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2年,狗牯脑茶被评为江西省名茶,1985年被评为江西省优质名茶,并选送中国名茶展评会。2004年1月29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批准对狗牯脑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从此,狗牯脑茶这一遂川特产走上了一条快速、健康的发展之路。
茶品名称:狗牯脑(烘青绿茶)
狗牯脑又名“狗牯脑石山茶”,也曾一度称为“玉山茶”,产于江西省遂川县汤湖乡的狗牯脑山,该山形似狗,取名“狗牯脑”,所产之茶即从名之。
茶叶产地:江西省遂川县汤湖乡“狗牯脑山”
狗牯脑产于江西省遂川县汤湖镇狗牯脑山。狗牯脑山矗立于罗霄山脉南麓支系群山之中,坐南朝北,山南为五指峰,北为老虎岩,东北面5公里处有著名的汤湖温泉。狗牯脑山海拔高度650~1100米;山中林木苍翠,溪流潺潺,终年云雾缭绕,四季清泉不绝。
狗牯脑山日照时间较短、多漫射光、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为18.5℃,极高温度为35.8℃;平均降雨量为1558.6毫米;昼夜温差大,土壤为有机质花岗岩类麻沙泥土,土壤有机质为2.58%,全氮0.14%,碱溶氮164.9ppm,速效磷1.9ppm,速效钾65.6ppm,pH值5.2。芽叶持嫩性强,氨基酸、咖啡碱、芳香物质等内含量丰富。
人文历史:
清嘉庆年间(1796-1820),今汤湖乡境内,木商梁为镒水运一批木材到南京销售,因突遇洪水,木材全部冲失。梁为镒陷入困境,流落南京,遇寡妇杨氏,被其收留并结为夫妇。杨氏精于制茶,而后梁为镒偕杨氏返回故乡,并带回一些茶叶种子,在当地的狗牯脑山上,开垦小面积茶园种植,自制茶叶,称所制茶叶为“狗牯脑茶”。
1915年,遂川县茶商李玉山采用狗牯脑山的茶鲜叶,制成银针、雀舌和圆珠各1千克,分装3罐,运往美国旧金山参加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荣获国际评判委员会授予的金质奖和奖状,被誉为“顶上绿茶”。1930年,李玉山之孙李文龙将此茶改名为“玉山茶”,送往浙赣特产联合展览会展出,荣获甲等奖。由于两次获奖,狗牯脑所产之茶名声大振。随着历史的变迁,“玉山茶”改名为“狗牯脑茶”。
1982年被评为江西省名茶,1985年被评为江西省优质名茶,并选送中国名茶展评会。2004年1月29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批准对狗牯脑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从此,狗牯脑茶这一遂川特产走上了一条快速、健康的发展之路。
茶树品种:本地群体小叶种(有性繁殖)
茶树品种主要是本地群体小叶种。
加工工艺:鲜叶—摊青—拣剔—杀青—初捻—初干—揉条—整条—提毫—干燥
狗牯脑鲜叶采摘一般在每年清明前3至5天,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以叶背多白茸毛的茶尖为原料。要求做到不采露水叶,雨天不采叶,晴天的中午不采叶。鲜叶采回后还要进行挑选,剔除紫芽叶、单片叶和鱼叶。
