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在教学中教师作为“引导者”,如何引导学生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并发展健康的性情与品格呢?以下是我在十几年数学教学中的几点感受:
一、有疑才有悟,引导学生学会“发问”是“引导者”的首要任务
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从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学生发展的需要,问题是思考的开始,是探究的基础。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想办法诱导学生想问题,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他们产生疑问,善于提出问题。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话:“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而一直以来,在我眼里,始终认为学生不断的提问是其“顺利”教学的绊脚石,严重“阻碍”了学生获得知识。尤其是在做公开课时,更是如此,生怕某一位学生突如其来的问题打乱了自己精心设计好的“圈套”。现在想来,觉得自己的幼稚,其实让平静的课堂局面起点风波不正是学生积极思维的体现,不正是新课堂所求之不得的现象。爱因斯坦曾讲过一段精辟的话: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科学上的实验技能而已,而提出一个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以及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都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我们都知道一切伟大的发明创造源于人类的提问与假设,可能孩子的提问是天真的、荒谬的,即便如此,教师也应加以引导和保护,绝对不可以给与否定,使学生的求异思维受到极大的抑制。
二、尊重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是“引导者”的必备条件。
创新,不仅仅是就高层次创新人才而言,而且还包括数以亿计的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在不同阶段,创造性有不同的表现,在基础教育阶段,主要还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像力,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发展学生的探究、发现和初步的创造能力。就数学科的教学而言,解题教学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而其中一题多解则是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品质、形成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
而在实际数学教学中,我常常发现很多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脑子经常放不开,跳不出条条框框的束缚,不是围着书本和教师转,就是陷入题海之中,得不到主动发展,这对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品质会带来很大的消极作用,而所有这些都源自于孩子封闭的学习状态。因此,教学中,我们应建立积极课堂环境,不要怕孩子暴露问题,要解放孩子的身心,尊重其思维成果,一些看似错误的回答也可能蕴含着创新的火花,教师不要轻易否定学生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得出的答案,要允许学生对问题有独特的见解。例如,在“梯形的面积”一课中,对于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学生们居然得到了7种不同的推导方法,方法真是五彩缤纷,当然,其中有一部分同学方法不错,但过程整理上有些零乱,这时,我不愿意对学生说:“你错了”,反之,我逐步引导他们趋近于正确答案,这样一来,学生既保持了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同时还体会了成就感。针对学生设计出的办法和方案,只要不是原则性错误,都要予以肯定,要让每个学生都能自始至终愉悦的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成为学习和教育的主人。当然对于学生出现的原则性错误,我们也不能视而不见,可让学生真实的坦陈自己的想法,在尊重孩子的思维成果的同时,再合理的帮助其分析错因,使其心服口服,从而走向成功。只有在这种安全轻松的氛围中,孩子们才会“放下包袱,开动脑筋”,才会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奇观。
另外,在解题教学中,也可以有目的地选择典型例题,进行一题多解训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三、以生活为载体,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多彩的生活是“引导者”的落脚点。
陶行知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又说:“教育与生活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积极的创造各种适宜的条件,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来帮助学生进行数学学习。比如:在“折扣”这节课中,在介绍“折扣”的含义后,我就适时抛出了一个问题:“星期天,老师去逛商店,有家店门口的牌上写着:‘十年店庆,本店商品一律八折优惠。’走进店里,看到了这件衣服(指着穿在身上的衣服),标价是258元。你能算出老师花多少钱买到这件衣服吗?”对于这样一个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学生兴趣极高,马上就算出了衣服的价钱,并有板有眼的讲出了计算道理和计算方法。我趁热打铁,马上抛出第二个问题:“你在生活中碰到过商品打折的事例吗?谁能说来让大家共享。”此时此刻,学生纷纷争着抢着要说自己的体验。我趁机叫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写出一道应用题,让同桌解决,学生热情高涨,人人出题让自己同桌列式计算。其中有位同学出了这样一道题:一件衣服原价98元,国庆中对折出售,现价是多少元?这位同学题出得好,她的同桌也答得巧妙: 98÷2=49(元)。如此一节课下来,学生学的开心,学的用心,学的有所收获。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所以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地把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所以教师应善于结合课堂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集生活中的数学实例,让生活为课堂教学服务,也让课堂教学为生活服务。
著名的中国现代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如果让学生“自求得之”这是导的结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做好一个引导者角色,充分研读文本,努力创设适宜的教学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思维品质、培养创新精神,这也正是学生“自求得之”之路。
