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的意向性探究

来源 :首都教育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peng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隐喻是一种极为常见的修辞手法,其使用形式多种多样。隐喻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手段,是我们通过熟悉事物来认识陌生事物的方式。隐喻使一语义与另一语义结合,使事物在旧有意义的基础上产生出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新的意义。由于隐喻和其它表达法与日常用法不同, 因此,常失去清晰性。在一些人看来,语言中的变化使话语带上了一种不寻常的感觉。人的大脑思维具有指向性,在指向对象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对意向构造的认识,可以说,人类的思维活动不仅是心理特征的表现之一,同时还具有意向性。隐喻的意向性特征集中表现为施喻者在特定的交际环境、文化背景、心理状态下,使用不同的语言诠释某一事物。
  关键词: 隐喻;意向性;认知语境;语义学
  
  一、引言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仅在语言交谈或文字作品中使用隐喻,而且也贯穿于自身的思维及行动中。隐喻是文化的载体,是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从古西腊时期,人们就开始研究隐喻,隐喻一直是修辞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作为语义传达的一种方式,隐喻就是用一种形象替代另一种形象,但实质意义并不改变的修辞方式。这种替代基于两种类似的形象,而这两个形象往往是不同领域的,尽管有时会比较模糊或夸张。隐喻的本质是一种认知现象,它通过将两个不同领域的事物并置在一起,寻找两者之间存在的明显的或隐含的相似性特征或属性,将其中一个事物的特征或属性映射到另一事物上,以此达到认识陌生事物的目的。一个隐喻的成功建构或被普遍理解,必定存在着符合规律性的东西或现象,是认知主体意向性的扩散和统一。它是人们不言而喻的,而又难以表达的共识,它是意向的,而非纯主观或纯客观的。人们在语言习得和言语使用的过程中渐渐形成了用已知事物认识未知事物的认知基础,从而丰富并扩展了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二、隐喻的研究现状。
  
  隐喻是一种普遍现象,是人们利用一种简单事物认识、思考进而表达另一复杂事物的认知方式。隐喻的目的是根据我们所熟悉的或者具体的模型,来表达我们所不熟悉的或者抽象的事物。隐喻的特点是本体和喻体的相似性,所以,手法主要是“类似”,同时,隐喻的特征也决定了它内在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对人类的认知和思维活动起着积极作用。随着新事物、新概念的大量涌现,以及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不断加深,人们会自然而然地通过事物间的相似性,用已经熟悉的事物来表达新的事物或概念。这种创造性的隐喻思维扩大了语义和语用的抽象范围。从古希腊时期至今,人们对隐喻的研究已远远超越语言本身的范围,并且开始从认知的角度研究隐喻的本质。当代隐喻认知理论认为,人类的整个思维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隐喻的,即借助一个已知的认知域去类比、认识和理解另一新的认知域,“所有的语言都具有隐喻性”。人类语言中的隐喻正是这种认知活动的反映和手段之一。在Lakoff 和Johnson (1980)的“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中,提出了一个全新的隐喻概念,即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认知的基本方式之一,它来源于语言、文化和思维。在以往的某些隐喻研究中,有时会忽视施喻者在隐喻及其认知过程中起到的主导或主体作用,会忽视对施喻者意向性的把握和分析。因为人们建构隐喻的过程是以施喻者的感受为根据,并通过其本身的意向表达来实现的。从受喻者的角度来看,则是要通过自身的体验,来获得对施喻者意向表达的认识。因此,我们在考察隐喻时,应该从施喻者的角度来探究,并且要把握施喻者的意向性,进而理解相关事物,也就是说,在研究或理解隐喻的过程中,意向性是关键,意向分析是至关重要的。
  
  三、隐喻的理论分析。
  
