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近年来,中央和许多地方电台新闻评论性节目的出现和日趋成熟,再度给广播事业带来一股新风。面对电视、报纸传媒的压力,广播能否办好自己的新闻评论性节目,能否使新闻评论性节目在广播新闻节目中起到"龙头"作用,树起自己鲜明的旗帜?本文从广播新闻评论性节目的任务和前景、广播电台办新闻评论性节目的优势、怎样办好广播新闻评论性节目等方面进行论述,试图作一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广播 新闻 评论性节目
懂英语的人都知道,leader这个词是“领导者”的意思,也是“社论”的意思。这个词的释义已经使“社论”的含義不言自明:它是新闻舆论中的“领导者”。本文想说的是广播电台新闻节目中的领导者——新闻评论性节目。
1. 办好广播新闻评论性节目的重大意义
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是新闻宣传的根本任务。评论作为最直接的宣传手段,由于其独特的新闻功能,引导作用,成为新闻媒体的旗帜和灵魂。街头拌嘴,经常能听到人说:“让大伙儿评评理”,这就是在争取舆论,引导舆论。新闻评论性节目就是围绕群众广泛关注的新闻话题进行深入正确的舆论引导,而有别于新闻动态报道的评述性节目。“新闻性”和“导向性”是新闻评论性节目的生命。作为一种以快见长、以声见长的媒体,广播电台其新闻评论性节目必须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对舆论进行争取和引导。在当今信息时代,人们可以通过多元化的传播媒介获取大量的信息,但是面对丰富多彩、五光十色的现象和问题,受众在选择与判断这些信息时,仍不免产生困扰与为难,因而要求新闻评论性节目发挥它应有的舆论引导作用。况且如今听众文化水平不断提高,评论的听众层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广泛,面对各种媒介的竞争,也使得广播电台不得不更注重评论的个性、魅力和生动性,力求给听众以启迪和引导,使受众的心声得以正确的抒发。
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进,带来了社会的大变化。人们的思想活跃了,视野开阔了,见多识广,“参照系”增加了,脑子里就有更多的问号,这是一。再者,由于各种机制正处于变动之中,社会利益格局重新调整,新政策、新措施、新作法层出不穷,让人来不及适应。所有这些,在给人们带来更多困惑的同时,也给广播电台新闻评论性节目提出了许多新课题,更使它显示出前所未有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应当拿起广播评论这支大笔,评点社会生活,歌颂光明,贬斥腐朽,释疑解惑,进行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为改革开放推波助澜。
自从中央电视台出台《焦点访谈》栏目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新闻纵横》节目,为广播开拓了一条新路子;中国广播电视节目史也揭开了新的一页,新闻评论性节目的出现令人耳目一新。《新闻纵横》是一个以“焦点”类新闻事件为主要报道对象的新闻评论性节目,节目方针是配合《新闻和报纸摘要》、《全国新闻联播》这两个中央台重要新闻节目进行深度拓展和延伸报道,包括对重要新闻事件作深入报道和背景分析,揭示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对重大方针加以阐述,释疑解惑;对热点问题作追踪报道,配合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引导舆论,发挥舆论监督功能,以扬善惩恶、扶正法邪、褒扬先进、鞭鞑丑恶作为己任,贴近社会,贴近群众,贴近生活,靠关注社会热点和报道的深入赢得听众。《新闻纵横》一经播出就在社会上及广大听众中产生较大影响,受到热烈欢迎;它所播出的有关治理公路三乱、农民负担等带音响的评论,对宣传、阐释党的方针、政策,协助党政机关解决群众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起到积极作用。充分证明广播新闻评论性节目大有作为;证明电台需要有自己的评论性节目,树起自己鲜明的旗帜;证明社会需要新闻评论性节目引导舆论和实行舆论监督。
