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
近年来,甲鱼养殖作为广大农(渔)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如何有效控制甲鱼越冬死亡量,还困扰着不少养殖户。每年的11月份至次年的5月份,尤以4~5月份最为严重,死亡率高达20%,给养殖户造成了很大损失。甲鱼是一种变温的两栖爬行动物,对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很敏感,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它的活动能力和摄食强度。在天然条件下,适于甲鱼摄食和生长的温度为20~35℃,最适宜温度范围为27~33℃。当水温低于20℃时,甲鱼的食欲及活动逐步减弱,15℃左右时停食,当12℃左右时,甲鱼即潜入泥中进行冬眠,借此减少能量消耗,自我维持生命。根据甲鱼这种生物学特性,搞好甲鱼室外越冬管理,对提高成甲鱼的成活率及经济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甲鱼冬眠死亡原因
通过多年养殖发现,导致甲鱼死亡主要以下原因:
1.1 这一时期,鳖体抵抗力差,受伤或感病;
1.2 营养跟不少,甲鱼体质下降;
1.3 养殖塘环境恶劣。
2 越冬前强化培育
甲鱼越冬前要进行强化培育,秋季,甲鱼要进行越冬期营养的积累,在正常投食的基础上,应当尽可能多投一些含蛋白质和脂肪高的饲料,使其体内积累储存一定的营养物质, 保证长期不进食的养分消耗。可以在饲料中添加一些动物的肝脏等高蛋白、高脂肪的饲料,也可以同时添加Ve粉剂2~4g/50kg甲鱼·日,复合Vb溶液100mg~200mg/50kg甲鱼·日,Vc粉剂0.5g~1g/50kg甲鱼·日,连续投喂5~7天。
3 越冬溏的处理
越冬溏应选择在避风向阳、温暖安静的地方,且排灌方便,面积2~3亩为宜。池塘要先用10~20ppm的漂白粉进行消毒,然后曝晒3~5天,以减少病菌量,避免越冬期病害的发生。甲鱼冬眠之前溏内要注入新水,使甲鱼生活环境清洁。但是对于水质过于清瘦的池子,可在池塘边堆施一些腐熟的有机肥料,但用量不宜过多,这样可以增加水中有质含量,也能适当提高水温。
4 适时进行并塘越冬
甲鱼摄食和生长的温度为20~35℃,最适宜温度范围为27~33℃,在这个温度下,甲鱼摄食旺盛,生长迅速,是养殖甲鱼的最好季节;秋后水温降到20℃时,甲鱼取食、活动能力开始降低;水温降至15℃时,停止取食、活动呆滞;水温10~12℃时,甲鱼即潜入泥中进行冬眠。因此当水温降至18℃~15℃之间时进行彻底换水,加入新水,当水温降至10~12℃时,甲鱼进入冬眠池,开始冬眠。
5 稚幼甲鱼的越冬
常温条件下稚幼甲鱼的越冬管理是甲鱼越冬管理的重点。对6~7月孵化的越冬期长至40~50g/只的甲鱼,越冬期间放养密度应控制在1000~1200只/亩,池水深在1~1.3米。在天气晴好、气温高时,投放一些饲料,补充甲鱼体能的消耗,使苗种不致减重。投料可采取水下投喂(离水面5~10cm)。注意调节水质,定期消毒,杀虫,尽量减少病虫侵袭,使苗种安全越冬。对9~10月份孵化的越冬期长至20~30g/只的甲鱼苗,注意做好保温防冻工作,最好移入室内池中或采用露天池加盖塑料薄膜等适当措施,提高越冬成活率。
6 成品甲鱼的越冬