狗牯脑制作全系以手工进行,经摊青、拣剔、杀青、初捻、初干、揉条、整条、提毫、干燥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其操作技巧“火候”把握等都十分考究,杀青工艺是高温、少量:杀青在铁锅中进行,锅温保持150-180℃,制作特级茶每锅投叶量为0.2-0.6公斤,一级为0.3-0.4公斤。炒约4-6分钟,待叶质柔软,毫显茶香时及时出锅。整形亦在锅中进行,温度先高后低,用双手轻轻抓炒、揉团提毫,从炒坯至整形共约15分钟。干燥过程是以烘炒结合。含水量要求在3%-5%时出锅,稍经摊凉,以铁罐盛装密封。
决定茶叶香气、滋味、汤色等内质的关键因子主要是:水浸出物、水溶性灰分、茶多酚、氨基酸和芳香物质等,而狗牯脑的检测结果水浸出物在40%-50%,高出现行标准(34%)6%以上;水溶性灰分在65%-68%,高出现行标准(45%)20%以上;茶多酚、氨基酸和芳香物质是构成茶叶色香味的主要因子,据《中国民茶图谱—绿茶篇》(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中介绍,中国159个名茶茶样检测后的理化成分统计分析,狗牯脑所含的理化指标在中国绿茶中相对较高。这些因子的高比例高含量,确实标榜着狗牯脑茶品质的独特性和尊贵。
茶品特点:
【干茶】紧结秀丽、匀整纤细、芽端微勾、白毫显露、碧中微露黛绿;
【汤色】汤色清澄、黄绿明亮;
【香气】香气高雅、略有花香;
【滋味】清凉芳醇、回味甘甜;
【叶底】叶底黄绿、柔嫩匀整。
品茗记录:
地点环境:办公室
参加人:独品
投茶量:3g
泡茶水温:75℃左右
茶叶年份:2011年
存储方法:正常存放
基本茶器:玻璃盖碗(120ml)
冲泡时间:一泡35秒,二泡45秒(逐增,可泡六水)
心得感受:
1.狗牯脑采摘清明前后一芽一叶初展嫩叶,冲泡芽茶水温较低,75℃左右,清凉芳醇;
2.狗牯脑冲泡后茶叶速沉,液面无泡;滋味醇厚,清凉可口,回味甘甜,为茶中之珍品;
3.狗牯脑水浸出物、水溶性灰分、茶多酚、氨基酸和芳香物质等因子含量较高,其决定品质的独特性。
狗牯脑的特点和其他茶叶迥然不同,外形紧结秀丽,条索匀整纤细,颜色碧中微露黛绿,表面覆盖一层细软嫩的白绒毫,莹润生辉。茶水清澄而略呈金黄,喝后清凉芳醇,香甜沁入肺腑,口中甘味经久不去。饮狗牯脑茶具有提神醒脑,消食去腻,益肝利肾的效果。
茶品名称:狗牯脑(烘青绿茶)
狗牯脑又名“狗牯脑石山茶”,也曾一度称为“玉山茶”,产于江西省遂川县汤湖乡的狗牯脑山,该山形似狗,取名“狗牯脑”,所产之茶即从名之。
茶叶产地:江西省遂川县汤湖乡“狗牯脑山”
狗牯脑产于江西省遂川县汤湖镇狗牯脑山。狗牯脑山矗立于罗霄山脉南麓支系群山之中,坐南朝北,山南为五指峰,北为老虎岩,东北面5公里处有著名的汤湖温泉。狗牯脑山海拔高度650~1100米;山中林木苍翠,溪流潺潺,终年云雾缭绕,四季清泉不绝。
狗牯脑山日照时间较短、多漫射光、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为18.5℃,极高温度为35.8℃;平均降雨量为1558.6毫米;昼夜温差大,土壤为有机质花岗岩类麻沙泥土,土壤有机质为2.58%,全氮0.14%,碱溶氮164.9ppm,速效磷1.9ppm,速效钾65.6ppm,pH值5.2。芽叶持嫩性强,氨基酸、咖啡碱、芳香物质等内含量丰富。
人文历史:
清嘉庆年间(1796-1820),今汤湖乡境内,木商梁为镒水运一批木材到南京销售,因突遇洪水,木材全部冲失。梁为镒陷入困境,流落南京,遇寡妇杨氏,被其收留并结为夫妇。杨氏精于制茶,而后梁为镒偕杨氏返回故乡,并带回一些茶叶种子,在当地的狗牯脑山上,开垦小面积茶园种植,自制茶叶,称所制茶叶为“狗牯脑茶”。
