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训练在聋校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认为作文教学一直不尽人意,小学高年级不能通顺地写一段话,初中阶段不能完整地写篇记叙文,聋生作文内容简单、语言平淡、语序混乱、句子颠倒、空洞无物,这是普遍现象。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笔者认为:一、听觉障碍造成语言发展迟缓,语言发展水平严重滞后,学生词汇贫乏。二、听觉障碍破坏了聋生对外界认知的丰富性和完整性,加之现行聋校封闭式的管理模式,导致他们生活体验不足,信息缺乏。三、聋生语言逻辑能力较差,教师没有充分重视写作方法的指导。四、教析的编写等方面的原因。叶圣陶先生曾这样说:"写作基于阅读,老师教得好,学生学的好,才写的好。"由此可见,聋生作文水平和能力的提高,着眼点不应仅仅局限于课堂作文教学而应从语言材料、作文素材的丰富、写作方法的指导等多方面入手。
一、加大阅读训练,深化阅读指导
语言的习得是一个长期的积累的过程。大量的阅读不仅可以帮助耳聋学生熟悉语言,积累词汇,为作文提供丰富的语言材料,而且还可以使其从中获得大量的作文知识。《聋校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紧密联系,指导学生在作文时运用阅读中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因此,提高聋生的作文水平,必须加强阅读训练,深化阅读指导,在阅读中渗透写作知识,使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写作方法和特点,结合聋生生活实际写作。如十八册《背影》一课,是一篇纪实散文,描写了自己与父亲在车站上别离时的情景。语言平实,字里行间渗透着深切怀念之情。全文以"背影"为线索,先后四次写父亲上车过程中说的四句话,写了儿子三次落泪,表现了强烈的思想感情。在作文教学时,我注意引导学生阅读写父亲爬过铁道去买橘子的"背影"这一段全文的核心内容。买橘子的整个过程写的很具体,从怎样往回走,又怎样爬下,爬上,到了车上什么动作,什么语言一直写到"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这轻松的心情正是父爱的表现。学生再阅读中还能悟出写作的方法,也体会到父子间的感情,从而开发他们的智力,提高写作水平,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在写作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指导聋生选择合适的读物目前,我国尚无专门适合聋人的读物,由于缺乏必要的指导,他们面对大量的普通读物往往不知所措,不能正确地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读物,看到什么就读什么,这种没有目的的阅读对学习语言的效果不大的,教师要切实指导聋生选择符合其阅读理解能力和学习层次的课外读物。
(二)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重视阅读习惯的培养聋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较差,在大量阅读时离不开教师的辅导,教师在辅导学生阅读中要逐步培养聋生良好的阅读习惯:1、阅读中通过"查字典"、"根据上下文猜测"、"问老师和同学"等方式处理生字新词的习惯。2、默读的习惯。3、边阅读边作一些简单的圈点勾画,以笔助思的习惯。4、记诵好词好句好段的习惯。5、思考文章立意、谋篇、表达方法的习惯。6、适当仿写的习惯。
(三)开展读书活动,提高阅读兴趣要培养聋生长期读书和广泛阅读的习惯,必须充分调动其阅读兴趣,而调动聋生阅读兴趣的最好方法莫过于活动。如经常举行"读书汇报会",让学生汇报读书收获、心得和经验;举行"看谁读得多,读得好"比赛,看谁朗读得最正确,最富有感情;举办"词汇教学班",让学生做回老师,将自己读书所得词句教给其他学生……这些活动极大地调动了聋生对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了阅读兴趣的持久性。
二、加强实践活动,开阔聋生视野
聋校作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作文必须以生活实践为基础,脱离生活的作文是空洞无物的,而现今聋校学生生活过于单调,社会交往活动较少,信息馈乏。造成聋生从日常生活中汲取的语言材料和写作素材甚少,影响了作文水平的整体提高。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加强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生活。
(一)作文课堂创设具体情境
长期以来,"灌输――训练"的方式是聋校教学的主要方式,聋生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往往认为作文是一个负担,作文课堂枯燥乏味。作文教学质量要提高,必须打破这一局面。教师要充分调动聋生的写作激情和欲望。让作文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作文:以生活展现情境;以实物演示情境;以表达体会情景;将作文命题转化为具体活动场景,让情境过程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些活动将极大的调动聋生的自主性,改变以往压抑、被动的作文课堂教学方式。