一、有疑才有悟,引导学生学会“发问”是“引导者”的首要任务
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从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学生发展的需要,问题是思考的开始,是探究的基础。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想办法诱导学生想问题,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他们产生疑问,善于提出问题。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话:“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而一直以来,在我眼里,始终认为学生不断的提问是其“顺利”教学的绊脚石,严重“阻碍”了学生获得知识。尤其是在做公开课时,更是如此,生怕某一位学生突如其来的问题打乱了自己精心设计好的“圈套”。现在想来,觉得自己的幼稚,其实让平静的课堂局面起点风波不正是学生积极思维的体现,不正是新课堂所求之不得的现象。爱因斯坦曾讲过一段精辟的话: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科学上的实验技能而已,而提出一个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以及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都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我们都知道一切伟大的发明创造源于人类的提问与假设,可能孩子的提问是天真的、荒谬的,即便如此,教师也应加以引导和保护,绝对不可以给与否定,使学生的求异思维受到极大的抑制。
二、尊重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是“引导者”的必备条件。
创新,不仅仅是就高层次创新人才而言,而且还包括数以亿计的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在不同阶段,创造性有不同的表现,在基础教育阶段,主要还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像力,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发展学生的探究、发现和初步的创造能力。就数学科的教学而言,解题教学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而其中一题多解则是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品质、形成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
而在实际数学教学中,我常常发现很多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脑子经常放不开,跳不出条条框框的束缚,不是围着书本和教师转,就是陷入题海之中,得不到主动发展,这对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品质会带来很大的消极作用,而所有这些都源自于孩子封闭的学习状态。因此,教学中,我们应建立积极课堂环境,不要怕孩子暴露问题,要解放孩子的身心,尊重其思维成果,一些看似错误的回答也可能蕴含着创新的火花,教师不要轻易否定学生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得出的答案,要允许学生对问题有独特的见解。例如,在“梯形的面积”一课中,对于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学生们居然得到了7种不同的推导方法,方法真是五彩缤纷,当然,其中有一部分同学方法不错,但过程整理上有些零乱,这时,我不愿意对学生说:“你错了”,反之,我逐步引导他们趋近于正确答案,这样一来,学生既保持了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同时还体会了成就感。针对学生设计出的办法和方案,只要不是原则性错误,都要予以肯定,要让每个学生都能自始至终愉悦的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成为学习和教育的主人。当然对于学生出现的原则性错误,我们也不能视而不见,可让学生真实的坦陈自己的想法,在尊重孩子的思维成果的同时,再合理的帮助其分析错因,使其心服口服,从而走向成功。只有在这种安全轻松的氛围中,孩子们才会“放下包袱,开动脑筋”,才会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奇观。
另外,在解题教学中,也可以有目的地选择典型例题,进行一题多解训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三、以生活为载体,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多彩的生活是“引导者”的落脚点。
陶行知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又说:“教育与生活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积极的创造各种适宜的条件,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来帮助学生进行数学学习。比如:在“折扣”这节课中,在介绍“折扣”的含义后,我就适时抛出了一个问题:“星期天,老师去逛商店,有家店门口的牌上写着:‘十年店庆,本店商品一律八折优惠。’走进店里,看到了这件衣服(指着穿在身上的衣服),标价是258元。你能算出老师花多少钱买到这件衣服吗?”对于这样一个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学生兴趣极高,马上就算出了衣服的价钱,并有板有眼的讲出了计算道理和计算方法。我趁热打铁,马上抛出第二个问题:“你在生活中碰到过商品打折的事例吗?谁能说来让大家共享。”此时此刻,学生纷纷争着抢着要说自己的体验。我趁机叫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写出一道应用题,让同桌解决,学生热情高涨,人人出题让自己同桌列式计算。其中有位同学出了这样一道题:一件衣服原价98元,国庆中对折出售,现价是多少元?这位同学题出得好,她的同桌也答得巧妙: 98÷2=49(元)。如此一节课下来,学生学的开心,学的用心,学的有所收获。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所以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地把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所以教师应善于结合课堂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集生活中的数学实例,让生活为课堂教学服务,也让课堂教学为生活服务。
著名的中国现代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如果让学生“自求得之”这是导的结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做好一个引导者角色,充分研读文本,努力创设适宜的教学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思维品质、培养创新精神,这也正是学生“自求得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