对于达到商品规格的甲鱼,可陆续上市销售,未达商品规格或没能出售的商品甲鱼,可转入越冬池,放养密度可是饲养期的1~2倍。此时的甲鱼由于其对周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可以在露天池中自然越冬,在冬眠期间不需要投喂饲料,但在整个越冬期间,水位一定要保持稳定,水位下降时要及时补充,并保持池塘周围环境安静,避免甲鱼受惊,消耗能量。
7 在甲鱼的整个冬眠期越冬池的管理措施
7.1 整个越冬期间水位应始终保持在1.0~1.3米之间,水温在4~8℃之间,同时注意空气流通。这样能使甲鱼处在一个相对恒定的环境中,并有一定的安全感;
7.2 越冬期水中容氧量仍应保持在3~4mg/L,天冷水面结冰应打孔增氧,如果天降大雪,还应及时清扫冰面上的积雪,使光线能透入池内,以防池底阳光不足;
7.3 保持池塘周边环境安静,因为冬眠期甲鱼活动消耗能量比较大,会引起不必要的死亡,所以一些生产活动应注量减少噪音,避免惊扰甲鱼在冬眠期活动,消耗能量。
7.4 越冬期,应当随时注意观察水质变化,避免其在甲鱼冬眠时水质恶化,造成甲鱼在池中缺氧而亡。
7.5 随着春天气温的升高,当水温升到12℃后,对池塘进行换水,所加新水与原池水温差不应超过2℃,并用75ppm的生石灰溶液进行消毒,注水深度50cm达左右,这样水温升得较快。当水温稳定15℃以上时,开始投喂一些新鲜的动物肝脏等高能量饲料,及时补充能量,增强甲鱼的体质。以后每15天要用漂白粉和生石灰轮换对池溏消毒。对于透明度在50cm以上的池塘,以加注沼液肥水(100kg沼液/亩·米)。
8 总结
综上所述甲鱼在进入冬季之前必须要进行越冬前的强化训练,按着以上系统养殖训练,不仅可以降低由于越冬而造成的甲鱼死亡率又能有效提高甲鱼的预防能力。使甲鱼在越冬期死亡率不超过3%,在进入整个正常的养殖周期后,也不会发生大的病害,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养殖户的损失。
近年来,甲鱼养殖作为广大农(渔)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如何有效控制甲鱼越冬死亡量,还困扰着不少养殖户。每年的11月份至次年的5月份,尤以4~5月份最为严重,死亡率高达20%,给养殖户造成了很大损失。甲鱼是一种变温的两栖爬行动物,对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很敏感,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它的活动能力和摄食强度。在天然条件下,适于甲鱼摄食和生长的温度为20~35℃,最适宜温度范围为27~33℃。当水温低于20℃时,甲鱼的食欲及活动逐步减弱,15℃左右时停食,当12℃左右时,甲鱼即潜入泥中进行冬眠,借此减少能量消耗,自我维持生命。根据甲鱼这种生物学特性,搞好甲鱼室外越冬管理,对提高成甲鱼的成活率及经济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甲鱼冬眠死亡原因
通过多年养殖发现,导致甲鱼死亡主要以下原因:
1.1 这一时期,鳖体抵抗力差,受伤或感病;
1.2 营养跟不少,甲鱼体质下降;
1.3 养殖塘环境恶劣。
2 越冬前强化培育
甲鱼越冬前要进行强化培育,秋季,甲鱼要进行越冬期营养的积累,在正常投食的基础上,应当尽可能多投一些含蛋白质和脂肪高的饲料,使其体内积累储存一定的营养物质, 保证长期不进食的养分消耗。可以在饲料中添加一些动物的肝脏等高蛋白、高脂肪的饲料,也可以同时添加Ve粉剂2~4g/50kg甲鱼·日,复合Vb溶液100mg~200mg/50kg甲鱼·日,Vc粉剂0.5g~1g/50kg甲鱼·日,连续投喂5~7天。
