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觉得,一条电视新闻不过一两分钟,小天地小格局,纵然武艺高强也施展不开。于是,便满足于用摄像机“推拉摇移”拍几个画面,从现成的文字材料上摘抄凑成几百字的解说,节目编辑播出,就算功德圆满了。
电视新闻节目虽然时间较短,但并不等于容量狭小。相反,由于电视新闻涵盖面大,包容面广,反应迅速,牵系着国脉民情百行千业,加之承载繁富却时间短少,犹如缩天地于尺幅,纳千秋于一瞬,更为从业人员提供了大展身手的用武之地。
笔者认为。电视新闻要做到瞬间留史迹、咫尺见大千的功效,需要从业人员从多方面做出努力。
一、思想与时代同步
电视新闻是时代的缩影和纪录,记者只有站在时代的高度。才能慧眼独具,发现和挖掘到有价值的新闻。地市电视台记者所处者窄,但所见所思者要大。只有居高望远,才能意识到身边人身边事的价值所在。生活中,并不是哄传一时蔚成大观的热闹事都有新闻价值,也不是会议堆中的所有话题都值得报道。电视新闻要感应时代脉搏,记者须有“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敏感。才会及时发现有价值的素材。
有一次,笔者在会议间隙到农村参观,发现浙川县薜庄村农民,都希望在自家门前,挂上一个“文明户”的牌子。他们把挂在门前的牌子,当做衡量自己富裕程度、地位高低、人格优劣的标志,家家以当上“文明户”为荣。使全村的道德风尚大为改观。见此情景,我心头一震,意识到,这不正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一朵报春花吗?于是,我深入采访,精心制作,一条《“文明户”耀农家》的新闻,很快就在央视新闻联播上播发了。
二、感情与民情相通
电视新闻的服务对象,不能全是会议、主席台和领导者,更多的画面应当留给平民百姓。要反映民生,记者的心就应与大众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一个抱着“对面火烧山,与我不相干”心态的记者,很难拍出受群众欢迎的电视新闻。
记者的感情与民情相通,就不难在采访中捕捉到充满生活气息的群众语言。譬如:一个几十年乐于帮贫助困的农妇,说到自己的人生信条时,只是平平淡淡一句话:“人到难处帮一把。”一个正直的商贩,说自己的经营之道是“老不哄,少不欺,决不在秤星儿上打拐”。一名群众评论夸夸其谈不干实事的干部,只说八个字“唱工不错,做工不行”。一个工厂的职工表扬他们的厂长,说“厂领导把咱工人敬到天上了!”……这些鲜活的群众语言,录在电视新闻的同期声中,不但会使我们的节目增色,还能一下子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电视记者通民情、重民情,有时还会在采访中,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从时间和空间的高度,去审视所报道事件的价值,进而使眼下发生的新闻,具有了一种历史的厚重感。譬如,南阳人自古至夸,都有一个习俗。每逢汉代名医张仲景诞辰,要举行祭拜医圣的纪念活动。记者从速一传统的民俗事件中,敏锐地意识到中华民族千古一脉的文明传承,于是,在这条关于祭拜医圣祠的电视新闻中,加上了这么一段解说词:“医圣事业千年旺,仲景药方万代传。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能以自己的学术人品和功业而名垂千古的人物,屈指可数,而南阳的张仲景却让不同时代不同信仰不同国籍的人们,口碑相传,顶礼膜拜,历一千七百多年而不衰。这一历史现象表明,碑树人心者不朽!”节目播出后,有观众反映说:南阳不愧是历史文化名城,确实人杰地灵,有大汉遗风!
