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朗读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小學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选择合理的经典课文,指导学生流利地读、声情并茂地读、因文而异地读、因人而异地读,最终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
关键词:经典朗读;小学语文;朗读技巧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新课标对小学生的朗读也提出了明确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注重朗读指导,帮助学生筛选材料,激发学生情感。阅读是小学生认知世界、获取信息和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文章、句子、词语和字,通常有浏览、略读、精读、诵读、默读、朗读和背诵等,其中朗读是一种有声阅读活动,能有效协调脑、眼、耳、口。朗读可通过口头语言来培养语感,通过声音深入理解文本意思,将文章的精妙之处通过声音表达,感受作者的思想,领略到文字的优美。同时,教师也可通过朗读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
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材料涉及不同的内容、不同的题材,有着不同的感情特点和语言特征,这就需要不同的朗读方法和策略,教学过程中的重点也有所不同。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大量的课文和古体格律诗,如何选择合适的内容和文体并制定对应的朗读计划是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经典课文朗读能有效覆盖各方面知识点和学习方法,是学生精神的洗礼和陶冶,让学生沐浴其中。小学教师应选择合适的经典材料,加强朗读训练,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提升。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一、准确流利地读
准确流利地读主要体现在正确地读、流利地读,符合年龄特征以及教学需求。正确地读是用标准普通话清楚地朗读,吐字清晰,读音准。熟练掌握语流音变、声调、韵母和声母,克服方言影响,减少语音失误。发音准确,不读别字、错字,多音字要音随义转。保持清晰发音,避免吐字含混、口齿不清,训练吐字归音的完整性。声母发音部位准确,韵腹发音饱满,韵尾发音干净、鲜明。每个发音过程中间大两端小。读得流利是要完整、正确、不结巴地连贯读,不添字、不掉字、不重复。朗读过程中视觉要提前,不能用手指逐个念,应读上句同时看到下句,追赶视觉走,保证朗读的流畅。朗读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及接受特点,主要是形象思维,朗读过程要亲切有趣、语流缓慢、吐字清晰,凸显主要内容,鲜明突出感受。要考虑教学实际需求,使小学生基本素养得到培养,提升口语交际能力、写作能力、阅读能力等。不同的课文有着不同的考核点,教师应根据实际教学计划选择合理的经典课文进行朗读教学。
二、声情并茂地读
朗读要带着目的和任务,不同的课文内容有着不同的表达。比如《我们的民族小学》可以提示学生根据课文中描述的民族舞蹈活动、服装和可爱的民族小学生,通过朗读来感受美的情感;《金色的草地》引导学生朗诵出对金色绿色草地和蒲公英的喜爱;《小小摄影师》可以分角色,根据任务特征用不同的语气进行朗读。总之,教师在朗读教学中,要根据内容的不同,制定针对性的情感引导,慢慢培养学生的节奏感、语调和感情,使学生能通过朗读了解书中的意思和感情。
三、因文而异地读
记叙文的朗读以自然语气,细致具体富有节奏感地朗读,以事感人,因事明理。说明文的朗读要保持适当语速,配合舒缓语调,清晰语音,阐述关键性的说明句。议论文的朗读要把握内在逻辑关系,融会贯通其中的概念、推理和判断,切身感受,态度鲜明,言语直接,通过逻辑力量的有声语言表述。文言文的朗读则要保持深沉、从容、舒缓和平稳。诗歌朗诵要注意节奏把握,突出韵脚,根据自由诗和格律诗的特点来朗诵。散文的朗诵要突出文眼,从特点出发,自然朴实,挥洒自如。寓言和童话故事的朗诵要通过语言的变化将寓意和故事形象展示出来。
四、因人而异地读
学生的性格不同,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也有一定差异,在朗诵材料的选择上就要采取个性化处理。教师可通过统一技巧训练来提升全员朗读水平,也要从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出发进行单独指导,不能将学生限制在同一个模式中,以经典课文朗读材料《春晓》为例探讨相关指导方法。
首先是通过反复读来保证学生字音准确,使其发音清晰、准确,反复朗诵直到背诵。其次是分析朗诵对象,该文是小学一年级课文,这一阶段的学生对春天的认知相对简单。再分析这一经典课文朗读的教学重难点和目标,主要是能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较好地朗读课文,这就需要教师做好朗读指导。本文为格律诗,需要通过悠扬的语气和轻快的节奏朗读,语气要坚实绵长。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节拍、认清平仄、凸显韵脚。学生朗读后可进行同学之间互评,教师再给予相关点评。教师播放《春晓》的朗读音频,让学生在聆听中再次感悟,最后根据这些反馈信息再次朗读训练。多次朗读后就能逐步体会到诗中意思以及作者的情感,反复朗读过程中不用刻意追求朗读技巧。
在小学朗读教学方面,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征和教学目标选择合理的经典材料,从朗读技巧和课文理解等多个方面给予指导,做好示范,让学生通过朗读练习来加深感受。朗读技巧主要是在不断的训练过程中自然感受,合理掌握分寸,最终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文水平。
参考文献:
[1]田密.故事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7.
[2]罗士琰,宋乃庆,王雁玲.基于实证的小学语文阅读素养研究:内涵、价值及表现形式[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77-83.
