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子夜》的问世,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在长篇文学的成熟,同时也表明了茅盾的创作已进入了成熟时期。本文通过对吴荪甫的人物形象分析,进一步了解茅盾先生的创作思想。
【关键词】 吴荪甫 《子夜》 人物形象
《子夜》是“五四”和无产阶级文化运动以来出现较早的一部长篇小说。作者以运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描写了从20年代到30年代初期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里旧上海的各个阶层的现实状况,成功地塑造了吴荪甫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典型形象,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和斗争,历史地、具体地、深刻地展示了时代特点和人性。
吴荪甫是长篇小说《子夜》的主人公,茅盾用了许多笔墨塑造了一个经典的民族资本家形象,把他放到具有代表性的旧上海环境中,通过吴荪甫的经历和思想展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错综复杂的阶级斗争和社会关系。
1. 民族资本的双重性。由于旧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是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基础上,所以,一方面他们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和束缚;另一方面,在大敌当前(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压迫和束缚)的时候,他们要联合工人和农民阶级对抗敌人,表现出一定的革命性;当工人和农民阶级觉悟的时候,他们又要联合先前的敌人反对先前的盟友,表现出反革命助手的特性。
2. 吴荪甫的双重性。作品中吴荪甫既有榨取工人血汗仇视工农运动的一面,同时又有抵抗帝国主义、买办阶级和封建势力的行为,以及发展民族工业愿望。其进步方面,首先,表现在他敢于抵抗帝国主义的控制,反抗反动政府的统治和勇于同买办资产阶级的代表赵伯韬进行对抗。其次,吴荪甫力主全面发展和振兴中国民族工业,上海开办了裕华丝厂,成立了益中信托公司,后期还有灯泡、热水瓶、阳伞、肥皂和橡胶鞋等相关工厂。虽然他振兴民族工业的理想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不可能实现的,但表现了他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再次,吴荪甫支持农村的发展,他在家乡双桥镇农村开设了电厂、米厂、油坊和钱庄,客观上促进了旧中国农村的资本主义改造。最后,吴荪甫与封建势力的联系相对较少,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美妙的“资产阶级王国”达到自身的理想,对于一个游历过欧美,在西方资产阶级思潮影响下成为了一位具有资本主义思想,独立精神的中国工业资本家,这样的特点为发展民族工业,减少封建势力的干扰有进步的意义。其反动方面,首先,表现在他对待工农群众的冷漠和仇视态度上,吴荪甫有残酷地剥削和压榨剥削工人和农民的行为,在企业经营上受到损失、公债投机中所遭失败的时候,他要从工人和农民身上寻求补偿。他拼命延长工时、压缩工人数量和削减工人工资。其次,他仇视工农的革命运动,为了镇压工人运动,在工人中安插工贼,拉拢、分化工人队伍,而且还勾结反动势力,动用大批军警特务,进行血腥的镇压,甚至他还亲自出马,坐镇指挥。当双桥镇农民起来暴动,当双桥镇的国民党守军被农民革命军击败时,他怨恨国民党军队对革命人民镇压不力,便破口大骂:“我恨极了,那班混蛋东西!他们干什么了?有一营人呢,两架机关枪!他们都不开杀戒吗?”。最后,他还具有投机取巧、损人得己和唯利是图的剥削阶级本性,所谓发展民族工业,不过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扩大自己的经济实力。他乘人之危,吃掉了朱吟秋的丝厂,陈君宜的绸厂,还一口气吞了八个日用品中小工厂。当为了谋取暴利,不惜与赵伯韬勾结,钻进疯狂的公债投机活动里。
3. 吴荪甫的行为发展。吴荪甫刚出场时表现为:颐指气十足,吴到轮船码头的情景,活脱脱地烘托他处处受人尊敬。随着故事的发展表现为:做事沉着,吴老太爷断气时众人慌乱不堪,唯吴荪甫镇定沉着。可到了情景的高潮表现为:萎靡不振,处境危难的时候发出了“公馆不象个公馆”的哀叹!从发展中刻画吴荪甫的形象,表现了吴荪甫性格的基本特征:外强中干,色厉内茬,在事业上兴旺时,指挥若定,君临一切和派头十足,事业不景气时,他举旗不定,垂头丧气。
