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互动数学课堂的构建策略探微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tso1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构建互动课堂,是新课改的要求之一。构建导学互动数学课堂,能够极大地提高数学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构建高效的导学互动数学课堂,教师应注重课堂教学的合理导入,巧妙设计探究活动,变“教”为“导”。
  关键词:数学教学;导学互动;模式;导入;探究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20-0025-01
  数学是中小学的基础学科,但其因抽象性、逻辑性强等特点,使一些学生对数学学习敬畏有加,课堂上提不起精神,课后没兴趣钻研。要想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直观化、生动化,也就是降低知识的抽象性和难度。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实现这一跨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呢?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讨和创新,而构建导学互动课堂便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现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如何构建导学互动数学课堂。
  一、课堂教学合理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万事贵乎始”,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导入是关键。导入应从“趣”入手,学生只有对知识产生兴趣,才会对知识进行自主构建、自主探究。
  1.复习导入,温故知新
  新旧知识之间有联系或相异时,教师可从复习进行导入。比如不等式的教学与方程有必然的联系,教师便可以通过设计问题,由方程过渡到新课——不等式的教学中,这样学生就不会感到突兀,并且做到了温故而知新,进而产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
  2.问题前置,质疑导入
  “思源于疑”,教师可以运用问题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教学“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教师可给出一些混合运算的习题,如(-8) (-2)×(-3)2-(-8)=( )等。然后提出问题: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该怎样进行?问题是引思的导火索,是互动的催化剂,能促进互动课堂的构建。
  二、巧妙设计探究活动,引发学生互动
  导学互动课堂模式的核心是让学生动起来,因此,教师应注重设计活动和问题,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比如,教学“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教师在用质疑的方法导入新课后,可以给出3 50÷22×(-1/5)-1=( )这道题,让学生观察算式中共有哪几种运算,然后概括一下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概念和特点,并探究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这样的活动设计,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打开了学生的思维之门,学生们从小学学到的运算法则说起,直至归纳出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规则。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师巧妙设计、有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堂不再沉闷乏味。又如,教学“比零小的数——负数”时,教师可通过天气预报中的“最低温度-4℃”提出-4就是比0小的数,然后提出“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负数的例子”等问题,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寻觅负数的踪迹。再如,教学“数轴”时,教师可让学生观察温度计:温度计上有温度示数,有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然后,给出一条数轴,让学生比较数轴和温度计的相似之处,引导学生探究如何画数轴,怎样在数轴上找到要找的数,探究数轴的三要素及数轴上的数字有什么规律等。教师通过层层引导,使数学知识不再是教和学的重心,而是学生动起来的根源和探究的重点。
  三、变“教”为“导”,促进师生互动
  传统课堂是教师讲、学生听,整个教学过程为考而教、为分数而学。而新课改倡导教师做学生探究和构建知识的领路人。例如,教学“有理数的加法”时,教师不应再讲怎样计算,而是注重课前预习的引导、课堂学习的指导、设疑和解疑的引导及当堂反馈的引导等。这时,教师的作用突出表现为“导”,导学生学,导学生探究,导学生练。例如,在学前引导中,教师给出如下计算题:(-21) (-30)=?-12 0=?(-1/4) (-1/3)=?(-5) (-1)=?让学生试着计算,初步感知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对于如何计算这些题目,教师不再直接告诉学生“同号相加,正负号不变”“异号相减,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而是通过给出以下情境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小東在直线型跑道上,向西走15米,又向东走20米后,在原来位置的哪个方向?与原来的位置相距多少米?”学生们通过讨论得出,向东的20米可以分解为15米加5米,15米正好回到原点,5米就是向东走的距离,因此推断出小东在原来位置的东边,距原来位置5米。然后,教师继续引导,提问道:“如果向西记为负数,那么向东就记为正数,算式怎么列?怎么计算?”学生们按上述推断写出算式:-15 ( 20)= 5。至于如何计算,教师先引导学生比较 20和-15的绝对值大小,再通过这一生活化问题探究正负号。得出运算法则后,导练是必备环节,教师应让学生通过具体的计算练习加以巩固,要求学生每计算一道题,都写出其运算的法则,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对于导练,教师应注意设计难度较大的问题,以突出层次教学,如|a|=3,|b|=16,a和b同号时,a b=?a和b异号时,a b=?
  总之,导学互动是新形势下有效课堂的突出标志,新时期的教学工作者应把握时代的脉搏,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注重“导学”促“互动”,课堂才会因“导”和“动”而高效。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课堂教学合理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巧妙设计探究活动,引发学生互动;变“教”为“导”,促进师生互动。
  参考文献:
  [1]黄美健.初中数学“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4(08).
  [2]曹文营.试论“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10).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地接触生物课程的一个阶段,是学生生物学习的启蒙阶段。教师要重视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帮助学生找到科学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生物实验要引导学生自己动手,科学分组,共同合作,通过反思实验结果探究生物原理。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究能力;动手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
摘要: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促进中职学生能够具有夯实的语文基础,从而顺利地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在教学中要勇于创新,注重发挥激励优势,通过教师的有效教学方法来增加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产生语文学习兴趣,从而主动地进行阅读和学习,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和进步。  关键词:中职教学 语文课堂 优化  目前,中职教育占据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半壁江山”,它对
摘 要:班级管理是中职学校管理中最为关键的工作,而班主任的管理水平是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班主任要树立爱心,促进中职学生和谐相处;利用网络,引导中职学生快乐学习;利用评价,提升中职学生综合素养。  关键词:班级管理;中职学生;德育工作;综合素养  中图分类号:G711;G4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31-0014-01  在中职学校里班主任的管理
摘 要:“教师评学”工作是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的一个重要环节。文章以天津农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近三年的“教师评学”统计分析为例,分析“教师评学”工作在提升高校教学质量中的效果和作用。  关键词:高校教学;教师评学;统计分析;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35-0013-01  “教师评学”工作是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于提升高
摘 要: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情境教学应运而生,它可以让数学课程更加贴近生活,也更有乐趣。文章针对情境教学在数学课程中的应用进行探究,提出一系列教学策略。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设计有目的性的数学情境,设置新颖的情境模式,注重将数学知识与故事相结合,为学生设置悬念,让数学贴近生活。  关键词:数学教学;情境教学;教学策略;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
摘 要:德育是塑造青少年学生优秀品质、培养青少年学生良好习惯、提高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是新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文章重点探讨新形势下提高学校德育质量的策略。学校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有效渗透德育,引导班主任注重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指导思想品德教师运用现代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有效性,同时还要加强师资培训,不断提高德育队伍工作能力。  关键词:德育工作;教学质量;思想品德;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