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速递谁家强?

来源 :科学大众(中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shin578212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世界航空工业的三大流派,美国、俄罗斯、欧洲(英、法等)都已形成自己的“大运”发展谱系。由于不同国家面临的地理环境不同,“大运”所需担负的任务也因此变得各异为此,各国设计“大运”也各有侧重
  因地制宜,各取所需
  美国本土远在北美洲,距离欧洲、中东和东北亚都十分遥远。美国东海岸到西欧距离接近4000千米,距中东超过5500千米,西海岸到东北亚更是超过7000千米。这要求美国的重载航程至少达到4000千米。冷战初期,北约空军对华约空军有很大优势,核武器更占绝对优势。因此,他们不怎么在意战时机场的运输机起降问题。但是到了1981年,美空军发现当时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西德)境内所有机场中,只有47个适合C-141起降,18个适合C-5起降,这无疑会给战时紧急战略空运带来大麻烦。例如,许多重装备不得不通过转运,才能送达前沿野战机场。若苏联空军用战斗轰炸机或弹道导弹压制上述机场,空运能力将严重削弱。于是,美国空军提出,未来运输机必须具备在较短跑道上满载降落和空载起飞的能力,并能在野战机场起降。同时,美军还提出进一步提升现有“大运”的起降性能。
  俄罗斯国土十分辽阔,从西伯利亚到莫斯科超过5000千米,向南中东地区亦有3000多千米。冷战时,从苏联乌拉尔工业区到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东德)前线,距离也有4000多千米。这同样要求“大运”有突出的远距重载飞行性能。苏军在冷战中的作战构想,是以中欧为主要预设战场,陆空军一切武器装备都以满足在中欧作战为要求。中欧面积有限,但基础设施完善,高等级公路四通八达,地面部队可快速调动。不过,由于地处前沿,大多数机场都暴露在北约战术航空兵的攻击范围内。一旦开战,苏军很难找到完好的空运机场。因此,“大运”必须具备从野战机场起降能力。
  欧洲在二战结束后,已不再是世界权力中心,反而成为冷战前线。随着第三世界民族主义浪潮风起云涌,英、法等老牌帝国的殖民地纷纷独立。因此,欧洲各国在冷战中只专注于欧陆战场,完全放弃境外作战的打算,对“大运”几乎无需求。冷战结束后,欧洲面临的军事压力迅速减小,欧洲国家重新将目光投向海外。1999年科索沃战争、2003年伊拉克战争、2011年利比亚战争、2013年马里内战中,都出现欧洲军队的身影。在新的国际背景下,欧洲对“大运”的远程投送能力提出的要求,是能在装载重型装甲车辆时航程达4000千米。
  三大流派,品系繁多
  二战后,美国第一代“大运”的代表作,是20世纪50年代初服役、已成为传奇的C-130“大力神”运输机,其最大起飞重量60吨。此外,还有C-124和C-133。第二代产品,有60年代中服役的C-141,以及70年代初服役的C-5。90年代初,美国“大运”的第三代产品诞生,即最大起飞重量265吨的C-17。
  俄罗斯第一代“大运”,是20世纪50年代末服役、与C-130同级别但命运多夕的安-12。第二代产品是60年代末服役的安-22和70年代中服役的伊尔-76。第三代产品,则有80年代末出现的安-124、安-225,以及原本应于90年代初服役的安-70。
  二战后,大幅衰落的欧洲因此失去了研制“大运”的需求,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才研制出最大起飞重量51吨的C-160运输机。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欧系“大运”几乎一片空白。到了21世纪,欧洲才推出最大起飞重量140吨的A-400M运输机。
  战略运输,各有干秋
  在世界第二、三代“大运”中,C-141、C-5、安-22和安-124都是战略运输机,专门承担依托后万机场的远程战略运输任务。它们只注重装运重型、大体积货物后的航程,不考虑前线野战机场起降要求。C-141最大起飞重量147吨,巡航速度916千米/小时,起飞滑跑距离1800米;货舱长28.44米、宽3.11米、高2.78米、容积246立方米;最大载重40吨时,可装48吨燃油,航程5000千米。其货舱横截面积太小(宽X高),很难运送大型装备,因此很难达到最大载重,只在运送伞兵方面有些优势。这一直为美军战略运输司令部所垢病,而且这种缺点会随着陆军采用更多重型装备而加剧。