4. 吴荪甫的人际关系。吴荪甫同朱吟秋,是同行关系。作者通过吴的种种要挟手段的描写,提示了他贪婪、心狠;他和杜竹斋是“至亲”关系。吴把杜看作可信赖的“知己”,对其推心置腹轻信不疑,但是杜却多疑贪利,狡猾心毒。在吴碰到困难时,不惜落井下石。无疑,杜的行动对遭到彻底覆灭起了很重要的衬托作用;他和屠维岳等是“附庸”关系。屠维岳是一只阴险、狡猾的鹰犬,惯于使用软手段,收买工人。屠既是性格鲜明的走狗形象,又起着对吴形象的补充和丰富作用。吴很重用屠现吴的反动性;另外,作者还通过吴荪甫在家庭内部的诸关系如:父子关系、夫妻关系、兄弟关系、兄妹关系,说明他在家庭生活中表现出的专制和暴虐,提示了他的专制、冷酷和无情等性格特征。
站在当今这个时代,以人性的角度重新审视吴荪甫,可以看出他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中一名战败了的英雄。游历欧美回国要重振中国民族工业,为要在中国实现资本主义,他敢于直接间接地向压迫中国民族工业的中外强大对手宣战。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吴荪甫的报负和希望实际上是一种爱国的行为。今天我们面对全球经济依然需要这种气魄。他有自己的战略眼光:为了在金融上摆脱帝国主义的财团控制,他组织了工业托拉斯对抗帝国主义的倾销政策。在吴荪甫看来,伟大的未来应该是:烟囱林立轮船乘风破浪,汽车驶进乡野,他的日用产品走遍中国的城乡,使得日本来上海的同行受到致命的创伤。抢占市场的眼光实在是令人敬佩。
吴荪甫這一艺术形象反映的不仅仅只是政治问题。换一种思维方式解读吴荪甫的创业史,能使我们清楚地看到:要发展现代经济,不仅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环境--“只要国家像个国家,政府像个政府,中国工业一定有希望的!”同时也要有一个现代的经营理念。三十多年前,我们对吴荪甫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做了绝对性的否定,是因为当时的政治在起作用。改革开放后,对于吴荪甫的理念和方式人们都在借鉴和袭用。许多的民营企业家在很大程度上不正是用吴荪甫的方式完成了资金的积累吗?我们的国企改革减员增效在经营方式上难道说就没有借鉴吴荪甫的理念和模式?
因此可以说,客观上,《子夜》解剖了社会现象中的政治,同时也解剖了资产阶级怎样经营管理的问题。政治家可以从《子夜》看到社会的矛盾斗争,回答人们所关心的政治问题,企业家可以从《子夜》学到经营手段。
参考文献:
[1] 卜繁燕.论茅盾以民族资本家为主体的英雄叙事[D].山东师范大学.2006,04.
[2] 毛三红.《子夜》中主人公吴荪甫的两面性[J].文学教育(下) .2007,10.
[3] 孙永.吴荪甫和屠维岳形象的再分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04.
[4] 梁竞男,张堂会.《子夜》“主题先行”问题与吴荪甫形象之矛盾[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1,02.
(作者单位:鞍山市第二中学)
【关键词】 吴荪甫 《子夜》 人物形象
《子夜》是“五四”和无产阶级文化运动以来出现较早的一部长篇小说。作者以运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描写了从20年代到30年代初期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里旧上海的各个阶层的现实状况,成功地塑造了吴荪甫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典型形象,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和斗争,历史地、具体地、深刻地展示了时代特点和人性。
吴荪甫是长篇小说《子夜》的主人公,茅盾用了许多笔墨塑造了一个经典的民族资本家形象,把他放到具有代表性的旧上海环境中,通过吴荪甫的经历和思想展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错综复杂的阶级斗争和社会关系。
1. 民族资本的双重性。由于旧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是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基础上,所以,一方面他们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和束缚;另一方面,在大敌当前(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压迫和束缚)的时候,他们要联合工人和农民阶级对抗敌人,表现出一定的革命性;当工人和农民阶级觉悟的时候,他们又要联合先前的敌人反对先前的盟友,表现出反革命助手的特性。