关键词:经典朗读;小学语文;朗读技巧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新课标对小学生的朗读也提出了明确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注重朗读指导,帮助学生筛选材料,激发学生情感。阅读是小学生认知世界、获取信息和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文章、句子、词语和字,通常有浏览、略读、精读、诵读、默读、朗读和背诵等,其中朗读是一种有声阅读活动,能有效协调脑、眼、耳、口。朗读可通过口头语言来培养语感,通过声音深入理解文本意思,将文章的精妙之处通过声音表达,感受作者的思想,领略到文字的优美。同时,教师也可通过朗读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
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材料涉及不同的内容、不同的题材,有着不同的感情特点和语言特征,这就需要不同的朗读方法和策略,教学过程中的重点也有所不同。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大量的课文和古体格律诗,如何选择合适的内容和文体并制定对应的朗读计划是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经典课文朗读能有效覆盖各方面知识点和学习方法,是学生精神的洗礼和陶冶,让学生沐浴其中。小学教师应选择合适的经典材料,加强朗读训练,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提升。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一、准确流利地读
准确流利地读主要体现在正确地读、流利地读,符合年龄特征以及教学需求。正确地读是用标准普通话清楚地朗读,吐字清晰,读音准。熟练掌握语流音变、声调、韵母和声母,克服方言影响,减少语音失误。发音准确,不读别字、错字,多音字要音随义转。保持清晰发音,避免吐字含混、口齿不清,训练吐字归音的完整性。声母发音部位准确,韵腹发音饱满,韵尾发音干净、鲜明。每个发音过程中间大两端小。读得流利是要完整、正确、不结巴地连贯读,不添字、不掉字、不重复。朗读过程中视觉要提前,不能用手指逐个念,应读上句同时看到下句,追赶视觉走,保证朗读的流畅。朗读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及接受特点,主要是形象思维,朗读过程要亲切有趣、语流缓慢、吐字清晰,凸显主要内容,鲜明突出感受。要考虑教学实际需求,使小学生基本素养得到培养,提升口语交际能力、写作能力、阅读能力等。不同的课文有着不同的考核点,教师应根据实际教学计划选择合理的经典课文进行朗读教学。
二、声情并茂地读
朗读要带着目的和任务,不同的课文内容有着不同的表达。比如《我们的民族小学》可以提示学生根据课文中描述的民族舞蹈活动、服装和可爱的民族小学生,通过朗读来感受美的情感;《金色的草地》引导学生朗诵出对金色绿色草地和蒲公英的喜爱;《小小摄影师》可以分角色,根据任务特征用不同的语气进行朗读。总之,教师在朗读教学中,要根据内容的不同,制定针对性的情感引导,慢慢培养学生的节奏感、语调和感情,使学生能通过朗读了解书中的意思和感情。
三、因文而异地读
记叙文的朗读以自然语气,细致具体富有节奏感地朗读,以事感人,因事明理。说明文的朗读要保持适当语速,配合舒缓语调,清晰语音,阐述关键性的说明句。议论文的朗读要把握内在逻辑关系,融会贯通其中的概念、推理和判断,切身感受,态度鲜明,言语直接,通过逻辑力量的有声语言表述。文言文的朗读则要保持深沉、从容、舒缓和平稳。诗歌朗诵要注意节奏把握,突出韵脚,根据自由诗和格律诗的特点来朗诵。散文的朗诵要突出文眼,从特点出发,自然朴实,挥洒自如。寓言和童话故事的朗诵要通过语言的变化将寓意和故事形象展示出来。
四、因人而异地读
学生的性格不同,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也有一定差异,在朗诵材料的选择上就要采取个性化处理。教师可通过统一技巧训练来提升全员朗读水平,也要从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出发进行单独指导,不能将学生限制在同一个模式中,以经典课文朗读材料《春晓》为例探讨相关指导方法。
首先是通过反复读来保证学生字音准确,使其发音清晰、准确,反复朗诵直到背诵。其次是分析朗诵对象,该文是小学一年级课文,这一阶段的学生对春天的认知相对简单。再分析这一经典课文朗读的教学重难点和目标,主要是能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较好地朗读课文,这就需要教师做好朗读指导。本文为格律诗,需要通过悠扬的语气和轻快的节奏朗读,语气要坚实绵长。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节拍、认清平仄、凸显韵脚。学生朗读后可进行同学之间互评,教师再给予相关点评。教师播放《春晓》的朗读音频,让学生在聆听中再次感悟,最后根据这些反馈信息再次朗读训练。多次朗读后就能逐步体会到诗中意思以及作者的情感,反复朗读过程中不用刻意追求朗读技巧。
在小学朗读教学方面,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征和教学目标选择合理的经典材料,从朗读技巧和课文理解等多个方面给予指导,做好示范,让学生通过朗读练习来加深感受。朗读技巧主要是在不断的训练过程中自然感受,合理掌握分寸,最终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文水平。
参考文献:
[1]田密.故事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7.
[2]罗士琰,宋乃庆,王雁玲.基于实证的小学语文阅读素养研究:内涵、价值及表现形式[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7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