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众所周知,无论二外学习者怎么努力,如何训练,都很难达到以目的语为母语的本族语者(NSS)的水平。1972年Selinker首次在语言学中提出了“石化现象”这一概念,借此来描述上述“高原期现象”。作为中介语最显著的特征,它定格了学习者的外语水平。就其起因而言,研究者们从不同角度分别作出了解释。基于前人的研究,本文提出了饱和理论假设,以此来探讨英语语音石化的起因,旨在进一步研究石化现象形成的内部机制。
关键词:石化现象,中介语,饱和理论
Abstract: as is known to all, no matter how hard double learners, how to train, all difficult to meet with native speakers of the target language native speakers (NSS) level. For the first time in 1972 Selinker in linguistics proposed "petrochemical phenomenon" this concept, take this to describe the "plateau phenomenon". As intermediary language most conspicuous features, it stopped the learners' foreign language level. The cause is concerned, the researchers from different angles and explains. Based on the previous studi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aturated theoretical assumptions, so as to explore the cause of English phonetics petrochemical, aims to further study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petrochemical phenomenon.
Keywords: petrochemical phenomenon, intermediary language, saturated theory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中介语的概念及其特点
1972年著名的语言学家Larry Selinker提出了中介语(interlanguage)這一术语。中介语(Selinker,1972)是指外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使用的一种介于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语言体系。它既伴有母语的特性,又远不及目的语水平。中介语是个动态的语言体系,以母语为起点,逐渐向目的语靠近,期间的过渡阶段即是中介语的范围。
中介语具有系统性,可变性,渗透性等特点,其主要的特点是石化性。中国外语学习者的中介语发展基本上都遵循一定的模式(戴炜栋等,1999):即在开始阶段持续、稳步提高,学习者的外语知识( 语音、语法、语汇) 不断积累。这通常发生在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在进入大学后,外语专业的学生,一般在大一、大二阶段,外语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有突飞猛进的进步,进入高原期后,一般情况下,学生的外语水平趋于稳定。这样一来,中介语就如同冻结了一般,不再有上升趋势,这就是其石化性。
2.石化现象
2.1石化现象的定义
Selinker(1972)首先提出了中介语的石化现象:“石化就是母语的词条、规则和次系统倾向保留在与目的语相关的中介语中,不管学习者的年龄有多大,也不管学习者接受的解释和指导有多少,这种倾向都不会改变。”Selinker & Lashmanan (1992) 将石化现象定义修正为“学习者的中介语学习在还未达到目的语的模式之前就永久的停止了,这一现象会发生在语言结构的所有层面和语境中”。这一定义强调了石化的永久性特征,同时指出了石化并非仅指中介语的次系统停止发展,而是指中介语的整个语言系统都停止发展,最终导致学习者语言能力的石化。
2.2石化现象的起因综述
中介语石化现象受到了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对其起因的探讨研究者们各执一词。下面列举两位著名学者的研究成果:
Selinker(1972)将石化现象产生的原因概括为五个方面:1.母语迁移;2.训练迁移;3.学习策略;4.交际策略;5.目的语的过度概括。
Lenneberg(1967)对于石化的起因提出了“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他认为,儿童成长过程中,有一个特定的年龄段(2-12岁)会比其他年龄段更容易习得语言,这个年龄段被称为语言习得关键期。过了这个关键期,语言功能被定位在左脑,大脑分工已经完成,失去可塑性,语言习得就比较困难了。
石化现象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两个方向:外因说和内因说。笔者认为,虽然内因说无法得到有力的证明,但能从某种程度上打开石化现象的谜团。
3.探讨英语语音石化现象
一般说来,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大一年级进行过专门的语音纠正课,这帮助他们消除了许多语音暂时性石化问题,从而改善了他们的语音面貌。可即便是这样,大部分学生的语音还是存在着石化部分,依然用chinglish的腔调说英语,发音不纯正。笔者通过观察发现,班上40个学生,只有2个学生的语音情况比较乐观,其余38位学生的语音都被方言化了。这说明,母语迁移是语音石化的一个主要原因。中国人说英语带中国腔,日本人说英语带日本调,印度人说英语带印度味。这都是由于母语的负迁移引起的。由于母语或方言的干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汉语的重音,节奏,语调模式迁移到英语语音中,从而说出一口不伦不类的英语。除此之外,笔者认为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饱和理论,下面对其进行详细论述。
3.1饱和理论假说
