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实施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条件以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当前建筑市场的实际情况,对如何扫清技术障碍、推动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造价 节能 造价管理
1 前言
建筑节能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直接体现。建筑能耗巨大,约占社会总能耗的1/3。我国在2000年末时,建筑能耗已占社会能耗总量的27.6%。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居生活质量的日益改善,建筑能耗将逐年上升,预测最终升至35%;如果不注重建筑节能,还将超过这个比例。当前,我国正处在建筑节能的重要时期,每年建成房屋面积高达16~20亿m2,是所有发达国家新建建筑面积的总和,而其中97%以上是高能耗建筑,要实现在2020年新建建筑节能65%的目标,建筑节能工作任务艰巨而繁重。
2工程造价对建筑节能的作用
(1)工程造价的保障性作用
工程造价能积极配合建筑节能,满足节能建筑的计价需要,为推广节能材料、采用节能工艺等奠定基础,有效保障建设各方的合法权益。近些年来,各种新型节能材料、节能工艺层出不穷。如用灰砂砖、矿渣砖取代黏土砖,用空心砖取代实心砖,用真空玻璃替代普通玻璃,用预拌砂浆替代现场搅拌砂浆,用商品混凝土替代现场搅拌混凝土,采用节能器具、设备等,这都是建筑节能的具体体现。为满足节能项目的计价需要,各级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及时补充相应计价依据,测算和发布工程造价信息。
(2)工程造价的引导性作用
工程造價是建设领域价值规律的载体,具有经济的属性。合理利用和发挥工程造价经济杠杆的作用,可以有效引导工程建设朝着节能建筑的方向发展。引导性作用是工程造价在节能建筑上的主动反映,是工程造价在推进建筑节能工作中的高级体现。充分发挥和利用工程造价对建筑节能的引导性作用,可以改变当前仅靠法制与行政手段强制实施建筑节能工作的被动局面。
3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的引入
然而要充分有效地发挥工程造价的引导性作用,首先要转变观念,从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角度丰富工程造价内涵。传统理论对工程造价有两种较为公认的含义:第一种含义是指工程投资费用,即完成一个建设项目预期开支或实际开支的全部固定资产投资费用的总和;第二种含义是指建设项目发承包工程的发承包价格,即发包人与承包人签订的合同价。不论第一种含义还是第二种含义,都将工程造价的内涵圈定在工程建设期及以前。实际上,工程建设完成后,在使用过程中,仍有源源不断的运营维护费用支出。
随着现代管理科学的不断发展,必须对建设项目使用期的运营维护费用、翻新(拆除)费用加以重视。将工程造价的涵义延伸到使用阶段和拆除阶段,在传统工程造价定义的基础上增加建筑物的未来费用,形成全生命周期的工程造价(Life CyclCost--LCC)含义,即一个建设项目从始至终预期开支或实际开支的全部费用,包括建设、运营、维护、拆除等费用,具体见全生命周期造价分解树(图2)。
图2同时也表明了能源消耗对全生命周期造价的影响,尤其是运行维护费用以能源消耗为主的建筑物,建筑节能与全生命周期造价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有资料表明,增加建设造价的5%~10%,就能带来全生命周期造价50%~90%的降低,节约60%~90%的后期管理费用。由此可见,片面的追求低建设造价或低运营维护费用都是不可取的,应该在建设造价与运营维护费用间找到均衡,以达到全生命周期造价的最小,这正是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目标。
4 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应用与条件分析
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是一种实现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包括建设前期、建设期、使用期和翻新与拆除期等阶段总造价最小化的方法。
在项目建设前期的决策阶段,对建设项目的全生命周期造价进行整体规划,估算建设成本、运营维护成本以及拆除成本,从多个可行性方案中,按照全生命周期造价最小化的原则,选择最佳的投资方案,从而实现更为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在项目前期的设计阶段,充分考虑选址、能源、材料、水和主要设备等的运营维护等因素,对建造成本、运营维护成本、拆除及翻新费用进行计算,从而实现更为科学的建筑设计和更加合理的选择建筑材料,以便在确保设计质量的前提下,实现降低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的目标。在项目建设期,通过招标条件、评标办法、合同的激励与约束等机制,使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工程合同的总体策划和工程施工方案的确定等方面更加科学合理,工程质量更加有保障。在项目使用期,按照建设项目的客观情况,合理确定运营维护的管理方式,分析、比较各种不同运营维护方式下的费用支出情况,选择其中最为经济的一种,实现全生命周期造价最低的目标。
研究表明,全面实施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实现从传统工程造价管理到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转变,至少需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条件:(1)工程造价管理知识历史发展的逻辑因素;(2)工程造价管理以外的知识或思想形态状况的因素;(3)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既得利益格局的条件。从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理论研究、工程造价市场化水平、市场经济发育状况等来看,理论上已基本具备实施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条件。但笔者认为,实际条件仍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社会认可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但不愿主动实施;尚未建立全生命周期造价的规划模型;未建立规划模型与运营维护成本、拆除成本之间的关联;缺乏运营维护费用和翻新(拆除)费用估算依据等多个方面。
5 解决技术障碍,推动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