  1.隐喻的意向性。意向性“是心灵的一种特征,通过这种特征,心理状态指向,或者关于、论及、涉及、针对世界上的情况。这种特征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为了能够被我们的意向状态所表现,对象并不需要实际地存在。”(塞尔2001: 64) 听话者对说话者语言意义的理解,即受喻者对施喻者语言意义的理解,来源于后者自身的意向性,而意向性的根源在于人的心理状态,在不同心理状态下我们都能发现意向性的存在。人的思维意识就是主体意向性的一种体现,比如人对隐喻的学习和研究经历了几个阶段。20 世纪上半叶,隐喻对学习观的理解是“学习是反应的强化”。当时的研究大多是以动物的心理实验为依据的,并尝试将对动物低级学习原理的发现和认识推演到对人的学习的解释。20世纪60至70年代,在认知心理学家提出信息加工理论之后,有关新的隐喻“学习是知识的获得”取代了以往的“学习是反应的强化”。60 年代在美国还兴起了一个心理学的重要学派——人本主义心理学。它认为学习不是刺激与反应间的机械结合,而是一个有意义的心理过程。由此,也产生了“学习是有意义的学习”这一隐喻。70年代后,随着心理学家对认知理论研究的不断充实和发展,认为知识是由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建构是通过人类在不同时期积累的新旧经验相互作用实现的,由此,“学习是知识的建构”的学习隐喻得以确定。20世纪90年代,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有关心理发展的社会中介理论,对心理学的更新与改革产生了重大影响。目前,正在形成“学习是社会协商”这一学习隐喻。学习隐喻的产生、更替与发展,不仅表明人类对于学习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化,还表明了隐喻思维过程体现出认知主体鲜明的意向性,与此同时,也说明了主体意向性是不可忽视的。主体意向性既是人类的一种非凡的能力,也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人类在对客观世界观察、探索、研究与认识的过程中,往往习惯从一个语境向另一个语境迁移,总是在一个特定的模式中,把不可知的事物或现象从整体中筛选出来,并且用已知事物或现象作出释义。在研究任何一种语言时,对隐喻建构的认识都是必不可少的,这就需要我们以施喻主体明确的意向性为依托,这种意向性可能是已经意识到的,也可能是存在于潜意识中,尚未意识到的,无论是哪种情况,我们都不能忽视其表述内容的意向性,更不可以否定隐喻建构的基础,也就是,不同范围内两种事物的相似特征。需要强调的是,隐喻的意向性并不是指其语言本身具有这一属性,而是说,隐喻主体所具有的意向性。这种隐喻的意向性归属实际上并没有作出任何意向性要求,它不是一种超验的行为,而是在人们对于客观世界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具有体验性、受环境制约和交互性等特点。可以说纯粹只是“好像”(塞尔2001: 88)。
  2.隐喻的意向性与语境。语境可划分为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交际语境包括语言使用者、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等因素,并且,语言使用者在交际语境中处于中心或主导地位,原因在于心理、社交和物理世界中的语境成分都要靠语言使用者的分析和认知来激活,从而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值得一提的是,语言使用者并不仅仅指参与谈话的双方,还包括与谈话有关的其他人。语言语境,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上下文,也称语言信息通道,指语言在使用过程中,根据语境因素而选择的各种语言手段。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篇内衔接,即利用连词或修辞手法等方式来实现语篇语义的衔接;2)篇际制约,即语篇要受其谈论的主题、使用的文体类型等语用风格或情景因素的影响和制约;3)线性序列,即在选择语言时要注意语篇上下文的逻辑和语义关系,按次序对话语作出先后安排。语境不是静态的,而是由不断被激活的语境因素和一些客观存在的事物动态生成的,换言之,语境会随着交际过程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认知主体的意向性包括施喻者针对某一命题或现象进行交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施喻者语言的使用要以具体的语言语境为依托,若脱离了实际语境,语言将失去原有的鲜活性,进而会导致隐喻建构不成功。也就是说,只有在具体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才能建构一个成功的隐喻。由此可见,在建构隐喻时,正确把握语境是十分重要的,对语境的恰当分析是领会隐喻意义的重要环节。如何正确把握语境则体现在认知个体的意向性,如果受喻者希望完全理解某个隐喻,就必须将自己融入施喻者提供的特殊语言语境中,利用自身对语言的认知能力及对文化的了解程度,尽最大可能把握施喻者的意向,了解隐喻的真正涵义。隐喻的意向性与认知主体的体验密不可分,处于不同社会背景下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认知能力是不同的,对隐喻意义的理解是不同的、有限的。语境作为语形、语义、语用的统一体,制约着隐喻的建构。