所谓饱和理论指的是学习者对于外语的输入达到饱和,对其敏感度也相应饱和。就如同海绵吸水一样,刚开始海绵如饥似渴,当吸取的水达到一定量以后,海绵就不能再吸收多余的水分了。饱和理论与化学中所说的饱和度有相似之处。当Nacl溶解于水,它有其自身的饱和度,当达到饱和点以后,Nacl就不再溶解了。同样的,我们说外语学习者所能汲取的外语知识量也是一定的,都有其自身的饱和点。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不同学习者的石化程度不一样。这是因为不同个体的生理、心理环境各不相同,饱和点也就因人而异。有些个体饱和点相对较高,所能汲取的外语知识较多,外语的敏感度较好,这样输出知识的质量也就相对较高。反之亦然。
用饱和理论同样能解释上文中提到的中介语发展模式。中国学生从初一(现在从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起初四五年英语知识积累颇多,输入的知识基本上都能被有效的吸收。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面临高考,这一时期主要是书面知识的输入。再过一两年,学习者会发现自己的书面能力逐渐进入高原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饱和。进入大学以后,学校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这一时期,外语专业学生的听说能力有突飞猛进的进步,之后达到饱和,听说能力也就停滞不前了,此时,学生的综合英语水平趋于稳定。以此,我们可以将外语的学习分为三个阶段:填充阶段----初饱和阶段----饱和阶段。
按照心理学的观点,人的知识有两大类,一类是陈述性知识,一类是程序性知识( Anderson,1976),Anderson( 1980) 认为陈述性知识获得的关键是记忆,而程序性知识的获得要复杂得多,它需要三个阶段:(1) 陈述性阶段,(2) 联结阶段,(3) 自动化阶段。陈述性阶段主要是输入,就如同填充阶段和初饱和阶段。联结阶段即到达了饱和阶段。联结阶段无法吸收有效的知识从而难以过渡到自动化阶段,那么,外语学习者只能停留在联结阶段。这就是Anderson所认为的,母语与外语学习的差别只是一个达到什么阶段的问题,母语无一例外达到了自动化阶段,而外语学习者只停留在联结阶段。
4.小结
英国著名语言学教授GimsonA. C曾说过:“一个人要说一种语言,他必须学习几乎100%这种语言的语音,而只需学习50%~90%的语法和l%的词汇就够了。”可见良好的语音是学好一门语言的关键,然而语音石化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却是不可避免的。“对于僵化现象的解释,必需具备预测的能力( predictive power)”。(胡荣,2005)本文对于英语语音石化现象的起因提出了饱和理论假说,只是为了抛砖引玉,以求对英语语音学习产生一点启示。
参考文献
[1]戴炜栋、牛强,过渡语的石化现象极其教学启示[J],《外国研究》1999,(2)。
[2]胡荣,中介语僵化现象研究纵览[J],《外语教学》2005,(3)。
[3]赵萱,中介语石化现象与中介语心理认知机制浅探[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03) 。
[4]武凌云,二语习得中的中介于石化现象研究综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14)。
[5] Selinker, L. Interlanguag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1972.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关键词:石化现象,中介语,饱和理论
Abstract: as is known to all, no matter how hard double learners, how to train, all difficult to meet with native speakers of the target language native speakers (NSS) level. For the first time in 1972 Selinker in linguistics proposed "petrochemical phenomenon" this concept, take this to describe the "plateau phenomenon". As intermediary language most conspicuous features, it stopped the learners' foreign language level. The cause is concerned, the researchers from different angles and explains. Based on the previous studi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aturated theoretical assumptions, so as to explore the cause of English phonetics petrochemical, aims to further study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petrochemical phenomenon.
Keywords: petrochemical phenomenon, intermediary language, saturated theory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中介语的概念及其特点
1972年著名的语言学家Larry Selinker提出了中介语(interlanguage)這一术语。中介语(Selinker,1972)是指外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使用的一种介于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语言体系。它既伴有母语的特性,又远不及目的语水平。中介语是个动态的语言体系,以母语为起点,逐渐向目的语靠近,期间的过渡阶段即是中介语的范围。
中介语具有系统性,可变性,渗透性等特点,其主要的特点是石化性。中国外语学习者的中介语发展基本上都遵循一定的模式(戴炜栋等,1999):即在开始阶段持续、稳步提高,学习者的外语知识( 语音、语法、语汇) 不断积累。这通常发生在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在进入大学后,外语专业的学生,一般在大一、大二阶段,外语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有突飞猛进的进步,进入高原期后,一般情况下,学生的外语水平趋于稳定。这样一来,中介语就如同冻结了一般,不再有上升趋势,这就是其石化性。
