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进生,就是指学习成绩不好或是思想不良或两者兼有的学生。无论是哪一类后进生,都令教育者尤其是班主任头痛和费心。“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教育工作中的一大难题,这个问题若能以科学的方法有效解决,不但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而且对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崇尚科学,构建和谐社会,都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班主任实践谈点滴体会。
一、情感投资,形成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完美和谐的情感构架是沟通师生相互理解的桥梁。那么,怎样对后进生进行情感投入呢?
第一是多一点尊重。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就必须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这说明转化“后进生”最关键的是多理解他们,多尊重他们,给他们一张笑脸,一颗爱心,让这些“后进生”在老师对他们的理解、尊重中寻找自己的长处,发挥潜在的能力,逐渐清除自卑心理,恢复自信。俗话说:“人怕伤心,树怕伤皮。”“后进生”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自由散漫,玩世不恭,但其内心世界十分脆弱,自尊心特别强。所以当他们犯错误时,切勿训斥,不能简单粗暴评判,而要循循善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情感上去达到平衡,促使其主动认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总之,尊重是打开“后进生”心灵之门的锁匙。
第二是多一点爱心。“后进生”由于缺点毛病多,总得不到家庭、学校的理解。在家庭中,父母不断训斥他们,甚至受皮肉之苦,得不到温暖;在学校里,有的教师不断挖苦,得不到关心。这样,就使这些“后进生”自尊心受到伤害,产生逆反心理,丧失了学习兴趣,失去了进取的信心。作为班主任,我们要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关心热爱这些“后进生”,让他们感受到爱的教育。我们只有对“后进生”倾注更多的爱心,才能与之建立起感情来;我们只有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厌恶,态度上不粗暴,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才能使之不断向先进转化。
第三是多一点信任。常言道:“浇树浇根,交人交心”,要想转化“后进生”,需要获得他们的信任。“后进生”对老师大多存在这样的心理:畏惧、不信任或反感,行动上表现为疏远、满不在乎或对抗。针对上述情况,老师应在生活上关心、体贴他们,主动和他们接近,谈心、交朋友,用实际行动感化他们,让他们从中受到启发和诱导,真正从思想上认识自己的不足。
第四是多给一点机会。“后进生”在校得到锻炼和参与的机会往往很少,这样无疑不利于“后进生”的转化,他们的智力得不到开发,能力得不到培养,心理得不到满足,精神陷入空虚,学习丧失兴趣,思想丧失信心。更不利于缩短“后进生”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差距。我认为,转化“后进生”,多给他们一点机会,是转化“后进生”的重要一环。
二、表扬激励,促进自身转化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小学生也有他们的优点和缺点,即使在最差的学生身上,也可以发现闪光点,教师尤其要注意捕捉和发现他们的闪光之处,以满足他追求自尊和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荣誉是人的自尊的需要,恰当而又适时地给“后进生”以表扬和鼓励,能够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激发荣誉感和进取心。
三、目标激励,发挥期望效应
目标是一个人奋斗的方向,在“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目标是转化的催化剂。那么,怎样为“后进生”树立正确的目标呢?我的做法分三步:第一步,引导“后进生”反思过去,认识自我。通过和他们谈心,使之既能正视自己的“差”,又能了解自己的“不差”,在此基础上完成对自身的剖析。第二步,确立目标,长期转化。目标从时间上有长远期和近期之分,而近期目标的确定又分为长、中、短期目标。这就是整个学段的奋斗方向、学期努力的方向、学习的目标。第三步,定期评议,实行周小结,月大结,学期综合总结。对他们的优点和进步给以充分肯定,同时指出不足,只要“后进生”能看到希望,就会产生“更上一层楼”的自我激励和自我期望的心理状态,产生奋发向上的内在力量。当这种“自我激励”经过多次重复,就会形成积极学习、努力进取的持久动力。
四、“后进生”的转化要反复抓,抓反复
由于“后进生”基础差,在学习新知识时有一定的知识障碍,因此,一般都有怕吃苦、没毅力、学习意志薄弱的弱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容易产生冲动和反复。他们的思想觉悟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因此,“后进生”在前进的过程中出现反复不足为奇,对此教师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不能急于求成。对出现反复的仍要尊重、信赖,不埋怨,不灰心,问题不解决不撒手,要做艰苦、细致的工作,严中有爱,多接近,多引导,不训斥,不体罚,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把握其脉搏,使他们走上正轨。
五、因人施教,重视个性化教育
重视个性化的教育,是转化“后进生”工作中必须要注意的。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说:“世界上没有两种相同的沙子,没有两只相同的苍蝇,没有两个相同的手掌,没有两个相同的鼻子。”更何况是人,学生有共性,教师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才能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所有“后进生”不是从一个模子里铸出来的,他们各有个性特点。“一刀切”的教育方法是行不通的。有人曾把“后进生”划分为各种类型,对“后进生”,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类型分别对待,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的转化艺术。我们应该尽其所能,组织各种活动,创造条件,让他们充分发挥个性特长和爱好,让他们看到自己的力量和价值,培养自尊、自信、积极上进的心理基础。有经验的教师往往重视学生主体的能力发挥,因而他们转化“后进生”的成功也就决非偶然。
总之,“后进生”像遭受意外践伤的花朵,需要教师格外扶持。教师对他们要充满真挚的爱,真诚相向,热情鼓励、帮助,用精神雨露去洗涤精神污垢,用心灵的温暖去医治心灵的创伤。实践证明:这样做的结果,绝大多数的“后进生”是可以转变成好学生的。
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班主任实践谈点滴体会。
一、情感投资,形成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完美和谐的情感构架是沟通师生相互理解的桥梁。那么,怎样对后进生进行情感投入呢?
