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的过程,而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途径。课堂不是老师的一言堂,而应是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阵地。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关注并尊重这些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感情的人,真心、细心、耐心地聆听他们那细弱的然而却是来自生命深处的声音,尽心呵护每一个幼小的生动的心灵,我们的课堂才会因为洋溢人性的光辉而变成每个人心灵的“港湾”。
关键字:特殊学生;心理关爱
事件
这是春暖花开的季节。校园里,明媚的阳光下,几株牡丹开得正旺,亮粉色的花瓣娇艳欲滴。清香流转,透过开着的窗户,悄悄钻进花丛边一(4)班的教室里。
第一幕:山穷水尽疑无路
这是一节普通的一年级语文课,大家正在学习人教版第二册第六单元以“幸福生活”为专题的口语交际课《快乐的节日》。
上课时,教学正在按照我的预设“顺利”进行。当说到以往“六一”是怎么度过的,孩子们记忆的闸门便打开了。“小组交流开始。”话音刚落,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孩子们有的绘声绘色地描述着一家人外出旅游的愉快场景,有的介绍爸爸妈妈所赠送的精美礼物,还有的讲述爸爸妈妈为六一而特别打造了一间“快乐小屋”——我静静地走到各小组去倾听同学们幸福的“六一”,分享大家的快乐。这时旁边一个小组有人站起来说:“老师,小睿不肯说。”我连忙走到小睿身边,小声问:“怎么了?身体不舒服吗?” 小睿泪水盈眶,急忙低下头,呜呜地哭了起来。哭声并不是很大,却足以惊动那些正沉浸在幸福与快乐回忆里的孩子们。大家都把狐疑的目光投过来,有几个人开始窃窃私语。我微微有点着急——这课得往下讲啊,班里另外还有39个学生呢。教室里原本热烈的气氛骤然凝固了,我的额头也开始隐隐渗出汗来。稍顷,我决定采用最传统的办法——“下课后再说”。我轻轻抚摸着他的头,安慰地说:“小睿,老师知道你一定有难过的事,不过我们现在正在上课。等下课后,你再告诉我好吗?”他哽咽着,用手擦拭着眼泪,竭力想制止自己的抽泣。这时旁边一位同学小声说:“老师,我知道小睿为什么哭,他爸爸妈妈离婚了。”我的心突然一颤,今天的主题、大家的话题显然勾起了他的伤心事。“小睿,是真的吗?”他的泪水一下子又涌了出来,头随即又深深地埋了下去。
第二幕:柳暗花明巧解怀
怎么办?这个话题显然与今天的主题背道而驰。每个孩子都求助似的看着我。教室里一片寂静,间或被几声低低的抽噎声打破。我工作虽已有十年,但这样尴尬的场面却从没碰到过。我一边轻抚着小睿的背,想让他的情绪稳定下来,一边迅速思索对策。看来,这课照计划上是不行了。
我摸着小睿的头,看着全班同学,说:“同学们,我现在特别能理解小睿的心情。他现在一定难过极了。我想:小睿的爸爸、妈妈也一定特别难过。” 孩子们睁大眼睛凝视着我。教室里气氛显得格外凝重。我接着说:“其实,大人们选择分开,是有不得已的原因。即便是他们分开了,他们也会像以前一样爱自己的孩子!因为孩子永远都是爸爸和妈妈最喜爱、最惦记的宝贝!”小睿仍旧趴在桌子上微微抽泣,但他的头稍微侧向一边,显然是在听。
这是一个同学高高的举起了手。我点头示意他说话。他模仿着我的语气、认同地说:“父母分开了,其实他们内心比孩子还要难受呢。我们不能怪他们,他们也不想这样。”
另一个同学也迫不及待地站起来说:“父母离婚了,他们心里最担心孩子了。”
我点点头,顺势说道:“同学们,你们知道此时父母最大愿望是什么吗?”
一个孩子说:“希望孩子能长大懂事,理解他们,不要伤心。”
另一个孩子说:“希望孩子能天天快乐。”
还有的孩子说:“要开心过‘六一’。”
……
我倾听着、欣赏着。最后我意味深长地告诉大家:“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困难与挫折,它们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要变得坚强,才能战胜它们;我们要成為快乐的人,才能有幸福的生活!”
孩子们使劲地点了点头,小睿擦干了眼泪。孩子们仿佛真的是长大了!
课后,我把小睿叫到办公室里。“小睿,老师不知道你家情况,让你伤心了。”接着,我赞赏地肯定道,“你很懂事,也很坚强,相信小睿一定会战胜困难,相信小睿还是原来那个最快乐的孩子!”晓睿挤出了一个微笑,这次他没有哭。沉重、遗憾、欣慰、庆幸……我的心中充斥着这种种感情,以及随之而来的深深的思考……
思考
“跟上课关系不大的事情下课再说!”这是身为教师的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更多的时候,我们将它视为“救急法宝”。我自己就曾多次使用它度过了课堂上的不少尴尬环节,一次又一次地保证了“课堂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而在今天的课堂上,一个绝好的教育机会却差点因此而失去,一颗幼小的心灵也差点因此而受到不应该承受的外加创伤。我感激那个及时提醒了我的孩子,也庆幸自己没有坚持把问题推到“下课以后”再处理。很多时候,“下课后再说”往往就成了“下课后不说”。然而我心中更多地却是一种愧疚和后悔——过去,有多少教育机会被这轻描淡写的“下课后再说”断送,又多少孩子因为这自私的“保证课堂正常开展”而受伤呢?