  3.隐喻的意向性与语义学。 语义学研究语言的意义及交际功能。哲学家、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都对语义学感兴趣。哲学家想了解语言形式与其所指的客观世界的种种现象的关系,如“真假值”,当p 和q 皆为真时,p & q取值为真。心理学家想通过语言来了解人脑或心理活动。语言学家研究它,是因为人们运用语言形式时大多要表达一定的意义。“意义”指的是语言符号与客观世界的一种联系。交际中说话者传达给听话者的内容就是意义。不过,交际中的“意义”与语言方面的“意义”并不相同,尤其表现在修辞中,例如隐喻、反语。“意义”属于语言范畴,是个抽象的概念,要靠语言来表达,而语言则是通过意义反映客观世界的,换言之,意义是语言的目的,语言是意义的表现形式,二者互相依存。“当我们谈论语词、表达式或语句所具有的隐喻意义时,都是在谈论言说者能够以背离这些语词、表达式或语句的实际意义的方式使用它们来进行意谓的内容。因此,我们正在谈论的是可能存在的言说者的意向。”(塞尔2004 :805) 由此可见,对隐喻意向性的认知将导致语词或语句的原意与隐喻意义的分离。施喻者在建构隐喻的过程中,往往以原意为根据,在此基础上引申出其他的意向,隐喻意义必须与施喻者表达的意向内容一致,才能使受喻者正确地理解隐喻的意义。因为认知主体的意向性不同,所以在理解隐喻时获得的信息也是不同的,受喻者对隐喻的认知通常情况下会超过原意的范围,隐喻的意向性包含了原意以外其他的因素。也就是说,隐喻不仅是一种词义替换,而且涉及语词之外的世界。从语义学角度来看,若想更深入地研究隐喻的意向性就应该注重语义内容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对立关系。
  4.隐喻的意向性与语用学。语用学这一术语最早出现在莫里斯(Morris,1938)提出的符号学理论(theory of signs或semiotics)中,被定义为“对符号和符号解释者关系的研究”。语用学研究语言同其使用者之间的关系,具体说来,它研究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如何使用语言,包括说出和理解实际的话语两个方面。许多实例证明,语言的使用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都是语用学研究的对象,例如:言语行为、会话含义、指示语、会话结构。尽管语义学和语用学都研究意义,但是它们各自的研究处于两个不同的水平上。语义学研究的句子意义是回答“X 表达什么意义”的问题,而语用学研究的话语意义是回答“X 想表达什么意义”的问题。(G, Leech)人类依靠自身经验来判断进而形成直接的理解,并在这种主观体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建立在人类与外部世界基础上的意象图式。意象图式是从概念所表示事物或观念的具体属性中抽象出来的,是一种关系图式,也是在对事物间基本关系的认知基础上构成的认知结构。属性不同的事物或观念可能具有相同的意象图式,换言之,人们倾向于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对事物抽象的意象图式的把握对具有不同属性特征的事物进行类比。在实际中,由于人类认知能力的限制,人们倾向于采用隐喻类推的思维方式,既可以用熟悉的事物类比不熟悉的领域,又可以用具体事物理解抽象概念,在语言领域,这就形成了隐喻范围的跨越,如隐喻常在诗歌中体现。“All the world’s a stage, And all the men and women merely players; They have their exits and their entrances.”(莎士比亚)在阅读和分析诗歌时,就需要运用认知主体的意向性,深刻理会诗句的真正意义。
  四、结束语。
  隐喻是一个既复杂又神奇的语言现象,对它的理解是语言使用者对语言形式进行选择的过程,是顺应语境和语言结构的产物。隐喻是对两个并不相像的要素进行对比,这种对比是隐含的而不是直接表达的。隐喻是把形象化的描述与严密的逻辑论证结合起来,生动具体地将复杂难懂的客观事物解释得通俗易懂。综上所述,可以说隐喻是语义的更新活动。从认知的角度来看,隐喻的产生是有心理文化基础的,从一个概念领域向另一个概念领域的映射。隐喻也不只是话语的某种修饰,它还传递新的信息。隐喻是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之间的一道桥梁,是一种想象理性。在认知语义学框架下的隐喻研究,更加充分地证明了隐喻的意义和实质。隐喻作为一种认知方式,对人们认识事物及其结构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隐喻具有极大的潜在能量,它影响人们的思维和行动,根本原因在于它的形象性以及由此引起的联想。因此,学习隐喻,掌握隐喻的意向性对于表达和交流思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虞怡达. 中国二语学习者对俗约型隐喻表达式的认知[D]上海师范大学,006.
  [2] 朱丽娟. 隐喻及其语篇衔接动态功能[D]东北师范大学,003. 5.束定芳,《隐喻学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 刘伟伟. 中国教育背景下以概念隐喻为基础的外语词汇教学方法[D]山东师范大学,007.
  [4] 李劲荣. 现代汉语状态形容词的认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004.
  [5] 王勤玲. 幽默言语的认知语用研究[D]复旦大学,005.
  [6] 陈家旭,秦蕾. 汉语基本颜色的范畴化及隐喻化认知[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03,(02).