(二)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开阔学生的心胸,张扬学生的个性,丰富学生的语料。教师要重组织、重引导,将课外活动与作文教学结合起来,组织学生观察植物生长,写观察笔记;组织学生游戏活动,记录游戏过程;组织竞赛活动,谈谈自身体会;组织制作活动,抒写成功的喜悦……
(三)深入社会开展主题活动学校组织聋生定期不定期围绕某一特定的主题参与社会,与正常人交往。让聋生在活动中自主发现,以积极交往,积累语言,拓宽知识面,增加社会经验。如清明节开展以"祭奠英雄"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社会,搜集相关资料。于是学生祭扫烈士墓,记诵烈士碑文;走访老前辈,询问时代背景;查阅图书资料,寻找相关故事;汇报演讲交流,畅谈各自收获。学生在一系列的社会活动中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为书面语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每次活动结束学生写作文不再无话可谈,而且所写文章逐渐有思想、有内容。
三、加强写作方法指导,强化写作训练
阅读和实践活动只是写作材料的准备。要想写好作文光有这些是不够的,聋生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性差,他们不善于选项择适当的素材,按照一定的法规、合乎逻辑的顺序,把头脑中的形象和概念编码成文字符号。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对其指导。
(一)指导聋生抓住素材,勤于动笔
加大写作量,增加写作次数,是提高聋生写作水平的重要手段,聋生只有在大量的写作训练中才能逐步掌握具体的写作方法。因此教师要给聋生创造大量的写作机会,激励学生勤于动笔,如让学生修改病句、增添细节、仿句仿文,如要求学生每天坚持写日记等。但是教学实践发现,聋生选择素材的能力较差,这需要教师具体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留心观察、善于发现,从身边的小事写起,把自己看到的、接触到的人、事、物、景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就拿仿句来说,是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写出形式相同的句子,以积累一些常用的句式。例:照样子换种说法:他很累。 他累得满头大汗,筋疲力尽。 他累得气喘吁吁,快走不动了。 他累得昏倒在瓦砾上。……通过仿写让学生有所获,推陈出新。
(二)加强写作逻辑指导,理清写作思路聋生在作文中,往往语句混乱,条理不清。这是由于其思路缺乏逻辑性造成的,教师要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指导学生在语言表达过程中,先通过回想的方式将自己观察到的事物或经历的情景展现出来,然后具体分析,抓住主要内容,围绕一个中心,切中事物本质及其内在联系,按照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顺序谋篇布局、整体设计、完整表达。例如:有篇看图作文《接爷爷》,不少聋生这样写:爷爷左手提着一只包,右手拿着水果;一只鸡和一些家乡蔬菜,从出口处走来。学生一开始并没有觉得这个句子有问题,这时老师随即出示(幻灯、大字文、小黑板均可)花白头发,脸上布满皱纹的爷爷左手提着一只包,右手拎着一只篮子,篮里装满了新鲜蔬菜和水果,还有一只火红肥大的公鸡。 通过比较,聋生一下子发现老师的句子条理比较清晰,而且更符合图意。
(三)激励学生用词,学以致用聋生虽然在多年的语文学习和课外阅读中积累了大量词语,但是这些词语他们却难以灵活运用。作文仍然语言干瘪,缺乏表现力。这虽然与聋生对词意理解不透彻有关系,但是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们不知如何合用词语。有的聋生认为作文就是滥用词语,从而造成形容词泛滥,不知所云。但是也有的聋生认为作文只要把意思表达出来就可以了,造成同篇文章词语量甚少,甚至一个词语用上数十次,虽然意思正确,却给人以重复之感。所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重视聋生语言应用的指导,培养学生主动地从记忆库中搜寻合适词语的能力,具体语境具体对待,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好词、好句、好段要善于发现,大加赞扬。哪怕是一个词、一句话、或一个段落,在作文讲评过程中都应及时加以表扬。对于每次作文涌现出来的佳作,最好能在班级壁报中展示出来,进一步增强聋生的信心,为其他同学树立成功的榜样。针对聋生作文中用词不当或词语贫乏的情况,教师要推荐适当词语,不仅要求学生表达的意思正确,而且还要注意形象、生动、自然。
总之,教师要指导聋生大量阅读,加强实践活动,丰富学生作文素材,并对聋生进行切实可行的写作指导。当然聋生作文能力的提高是一项长期艰苦的过程,需要聋生自身努力和教师的精心培养。作文教学仍是聋校语文教学中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还有待于广大教师在教学中进一步探索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叶立言著:《聋校语言教学》(光明日报社出版式1990)。