课堂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的过程,而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途径。课堂不是老师的一言堂,而应是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阵地。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关注并尊重这些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感情的人,真心、细心、耐心地聆听他们那细弱的然而却是来自生命深处的声音,尽心呵护每一个幼小的生动的心灵,我们的课堂才会因为洋溢人性的光辉而变成每个人心灵的“港湾”。
关键字:特殊学生;心理关爱
事件
这是春暖花开的季节。校园里,明媚的阳光下,几株牡丹开得正旺,亮粉色的花瓣娇艳欲滴。清香流转,透过开着的窗户,悄悄钻进花丛边一(4)班的教室里。
第一幕:山穷水尽疑无路
这是一节普通的一年级语文课,大家正在学习人教版第二册第六单元以“幸福生活”为专题的口语交际课《快乐的节日》。
上课时,教学正在按照我的预设“顺利”进行。当说到以往“六一”是怎么度过的,孩子们记忆的闸门便打开了。“小组交流开始。”话音刚落,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孩子们有的绘声绘色地描述着一家人外出旅游的愉快场景,有的介绍爸爸妈妈所赠送的精美礼物,还有的讲述爸爸妈妈为六一而特别打造了一间“快乐小屋”——我静静地走到各小组去倾听同学们幸福的“六一”,分享大家的快乐。这时旁边一个小组有人站起来说:“老师,小睿不肯说。”我连忙走到小睿身边,小声问:“怎么了?身体不舒服吗?” 小睿泪水盈眶,急忙低下头,呜呜地哭了起来。哭声并不是很大,却足以惊动那些正沉浸在幸福与快乐回忆里的孩子们。大家都把狐疑的目光投过来,有几个人开始窃窃私语。我微微有点着急——这课得往下讲啊,班里另外还有39个学生呢。教室里原本热烈的气氛骤然凝固了,我的额头也开始隐隐渗出汗来。稍顷,我决定采用最传统的办法——“下课后再说”。我轻轻抚摸着他的头,安慰地说:“小睿,老师知道你一定有难过的事,不过我们现在正在上课。等下课后,你再告诉我好吗?”他哽咽着,用手擦拭着眼泪,竭力想制止自己的抽泣。这时旁边一位同学小声说:“老师,我知道小睿为什么哭,他爸爸妈妈离婚了。”我的心突然一颤,今天的主题、大家的话题显然勾起了他的伤心事。“小睿,是真的吗?”他的泪水一下子又涌了出来,头随即又深深地埋了下去。
第二幕:柳暗花明巧解怀
怎么办?这个话题显然与今天的主题背道而驰。每个孩子都求助似的看着我。教室里一片寂静,间或被几声低低的抽噎声打破。我工作虽已有十年,但这样尴尬的场面却从没碰到过。我一边轻抚着小睿的背,想让他的情绪稳定下来,一边迅速思索对策。看来,这课照计划上是不行了。
我摸着小睿的头,看着全班同学,说:“同学们,我现在特别能理解小睿的心情。他现在一定难过极了。我想:小睿的爸爸、妈妈也一定特别难过。” 孩子们睁大眼睛凝视着我。教室里气氛显得格外凝重。我接着说:“其实,大人们选择分开,是有不得已的原因。即便是他们分开了,他们也会像以前一样爱自己的孩子!因为孩子永远都是爸爸和妈妈最喜爱、最惦记的宝贝!”小睿仍旧趴在桌子上微微抽泣,但他的头稍微侧向一边,显然是在听。
这是一个同学高高的举起了手。我点头示意他说话。他模仿着我的语气、认同地说:“父母分开了,其实他们内心比孩子还要难受呢。我们不能怪他们,他们也不想这样。”
另一个同学也迫不及待地站起来说:“父母离婚了,他们心里最担心孩子了。”
我点点头,顺势说道:“同学们,你们知道此时父母最大愿望是什么吗?”
一个孩子说:“希望孩子能长大懂事,理解他们,不要伤心。”
另一个孩子说:“希望孩子能天天快乐。”
还有的孩子说:“要开心过‘六一’。”
……
我倾听着、欣赏着。最后我意味深长地告诉大家:“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困难与挫折,它们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要变得坚强,才能战胜它们;我们要成為快乐的人,才能有幸福的生活!”
孩子们使劲地点了点头,小睿擦干了眼泪。孩子们仿佛真的是长大了!
课后,我把小睿叫到办公室里。“小睿,老师不知道你家情况,让你伤心了。”接着,我赞赏地肯定道,“你很懂事,也很坚强,相信小睿一定会战胜困难,相信小睿还是原来那个最快乐的孩子!”晓睿挤出了一个微笑,这次他没有哭。沉重、遗憾、欣慰、庆幸……我的心中充斥着这种种感情,以及随之而来的深深的思考……
思考
“跟上课关系不大的事情下课再说!”这是身为教师的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更多的时候,我们将它视为“救急法宝”。我自己就曾多次使用它度过了课堂上的不少尴尬环节,一次又一次地保证了“课堂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而在今天的课堂上,一个绝好的教育机会却差点因此而失去,一颗幼小的心灵也差点因此而受到不应该承受的外加创伤。我感激那个及时提醒了我的孩子,也庆幸自己没有坚持把问题推到“下课以后”再处理。很多时候,“下课后再说”往往就成了“下课后不说”。然而我心中更多地却是一种愧疚和后悔——过去,有多少教育机会被这轻描淡写的“下课后再说”断送,又多少孩子因为这自私的“保证课堂正常开展”而受伤呢?
课堂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的过程,而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途径。课堂不是老师的一言堂,而应是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阵地。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关注并尊重这些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感情的人,真心、细心、耐心地聆听他们那细弱的然而却是来自生命深处的声音,尽心呵护每一个幼小的生动的心灵,我们的课堂才会因为洋溢人性的光辉而变成每个人心灵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