2. 吴荪甫的双重性。作品中吴荪甫既有榨取工人血汗仇视工农运动的一面,同时又有抵抗帝国主义、买办阶级和封建势力的行为,以及发展民族工业愿望。其进步方面,首先,表现在他敢于抵抗帝国主义的控制,反抗反动政府的统治和勇于同买办资产阶级的代表赵伯韬进行对抗。其次,吴荪甫力主全面发展和振兴中国民族工业,上海开办了裕华丝厂,成立了益中信托公司,后期还有灯泡、热水瓶、阳伞、肥皂和橡胶鞋等相关工厂。虽然他振兴民族工业的理想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不可能实现的,但表现了他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再次,吴荪甫支持农村的发展,他在家乡双桥镇农村开设了电厂、米厂、油坊和钱庄,客观上促进了旧中国农村的资本主义改造。最后,吴荪甫与封建势力的联系相对较少,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美妙的“资产阶级王国”达到自身的理想,对于一个游历过欧美,在西方资产阶级思潮影响下成为了一位具有资本主义思想,独立精神的中国工业资本家,这样的特点为发展民族工业,减少封建势力的干扰有进步的意义。其反动方面,首先,表现在他对待工农群众的冷漠和仇视态度上,吴荪甫有残酷地剥削和压榨剥削工人和农民的行为,在企业经营上受到损失、公债投机中所遭失败的时候,他要从工人和农民身上寻求补偿。他拼命延长工时、压缩工人数量和削减工人工资。其次,他仇视工农的革命运动,为了镇压工人运动,在工人中安插工贼,拉拢、分化工人队伍,而且还勾结反动势力,动用大批军警特务,进行血腥的镇压,甚至他还亲自出马,坐镇指挥。当双桥镇农民起来暴动,当双桥镇的国民党守军被农民革命军击败时,他怨恨国民党军队对革命人民镇压不力,便破口大骂:“我恨极了,那班混蛋东西!他们干什么了?有一营人呢,两架机关枪!他们都不开杀戒吗?”。最后,他还具有投机取巧、损人得己和唯利是图的剥削阶级本性,所谓发展民族工业,不过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扩大自己的经济实力。他乘人之危,吃掉了朱吟秋的丝厂,陈君宜的绸厂,还一口气吞了八个日用品中小工厂。当为了谋取暴利,不惜与赵伯韬勾结,钻进疯狂的公债投机活动里。
3. 吴荪甫的行为发展。吴荪甫刚出场时表现为:颐指气十足,吴到轮船码头的情景,活脱脱地烘托他处处受人尊敬。随着故事的发展表现为:做事沉着,吴老太爷断气时众人慌乱不堪,唯吴荪甫镇定沉着。可到了情景的高潮表现为:萎靡不振,处境危难的时候发出了“公馆不象个公馆”的哀叹!从发展中刻画吴荪甫的形象,表现了吴荪甫性格的基本特征:外强中干,色厉内茬,在事业上兴旺时,指挥若定,君临一切和派头十足,事业不景气时,他举旗不定,垂头丧气。
4. 吴荪甫的人际关系。吴荪甫同朱吟秋,是同行关系。作者通过吴的种种要挟手段的描写,提示了他贪婪、心狠;他和杜竹斋是“至亲”关系。吴把杜看作可信赖的“知己”,对其推心置腹轻信不疑,但是杜却多疑贪利,狡猾心毒。在吴碰到困难时,不惜落井下石。无疑,杜的行动对遭到彻底覆灭起了很重要的衬托作用;他和屠维岳等是“附庸”关系。屠维岳是一只阴险、狡猾的鹰犬,惯于使用软手段,收买工人。屠既是性格鲜明的走狗形象,又起着对吴形象的补充和丰富作用。吴很重用屠现吴的反动性;另外,作者还通过吴荪甫在家庭内部的诸关系如:父子关系、夫妻关系、兄弟关系、兄妹关系,说明他在家庭生活中表现出的专制和暴虐,提示了他的专制、冷酷和无情等性格特征。
站在当今这个时代,以人性的角度重新审视吴荪甫,可以看出他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中一名战败了的英雄。游历欧美回国要重振中国民族工业,为要在中国实现资本主义,他敢于直接间接地向压迫中国民族工业的中外强大对手宣战。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吴荪甫的报负和希望实际上是一种爱国的行为。今天我们面对全球经济依然需要这种气魄。他有自己的战略眼光:为了在金融上摆脱帝国主义的财团控制,他组织了工业托拉斯对抗帝国主义的倾销政策。在吴荪甫看来,伟大的未来应该是:烟囱林立轮船乘风破浪,汽车驶进乡野,他的日用产品走遍中国的城乡,使得日本来上海的同行受到致命的创伤。抢占市场的眼光实在是令人敬佩。
吴荪甫這一艺术形象反映的不仅仅只是政治问题。换一种思维方式解读吴荪甫的创业史,能使我们清楚地看到:要发展现代经济,不仅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环境--“只要国家像个国家,政府像个政府,中国工业一定有希望的!”同时也要有一个现代的经营理念。三十多年前,我们对吴荪甫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做了绝对性的否定,是因为当时的政治在起作用。改革开放后,对于吴荪甫的理念和方式人们都在借鉴和袭用。许多的民营企业家在很大程度上不正是用吴荪甫的方式完成了资金的积累吗?我们的国企改革减员增效在经营方式上难道说就没有借鉴吴荪甫的理念和模式?
因此可以说,客观上,《子夜》解剖了社会现象中的政治,同时也解剖了资产阶级怎样经营管理的问题。政治家可以从《子夜》看到社会的矛盾斗争,回答人们所关心的政治问题,企业家可以从《子夜》学到经营手段。
参考文献:
[1] 卜繁燕.论茅盾以民族资本家为主体的英雄叙事[D].山东师范大学.2006,04.
[2] 毛三红.《子夜》中主人公吴荪甫的两面性[J].文学教育(下) .2007,10.
[3] 孙永.吴荪甫和屠维岳形象的再分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04.
[4] 梁竞男,张堂会.《子夜》“主题先行”问题与吴荪甫形象之矛盾[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1,02.
(作者单位:鞍山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