[2]张宁生主编:《听觉碍障儿童的心理与教育》(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年)。
[3]郭福根编著:《新课程初中语文教学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发行2004年5月)。
[4]彭化杰主编:《教师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
一、加大阅读训练,深化阅读指导
语言的习得是一个长期的积累的过程。大量的阅读不仅可以帮助耳聋学生熟悉语言,积累词汇,为作文提供丰富的语言材料,而且还可以使其从中获得大量的作文知识。《聋校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紧密联系,指导学生在作文时运用阅读中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因此,提高聋生的作文水平,必须加强阅读训练,深化阅读指导,在阅读中渗透写作知识,使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写作方法和特点,结合聋生生活实际写作。如十八册《背影》一课,是一篇纪实散文,描写了自己与父亲在车站上别离时的情景。语言平实,字里行间渗透着深切怀念之情。全文以"背影"为线索,先后四次写父亲上车过程中说的四句话,写了儿子三次落泪,表现了强烈的思想感情。在作文教学时,我注意引导学生阅读写父亲爬过铁道去买橘子的"背影"这一段全文的核心内容。买橘子的整个过程写的很具体,从怎样往回走,又怎样爬下,爬上,到了车上什么动作,什么语言一直写到"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这轻松的心情正是父爱的表现。学生再阅读中还能悟出写作的方法,也体会到父子间的感情,从而开发他们的智力,提高写作水平,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在写作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指导聋生选择合适的读物目前,我国尚无专门适合聋人的读物,由于缺乏必要的指导,他们面对大量的普通读物往往不知所措,不能正确地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读物,看到什么就读什么,这种没有目的的阅读对学习语言的效果不大的,教师要切实指导聋生选择符合其阅读理解能力和学习层次的课外读物。
(二)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重视阅读习惯的培养聋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较差,在大量阅读时离不开教师的辅导,教师在辅导学生阅读中要逐步培养聋生良好的阅读习惯:1、阅读中通过"查字典"、"根据上下文猜测"、"问老师和同学"等方式处理生字新词的习惯。2、默读的习惯。3、边阅读边作一些简单的圈点勾画,以笔助思的习惯。4、记诵好词好句好段的习惯。5、思考文章立意、谋篇、表达方法的习惯。6、适当仿写的习惯。
(三)开展读书活动,提高阅读兴趣要培养聋生长期读书和广泛阅读的习惯,必须充分调动其阅读兴趣,而调动聋生阅读兴趣的最好方法莫过于活动。如经常举行"读书汇报会",让学生汇报读书收获、心得和经验;举行"看谁读得多,读得好"比赛,看谁朗读得最正确,最富有感情;举办"词汇教学班",让学生做回老师,将自己读书所得词句教给其他学生……这些活动极大地调动了聋生对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了阅读兴趣的持久性。
二、加强实践活动,开阔聋生视野
聋校作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作文必须以生活实践为基础,脱离生活的作文是空洞无物的,而现今聋校学生生活过于单调,社会交往活动较少,信息馈乏。造成聋生从日常生活中汲取的语言材料和写作素材甚少,影响了作文水平的整体提高。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加强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生活。
(一)作文课堂创设具体情境
长期以来,"灌输――训练"的方式是聋校教学的主要方式,聋生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往往认为作文是一个负担,作文课堂枯燥乏味。作文教学质量要提高,必须打破这一局面。教师要充分调动聋生的写作激情和欲望。让作文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作文:以生活展现情境;以实物演示情境;以表达体会情景;将作文命题转化为具体活动场景,让情境过程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些活动将极大的调动聋生的自主性,改变以往压抑、被动的作文课堂教学方式。
(二)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开阔学生的心胸,张扬学生的个性,丰富学生的语料。教师要重组织、重引导,将课外活动与作文教学结合起来,组织学生观察植物生长,写观察笔记;组织学生游戏活动,记录游戏过程;组织竞赛活动,谈谈自身体会;组织制作活动,抒写成功的喜悦……
