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练习是学生有效复习的重要载体,也是学生形成技能和训练思维的有效方式。复习课的练习更具综合性、针对性、前瞻性,所以教师执教前要把握教材编排整体意图,了解知识点的分布情况,加强习题资源开发和利用,丰富习题资源的内涵,提升数学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实现知识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的整合,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关键词】 练习; 增值; 开发; 认知体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3-0130-02
练习是学生有效复习的重要载体,也是学生形成技能和训练思维的有效方式。但在平时的“复习课”教学中,经常发现有些教师往往比较重视知识梳理的教学,而在练习设计环节,却不屑对习题做精细化的研究,常常是机械的按教材编排的顺序1、2、3……布置学生练习,或是不恰当地舍弃教材习题,缺少对复习习题的综合性和开放性设计思考,使得习题功能弱化,复习意图不能凸显。
“教师下题海,学生泛轻舟”。首先建议教师执教前把自己当成学生将一个单元的教材习题做一遍,目的是把握教材编排整体意图,了解知识点的分布情况,达成对重难点的突破措施做到心中有数,合理设计练习。
其次,加强习题资源开发和利用,丰富习题资源的内涵,提升数学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实现知识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的整合,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下面就从听一位老师执教六年级下册《立体图形的整理和复习》一课谈谈对复习课习题设计的认识。
1 化静为动,增值习题功能
教材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呈现给学生的都是静态的信息,若能化静为动,则能增强习题的趣味性,提升数学思考的深度和广度,为学生创造更具探究性和开放性的练习空间,使习题功能增值。如本节课课始练习教师出示:
求出下面立体图形的体积。
从练习效果来说,本习题的呈现相对来说较单一,缺乏趣味性,倒不如考虑先出示长方形,由视图观察三个面围成长方体,然后转化成正方体,再切割为圆柱体,最后削成圆锥体,并依次帮助学生整理和复习立体图形的特点和体积计算公式。既加强了知识的相互联系,也增强了习题的趣味性,更提升了复习课教学的张力和品位。
2 改装取舍,活化学生认知体系
教师在复习中要树立整体观念,从教材的习题整体入手,用迁移的观点分析、处理习题。同时,我们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充分考虑他们已有的知识结构和生活经验,对一些容易使学生产生错误的习题内容进行适当调整,使习题内容更加适合学生。
如老师出示的教材基础练习:
如果设计成:边长是( )的正方体体积是1( )。让学生再举实例描述1体积单位的大小。这样更能激活学生的思路,从身边寻找合适的体积单位参照物完成认知结构。知识的巩固从形式、肤浅走向了实质、深刻。这样适当的改装取舍,化实为虚的做法凸显了习题意图,为学生构建了理解学习的“绿色通道”。
3 开放设计,增强习题“附加值”
教材习题的编拟有时比较单一或不完善,教师要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围绕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的需要,由一点生发开去,使习题内涵丰富起来。如老师出示的基础练习:
学生练习基本是顺思维思考,如设计成:
( )毫升=75立方分米 1.04( )=1040( )
这样设计为学生营造了创新的思维空间。这一开放性练习,它不仅延伸了教学内容,拓展和丰富了习题的内涵,使教材在“开放设计”中变厚了,而且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了教材习题的“附加值”。
4 题组对比,提升学生认知结构
教材习题的编排是逐条独立呈现的,但它们之间有内在的联系。教师在教学时要考虑其系统性,合理组合对比,使其更具有结构性。如老师设计的综合应用练习:
如果这样设计:
1、将下面两个图形竖着旋转一周是什么图形?它们的体积是多少?比较它们的体积你想到什么?
2、一个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纸,高是6厘米的长方体。
①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②如果将这个长方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体,圆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利用率是多少?
③如果再将这个圆柱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应削去多少立方厘米?
通过题组对比,展示知识的发生过程,既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结构来同化新知识,实现知识的迁移,沟通知识间纵横的联系,促使知识的系统化,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又让学生的思维在“比较”中得到了锻炼, 在变化之中抓住本质,促使学生的分析能力得到提高,认识得到深化,克服了思维定势的影响,培养了学生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这样处理丰富了学生对规律的认识,增强了习题的探索性,学生的认知结构不断得到完善和生成,同时具有了可辨别性。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中每一道习题的安排都有一定的目的和意图,只要我们认真钻研它,在用好、用活习题上動脑筋、想办法,开发教材习题这一“小动作”就能促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这一“大目标”的实现,“小题”也可“大做”,复习课的练习也精彩!
