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感受乌鲁木齐
乌鲁木齐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多民族聚居城市,走在街道上,你可以看到各种穿着,各种打扮。民族特色与流行时尚相映成趣,构成了这个城市的风貌。
有人说,到维吾尔族地区,如果不逛“巴扎”(集市),就算是枉来一趟。不少游客都喜欢到乌鲁木齐二道桥的巴扎去看一看,那一带是维吾尔族的传统聚居区,买卖的双方多为维吾尔族人,充满浓郁的民族特色。巴扎经营有许多特产,如小刀、地毯、艾德莱斯绸、玉器、织锦、绣花帽等日用品,葡萄干、巴旦杏果仁等各类农副产品琳琅满目。据介绍,新疆最有名、规模最大的巴扎,要数喀什和库车的大巴扎,那是更具有民族风味的地方。可惜我们此行匆忙,无法前往。
乌鲁木齐附近有名的景点有二,一为南山,一为天池。凡到乌鲁木齐者,无不前往。
初入南山境内,两旁是平缓的山坡,遍山长着绿茸茸的细草。一座座圆形拱顶的毡房散布在山坡下,炊烟袅袅。向着山高林密的沟谷前进,小溪在山石沟壑里哗哗地流着,倏而东折,倏而西转,倏而映出五彩斑斓的水石。两边山势渐渐升高,一丛一丛的塔松错落有致地生长着,林间一片荫翳,筛落着斑斑点点的日影。
其实,南山只是天山的边缘,还不是腹地。但南山容易实现游人向往天山的愿望,使他们有了引以为傲的谈资:“我去过天山了。
天池在博格达雪山下,是一个高山湖泊,湖面海拔1928米。博格达山积雪融化,注入其中。博格达峰是乌鲁木齐的标志,它仿佛是一个傲然耸峙的天神,护佑着脚下这座雪域边城。
天池的水,碧蓝碧蓝的,清冽晶莹,像一块翡翠镶嵌在群山之中。空气中洁无纤尘,上下一片空明,远山近水的线条都十分清晰,一览无余。稍远处,是强烈阳光下耀目的雪山。雪线以下,是连绵逶迤的翠绿密林。对面的山上,密密匝匝地布满了塔松,一条公路从塔松林穿过,时隐时现。
在山的一侧,天池雪水打开了一个缺口,轰然流入山下,形成一个个瀑布,响彻山谷。瀑布沿着大刀阔斧般劈凿的山崖俯冲奔突,卷沫喷花,显得十分狂野。阳光从上面照射下来,为飞悬的白练镀上了缤纷的彩虹。站在瀑布下面,只觉得寒气逼人。
欧亚大陆第一关——阿拉山口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还没去阿拉山口之前,就听说那里是有名的大风口。幸运的是,我们到阿拉山口的当天,风儿轻柔,阳光明媚,没有得到扑面狂风的“见面礼”。
阿拉山口是介于阿拉套山和巴尔鲁克山之间一条平坦的通道,东西宽约20公里,南北长约90公里,素有“准噶尔之门”的称号。对邻口岸为哈萨克斯坦德鲁日巴口岸,两口岸相距仅12公里。
自古以来,阿拉山口就是西域的重要通道,但由于它是罕见的大风口,花草树木无法立足,因此人烟稀少。直到1990年6月阿拉山口口岸开始兴建,这里才突然间热闹起来。一时间不毛之地也身价百倍。1990年9月12日,兰新铁路北疆段与原苏联的土西铁路在阿拉山口与德鲁日巴口岸接轨。从此,这条连接亚洲与欧洲的钢铁大道,架起了一条横跨亚洲、欧洲新的经济桥梁。
我们乘坐汽车到辖区参观,一座座设计别致、崭新整齐的建筑,看了叫人身心舒畅。路上车辆行人稀少,路边的树木也是新栽的。一切都在说明这个边陲城市的年轻。
阿拉山口军事戒备森严,令人平添了几分敬畏。边境上的阿拉山口哨所,是著名的“西部第一哨”。蓝天白云下的哨所,就像是一个高高耸立的坐标,直插苍穹,远远就能看见。
在这里,一草一木,一山一石,无不显示出祖国的神圣。
赛室木湖:深深的眷恋
汽车出博乐市往西南行驶,公路沿着平缓的坡度慢慢爬高,从窗外吹来的风清新而潮润。约两个小时后,天边现出一抹蓝蓝的云。那种蓝色太奇妙了,带着海市蜃楼般的梦幻和飘忽,映着宝石般的光泽。人类的绘画简直无法调出这样的色彩。
那就是赛里木湖!