2. 把握广播新闻评论性节目的潜在优越性
广播电台新闻评论性节目的优势可概括为,一快二广。快,出了什么事情马上可以发表见解,甚至在现场就能说;广,连文盲和看不到报纸、电视的地方都一样能接收到。这都是广播电台新闻评论性节目同其他传播媒介不一样的地方。既然不同,就要找出广播电台新闻评论性节目的发展路子。中央电台《新闻纵横》节目悉心研究了广播新闻评论节目的生存状态,较好地发挥了广播的潜在优势,找准了自己的坐标。它的节目宗旨为:集新闻、评论、专题为一身——新闻强化深度报道和背景分析,解疑释惑;评论力求评述结合,避免说教,对热点问题坚持正确引导,以理服人。作为一个国家级电台的节目,《新闻纵横》既有深度,又有高度,并且摆正了自己在政府和群众间的合适位置,充分展示了广播新闻评论节目强大生命力和独特优势。
如何办好广播电台新闻评论性节目,首先要考虑到广播这种舆论工具的传播手段。它的特性是靠耳朵听,而不是像读报靠眼看。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其一、广播声音转瞬即逝,不再重复,漏掉无法弥补;其二、演绎和论证不易理解;其三、广播的听众文化层次参次不齐,如果通篇是深刻的道理而无具体的事例和形象,就很难让所有人都接受和理解。我们在实践中的体会是:必须带“电”作业,这就是用带音响的夹叙夹评、述评结合吸引听众。这是让广播电台新闻评论性节目听懂听好的一个有效的做法。一般地说,形象化的信息总比抽象化的信息更易于被理解和消化。述评者,又述又评,要说事情,讲道理,在事件发生过程中,就凝聚着道理的力量,就是形象化的道理。在新闻评论节目中,让由事人理的述评占据主导地位是非常必要的。
中央电台《新闻纵横》节目的成功实践证明了这一点。《新闻纵横》的报道大都采取写过程的进行式,要求具有现场感,流动性。一般来讲,采访的程序和表达的程序是相反的,采访是从具体到抽象,表达往往从结论谈起,再到具体情节。《新闻纵横》改变了这种上来就着眼结果,从概括人手的思维定势,从事件的起点讲起,顺其发展过程,让听众跟着记者的话筒走,跟着事件的发展走,这是叙事。至于评论,是在充分叙述事件,报道事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引出的。或者将叙述新闻事件的过程与分析评论结合,理因事出,事理交融,这种看似随意自然的表达方法,实则是一种符合听众习惯的表达,恰恰是号准了广播传播的脉搏,遵循了广播传播的规律。
3. 力求广播新闻评论性节目的新跨越
中央领导多次强调新闻工作讲政治的重要性,但同时又指出:“强调讲政治并不意味着简单地重复一些政治口号,搞一些空洞的东西,要讲究宣传艺术,增强吸引力、感召力和说服力。”从这一要求出发,为进一步增强评论性节目的可听性,我们认为,应着重围绕针对性和群众性方向努力。
针对性是指新闻评论性节目强调题目不能太大,主题要集中,虽言微而语重,虽短小精悍,却思想深刻。文风强调清新明快,棱角分明,虎虎有生气;所谓群众性是指要有“平民意识”,让听众爱听。我们必须摒弃那种居高临下,云山雾罩,谈玄兜圈的“宏论”,而应遵循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写百姓关心之事,说群众欲说之话,以谈心方式采制言论,以平等态度对待听众。做到题目不大,抓住一点;架子不大,贴近生活;帽子不大,单刀直入;口气不大,亲切感人;文章不长,道理说透。
群众性的另一个侧面是强调和重视受众的“参与意识”。《新闻纵横》节目在采制过程中,强调把话筒对准普通群众,尽可能多地采访各方面人士。或由群众直接论理,或撷英取萃,真正使新闻评论性节目代表群众的心声。
参考文献:
[1] 《新闻评论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 《邓小平论新闻宣传》.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3] 《中国新闻媒介名专栏丛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魏惠敏,女,1971年10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1988年6月参加工作,参加工作至今,从事新闻工作23年,一级播音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任潞城市政协委员,潞城市广播电视台播音部主任。