  C-5最大起飞重量380吨,巡航速度908千米/小时;货舱长36.91米、宽5.79米、高4.09米,容积985立方米;满载118吨时,起飞滑跑距离2500米,着陆滑跑距离725米,航程5500千米。C-5货舱宽敞、载重巨大,几乎能空运美军所有机动部署装备,是美战略空运体系中当之无愧的核心力量。使用中,C-5常与C-141搭配,专门运送后者无法运载的大型装备。
  俄罗斯的安-22,最大起飞重量250吨,巡航速度680千米/小时,起飞滑跑距离1300米;货舱长33米、宽4.4米、高4.4米,容积640立方米;满载80吨航程5000千米。安-22货舱大,满载航程也不错,然而其在稳定性及操纵性上存在缺陷。1977年12月12日,苏联第81运航团的一架安-22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机场降落后,在转弯时滑出跑道。事后调查发现,按设计要求安-22的转弯半径要在30米以上,而这一机场跑道宽度只勉强达到34米。驾驶员稍有不慎,飞机就开出了跑道。而且,当时机场上所有拖带工具都不能将这架庞然大物拖出来,机场因此也关闭两昼夜。最后,2辆坦克才把该机拖出草坪。安-22只造了85架,且很快退役。
  安-124最大起飞重量400吨,巡航速度850千米/小时,起飞滑跑距离2500米:货舱长36米、宽6.4米、高4.4米,容积1014立方米,满载150吨航程4500千米。如此巨型的飞机,几乎能满足所有空运需求。苏联解体后,该机转型从事商业货运,其租赁业务十分繁忙。2002年,该机紧急空运过广州地铁车厢。不仅如此,安-124还大量参与军事运输。2011年,该机在阿富汗为北约部队飞行了260架次,获利超过1亿美元。2013年法军兵发马里,也租用了2架。
  上述四款“大运中,C-141的设计缺陷明显,狭小的货艙使其根本无法发挥出应有的能力。安-22则只顾关键指标忽视操纵性等方面,“木桶效应”明显。C-5和安-124的设计相对成功,其主要指标难分高下。相较而言,美军标准化程度较高,C-5在货舱卸载时间上亦占有优势。至于两机起飞准备时间上的差异,则会因具体情况而不同。
其他文献
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习俗决定了英语头韵与汉语“双声”这两种语音修饰手段既有共性又存在极大的差异。本文从历史功能、应用情况和内部机制等方面论述了英语头韵与汉语“双
翻译生态学视翻译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强调翻译过程是以"译者为中心,译者适应和译者选择交替循环的过程"。本文从这个视角分析了霍克思在《红楼梦》翻译中的
本文通过翻译工作的具体实践,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探讨翻译工作应遵循的标准、翻译的文化差异、社会价值、创造价值,以及历史价值。 Through the concrete practice of tran
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最近开放了一个新的实验室—医疗和工业放射实验室(MIRF)以确保医疗和工业放射性测量的准确性.MIRF可以用一高能电子束线性加速度计(由耶鲁大学-Ne
本文针对当前英语写作教学中的种种弊端,对实际操作中如何对大学生进行英文写作策略的培训进行了介绍。提出探讨教学模式改革背景下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在新的语言
在池莉的短篇小说《汉口永远的浪漫》中,“人群”这一意象多次出现,穿插在故事的叙述之中。从文化批评的角度分析人群这一意象在《汉口永远的浪漫》中的意义和作用,成为区别
罗兰·巴特在1976年向世人宣布”作者之死"(the death of the author).不管作者的意图为何.文本只有在原作者身上才具有某种程度的”一义性”,但只要文本一旦被发表或呈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