赛里木湖真是太大了,广阔浩淼,烟波万顷,汽车沿着擦过湖边的乌伊公路行驶许久,还没有驶出它的范围。湖畔星罗棋布的毡房,辽阔肥美的草场,行云流水般的畜群,穿红戴绿的哈萨克和蒙古牧民,遥远彼岸的冰山雪岭,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高山风物图。这儿的牧民自豪地说:“天池算什么呢?可能都不及赛里木湖的1/10大。赛里木湖才是真正的天池!”我们没有碰上赛里木湖最美的时候。牧民说,由于雨水不够,这一年湖边的野花长得少了。若是降雨丰足的年头,这里的夏天,遍地繁花盛开,五彩缤纷,那才叫美呢!
坐在茫茫湖滨留意看,赛里木湖的颜色一天之内也是变化多端的。早晨,它是碧绿的;随着太阳的升高,中午时却变成了熠熠发亮的银色,就连周边的山野也被辉映成银色的了;到了下午,湖水才是深蓝色的,而且阳光愈烈,湖水愈蓝。
赛里木湖地处北天山腹地,这里青峰簇立,植被繁茂。顺着山坡往上走,塔松成片,似乎没有了去路,轻轻一拐,上面又有一片宽阔的草坪。从山顶观望赛里木湖,更显得清幽俊秀。阳光下,湖畔白色的毡房,肥壮的羊群、马群,像是绣在绿色的缎面上。山后不时升起一朵朵低云,贴着山岗、草原、湖水飞快地掠过,云幕下舶光影变幻陆离。这时,赛里木湖的景色,分外神奇。
对赛里木湖的神秘,当年充军伊犁的林则徐有过一段描述:“土人云:‘海中有神物如青羊,不可见,见则雨雹。其水亦不可饮,饮则手足疲软,谅是雪水性寒故耳。’”“‘神物如青羊”,莫非是尼斯湖之类的水怪?我们无法探究。但听说由于这里的水太冷,湖里的鱼10年才能长1斤。
赛里木湖这样蓝是因为湖周围的山地由古生代岩层组成,当中蕴含的碳酸钙溶在水中,使湖水变成了蓝色。而且,赛里木湖的水很深,最深可达,90多米。赛里木湖的海拔达2072米,水深竟有90多米,真是令人称奇。
在我们返回时才到吐鲁番,因为那时吐鲁番的古丝绸之路葡萄节才开始。
葡萄节在久负盛名的葡萄沟举行。在果实累累、浓荫蔽日的葡萄架下,维吾尔族小伙子、姑娘们且歌且舞,煞是热闹。
葡萄沟位于火焰山下,总长约8公里,宽约0.5公里,占地6000多亩,盛产无核白、马奶子、琐琐、喀什哈尔等上等葡萄。沟里建有葡萄博物馆,里面陈列了200多种葡萄的标本和照片,这些葡萄有的主要用于鲜食,有的主要晾成葡萄干,有的专门用来酿酒,有的用于人药治病,令人大开眼界。为了方便旅游,葡萄沟里修筑了许多水泥路,还有林林总总的水泥建筑,如人工瀑布、西游记宫、王洛宾纪念馆等。葡萄沟似乎在逐渐失去应有的原汁原味,这也许是它过于出名,为名所累的结果。
乌鲁木齐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多民族聚居城市,走在街道上,你可以看到各种穿着,各种打扮。民族特色与流行时尚相映成趣,构成了这个城市的风貌。
有人说,到维吾尔族地区,如果不逛“巴扎”(集市),就算是枉来一趟。不少游客都喜欢到乌鲁木齐二道桥的巴扎去看一看,那一带是维吾尔族的传统聚居区,买卖的双方多为维吾尔族人,充满浓郁的民族特色。巴扎经营有许多特产,如小刀、地毯、艾德莱斯绸、玉器、织锦、绣花帽等日用品,葡萄干、巴旦杏果仁等各类农副产品琳琅满目。据介绍,新疆最有名、规模最大的巴扎,要数喀什和库车的大巴扎,那是更具有民族风味的地方。可惜我们此行匆忙,无法前往。