三、文字与画面并重
电视是视听艺术,用的是声像语言,单靠画面或单靠解说,提供的信息都不完整。电视新闻的文字与画面。应是相得益彰相映成趣,两者都不能轻看。但要想在任何一方面脱俗出新,都须付出巨大的努力。
电视是以视为主,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对观众的吸引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央视新闻联播的一组片头画面,大气磅礴,威武雄壮而又俊美多姿,短短几十秒间,便把一个繁荣富强、蒸蒸日上的新中国形象,呈现在人们眼前。这一组镜头告诉我们,要使电视新闻引人注目,就需要在画面的拍摄剪辑中精益求精。
一务电视新闻,有一个好标题。能让人耳目一新,统领全篇。比如我们报道植树节活动,用了《千里盆地,造林争春》的标题,就显得有景有情,生机勃勃;元宵灯节的新闻标题是《火树花腾万家春》,用七个字烘托出这一传统节日的喜庆气氛。笔者曾在央视播出过一条新闻,内容说的是鄂、豫、陕三省交界处的荆紫关白浪街群众,消除隔阂,共富共荣的事例。最初的标题是《拆除篱笆墙,三省结同心》,后来经过推敲,觉得这个标题不够确切,又改为《拆除思想篱笆墙,三省三镇结同心》,才觉稳妥合意。
对一些重要的电视新闻,有时候单靠标题和解说词,仍不能尽意,还须通过记者出场,用几句同期声,概括要义,渲染气氛,充实全篇。比如,2007年秋,南阳参加了河南省政府组织的“中原文化港澳行”宣侍活动,为使观众对这一活动的意义盛况及成效了解得更深刻真切,我们在一组系列电视报道中,精心撰写了这么两段记者出场同期声:“南阳多锦绣,山水入画屏。中原文化港澳行,彩桥结良朋。”“奇山古木异石,飞瀑流泉波光,乡风民俗歌舞,衙署寺院祠堂。一幅幅美不胜收的图片,编织成一条条流光溢彩的画廊,魅力南阳,把精彩留给了香港。”又如,为使会议报道既严肃庄重又活泼清新,我们在一次党代会的电视新闻中,加上了这么几句记者出场同期声:“天时地利人和,党兴民富固强。群雁有首自成行,长空写华章!”
大作小时小亦大。电视新闻篇幅虽短。却包容着大千世界,在一地一市,往往起着“一羽示风向,一草辨水流”的舆论导向作用。这是一片大作为的用武之地,新闻工作者只要长年辛勤耕耘,就能以小成大。积久见功,干出一番无愧于时代民心的业绩来。
编校 杨彩霞
电视新闻节目虽然时间较短,但并不等于容量狭小。相反,由于电视新闻涵盖面大,包容面广,反应迅速,牵系着国脉民情百行千业,加之承载繁富却时间短少,犹如缩天地于尺幅,纳千秋于一瞬,更为从业人员提供了大展身手的用武之地。
笔者认为。电视新闻要做到瞬间留史迹、咫尺见大千的功效,需要从业人员从多方面做出努力。
一、思想与时代同步
电视新闻是时代的缩影和纪录,记者只有站在时代的高度。才能慧眼独具,发现和挖掘到有价值的新闻。地市电视台记者所处者窄,但所见所思者要大。只有居高望远,才能意识到身边人身边事的价值所在。生活中,并不是哄传一时蔚成大观的热闹事都有新闻价值,也不是会议堆中的所有话题都值得报道。电视新闻要感应时代脉搏,记者须有“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敏感。才会及时发现有价值的素材。
有一次,笔者在会议间隙到农村参观,发现浙川县薜庄村农民,都希望在自家门前,挂上一个“文明户”的牌子。他们把挂在门前的牌子,当做衡量自己富裕程度、地位高低、人格优劣的标志,家家以当上“文明户”为荣。使全村的道德风尚大为改观。见此情景,我心头一震,意识到,这不正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一朵报春花吗?于是,我深入采访,精心制作,一条《“文明户”耀农家》的新闻,很快就在央视新闻联播上播发了。
二、感情与民情相通
电视新闻的服务对象,不能全是会议、主席台和领导者,更多的画面应当留给平民百姓。要反映民生,记者的心就应与大众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一个抱着“对面火烧山,与我不相干”心态的记者,很难拍出受群众欢迎的电视新闻。
