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在堂识小(二十六)

来源 :文艺生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ace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陆和九与同古堂刻铜
  如果说经亨颐是因身处陈师曾“朋友圈”而参与刻铜文房的创作,那么,陆和九的書画铜创作,或许可以说是因其身处张樾臣“朋友圈”的缘故。在民国名家刻铜文房创作中,刻铜家之于书画家,就像杨彭年之于陈曼生,其作用也是要顶“半边天”的。一种说法是:“刻铜关键在刻”,那样,刻铜家的作用是要高过书画家了。应该说,民国名家书画刻铜文房的勃兴,是多方共同努力的结果。正如陈小从先生(陈师曾侄女)80多岁时赠周继烈先生诗中所说:“……名家纷竞技,写画贻亲朋。孰为倡导者,先伯师曾公。三绝诗书画,余兴寄雕虫。挚友有同道,贵州茫父翁。相邀退食暇,同古堂上逢……”
  陆和九(1883-1958),本名开钧,以字行,别署墨盫,湖北沔阳人(今湖北仙桃人),蒙古族。1883年8月7日生,1899年考中秀才,1903年汉阳府中学毕业。后赴京,于吏部学治馆法政班肄业。辛亥革命时回湖北,任武昌文华大学译学馆馆长、湖北襄阳师范学校教员,后回京历任中国大学讲师、民国大学教授、辅仁大学教授共三十余年,主讲金石学课程。1952年6月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1958年1月13日病逝,享年75岁。
  先生诗书画印皆能,且收藏碑刻砖瓦拓本甚富。著作之已行世者,有《汉武氏石室画像题字补考》二卷、附录二卷(1926年写刻本)、《中国金石学》正续编(1929年中国大学排印本、辅仁大学排印本)两种。有稿本而未刊行者,有《石刻名汇》《文字学》《中国古器物学》《金石文渊》四卷、《汉以后金文录》五卷、《珠璜碎稿》六卷、《北周造像考》三卷、《历代造像存徵录》四卷、《孝堂山画像考》一卷、《顺陵残碑考》一卷、《宋辽金元碑目》六卷。
  陆和九成名很早,对金石碑帖的鉴赏造诣尤深,素有“墨老虎大王”之谓,故宫博物院、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很多精拓碑帖都钤有“曾在陆和九处”等印记,时下各大拍场也屡见陆氏旧藏现身。娄东班书阁序其《墨盫竹印选》(1936年出版)云:“……开钧吾友陆君墨盫,幼负不羁才,壮不克行其所学,及其老也,遂不得已托艺术以自食其力,诗怪书怪画怪,治印尤怪,盖兼有郑、高二怪之能,而无其失,又独立于八怪之后,而自出其新意趣,并能不悖于古之法,吾知其必不独以印人传也。……”其实陆和九艺术风格仍属中正醇和一路,师古而不泥古,奇而不怪。其书画篆刻,盖承家学。治印至和九已七传,更是以醇厚古茂见长,以深谙金石文字之学,善变化,不肯流俗,竹印尤朴茂有高致。




  陆和九制印享有盛名,当时文化名人求其刻印的有很多。周作人写给友人的一封信中说:“笔名前用寿遐,近由方纪生为托陆和九刻一印,乃误为遐寿。方君拟请其重刻,但觉得篆文很有意思,且改刻缺少兴趣,难得刻好,故宁改字以从之也。”这是说周作人本来有“寿遐”的笔名,陆和九误刻为“遐寿”,从此苦雨老人索性就“改字以从之”了。从现在能见到的一则陆和九润例(1941年)上看,其石竹木牙铜玉皆刻,以竹印最贵,要每字16元(石印每字6元)。先生又能刻扇骨和砚台。
  陆和九和同古堂渊源有自。张樾臣的印集《士一居印存》有陆和九序,称赞张樾臣制印:“遵古法,罔敢肆。求其治印者咸称道,其美弗衰,盖以其规模秦汉,甄陶宋元,不破碎以为古,不诡异以炫今,有非寻常印人所能及者。(图1)”张樾臣长子张少丞印行《张少丞刻竹治印式》,其润例为陆和九手订(图2)。张少丞和史树青是辅仁大学同学,都是陆先生弟子。
  与同古堂合作,在墨盒镇尺上亲笔书写绘画,然后交由同古堂操刀,刻成精美文具,或自用,或赠友,在民国初年由陈师曾、姚华倡导并身体力行,逐渐蔚然成风,陆和九是积极的参与者。从目前所见的刻铜实物和图片资料来看,陆和九在铜上创作的题材有绘画、摹古文字和书法等。除了周继烈主编的《民国刻铜文房珍赏》所录陆和九两件墨盒外,近有见藏友悦铭轩藏陆和九书法墨盒一具,书刻皆精,乞拓一纸存玩(图3)。
  陆和九和刻铜文房的关系很有可能可以追溯到更早。前面说过,陆和九制印是幼承家学,篆刻到他这儿已是第七代了。有资料表明,陆和九的父亲和陈寅生由于同好篆刻而多有交游,因喜欢陈寅生的篆刻而藏其制印多枚。这其中的故实,会在后面的识小中谈到,这里就不详述了。