  [7] 王寅,李弘. 中西隐喻对比及隐喻工作机制分析[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003,(02).
  [8] 王霜梅. 汉语定中结构的认知隐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006.
  [9] 王勤玲. 幽默言语的认知语用研究[D]复旦大学,005.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多种教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获取,引导学生在愉悦乐学的氛围中探求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利用;培养;激发兴趣;获取知识    学习兴趣也叫认识兴趣,它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积极趋近的倾向。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兴趣是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西方的阐释学理论,论证了翻译与阐释学的关系:翻译的过程就是对文本进行阐释的过程,结果必然产生不同的译文,并且分别从三个不同角度:语言因素、文化意象翻译、译者的创造性对《清明》三个英译本进行了比较,指出了一种语言在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时候,由于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译者的各自阐释以及文化的差异,产生多元阐释的必然性。  关键词:阐释学;翻译;阐释的多元    一、翻译与阐释的多元    阐
期刊
备课组是学科教学最重要、最前沿、最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组织,所以现在学校都非常重视备课组建设,备课组的活动也很频繁,丰富。那么,如何在建设备课组过程中努力提高组内教师的专业水平,如何让备课组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平台呢?笔者认为,以下备课组的建设实践值得尝试。    一、认真开好每一次主题式备课组活动    现在很多学校备课组活动很频繁,但没有针对性,组员集合后随便讲几句,记录一下便草草结束。这样
期刊
摘 要:高中语文多媒体教学已成为发展现代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面对业已存在的互动交流少、惧用或滥用多媒体、使用不规范等问题,只有通过加强培训和管理、组建网络教学平台等途径,才能得以解决。  关键词:语文教学;多媒体;互动    教基〔2001〕17号文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
期刊
摘 要:词汇是大学英语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大学英语学习者来说,词汇学习是英语学习中最为关注又感觉十分无奈的事情。认知语言学是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和欧洲兴起,由认知心理学和语言学结合而成的边缘学科,处于语言研究的前沿,其研究范围包括范畴化和原型理论、隐喻概念和认知语法等。认知语言学使人们加深了对语言学习和语言应用的认知过程和规律的了解。把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应用到词汇教学当中,可以使学习者更好的
期刊
摘要:本文对感官动词“尝”构成的动补结构“尝起来”、“尝上去”在句法、语义、语用、认知图示、单位性质等方面的异同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尝起来;尝上去;单位性质    “尝起来”与“尝上去”是现代汉语中动词加复合趋向补语组成的一组结构,关于动补结构的研究已有很多,但是专门涉及“尝起来”与“尝上去”这组结构的研究基本没有。人们大多认为二者的句法功能与语义特点大致相同,因此大多数情况下它们可以相互替换
期刊
摘 要:随着中国传统文化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以及素质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积极推进,中小学生的文言文水平日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文言文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为了更加有效的推进中小学文言文教学,笔者认为首先要从思想上加强引导,全新认识文言文学习的重要性;其次从小培养,长期规划,循序渐进;三要借鉴我国古代好的教育模式,转变教与学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中小学;教学模式  
期刊
摘要:习俗问题是改革中不得不直面的问题。教育习俗问题是教育改革中不得不直面的问题。学校体育改革亦无法回避教育习俗带来的种种问题。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在新世纪初又彰显出新的生命力,回顾改革之路,我们亦要对教育习俗的问题进行总结。笔者拟以教育习俗对学校体育改革的粘滞力影响进行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教育习俗;制度;学校体育改革;粘滞力    前言    伴随新中国基础教育近六十年的改革历程,学校体育的改革
期刊
摘 要:《普通化学》是高等工科院校面向非化学化工类学生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内容涵盖“四大化学”,知识点多、内容庞杂、概念跨越度大,教学课时少,授课对象为只有中学化学基础的大一新生。本文通过对授课对象、存在的问题等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针对大一新生的特点、针对学生专业特点、针对《普通化学》课程特点的针对性教学方法,介绍了作者在一线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实际教学案例。  关键词:普通化学;非化学化工类;大一新
期刊
摘要:高校课堂是在校学生接受知识的重要阵地,课堂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教学效果。针对目前高校课堂的情感冷漠、低效性、沉闷性等现状,运用积极心理学理念,提出了自主性、情绪安全感、归属感、趣味性、权利和自由等五种应对策略,营造积极课堂环境,旨在促进师生心理和谐、改进高校学风、提高教学质量、形成良好学习氛围。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理念;高校;课堂环境    课堂是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演绎的舞台,是实施教育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