记者的感情与民情相通,就不难在采访中捕捉到充满生活气息的群众语言。譬如:一个几十年乐于帮贫助困的农妇,说到自己的人生信条时,只是平平淡淡一句话:“人到难处帮一把。”一个正直的商贩,说自己的经营之道是“老不哄,少不欺,决不在秤星儿上打拐”。一名群众评论夸夸其谈不干实事的干部,只说八个字“唱工不错,做工不行”。一个工厂的职工表扬他们的厂长,说“厂领导把咱工人敬到天上了!”……这些鲜活的群众语言,录在电视新闻的同期声中,不但会使我们的节目增色,还能一下子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电视记者通民情、重民情,有时还会在采访中,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从时间和空间的高度,去审视所报道事件的价值,进而使眼下发生的新闻,具有了一种历史的厚重感。譬如,南阳人自古至夸,都有一个习俗。每逢汉代名医张仲景诞辰,要举行祭拜医圣的纪念活动。记者从速一传统的民俗事件中,敏锐地意识到中华民族千古一脉的文明传承,于是,在这条关于祭拜医圣祠的电视新闻中,加上了这么一段解说词:“医圣事业千年旺,仲景药方万代传。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能以自己的学术人品和功业而名垂千古的人物,屈指可数,而南阳的张仲景却让不同时代不同信仰不同国籍的人们,口碑相传,顶礼膜拜,历一千七百多年而不衰。这一历史现象表明,碑树人心者不朽!”节目播出后,有观众反映说:南阳不愧是历史文化名城,确实人杰地灵,有大汉遗风!
三、文字与画面并重
电视是视听艺术,用的是声像语言,单靠画面或单靠解说,提供的信息都不完整。电视新闻的文字与画面。应是相得益彰相映成趣,两者都不能轻看。但要想在任何一方面脱俗出新,都须付出巨大的努力。
电视是以视为主,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对观众的吸引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央视新闻联播的一组片头画面,大气磅礴,威武雄壮而又俊美多姿,短短几十秒间,便把一个繁荣富强、蒸蒸日上的新中国形象,呈现在人们眼前。这一组镜头告诉我们,要使电视新闻引人注目,就需要在画面的拍摄剪辑中精益求精。
一务电视新闻,有一个好标题。能让人耳目一新,统领全篇。比如我们报道植树节活动,用了《千里盆地,造林争春》的标题,就显得有景有情,生机勃勃;元宵灯节的新闻标题是《火树花腾万家春》,用七个字烘托出这一传统节日的喜庆气氛。笔者曾在央视播出过一条新闻,内容说的是鄂、豫、陕三省交界处的荆紫关白浪街群众,消除隔阂,共富共荣的事例。最初的标题是《拆除篱笆墙,三省结同心》,后来经过推敲,觉得这个标题不够确切,又改为《拆除思想篱笆墙,三省三镇结同心》,才觉稳妥合意。
对一些重要的电视新闻,有时候单靠标题和解说词,仍不能尽意,还须通过记者出场,用几句同期声,概括要义,渲染气氛,充实全篇。比如,2007年秋,南阳参加了河南省政府组织的“中原文化港澳行”宣侍活动,为使观众对这一活动的意义盛况及成效了解得更深刻真切,我们在一组系列电视报道中,精心撰写了这么两段记者出场同期声:“南阳多锦绣,山水入画屏。中原文化港澳行,彩桥结良朋。”“奇山古木异石,飞瀑流泉波光,乡风民俗歌舞,衙署寺院祠堂。一幅幅美不胜收的图片,编织成一条条流光溢彩的画廊,魅力南阳,把精彩留给了香港。”又如,为使会议报道既严肃庄重又活泼清新,我们在一次党代会的电视新闻中,加上了这么几句记者出场同期声:“天时地利人和,党兴民富固强。群雁有首自成行,长空写华章!”
大作小时小亦大。电视新闻篇幅虽短。却包容着大千世界,在一地一市,往往起着“一羽示风向,一草辨水流”的舆论导向作用。这是一片大作为的用武之地,新闻工作者只要长年辛勤耕耘,就能以小成大。积久见功,干出一番无愧于时代民心的业绩来。
编校 杨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