【关键词】 练习; 增值; 开发; 认知体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3-0130-02
练习是学生有效复习的重要载体,也是学生形成技能和训练思维的有效方式。但在平时的“复习课”教学中,经常发现有些教师往往比较重视知识梳理的教学,而在练习设计环节,却不屑对习题做精细化的研究,常常是机械的按教材编排的顺序1、2、3……布置学生练习,或是不恰当地舍弃教材习题,缺少对复习习题的综合性和开放性设计思考,使得习题功能弱化,复习意图不能凸显。
“教师下题海,学生泛轻舟”。首先建议教师执教前把自己当成学生将一个单元的教材习题做一遍,目的是把握教材编排整体意图,了解知识点的分布情况,达成对重难点的突破措施做到心中有数,合理设计练习。
其次,加强习题资源开发和利用,丰富习题资源的内涵,提升数学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实现知识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的整合,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下面就从听一位老师执教六年级下册《立体图形的整理和复习》一课谈谈对复习课习题设计的认识。
1 化静为动,增值习题功能
教材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呈现给学生的都是静态的信息,若能化静为动,则能增强习题的趣味性,提升数学思考的深度和广度,为学生创造更具探究性和开放性的练习空间,使习题功能增值。如本节课课始练习教师出示:
求出下面立体图形的体积。
从练习效果来说,本习题的呈现相对来说较单一,缺乏趣味性,倒不如考虑先出示长方形,由视图观察三个面围成长方体,然后转化成正方体,再切割为圆柱体,最后削成圆锥体,并依次帮助学生整理和复习立体图形的特点和体积计算公式。既加强了知识的相互联系,也增强了习题的趣味性,更提升了复习课教学的张力和品位。
2 改装取舍,活化学生认知体系
教师在复习中要树立整体观念,从教材的习题整体入手,用迁移的观点分析、处理习题。同时,我们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充分考虑他们已有的知识结构和生活经验,对一些容易使学生产生错误的习题内容进行适当调整,使习题内容更加适合学生。
如老师出示的教材基础练习:
如果设计成:边长是( )的正方体体积是1( )。让学生再举实例描述1体积单位的大小。这样更能激活学生的思路,从身边寻找合适的体积单位参照物完成认知结构。知识的巩固从形式、肤浅走向了实质、深刻。这样适当的改装取舍,化实为虚的做法凸显了习题意图,为学生构建了理解学习的“绿色通道”。
3 开放设计,增强习题“附加值”
教材习题的编拟有时比较单一或不完善,教师要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围绕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的需要,由一点生发开去,使习题内涵丰富起来。如老师出示的基础练习:
学生练习基本是顺思维思考,如设计成:
( )毫升=75立方分米 1.04( )=1040( )
这样设计为学生营造了创新的思维空间。这一开放性练习,它不仅延伸了教学内容,拓展和丰富了习题的内涵,使教材在“开放设计”中变厚了,而且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了教材习题的“附加值”。
4 题组对比,提升学生认知结构
教材习题的编排是逐条独立呈现的,但它们之间有内在的联系。教师在教学时要考虑其系统性,合理组合对比,使其更具有结构性。如老师设计的综合应用练习:
如果这样设计:
1、将下面两个图形竖着旋转一周是什么图形?它们的体积是多少?比较它们的体积你想到什么?
2、一个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纸,高是6厘米的长方体。
①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②如果将这个长方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体,圆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利用率是多少?
③如果再将这个圆柱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应削去多少立方厘米?
通过题组对比,展示知识的发生过程,既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结构来同化新知识,实现知识的迁移,沟通知识间纵横的联系,促使知识的系统化,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又让学生的思维在“比较”中得到了锻炼, 在变化之中抓住本质,促使学生的分析能力得到提高,认识得到深化,克服了思维定势的影响,培养了学生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这样处理丰富了学生对规律的认识,增强了习题的探索性,学生的认知结构不断得到完善和生成,同时具有了可辨别性。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中每一道习题的安排都有一定的目的和意图,只要我们认真钻研它,在用好、用活习题上動脑筋、想办法,开发教材习题这一“小动作”就能促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这一“大目标”的实现,“小题”也可“大做”,复习课的练习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