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通过有效备课和创设有意义的数学情境和激情讲解、鼓励质疑实现数学课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有效 新课程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2(a)-0107-01
每位数学教师为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很好地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他们都重视对教学方法的学习与研究。在课堂教学中都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必要的逻辑,推理出数学概念和规律,都注重知识、技能、能力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精心安排解题教学,为学生安排更多的动眼、动口、动手、动脑观察归纳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拓展学生的思维,力求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是有效的、高效的。
1实施有效备课实现数学课堂有效教学
有效备课必须以学生为本,强化目标引导,关注学生需要,创造性地设计课堂的动态过程,主动设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要预见学生活动,备学习方式的选择,备师生问题的生成。
钻研全套教材,形成数学学科专业知识体系任何一个知识点都是具体的,无论是概念、法则、性质、定律、公式,还是基本的数量关系。知识点之间又常常是有联系的,如同一环扣一环的锁链,通常称为”知识链”。对于具体的知识,应该让学生理解、掌握并传授应用。对于知识点与知识链,应该有意识地帮助学生进行纵向梳理和横向沟通,使所学知识纵横交错形成一个知识系统,也就是形成”网”。
教材是静态固定的,而学生个体是动态多样的,一本死的教材,要应对不同情况的学生,必须加以改造、加工、提炼、活用,才能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显然,实现有效备课就必须在教材与学情双方找到一个有机的结合点。新课程提倡”用教利教”,而不是教教材。说穿了就是要把教材用好、用活、用实。用好,就是基于教材但又不完全拘泥于教材,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或根据教学的需要,或针对教材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对教材进行改进和补充,使之更好地为教学、为学生服务。用活,体现在大胆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改造”。用实,就是使教材更加切合本地实际和学生的实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学得主动、扎实,富有成效。
2创设有意义的数学情境,激发兴趣,奠定“有效”
2.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良好的活动情境,可以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把数学知识融于生活实践中,使学生在情绪上引起共鸣,发现数学奥秘。数学情境,不仅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而且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
2.2利用好奇心,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采用各种手段诱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让他们产生欲罢不能的激情。如联系身边的实际,把例题转换成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的问题。新教材还针对七年级学生喜欢观看、喜欢动手的性格特征,安排了大量的实践性内容,要求尽可能利用自制教具优化课堂结构,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把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自由组合),请他们做我的助手,一道准备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操作,既规范了学生的劳动、行为习惯,又使他们在参与活动中认识了“自我”,产生了兴趣和求知欲。教师还可以将学习内容生活化,便于有效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求知欲。
同时,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教师可以通过谈心,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鼓励,善意的批评、提醒能被学生接受和理解,甚至感激,这会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为实施有效教学做好准备。
3激情讲解、鼓励质疑
现行数学课本虽然简洁精练,严谨科学,但与其他学科教材的语言相比就显得比较枯燥,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如果教师照本宣科,用词干瘪而不丰富,声调平直而无节奏,学生听起来更加感到机械呆板,枯燥乏味,就会影响数学知识的接受。所以数学教师上课也应充满激情,语言亲切和蔼,语调要有轻重缓急,抑扬顿挫,节奏要有徐疾起伏,这样才会给人听觉上的享受,使学生在情感与语言的感染之下,保持旺盛的求知欲。
教师若想有效地激发学生投入学习,就必须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以不同的方式肯定并鼓励学生质疑,因为质疑问难是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思源于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质疑是创新意识的萌芽,是创新的前奏。通过质疑,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学习的难点、症结在什么地方。如果长期坚持,必定会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有效备课是有效教学的基础和前提,有效教学是有效备课的检验和修正。教学的有效性离不开备课的有效性,同时通过教师课后的反思,教学的有效性又对备课的有效性提供了积极性的反馈和修正。因此,只有在”有效备课”与”有效教学”的联环互动中建立起积极的传导反馈机制,才能创造出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有效 新课程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2(a)-0107-01
每位数学教师为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很好地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他们都重视对教学方法的学习与研究。在课堂教学中都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必要的逻辑,推理出数学概念和规律,都注重知识、技能、能力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精心安排解题教学,为学生安排更多的动眼、动口、动手、动脑观察归纳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拓展学生的思维,力求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是有效的、高效的。
1实施有效备课实现数学课堂有效教学
有效备课必须以学生为本,强化目标引导,关注学生需要,创造性地设计课堂的动态过程,主动设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要预见学生活动,备学习方式的选择,备师生问题的生成。
钻研全套教材,形成数学学科专业知识体系任何一个知识点都是具体的,无论是概念、法则、性质、定律、公式,还是基本的数量关系。知识点之间又常常是有联系的,如同一环扣一环的锁链,通常称为”知识链”。对于具体的知识,应该让学生理解、掌握并传授应用。对于知识点与知识链,应该有意识地帮助学生进行纵向梳理和横向沟通,使所学知识纵横交错形成一个知识系统,也就是形成”网”。
教材是静态固定的,而学生个体是动态多样的,一本死的教材,要应对不同情况的学生,必须加以改造、加工、提炼、活用,才能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显然,实现有效备课就必须在教材与学情双方找到一个有机的结合点。新课程提倡”用教利教”,而不是教教材。说穿了就是要把教材用好、用活、用实。用好,就是基于教材但又不完全拘泥于教材,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或根据教学的需要,或针对教材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对教材进行改进和补充,使之更好地为教学、为学生服务。用活,体现在大胆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改造”。用实,就是使教材更加切合本地实际和学生的实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学得主动、扎实,富有成效。
2创设有意义的数学情境,激发兴趣,奠定“有效”
2.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良好的活动情境,可以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把数学知识融于生活实践中,使学生在情绪上引起共鸣,发现数学奥秘。数学情境,不仅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而且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
2.2利用好奇心,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采用各种手段诱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让他们产生欲罢不能的激情。如联系身边的实际,把例题转换成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的问题。新教材还针对七年级学生喜欢观看、喜欢动手的性格特征,安排了大量的实践性内容,要求尽可能利用自制教具优化课堂结构,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把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自由组合),请他们做我的助手,一道准备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操作,既规范了学生的劳动、行为习惯,又使他们在参与活动中认识了“自我”,产生了兴趣和求知欲。教师还可以将学习内容生活化,便于有效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求知欲。
同时,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教师可以通过谈心,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鼓励,善意的批评、提醒能被学生接受和理解,甚至感激,这会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为实施有效教学做好准备。
3激情讲解、鼓励质疑
现行数学课本虽然简洁精练,严谨科学,但与其他学科教材的语言相比就显得比较枯燥,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如果教师照本宣科,用词干瘪而不丰富,声调平直而无节奏,学生听起来更加感到机械呆板,枯燥乏味,就会影响数学知识的接受。所以数学教师上课也应充满激情,语言亲切和蔼,语调要有轻重缓急,抑扬顿挫,节奏要有徐疾起伏,这样才会给人听觉上的享受,使学生在情感与语言的感染之下,保持旺盛的求知欲。
教师若想有效地激发学生投入学习,就必须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以不同的方式肯定并鼓励学生质疑,因为质疑问难是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思源于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质疑是创新意识的萌芽,是创新的前奏。通过质疑,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学习的难点、症结在什么地方。如果长期坚持,必定会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有效备课是有效教学的基础和前提,有效教学是有效备课的检验和修正。教学的有效性离不开备课的有效性,同时通过教师课后的反思,教学的有效性又对备课的有效性提供了积极性的反馈和修正。因此,只有在”有效备课”与”有效教学”的联环互动中建立起积极的传导反馈机制,才能创造出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的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