第一是多一点尊重。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就必须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这说明转化“后进生”最关键的是多理解他们,多尊重他们,给他们一张笑脸,一颗爱心,让这些“后进生”在老师对他们的理解、尊重中寻找自己的长处,发挥潜在的能力,逐渐清除自卑心理,恢复自信。俗话说:“人怕伤心,树怕伤皮。”“后进生”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自由散漫,玩世不恭,但其内心世界十分脆弱,自尊心特别强。所以当他们犯错误时,切勿训斥,不能简单粗暴评判,而要循循善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情感上去达到平衡,促使其主动认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总之,尊重是打开“后进生”心灵之门的锁匙。
第二是多一点爱心。“后进生”由于缺点毛病多,总得不到家庭、学校的理解。在家庭中,父母不断训斥他们,甚至受皮肉之苦,得不到温暖;在学校里,有的教师不断挖苦,得不到关心。这样,就使这些“后进生”自尊心受到伤害,产生逆反心理,丧失了学习兴趣,失去了进取的信心。作为班主任,我们要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关心热爱这些“后进生”,让他们感受到爱的教育。我们只有对“后进生”倾注更多的爱心,才能与之建立起感情来;我们只有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厌恶,态度上不粗暴,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才能使之不断向先进转化。
第三是多一点信任。常言道:“浇树浇根,交人交心”,要想转化“后进生”,需要获得他们的信任。“后进生”对老师大多存在这样的心理:畏惧、不信任或反感,行动上表现为疏远、满不在乎或对抗。针对上述情况,老师应在生活上关心、体贴他们,主动和他们接近,谈心、交朋友,用实际行动感化他们,让他们从中受到启发和诱导,真正从思想上认识自己的不足。
第四是多给一点机会。“后进生”在校得到锻炼和参与的机会往往很少,这样无疑不利于“后进生”的转化,他们的智力得不到开发,能力得不到培养,心理得不到满足,精神陷入空虚,学习丧失兴趣,思想丧失信心。更不利于缩短“后进生”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差距。我认为,转化“后进生”,多给他们一点机会,是转化“后进生”的重要一环。
二、表扬激励,促进自身转化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小学生也有他们的优点和缺点,即使在最差的学生身上,也可以发现闪光点,教师尤其要注意捕捉和发现他们的闪光之处,以满足他追求自尊和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荣誉是人的自尊的需要,恰当而又适时地给“后进生”以表扬和鼓励,能够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激发荣誉感和进取心。
三、目标激励,发挥期望效应
目标是一个人奋斗的方向,在“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目标是转化的催化剂。那么,怎样为“后进生”树立正确的目标呢?我的做法分三步:第一步,引导“后进生”反思过去,认识自我。通过和他们谈心,使之既能正视自己的“差”,又能了解自己的“不差”,在此基础上完成对自身的剖析。第二步,确立目标,长期转化。目标从时间上有长远期和近期之分,而近期目标的确定又分为长、中、短期目标。这就是整个学段的奋斗方向、学期努力的方向、学习的目标。第三步,定期评议,实行周小结,月大结,学期综合总结。对他们的优点和进步给以充分肯定,同时指出不足,只要“后进生”能看到希望,就会产生“更上一层楼”的自我激励和自我期望的心理状态,产生奋发向上的内在力量。当这种“自我激励”经过多次重复,就会形成积极学习、努力进取的持久动力。
四、“后进生”的转化要反复抓,抓反复
由于“后进生”基础差,在学习新知识时有一定的知识障碍,因此,一般都有怕吃苦、没毅力、学习意志薄弱的弱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容易产生冲动和反复。他们的思想觉悟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因此,“后进生”在前进的过程中出现反复不足为奇,对此教师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不能急于求成。对出现反复的仍要尊重、信赖,不埋怨,不灰心,问题不解决不撒手,要做艰苦、细致的工作,严中有爱,多接近,多引导,不训斥,不体罚,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把握其脉搏,使他们走上正轨。
五、因人施教,重视个性化教育
重视个性化的教育,是转化“后进生”工作中必须要注意的。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说:“世界上没有两种相同的沙子,没有两只相同的苍蝇,没有两个相同的手掌,没有两个相同的鼻子。”更何况是人,学生有共性,教师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才能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所有“后进生”不是从一个模子里铸出来的,他们各有个性特点。“一刀切”的教育方法是行不通的。有人曾把“后进生”划分为各种类型,对“后进生”,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类型分别对待,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的转化艺术。我们应该尽其所能,组织各种活动,创造条件,让他们充分发挥个性特长和爱好,让他们看到自己的力量和价值,培养自尊、自信、积极上进的心理基础。有经验的教师往往重视学生主体的能力发挥,因而他们转化“后进生”的成功也就决非偶然。
总之,“后进生”像遭受意外践伤的花朵,需要教师格外扶持。教师对他们要充满真挚的爱,真诚相向,热情鼓励、帮助,用精神雨露去洗涤精神污垢,用心灵的温暖去医治心灵的创伤。实践证明:这样做的结果,绝大多数的“后进生”是可以转变成好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