乌鲁木齐附近有名的景点有二,一为南山,一为天池。凡到乌鲁木齐者,无不前往。
初入南山境内,两旁是平缓的山坡,遍山长着绿茸茸的细草。一座座圆形拱顶的毡房散布在山坡下,炊烟袅袅。向着山高林密的沟谷前进,小溪在山石沟壑里哗哗地流着,倏而东折,倏而西转,倏而映出五彩斑斓的水石。两边山势渐渐升高,一丛一丛的塔松错落有致地生长着,林间一片荫翳,筛落着斑斑点点的日影。
其实,南山只是天山的边缘,还不是腹地。但南山容易实现游人向往天山的愿望,使他们有了引以为傲的谈资:“我去过天山了。
天池在博格达雪山下,是一个高山湖泊,湖面海拔1928米。博格达山积雪融化,注入其中。博格达峰是乌鲁木齐的标志,它仿佛是一个傲然耸峙的天神,护佑着脚下这座雪域边城。
天池的水,碧蓝碧蓝的,清冽晶莹,像一块翡翠镶嵌在群山之中。空气中洁无纤尘,上下一片空明,远山近水的线条都十分清晰,一览无余。稍远处,是强烈阳光下耀目的雪山。雪线以下,是连绵逶迤的翠绿密林。对面的山上,密密匝匝地布满了塔松,一条公路从塔松林穿过,时隐时现。
在山的一侧,天池雪水打开了一个缺口,轰然流入山下,形成一个个瀑布,响彻山谷。瀑布沿着大刀阔斧般劈凿的山崖俯冲奔突,卷沫喷花,显得十分狂野。阳光从上面照射下来,为飞悬的白练镀上了缤纷的彩虹。站在瀑布下面,只觉得寒气逼人。
欧亚大陆第一关——阿拉山口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还没去阿拉山口之前,就听说那里是有名的大风口。幸运的是,我们到阿拉山口的当天,风儿轻柔,阳光明媚,没有得到扑面狂风的“见面礼”。
阿拉山口是介于阿拉套山和巴尔鲁克山之间一条平坦的通道,东西宽约20公里,南北长约90公里,素有“准噶尔之门”的称号。对邻口岸为哈萨克斯坦德鲁日巴口岸,两口岸相距仅12公里。
自古以来,阿拉山口就是西域的重要通道,但由于它是罕见的大风口,花草树木无法立足,因此人烟稀少。直到1990年6月阿拉山口口岸开始兴建,这里才突然间热闹起来。一时间不毛之地也身价百倍。1990年9月12日,兰新铁路北疆段与原苏联的土西铁路在阿拉山口与德鲁日巴口岸接轨。从此,这条连接亚洲与欧洲的钢铁大道,架起了一条横跨亚洲、欧洲新的经济桥梁。
我们乘坐汽车到辖区参观,一座座设计别致、崭新整齐的建筑,看了叫人身心舒畅。路上车辆行人稀少,路边的树木也是新栽的。一切都在说明这个边陲城市的年轻。
阿拉山口军事戒备森严,令人平添了几分敬畏。边境上的阿拉山口哨所,是著名的“西部第一哨”。蓝天白云下的哨所,就像是一个高高耸立的坐标,直插苍穹,远远就能看见。
在这里,一草一木,一山一石,无不显示出祖国的神圣。
赛室木湖:深深的眷恋
汽车出博乐市往西南行驶,公路沿着平缓的坡度慢慢爬高,从窗外吹来的风清新而潮润。约两个小时后,天边现出一抹蓝蓝的云。那种蓝色太奇妙了,带着海市蜃楼般的梦幻和飘忽,映着宝石般的光泽。人类的绘画简直无法调出这样的色彩。
那就是赛里木湖!