3 越冬溏的处理
越冬溏应选择在避风向阳、温暖安静的地方,且排灌方便,面积2~3亩为宜。池塘要先用10~20ppm的漂白粉进行消毒,然后曝晒3~5天,以减少病菌量,避免越冬期病害的发生。甲鱼冬眠之前溏内要注入新水,使甲鱼生活环境清洁。但是对于水质过于清瘦的池子,可在池塘边堆施一些腐熟的有机肥料,但用量不宜过多,这样可以增加水中有质含量,也能适当提高水温。
4 适时进行并塘越冬
甲鱼摄食和生长的温度为20~35℃,最适宜温度范围为27~33℃,在这个温度下,甲鱼摄食旺盛,生长迅速,是养殖甲鱼的最好季节;秋后水温降到20℃时,甲鱼取食、活动能力开始降低;水温降至15℃时,停止取食、活动呆滞;水温10~12℃时,甲鱼即潜入泥中进行冬眠。因此当水温降至18℃~15℃之间时进行彻底换水,加入新水,当水温降至10~12℃时,甲鱼进入冬眠池,开始冬眠。
5 稚幼甲鱼的越冬
常温条件下稚幼甲鱼的越冬管理是甲鱼越冬管理的重点。对6~7月孵化的越冬期长至40~50g/只的甲鱼,越冬期间放养密度应控制在1000~1200只/亩,池水深在1~1.3米。在天气晴好、气温高时,投放一些饲料,补充甲鱼体能的消耗,使苗种不致减重。投料可采取水下投喂(离水面5~10cm)。注意调节水质,定期消毒,杀虫,尽量减少病虫侵袭,使苗种安全越冬。对9~10月份孵化的越冬期长至20~30g/只的甲鱼苗,注意做好保温防冻工作,最好移入室内池中或采用露天池加盖塑料薄膜等适当措施,提高越冬成活率。
6 成品甲鱼的越冬
对于达到商品规格的甲鱼,可陆续上市销售,未达商品规格或没能出售的商品甲鱼,可转入越冬池,放养密度可是饲养期的1~2倍。此时的甲鱼由于其对周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可以在露天池中自然越冬,在冬眠期间不需要投喂饲料,但在整个越冬期间,水位一定要保持稳定,水位下降时要及时补充,并保持池塘周围环境安静,避免甲鱼受惊,消耗能量。
7 在甲鱼的整个冬眠期越冬池的管理措施
7.1 整个越冬期间水位应始终保持在1.0~1.3米之间,水温在4~8℃之间,同时注意空气流通。这样能使甲鱼处在一个相对恒定的环境中,并有一定的安全感;
7.2 越冬期水中容氧量仍应保持在3~4mg/L,天冷水面结冰应打孔增氧,如果天降大雪,还应及时清扫冰面上的积雪,使光线能透入池内,以防池底阳光不足;
7.3 保持池塘周边环境安静,因为冬眠期甲鱼活动消耗能量比较大,会引起不必要的死亡,所以一些生产活动应注量减少噪音,避免惊扰甲鱼在冬眠期活动,消耗能量。
7.4 越冬期,应当随时注意观察水质变化,避免其在甲鱼冬眠时水质恶化,造成甲鱼在池中缺氧而亡。
7.5 随着春天气温的升高,当水温升到12℃后,对池塘进行换水,所加新水与原池水温差不应超过2℃,并用75ppm的生石灰溶液进行消毒,注水深度50cm达左右,这样水温升得较快。当水温稳定15℃以上时,开始投喂一些新鲜的动物肝脏等高能量饲料,及时补充能量,增强甲鱼的体质。以后每15天要用漂白粉和生石灰轮换对池溏消毒。对于透明度在50cm以上的池塘,以加注沼液肥水(100kg沼液/亩·米)。
8 总结
综上所述甲鱼在进入冬季之前必须要进行越冬前的强化训练,按着以上系统养殖训练,不仅可以降低由于越冬而造成的甲鱼死亡率又能有效提高甲鱼的预防能力。使甲鱼在越冬期死亡率不超过3%,在进入整个正常的养殖周期后,也不会发生大的病害,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养殖户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