2.石化现象
2.1石化现象的定义
Selinker(1972)首先提出了中介语的石化现象:“石化就是母语的词条、规则和次系统倾向保留在与目的语相关的中介语中,不管学习者的年龄有多大,也不管学习者接受的解释和指导有多少,这种倾向都不会改变。”Selinker & Lashmanan (1992) 将石化现象定义修正为“学习者的中介语学习在还未达到目的语的模式之前就永久的停止了,这一现象会发生在语言结构的所有层面和语境中”。这一定义强调了石化的永久性特征,同时指出了石化并非仅指中介语的次系统停止发展,而是指中介语的整个语言系统都停止发展,最终导致学习者语言能力的石化。
2.2石化现象的起因综述
中介语石化现象受到了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对其起因的探讨研究者们各执一词。下面列举两位著名学者的研究成果:
Selinker(1972)将石化现象产生的原因概括为五个方面:1.母语迁移;2.训练迁移;3.学习策略;4.交际策略;5.目的语的过度概括。
Lenneberg(1967)对于石化的起因提出了“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他认为,儿童成长过程中,有一个特定的年龄段(2-12岁)会比其他年龄段更容易习得语言,这个年龄段被称为语言习得关键期。过了这个关键期,语言功能被定位在左脑,大脑分工已经完成,失去可塑性,语言习得就比较困难了。
石化现象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两个方向:外因说和内因说。笔者认为,虽然内因说无法得到有力的证明,但能从某种程度上打开石化现象的谜团。
3.探讨英语语音石化现象
一般说来,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大一年级进行过专门的语音纠正课,这帮助他们消除了许多语音暂时性石化问题,从而改善了他们的语音面貌。可即便是这样,大部分学生的语音还是存在着石化部分,依然用chinglish的腔调说英语,发音不纯正。笔者通过观察发现,班上40个学生,只有2个学生的语音情况比较乐观,其余38位学生的语音都被方言化了。这说明,母语迁移是语音石化的一个主要原因。中国人说英语带中国腔,日本人说英语带日本调,印度人说英语带印度味。这都是由于母语的负迁移引起的。由于母语或方言的干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汉语的重音,节奏,语调模式迁移到英语语音中,从而说出一口不伦不类的英语。除此之外,笔者认为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饱和理论,下面对其进行详细论述。
3.1饱和理论假说
所谓饱和理论指的是学习者对于外语的输入达到饱和,对其敏感度也相应饱和。就如同海绵吸水一样,刚开始海绵如饥似渴,当吸取的水达到一定量以后,海绵就不能再吸收多余的水分了。饱和理论与化学中所说的饱和度有相似之处。当Nacl溶解于水,它有其自身的饱和度,当达到饱和点以后,Nacl就不再溶解了。同样的,我们说外语学习者所能汲取的外语知识量也是一定的,都有其自身的饱和点。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不同学习者的石化程度不一样。这是因为不同个体的生理、心理环境各不相同,饱和点也就因人而异。有些个体饱和点相对较高,所能汲取的外语知识较多,外语的敏感度较好,这样输出知识的质量也就相对较高。反之亦然。
用饱和理论同样能解释上文中提到的中介语发展模式。中国学生从初一(现在从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起初四五年英语知识积累颇多,输入的知识基本上都能被有效的吸收。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面临高考,这一时期主要是书面知识的输入。再过一两年,学习者会发现自己的书面能力逐渐进入高原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饱和。进入大学以后,学校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这一时期,外语专业学生的听说能力有突飞猛进的进步,之后达到饱和,听说能力也就停滞不前了,此时,学生的综合英语水平趋于稳定。以此,我们可以将外语的学习分为三个阶段:填充阶段----初饱和阶段----饱和阶段。
按照心理学的观点,人的知识有两大类,一类是陈述性知识,一类是程序性知识( Anderson,1976),Anderson( 1980) 认为陈述性知识获得的关键是记忆,而程序性知识的获得要复杂得多,它需要三个阶段:(1) 陈述性阶段,(2) 联结阶段,(3) 自动化阶段。陈述性阶段主要是输入,就如同填充阶段和初饱和阶段。联结阶段即到达了饱和阶段。联结阶段无法吸收有效的知识从而难以过渡到自动化阶段,那么,外语学习者只能停留在联结阶段。这就是Anderson所认为的,母语与外语学习的差别只是一个达到什么阶段的问题,母语无一例外达到了自动化阶段,而外语学习者只停留在联结阶段。
4.小结
英国著名语言学教授GimsonA. C曾说过:“一个人要说一种语言,他必须学习几乎100%这种语言的语音,而只需学习50%~90%的语法和l%的词汇就够了。”可见良好的语音是学好一门语言的关键,然而语音石化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却是不可避免的。“对于僵化现象的解释,必需具备预测的能力( predictive power)”。(胡荣,2005)本文对于英语语音石化现象的起因提出了饱和理论假说,只是为了抛砖引玉,以求对英语语音学习产生一点启示。
参考文献
[1]戴炜栋、牛强,过渡语的石化现象极其教学启示[J],《外国研究》1999,(2)。
[2]胡荣,中介语僵化现象研究纵览[J],《外语教学》2005,(3)。
[3]赵萱,中介语石化现象与中介语心理认知机制浅探[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03) 。
[4]武凌云,二语习得中的中介于石化现象研究综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14)。
[5] Selinker, L. Interlanguag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1972.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