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技术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发展,依靠信息技术展示优势,教师能够将对应的教学模块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现出来,以直观的形象对学生的思想产生更强烈的冲击。结合生物教育的发展需求,教师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必将为生物课程的发展勾勒出新的蓝图。
关键词:初中生物;信息技术运用;分析
引言
尽管初中生物内容比较简单,但部分理论知识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因此,生物教师应创新教学理念,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将信息技术运用到生物教学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有效融合的意义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生长、代谢、衰老、死亡等一系列过程的学科。生命活动本身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且生物知识涉及细胞、微生物等,较为抽象,其容易混淆的名词也较多(如基因、染色体、DNA),如果没有多媒体的展示,只是让学生看课本的文字描述,他们往往很难理解。如今,人工智能、生物芯片等跟生物密切相关的高新产业的出现,让生物学科拥有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如果教师还是照捧书本坐井观天地教学,势必与社会脱节。要让学生在校园中就能获取最新的与生物学相关的热点新闻,让身在校园里的学生能有更多接触外面世界的机会,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生物课堂教学就显得意义重大。
二、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信息技术运用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术设计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精彩巧妙的导入可为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导入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整个课堂教学效果,而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可让导入更加精彩。例如,在教学《现代生物技术》时,可选择2018年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细胞》所发表的中国成功培育全球首个体细胞克隆猴的信息及国内热门报道的中国克隆猴的事件进展和意义等相关素材导入新课,让学生知道克隆技术的神奇,从而激发他们对深入学习克隆技术的热情,使学生将盲目且短暂的学习热情转化为有目的地积极主动地学习的动力。又如,在教学病毒时,可以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视频导入,让学生好奇病毒是长什么样的,并期待去探索病毒;同样也可通过有关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的视频导入《传染病的预防》一课,使学生认识身边的传染病以及掌握预防传染病的三种措施。
(二)优化展示活动,实施科学化教育
信息技术能够更清晰地向学生展示生物知识,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复杂的生物定义与不同生物的活动特点。如在教学《植物细胞》时,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掌握生物细胞的特点、生物细胞的结构名称,但对于缺乏生物学习经验的学生来说,他们很可能混淆上述生物知识。基于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展现生物知识点,帮助学生排除生物教学活动中的干扰因素。在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植物细胞的仿真图,并依照从外向里的顺序解读相关结构知识,并对叙述不同结构的基本功能。在完成展示活动之后,学生能够将结构名称与图片结合起来,以更清晰的思维回忆生物知识。为了确保学生能够更深入地掌握生物概念,教师可以整理教材中涉及的知识点,在展示课件之后再度进行讲解,依靠文字加深学生的记忆。为了保障生物教学的科学性,教师还可以尝试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导入可以观察的载体,促使学生主动加工所学的知识,强化学生的生物思维。
(三)利用微课强化实验教学效果
陶行知先生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知行合一是当前教育界所倡导的重要教育思想。实验是生物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物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初中生物课本中涉及部分抽象的内容,如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人体各大系统的工作过程以及近视眼的原理等,其中不少内容都是以实验为基础,通过实验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生物原理。比如,在八年级上册“探究鸟类适于飞行生活的特点”这一实验教学中,学生能够直观感受鸟的体形及相关外部形态特点,但是对于鸟的双重呼吸过程却不易理解。单从文字层面来理解,学生是很难明白双重呼吸是怎样进行的,这样的呼吸方式具有什么优势,为何适于飞行生活等。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设计了“鸟的双重呼吸”微课,以动画演示的方式展示这一知识点:当鸟儿翅膀抬起时,外部空气进入呼吸道,再进入肺部,最后进入气囊;而鸟儿翅膀落下时,气体又从气囊进入肺部,然后经过气管排出。那么,鸟儿呼吸一次,气体两次经过肺部,在肺里完成了两次气体交换。这样不仅确保了气体交换效率,而且满足了鸟儿在飞行过程中对氧气的需要。值得注意的是,气囊是无法进行气体交换的,而只是暂时存储气体的,因此,肺部仍然是鸟类的呼吸器官。通过微课的方式展示这节探究实验内容,能够让抽象的内容變得直观简单,便于学生理解。
(四)利用信息技术精准检测学生听课效果
初中生物学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的学习,还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例如,教学了《生态系统的组成》后,启发学生自己参与制作微课,让学生根据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设计一个小型生态瓶。学生学着讲解生态瓶里的各种成分,提高了动手能力,还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
结束语
将信息技术导入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发起生物实验、展示教学知识和生物的成长历程,在帮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生物学习意识,帮助学生从细节入手,了解生物知识。
参考文献
[1]朱文娟.基于信息技术的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214.