其他文献
大约在1984年,我得到机缘到湖南第一师范去听书法讲座,座中有一人,神情专注,有疑辄问。有时几近钻牛角尖,固执己见,几次三番,老师斥之而未见其改,我心异之。这就是我与李运良初交时的情境。  李运良,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字子木,号双飞堂(因其书法教育与书法创作并重,又因其夫妇皆习书法)、芥末居(因思宇宙浩瀚,人世沧桑,而芥末一词,语带双关,可指极渺小微末之意,亦可指佐餐之料,生食三文鱼片多用之,性
期刊
朱盛柏是我最为关注的闽籍青年书法家之一。近几年,他在国家级书法展中屡获嘉奖,同道的目光开始纷纷投向这位在福建书坛并不惹人注意的青年身上。  能于传统书法精神表现与时尚艺术追求的着意取舍中,心无旁骛,寻觅到一条与新时期创作要义相契合的通道,逐步走向一片尊古为新的开阔地,实为中国书法艺术之希望,朱盛柏诚为当代青年书法家中之翘楚。  盛柏幼承庭训,酷嗜书法,由颜入手,读书治学,取法乎上,宁根固底,深造自
期刊
人的一生有着可持续的读书、写字环境是一件幸福的事,而能把字写得越来越好应是一件有福气的事。  ——黄坤生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福建漳州出现了一个强大的书法家群体,这些书法家在风格方面比较接近,大多都以明清行草书风为主,他们频频入展全国的各个展览并获奖,在书法界是比较特殊的一种现象。当时的书坛称其为“漳州书风”。如今,这个群体的成员大多都到了知天命之年,但是他们初心如故,依然坚守着手中的笔墨,挥斥
期刊
青绿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的山水画形式之一,在唐宋时期一度辉煌过,宋元以降水墨山水画的勃兴致使青绿山水画日渐寥落,而现代山水画家关奇致力于接续青绿山水画传承,发展创新重诗情意蕴、写神造境的重彩青绿山水画,得到了业内专家的认可和市场的普遍欢迎,且持续升温。  一、缘起丹青 追逐梦想  安徽,这方水土汩汩流淌着不竭的中华文脉之流,滋养了李公麟、弘仁、汪士慎、黄宾虹、林散之、陆严少、赵朴初、常仁侠等一批批文化
期刊
朱盛柏,福建省尤溪县人。毕业于福建师大美术系,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尤溪朱子书画院常务副院长、三明学院书法研究所研究员。书法作品曾参加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三届草书展,永乐宫全国第二、三届书画艺术节(优秀奖),孔子艺术节书法展,首届中国书法院奖书法展,福建省书画双年展“丹青奖”(金奖),文化部群星奖·福建选拔赛(银奖),福建省兰亭奖书法展,福建省楹联展(银奖),福建省纪念朱熹诞辰883周年
期刊
铜墨盒上镌刻的纹饰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文字,如古代诗文、名言警句等,属书法范畴;另一类是图案,如人物、山水、花鸟等,属绘画范畴。婴戏图是人物题材墨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婴戏图墨盒上的儿童形象,为刻铜艺人以刀代笔在小不及寸、大不过掌的盒面上镌刻而成,题材丰富、特色鲜明、寓意吉祥、魅力无限,深受人民大众喜爱。  追根溯源:婴戏图墨盒的前世今生  刻铜墨盒上的婴戏图,与中国传统婴戏
期刊
我在桐乡市丰子恺纪念馆任职期间,和海上书画篆刻名家吴颐人老师交往甚密。吴老师热心乐助,常为馆里慷慨捐赠石雕,诸多事情亲力亲为,让我印象颇深。在此活动中,又有缘结识了他的几位高足,大家常一起喝茶谈艺,兴致勃勃。  有一次,我恳请吴老师帮忙篆刻一方佛像印,他爽快应允,说:“我的一位学生彭大磬,是国内刻肖像印的佼佼者,尤精于佛像印。我让他帮你。”果然没过多久,大磬兄便快递给了我。  椭圆形佛像印,小小一
期刊
颜体书法是中国书法史上最能体现人品书品相统一的典型字体。自唐代以后,各代书家几无不习颜者。从宋代欧阳修、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到明代董其昌、王铎、傅山,再到清代钱南园、刘墉、何绍基、赵之谦,民国谭延闿、华世奎等,其绵延传承流变,渐渐形成一个脉络清晰的书法流派。  然而当代书法进入展厅,以奇、异、新 等“出奇制胜”的形式走捷径者相仿成风,而具有端庄、中正,富有内涵、雄浑博大气象的颜体书法则被边缘
期刊
【题记】今日元宵节,清华大学刘石教授兄将拙文审定发回,再作调整,补所用参考书目于后。忽然想起宋女词人朱淑真的《元夜》句:“新欢入手愁忙里,旧事惊心忆梦中。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佩玉记。  引子  乙未岁暮,灯火阑珊,芥子兄、元斤兄来访,坐豆下,出二小印,一为陶印、一为寿山,皆名姓印章。陶印印面不算佳好,唯印钮可玩儿,仿汉钮式样,四面梅花。寿山素章,视边款,白石老人川籍弟子萧友于;印面,
期刊
王文勇,字一农,河北魏县人,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书协重点书法作者、邯郸市书协理事、东湖雅集成员、中国书法风云榜和书坛新秀上榜书家。作品参加六届书法节(获最高奖)、全国三届草书展、全国四届扇面展、首届小品展、全国职工展、首届楷书邀请展、首届中国当代书法名家邀请展、西泠印社诗书画印展、第五届东北亚书画展(获铜奖)等,作品先后在《书法导报》《书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