1915年,遂川县茶商李玉山采用狗牯脑山的茶鲜叶,制成银针、雀舌和圆珠各1千克,分装3罐,运往美国旧金山参加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荣获国际评判委员会授予的金质奖和奖状,被誉为“顶上绿茶”。1930年,李玉山之孙李文龙将此茶改名为“玉山茶”,送往浙赣特产联合展览会展出,荣获甲等奖。由于两次获奖,狗牯脑所产之茶名声大振。随着历史的变迁,“玉山茶”改名为“狗牯脑茶”。
1982年被评为江西省名茶,1985年被评为江西省优质名茶,并选送中国名茶展评会。2004年1月29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批准对狗牯脑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从此,狗牯脑茶这一遂川特产走上了一条快速、健康的发展之路。
茶树品种:本地群体小叶种(有性繁殖)
茶树品种主要是本地群体小叶种。
加工工艺:鲜叶—摊青—拣剔—杀青—初捻—初干—揉条—整条—提毫—干燥
狗牯脑鲜叶采摘一般在每年清明前3至5天,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以叶背多白茸毛的茶尖为原料。要求做到不采露水叶,雨天不采叶,晴天的中午不采叶。鲜叶采回后还要进行挑选,剔除紫芽叶、单片叶和鱼叶。
狗牯脑制作全系以手工进行,经摊青、拣剔、杀青、初捻、初干、揉条、整条、提毫、干燥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其操作技巧“火候”把握等都十分考究,杀青工艺是高温、少量:杀青在铁锅中进行,锅温保持150-180℃,制作特级茶每锅投叶量为0.2-0.6公斤,一级为0.3-0.4公斤。炒约4-6分钟,待叶质柔软,毫显茶香时及时出锅。整形亦在锅中进行,温度先高后低,用双手轻轻抓炒、揉团提毫,从炒坯至整形共约15分钟。干燥过程是以烘炒结合。含水量要求在3%-5%时出锅,稍经摊凉,以铁罐盛装密封。
决定茶叶香气、滋味、汤色等内质的关键因子主要是:水浸出物、水溶性灰分、茶多酚、氨基酸和芳香物质等,而狗牯脑的检测结果水浸出物在40%-50%,高出现行标准(34%)6%以上;水溶性灰分在65%-68%,高出现行标准(45%)20%以上;茶多酚、氨基酸和芳香物质是构成茶叶色香味的主要因子,据《中国民茶图谱—绿茶篇》(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中介绍,中国159个名茶茶样检测后的理化成分统计分析,狗牯脑所含的理化指标在中国绿茶中相对较高。这些因子的高比例高含量,确实标榜着狗牯脑茶品质的独特性和尊贵。
茶品特点:
【干茶】紧结秀丽、匀整纤细、芽端微勾、白毫显露、碧中微露黛绿;
【汤色】汤色清澄、黄绿明亮;
【香气】香气高雅、略有花香;
【滋味】清凉芳醇、回味甘甜;
【叶底】叶底黄绿、柔嫩匀整。
品茗记录:
地点环境:办公室
参加人:独品
投茶量:3g
泡茶水温:75℃左右
茶叶年份:2011年
存储方法:正常存放
基本茶器:玻璃盖碗(120ml)
冲泡时间:一泡35秒,二泡45秒(逐增,可泡六水)
心得感受:
1.狗牯脑采摘清明前后一芽一叶初展嫩叶,冲泡芽茶水温较低,75℃左右,清凉芳醇;
2.狗牯脑冲泡后茶叶速沉,液面无泡;滋味醇厚,清凉可口,回味甘甜,为茶中之珍品;
3.狗牯脑水浸出物、水溶性灰分、茶多酚、氨基酸和芳香物质等因子含量较高,其决定品质的独特性。
狗牯脑的特点和其他茶叶迥然不同,外形紧结秀丽,条索匀整纤细,颜色碧中微露黛绿,表面覆盖一层细软嫩的白绒毫,莹润生辉。茶水清澄而略呈金黄,喝后清凉芳醇,香甜沁入肺腑,口中甘味经久不去。饮狗牯脑茶具有提神醒脑,消食去腻,益肝利肾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