笔者认为,差距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工作加以改变,如:加强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宣传教育、继续深化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基础理论研究、着手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信息数据的积累和编制全生命周期计价依据等。在这些措施和工作中,理论研究成果的转化与全生命周期造价信息数据的积累至关重要。
(1)理论研究成果的转化
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是一项前沿性课题,必须要用正确的理论作为指导。目前国内外对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基础理论研究已经较为成熟,问题在于在这些研究成果尚未真正转化为应用技术。由广东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天津理工大学等有关单位共同承担的“政府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控制系统”已列入建设部十一五科技项目计划名录,该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建立理论与实际的桥梁,分阶段提出全生命周期造价控制的具体方法和工具,将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技术。该课题研究成果的出台,相信必将对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实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全生命周期造价信息的积累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信息的积累是开展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基础,没有一定量的数据积累,就无法科学建立全生命工程造价数据模型,无法准确估算各个阶段的成本或费用,更不用提编制全生命周期计价依据。我国工程造价信息数据积累已有一定的基础,如建设前期以及建设期的估算指标、概算指标、预算等额,运营使用期的修缮定额、检修定额、维护指标和养护指标等。但相对于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而言,工程造价数据积累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和全面性,建设项目使用期的运营维护费用数据、翻新(拆除)费用数据严重缺乏,直接制约了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实施。解除这一制约因素,必须以数据标准为基础,建立海量全生命周期造价信息库。首先是数据标准工作,关键是数据标准研究和制定,解决哪些是有用的数据、哪些是重要数据、如何提取有用信息等问题,改变当前缺乏统一的数据标准,大量宝贵的数据得不到有效存储、发掘与利用甚至被无形的浪费的局面;其次是数据收集工作,要利用计算机系统软件、互联网络等先进的技术工作,建立广泛、有效的渠道,开展造价信息的收集、储存等基础性工作。然后才有条件研究并建立全生命周期造价模型,完善运营维护期计价依据。
6结束语
理论上我国已经具备实施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条件,但实践仍然存在一些技术上的缺陷,需要各级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共同努力,从转化理论研究成果、工程造价信息数据的积累等多方面入手,扫清技术障碍,早日完善实施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市场环境。
关键词:造价 节能 造价管理
1 前言
建筑节能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直接体现。建筑能耗巨大,约占社会总能耗的1/3。我国在2000年末时,建筑能耗已占社会能耗总量的27.6%。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居生活质量的日益改善,建筑能耗将逐年上升,预测最终升至35%;如果不注重建筑节能,还将超过这个比例。当前,我国正处在建筑节能的重要时期,每年建成房屋面积高达16~20亿m2,是所有发达国家新建建筑面积的总和,而其中97%以上是高能耗建筑,要实现在2020年新建建筑节能65%的目标,建筑节能工作任务艰巨而繁重。
2工程造价对建筑节能的作用
(1)工程造价的保障性作用
工程造价能积极配合建筑节能,满足节能建筑的计价需要,为推广节能材料、采用节能工艺等奠定基础,有效保障建设各方的合法权益。近些年来,各种新型节能材料、节能工艺层出不穷。如用灰砂砖、矿渣砖取代黏土砖,用空心砖取代实心砖,用真空玻璃替代普通玻璃,用预拌砂浆替代现场搅拌砂浆,用商品混凝土替代现场搅拌混凝土,采用节能器具、设备等,这都是建筑节能的具体体现。为满足节能项目的计价需要,各级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及时补充相应计价依据,测算和发布工程造价信息。
(2)工程造价的引导性作用
工程造價是建设领域价值规律的载体,具有经济的属性。合理利用和发挥工程造价经济杠杆的作用,可以有效引导工程建设朝着节能建筑的方向发展。引导性作用是工程造价在节能建筑上的主动反映,是工程造价在推进建筑节能工作中的高级体现。充分发挥和利用工程造价对建筑节能的引导性作用,可以改变当前仅靠法制与行政手段强制实施建筑节能工作的被动局面。
3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的引入
然而要充分有效地发挥工程造价的引导性作用,首先要转变观念,从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角度丰富工程造价内涵。传统理论对工程造价有两种较为公认的含义:第一种含义是指工程投资费用,即完成一个建设项目预期开支或实际开支的全部固定资产投资费用的总和;第二种含义是指建设项目发承包工程的发承包价格,即发包人与承包人签订的合同价。不论第一种含义还是第二种含义,都将工程造价的内涵圈定在工程建设期及以前。实际上,工程建设完成后,在使用过程中,仍有源源不断的运营维护费用支出。
随着现代管理科学的不断发展,必须对建设项目使用期的运营维护费用、翻新(拆除)费用加以重视。将工程造价的涵义延伸到使用阶段和拆除阶段,在传统工程造价定义的基础上增加建筑物的未来费用,形成全生命周期的工程造价(Life CyclCost--LCC)含义,即一个建设项目从始至终预期开支或实际开支的全部费用,包括建设、运营、维护、拆除等费用,具体见全生命周期造价分解树(图2)。
图2同时也表明了能源消耗对全生命周期造价的影响,尤其是运行维护费用以能源消耗为主的建筑物,建筑节能与全生命周期造价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有资料表明,增加建设造价的5%~10%,就能带来全生命周期造价50%~90%的降低,节约60%~90%的后期管理费用。由此可见,片面的追求低建设造价或低运营维护费用都是不可取的,应该在建设造价与运营维护费用间找到均衡,以达到全生命周期造价的最小,这正是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目标。