(作者单位:山西省潞城市广播电视台)
【关键词】 广播 新闻 评论性节目
懂英语的人都知道,leader这个词是“领导者”的意思,也是“社论”的意思。这个词的释义已经使“社论”的含義不言自明:它是新闻舆论中的“领导者”。本文想说的是广播电台新闻节目中的领导者——新闻评论性节目。
1. 办好广播新闻评论性节目的重大意义
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是新闻宣传的根本任务。评论作为最直接的宣传手段,由于其独特的新闻功能,引导作用,成为新闻媒体的旗帜和灵魂。街头拌嘴,经常能听到人说:“让大伙儿评评理”,这就是在争取舆论,引导舆论。新闻评论性节目就是围绕群众广泛关注的新闻话题进行深入正确的舆论引导,而有别于新闻动态报道的评述性节目。“新闻性”和“导向性”是新闻评论性节目的生命。作为一种以快见长、以声见长的媒体,广播电台其新闻评论性节目必须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对舆论进行争取和引导。在当今信息时代,人们可以通过多元化的传播媒介获取大量的信息,但是面对丰富多彩、五光十色的现象和问题,受众在选择与判断这些信息时,仍不免产生困扰与为难,因而要求新闻评论性节目发挥它应有的舆论引导作用。况且如今听众文化水平不断提高,评论的听众层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广泛,面对各种媒介的竞争,也使得广播电台不得不更注重评论的个性、魅力和生动性,力求给听众以启迪和引导,使受众的心声得以正确的抒发。
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进,带来了社会的大变化。人们的思想活跃了,视野开阔了,见多识广,“参照系”增加了,脑子里就有更多的问号,这是一。再者,由于各种机制正处于变动之中,社会利益格局重新调整,新政策、新措施、新作法层出不穷,让人来不及适应。所有这些,在给人们带来更多困惑的同时,也给广播电台新闻评论性节目提出了许多新课题,更使它显示出前所未有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应当拿起广播评论这支大笔,评点社会生活,歌颂光明,贬斥腐朽,释疑解惑,进行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为改革开放推波助澜。
自从中央电视台出台《焦点访谈》栏目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新闻纵横》节目,为广播开拓了一条新路子;中国广播电视节目史也揭开了新的一页,新闻评论性节目的出现令人耳目一新。《新闻纵横》是一个以“焦点”类新闻事件为主要报道对象的新闻评论性节目,节目方针是配合《新闻和报纸摘要》、《全国新闻联播》这两个中央台重要新闻节目进行深度拓展和延伸报道,包括对重要新闻事件作深入报道和背景分析,揭示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对重大方针加以阐述,释疑解惑;对热点问题作追踪报道,配合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引导舆论,发挥舆论监督功能,以扬善惩恶、扶正法邪、褒扬先进、鞭鞑丑恶作为己任,贴近社会,贴近群众,贴近生活,靠关注社会热点和报道的深入赢得听众。《新闻纵横》一经播出就在社会上及广大听众中产生较大影响,受到热烈欢迎;它所播出的有关治理公路三乱、农民负担等带音响的评论,对宣传、阐释党的方针、政策,协助党政机关解决群众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起到积极作用。充分证明广播新闻评论性节目大有作为;证明电台需要有自己的评论性节目,树起自己鲜明的旗帜;证明社会需要新闻评论性节目引导舆论和实行舆论监督。
2. 把握广播新闻评论性节目的潜在优越性