[2]李伟.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整合[J].科教导刊(上旬刊),2020(05):146-147.
[3]何宏.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初中生物教学[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二).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234-236.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第三中学
关键词:初中生物;信息技术运用;分析
引言
尽管初中生物内容比较简单,但部分理论知识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因此,生物教师应创新教学理念,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将信息技术运用到生物教学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有效融合的意义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生长、代谢、衰老、死亡等一系列过程的学科。生命活动本身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且生物知识涉及细胞、微生物等,较为抽象,其容易混淆的名词也较多(如基因、染色体、DNA),如果没有多媒体的展示,只是让学生看课本的文字描述,他们往往很难理解。如今,人工智能、生物芯片等跟生物密切相关的高新产业的出现,让生物学科拥有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如果教师还是照捧书本坐井观天地教学,势必与社会脱节。要让学生在校园中就能获取最新的与生物学相关的热点新闻,让身在校园里的学生能有更多接触外面世界的机会,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生物课堂教学就显得意义重大。
二、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信息技术运用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术设计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精彩巧妙的导入可为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导入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整个课堂教学效果,而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可让导入更加精彩。例如,在教学《现代生物技术》时,可选择2018年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细胞》所发表的中国成功培育全球首个体细胞克隆猴的信息及国内热门报道的中国克隆猴的事件进展和意义等相关素材导入新课,让学生知道克隆技术的神奇,从而激发他们对深入学习克隆技术的热情,使学生将盲目且短暂的学习热情转化为有目的地积极主动地学习的动力。又如,在教学病毒时,可以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视频导入,让学生好奇病毒是长什么样的,并期待去探索病毒;同样也可通过有关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的视频导入《传染病的预防》一课,使学生认识身边的传染病以及掌握预防传染病的三种措施。
(二)优化展示活动,实施科学化教育
信息技术能够更清晰地向学生展示生物知识,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复杂的生物定义与不同生物的活动特点。如在教学《植物细胞》时,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掌握生物细胞的特点、生物细胞的结构名称,但对于缺乏生物学习经验的学生来说,他们很可能混淆上述生物知识。基于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展现生物知识点,帮助学生排除生物教学活动中的干扰因素。在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植物细胞的仿真图,并依照从外向里的顺序解读相关结构知识,并对叙述不同结构的基本功能。在完成展示活动之后,学生能够将结构名称与图片结合起来,以更清晰的思维回忆生物知识。为了确保学生能够更深入地掌握生物概念,教师可以整理教材中涉及的知识点,在展示课件之后再度进行讲解,依靠文字加深学生的记忆。为了保障生物教学的科学性,教师还可以尝试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导入可以观察的载体,促使学生主动加工所学的知识,强化学生的生物思维。
(三)利用微课强化实验教学效果
陶行知先生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知行合一是当前教育界所倡导的重要教育思想。实验是生物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物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初中生物课本中涉及部分抽象的内容,如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人体各大系统的工作过程以及近视眼的原理等,其中不少内容都是以实验为基础,通过实验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生物原理。比如,在八年级上册“探究鸟类适于飞行生活的特点”这一实验教学中,学生能够直观感受鸟的体形及相关外部形态特点,但是对于鸟的双重呼吸过程却不易理解。单从文字层面来理解,学生是很难明白双重呼吸是怎样进行的,这样的呼吸方式具有什么优势,为何适于飞行生活等。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设计了“鸟的双重呼吸”微课,以动画演示的方式展示这一知识点:当鸟儿翅膀抬起时,外部空气进入呼吸道,再进入肺部,最后进入气囊;而鸟儿翅膀落下时,气体又从气囊进入肺部,然后经过气管排出。那么,鸟儿呼吸一次,气体两次经过肺部,在肺里完成了两次气体交换。这样不仅确保了气体交换效率,而且满足了鸟儿在飞行过程中对氧气的需要。值得注意的是,气囊是无法进行气体交换的,而只是暂时存储气体的,因此,肺部仍然是鸟类的呼吸器官。通过微课的方式展示这节探究实验内容,能够让抽象的内容變得直观简单,便于学生理解。
(四)利用信息技术精准检测学生听课效果
初中生物学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的学习,还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例如,教学了《生态系统的组成》后,启发学生自己参与制作微课,让学生根据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设计一个小型生态瓶。学生学着讲解生态瓶里的各种成分,提高了动手能力,还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
结束语
将信息技术导入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发起生物实验、展示教学知识和生物的成长历程,在帮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生物学习意识,帮助学生从细节入手,了解生物知识。
参考文献
[1]朱文娟.基于信息技术的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214.
[2]李伟.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整合[J].科教导刊(上旬刊),2020(05):146-147.
[3]何宏.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初中生物教学[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二).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234-236.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