(三)深入社会开展主题活动学校组织聋生定期不定期围绕某一特定的主题参与社会,与正常人交往。让聋生在活动中自主发现,以积极交往,积累语言,拓宽知识面,增加社会经验。如清明节开展以"祭奠英雄"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社会,搜集相关资料。于是学生祭扫烈士墓,记诵烈士碑文;走访老前辈,询问时代背景;查阅图书资料,寻找相关故事;汇报演讲交流,畅谈各自收获。学生在一系列的社会活动中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为书面语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每次活动结束学生写作文不再无话可谈,而且所写文章逐渐有思想、有内容。
三、加强写作方法指导,强化写作训练
阅读和实践活动只是写作材料的准备。要想写好作文光有这些是不够的,聋生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性差,他们不善于选项择适当的素材,按照一定的法规、合乎逻辑的顺序,把头脑中的形象和概念编码成文字符号。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对其指导。
(一)指导聋生抓住素材,勤于动笔
加大写作量,增加写作次数,是提高聋生写作水平的重要手段,聋生只有在大量的写作训练中才能逐步掌握具体的写作方法。因此教师要给聋生创造大量的写作机会,激励学生勤于动笔,如让学生修改病句、增添细节、仿句仿文,如要求学生每天坚持写日记等。但是教学实践发现,聋生选择素材的能力较差,这需要教师具体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留心观察、善于发现,从身边的小事写起,把自己看到的、接触到的人、事、物、景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就拿仿句来说,是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写出形式相同的句子,以积累一些常用的句式。例:照样子换种说法:他很累。 他累得满头大汗,筋疲力尽。 他累得气喘吁吁,快走不动了。 他累得昏倒在瓦砾上。……通过仿写让学生有所获,推陈出新。
(二)加强写作逻辑指导,理清写作思路聋生在作文中,往往语句混乱,条理不清。这是由于其思路缺乏逻辑性造成的,教师要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指导学生在语言表达过程中,先通过回想的方式将自己观察到的事物或经历的情景展现出来,然后具体分析,抓住主要内容,围绕一个中心,切中事物本质及其内在联系,按照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顺序谋篇布局、整体设计、完整表达。例如:有篇看图作文《接爷爷》,不少聋生这样写:爷爷左手提着一只包,右手拿着水果;一只鸡和一些家乡蔬菜,从出口处走来。学生一开始并没有觉得这个句子有问题,这时老师随即出示(幻灯、大字文、小黑板均可)花白头发,脸上布满皱纹的爷爷左手提着一只包,右手拎着一只篮子,篮里装满了新鲜蔬菜和水果,还有一只火红肥大的公鸡。 通过比较,聋生一下子发现老师的句子条理比较清晰,而且更符合图意。
(三)激励学生用词,学以致用聋生虽然在多年的语文学习和课外阅读中积累了大量词语,但是这些词语他们却难以灵活运用。作文仍然语言干瘪,缺乏表现力。这虽然与聋生对词意理解不透彻有关系,但是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们不知如何合用词语。有的聋生认为作文就是滥用词语,从而造成形容词泛滥,不知所云。但是也有的聋生认为作文只要把意思表达出来就可以了,造成同篇文章词语量甚少,甚至一个词语用上数十次,虽然意思正确,却给人以重复之感。所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重视聋生语言应用的指导,培养学生主动地从记忆库中搜寻合适词语的能力,具体语境具体对待,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好词、好句、好段要善于发现,大加赞扬。哪怕是一个词、一句话、或一个段落,在作文讲评过程中都应及时加以表扬。对于每次作文涌现出来的佳作,最好能在班级壁报中展示出来,进一步增强聋生的信心,为其他同学树立成功的榜样。针对聋生作文中用词不当或词语贫乏的情况,教师要推荐适当词语,不仅要求学生表达的意思正确,而且还要注意形象、生动、自然。
总之,教师要指导聋生大量阅读,加强实践活动,丰富学生作文素材,并对聋生进行切实可行的写作指导。当然聋生作文能力的提高是一项长期艰苦的过程,需要聋生自身努力和教师的精心培养。作文教学仍是聋校语文教学中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还有待于广大教师在教学中进一步探索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叶立言著:《聋校语言教学》(光明日报社出版式1990)。
[2]张宁生主编:《听觉碍障儿童的心理与教育》(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年)。
[3]郭福根编著:《新课程初中语文教学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发行2004年5月)。
[4]彭化杰主编:《教师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