赛里木湖真是太大了,广阔浩淼,烟波万顷,汽车沿着擦过湖边的乌伊公路行驶许久,还没有驶出它的范围。湖畔星罗棋布的毡房,辽阔肥美的草场,行云流水般的畜群,穿红戴绿的哈萨克和蒙古牧民,遥远彼岸的冰山雪岭,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高山风物图。这儿的牧民自豪地说:“天池算什么呢?可能都不及赛里木湖的1/10大。赛里木湖才是真正的天池!”我们没有碰上赛里木湖最美的时候。牧民说,由于雨水不够,这一年湖边的野花长得少了。若是降雨丰足的年头,这里的夏天,遍地繁花盛开,五彩缤纷,那才叫美呢!
坐在茫茫湖滨留意看,赛里木湖的颜色一天之内也是变化多端的。早晨,它是碧绿的;随着太阳的升高,中午时却变成了熠熠发亮的银色,就连周边的山野也被辉映成银色的了;到了下午,湖水才是深蓝色的,而且阳光愈烈,湖水愈蓝。
赛里木湖地处北天山腹地,这里青峰簇立,植被繁茂。顺着山坡往上走,塔松成片,似乎没有了去路,轻轻一拐,上面又有一片宽阔的草坪。从山顶观望赛里木湖,更显得清幽俊秀。阳光下,湖畔白色的毡房,肥壮的羊群、马群,像是绣在绿色的缎面上。山后不时升起一朵朵低云,贴着山岗、草原、湖水飞快地掠过,云幕下舶光影变幻陆离。这时,赛里木湖的景色,分外神奇。
对赛里木湖的神秘,当年充军伊犁的林则徐有过一段描述:“土人云:‘海中有神物如青羊,不可见,见则雨雹。其水亦不可饮,饮则手足疲软,谅是雪水性寒故耳。’”“‘神物如青羊”,莫非是尼斯湖之类的水怪?我们无法探究。但听说由于这里的水太冷,湖里的鱼10年才能长1斤。
赛里木湖这样蓝是因为湖周围的山地由古生代岩层组成,当中蕴含的碳酸钙溶在水中,使湖水变成了蓝色。而且,赛里木湖的水很深,最深可达,90多米。赛里木湖的海拔达2072米,水深竟有90多米,真是令人称奇。
在我们返回时才到吐鲁番,因为那时吐鲁番的古丝绸之路葡萄节才开始。
葡萄节在久负盛名的葡萄沟举行。在果实累累、浓荫蔽日的葡萄架下,维吾尔族小伙子、姑娘们且歌且舞,煞是热闹。
葡萄沟位于火焰山下,总长约8公里,宽约0.5公里,占地6000多亩,盛产无核白、马奶子、琐琐、喀什哈尔等上等葡萄。沟里建有葡萄博物馆,里面陈列了200多种葡萄的标本和照片,这些葡萄有的主要用于鲜食,有的主要晾成葡萄干,有的专门用来酿酒,有的用于人药治病,令人大开眼界。为了方便旅游,葡萄沟里修筑了许多水泥路,还有林林总总的水泥建筑,如人工瀑布、西游记宫、王洛宾纪念馆等。葡萄沟似乎在逐渐失去应有的原汁原味,这也许是它过于出名,为名所累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