广播电台新闻评论性节目的优势可概括为,一快二广。快,出了什么事情马上可以发表见解,甚至在现场就能说;广,连文盲和看不到报纸、电视的地方都一样能接收到。这都是广播电台新闻评论性节目同其他传播媒介不一样的地方。既然不同,就要找出广播电台新闻评论性节目的发展路子。中央电台《新闻纵横》节目悉心研究了广播新闻评论节目的生存状态,较好地发挥了广播的潜在优势,找准了自己的坐标。它的节目宗旨为:集新闻、评论、专题为一身——新闻强化深度报道和背景分析,解疑释惑;评论力求评述结合,避免说教,对热点问题坚持正确引导,以理服人。作为一个国家级电台的节目,《新闻纵横》既有深度,又有高度,并且摆正了自己在政府和群众间的合适位置,充分展示了广播新闻评论节目强大生命力和独特优势。
如何办好广播电台新闻评论性节目,首先要考虑到广播这种舆论工具的传播手段。它的特性是靠耳朵听,而不是像读报靠眼看。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其一、广播声音转瞬即逝,不再重复,漏掉无法弥补;其二、演绎和论证不易理解;其三、广播的听众文化层次参次不齐,如果通篇是深刻的道理而无具体的事例和形象,就很难让所有人都接受和理解。我们在实践中的体会是:必须带“电”作业,这就是用带音响的夹叙夹评、述评结合吸引听众。这是让广播电台新闻评论性节目听懂听好的一个有效的做法。一般地说,形象化的信息总比抽象化的信息更易于被理解和消化。述评者,又述又评,要说事情,讲道理,在事件发生过程中,就凝聚着道理的力量,就是形象化的道理。在新闻评论节目中,让由事人理的述评占据主导地位是非常必要的。
中央电台《新闻纵横》节目的成功实践证明了这一点。《新闻纵横》的报道大都采取写过程的进行式,要求具有现场感,流动性。一般来讲,采访的程序和表达的程序是相反的,采访是从具体到抽象,表达往往从结论谈起,再到具体情节。《新闻纵横》改变了这种上来就着眼结果,从概括人手的思维定势,从事件的起点讲起,顺其发展过程,让听众跟着记者的话筒走,跟着事件的发展走,这是叙事。至于评论,是在充分叙述事件,报道事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引出的。或者将叙述新闻事件的过程与分析评论结合,理因事出,事理交融,这种看似随意自然的表达方法,实则是一种符合听众习惯的表达,恰恰是号准了广播传播的脉搏,遵循了广播传播的规律。
3. 力求广播新闻评论性节目的新跨越
中央领导多次强调新闻工作讲政治的重要性,但同时又指出:“强调讲政治并不意味着简单地重复一些政治口号,搞一些空洞的东西,要讲究宣传艺术,增强吸引力、感召力和说服力。”从这一要求出发,为进一步增强评论性节目的可听性,我们认为,应着重围绕针对性和群众性方向努力。
针对性是指新闻评论性节目强调题目不能太大,主题要集中,虽言微而语重,虽短小精悍,却思想深刻。文风强调清新明快,棱角分明,虎虎有生气;所谓群众性是指要有“平民意识”,让听众爱听。我们必须摒弃那种居高临下,云山雾罩,谈玄兜圈的“宏论”,而应遵循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写百姓关心之事,说群众欲说之话,以谈心方式采制言论,以平等态度对待听众。做到题目不大,抓住一点;架子不大,贴近生活;帽子不大,单刀直入;口气不大,亲切感人;文章不长,道理说透。
群众性的另一个侧面是强调和重视受众的“参与意识”。《新闻纵横》节目在采制过程中,强调把话筒对准普通群众,尽可能多地采访各方面人士。或由群众直接论理,或撷英取萃,真正使新闻评论性节目代表群众的心声。
参考文献:
[1] 《新闻评论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 《邓小平论新闻宣传》.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3] 《中国新闻媒介名专栏丛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魏惠敏,女,1971年10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1988年6月参加工作,参加工作至今,从事新闻工作23年,一级播音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任潞城市政协委员,潞城市广播电视台播音部主任。
(作者单位:山西省潞城市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