做法,请方家指点。  一、讲什么和读什么  赵亚夫教授指出:历史有效教学的原动力不是教育学和心理学,而是历史学;凡是历史讲得不熟不透的教师,都是学科功底不扎实。他建议历史教师应高度重视“与学习视野相关的史论”“与
历史高考全国卷选择题依据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发现问题、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解释历史等能力。4分一题,分值权重特别大。选择题成了拉开差距,形成区分度的重要因素。某种程度上说,提高选择题得分是历史科考试的重点。如何提高选择题得分?本文从历史文本解读能力的角度入手,对选择题解题策略进行一些有益探析,看是否有益于奋斗在高三一线的历史老师们。  一、选择题的重要性及失分原因  从广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