4 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应用与条件分析
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是一种实现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包括建设前期、建设期、使用期和翻新与拆除期等阶段总造价最小化的方法。
在项目建设前期的决策阶段,对建设项目的全生命周期造价进行整体规划,估算建设成本、运营维护成本以及拆除成本,从多个可行性方案中,按照全生命周期造价最小化的原则,选择最佳的投资方案,从而实现更为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在项目前期的设计阶段,充分考虑选址、能源、材料、水和主要设备等的运营维护等因素,对建造成本、运营维护成本、拆除及翻新费用进行计算,从而实现更为科学的建筑设计和更加合理的选择建筑材料,以便在确保设计质量的前提下,实现降低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的目标。在项目建设期,通过招标条件、评标办法、合同的激励与约束等机制,使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工程合同的总体策划和工程施工方案的确定等方面更加科学合理,工程质量更加有保障。在项目使用期,按照建设项目的客观情况,合理确定运营维护的管理方式,分析、比较各种不同运营维护方式下的费用支出情况,选择其中最为经济的一种,实现全生命周期造价最低的目标。
研究表明,全面实施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实现从传统工程造价管理到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转变,至少需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条件:(1)工程造价管理知识历史发展的逻辑因素;(2)工程造价管理以外的知识或思想形态状况的因素;(3)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既得利益格局的条件。从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理论研究、工程造价市场化水平、市场经济发育状况等来看,理论上已基本具备实施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条件。但笔者认为,实际条件仍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社会认可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但不愿主动实施;尚未建立全生命周期造价的规划模型;未建立规划模型与运营维护成本、拆除成本之间的关联;缺乏运营维护费用和翻新(拆除)费用估算依据等多个方面。
5 解决技术障碍,推动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
笔者认为,差距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工作加以改变,如:加强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宣传教育、继续深化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基础理论研究、着手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信息数据的积累和编制全生命周期计价依据等。在这些措施和工作中,理论研究成果的转化与全生命周期造价信息数据的积累至关重要。
(1)理论研究成果的转化
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是一项前沿性课题,必须要用正确的理论作为指导。目前国内外对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基础理论研究已经较为成熟,问题在于在这些研究成果尚未真正转化为应用技术。由广东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天津理工大学等有关单位共同承担的“政府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控制系统”已列入建设部十一五科技项目计划名录,该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建立理论与实际的桥梁,分阶段提出全生命周期造价控制的具体方法和工具,将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技术。该课题研究成果的出台,相信必将对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实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全生命周期造价信息的积累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信息的积累是开展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基础,没有一定量的数据积累,就无法科学建立全生命工程造价数据模型,无法准确估算各个阶段的成本或费用,更不用提编制全生命周期计价依据。我国工程造价信息数据积累已有一定的基础,如建设前期以及建设期的估算指标、概算指标、预算等额,运营使用期的修缮定额、检修定额、维护指标和养护指标等。但相对于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而言,工程造价数据积累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和全面性,建设项目使用期的运营维护费用数据、翻新(拆除)费用数据严重缺乏,直接制约了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实施。解除这一制约因素,必须以数据标准为基础,建立海量全生命周期造价信息库。首先是数据标准工作,关键是数据标准研究和制定,解决哪些是有用的数据、哪些是重要数据、如何提取有用信息等问题,改变当前缺乏统一的数据标准,大量宝贵的数据得不到有效存储、发掘与利用甚至被无形的浪费的局面;其次是数据收集工作,要利用计算机系统软件、互联网络等先进的技术工作,建立广泛、有效的渠道,开展造价信息的收集、储存等基础性工作。然后才有条件研究并建立全生命周期造价模型,完善运营维护期计价依据。
6结束语
理论上我国已经具备实施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条件,但实践仍然存在一些技术上的缺陷,需要各级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共同努力,从转化理论研究成果、工程造价信息数据的积累等多方面入手,扫清技术障碍,早日完善实施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