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项目计划今年年底完成主干网(覆盖20个城市39个核心节点)建设,并实现与国际下一代互联网的高速连接,这标志着以IPv4为基础的传统互联网正在向下一代互联网全面演进。以IPv6为核心技术的下一代互联网将带来互联网世界的全方位升级。与此同时,电信网朝着下一代电信网的方向演进,二者的互联、互通、互补将形成下一代网络格局。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与普及,人们对信息服务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建设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的多功能信息平台,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信息服务,成为信息服务机构发展的目标。
一、IPv6为信息服务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IPv6是由IETF设计的用来替代现代行的IPv4协议的一种新的IP协议,也被作下一代互联网协议。它在设计过程中采用128位地址长度重新定义地址空间,解决了地址短缺问题,同时弥补了IPv4在端到端IP连接、服务质量(QoS)、安全性、移动性等方面的不足,克服了当前网络障碍,为信息服务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1.地址长度:IPv6将现有的IP地址长度扩大4倍,由当前IPv4的32位扩充到128位,地址总数大约有3.4x10E38个,足以为地球上每一个人提供一个独立的IP地址。
2.服务质量:IPv6数据包格式中包含一个8位的业务流类别和一个新的20位流标签。区分业务流类别的目的是允许发送业务流的源节点和转发业务流的路由器在数据包上加标记,进而根据不同标记进行不同处理。而一个流则是以某种方式相关的一系列信息包,用源地址、目的地址、QoS、身份认证及安全性等参数标记。当IPv6的中间节点接收到一个信息包时,通过验证它的流标签,就可以判断它属于哪个流,然后就能知道信息包的QoS需求,从而进行快速的转发。同时,IPv6对数据报头作了简化,以减少处理器开销并节省网络带宽。IPv6层次化的地址结构,也利于骨干网路由器对数据包的快速转发。
3.内置的安全特性:为了加强网络的安全性,IPv6集成了IPSec协议,通过认证和加密两种机制在网络层对数据分组提供加密和鉴别等安全服务。需要注意的是,作为IPv6的一个组成部分,IPSec是一个网络层协议。它只负责其下层的网络安全,并不负责其上层应用的安全,比如Web、电子邮件和文件传输等。也就是说,验证一个Web会话,依然需要使用SSL协议。此外,作为IPSec的一项重要应用,IPv6还集成了VPN的功能。
4.即插即用的联网方式:IPv6采用“全状态自动设定”和“无状态自动设定”两种技术实现地址的自动分配。只要机器一连接上网络便可自动设定地址,不仅极大地方便了终端用户的网络接入,还可以大大减轻网管人员的负担。
5.更好地支持移动通讯:随着电信网与互联网两大网络的融合,移动互联网将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移动IPv6能够通过简单的扩展,为每个移动终端分配一个地址,在全球范围内解决有关网络和访问技术之间的移动性问题。
二、IPv6环境下新型信息服务模型的探索
既然信息服务在IPv6核心技术的支持下能够获得更多的发展契机,那么即使信息服务机构不是网络基础设施的主要建设者,做好向IPv6转移的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作好转移计划,需要在网络设备、操作系统以及应用软件的采购、升级、改造过程中充分考虑其对IPv6的支持程度,并要保证与现有的IPv4协议相兼容,从而减少可能在IT投资上的失误。
2000年,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台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等6家单位组建了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并开通了网上服务系统(以下简称NSTL系统)。该系统是一个共建共享的网络化科技信息服务系统,按照分布加工数据、集中建库、集中检索、分布服务的原则,所有用户通过互联网都可免费查询该系统提供的二次文献检索服务。注册用户还可方便地要求系统以电子邮件、传真、邮寄等方式提供所需的一次文献。同其他信息服务机构一样,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在业务工作中也遇到了IP控制、带宽瓶颈等问题。 2002年,在全球IPv6研究推广的大背景下,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开始试图采用IPv6网络核心技术解决业务工作中的问题,进入IPv6研究行列。2003年,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等6家合作单位率先研发基于IPv6网络技术的文献信息服务系统,以NSTL网络平台为依托,构造IPv6与IPv4共存的试验平台NSTL—IPv6,在该试验平台上建设新一代文献信息服务,形成NSTL—IPv6示范系统。
NSTL—IPv6网络平台按照不影响原有系统并使IPv6网络能够满足实用的要求设计,主要选用Cisco路由器,在各个节点分别构建一个纯IPv6子网和一个IPv6/IPv4混合网络,其中中心节点纯IPv6子网部署IPv6 DNS服务器和IPv6Web服务器,分中心节点部署普通客户端。
目前,NSTL—IPv6示范系统已经初具规模,建成的文献信息服务系统包括信息检索、专家咨询、期刊目次浏览等内容,拥有的文献量达300多万种。
应用的发掘正是NSTL—IPv6示范系统的生命力所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在作好向IPv6转移计划的同时,希望能够通过一定用户群体的实际使用,创造培育IPv6用户的途径与经验,为IPv6公用网的发展和商业化贡献一份力量。
一、IPv6为信息服务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IPv6是由IETF设计的用来替代现代行的IPv4协议的一种新的IP协议,也被作下一代互联网协议。它在设计过程中采用128位地址长度重新定义地址空间,解决了地址短缺问题,同时弥补了IPv4在端到端IP连接、服务质量(QoS)、安全性、移动性等方面的不足,克服了当前网络障碍,为信息服务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1.地址长度:IPv6将现有的IP地址长度扩大4倍,由当前IPv4的32位扩充到128位,地址总数大约有3.4x10E38个,足以为地球上每一个人提供一个独立的IP地址。
2.服务质量:IPv6数据包格式中包含一个8位的业务流类别和一个新的20位流标签。区分业务流类别的目的是允许发送业务流的源节点和转发业务流的路由器在数据包上加标记,进而根据不同标记进行不同处理。而一个流则是以某种方式相关的一系列信息包,用源地址、目的地址、QoS、身份认证及安全性等参数标记。当IPv6的中间节点接收到一个信息包时,通过验证它的流标签,就可以判断它属于哪个流,然后就能知道信息包的QoS需求,从而进行快速的转发。同时,IPv6对数据报头作了简化,以减少处理器开销并节省网络带宽。IPv6层次化的地址结构,也利于骨干网路由器对数据包的快速转发。
3.内置的安全特性:为了加强网络的安全性,IPv6集成了IPSec协议,通过认证和加密两种机制在网络层对数据分组提供加密和鉴别等安全服务。需要注意的是,作为IPv6的一个组成部分,IPSec是一个网络层协议。它只负责其下层的网络安全,并不负责其上层应用的安全,比如Web、电子邮件和文件传输等。也就是说,验证一个Web会话,依然需要使用SSL协议。此外,作为IPSec的一项重要应用,IPv6还集成了VPN的功能。
4.即插即用的联网方式:IPv6采用“全状态自动设定”和“无状态自动设定”两种技术实现地址的自动分配。只要机器一连接上网络便可自动设定地址,不仅极大地方便了终端用户的网络接入,还可以大大减轻网管人员的负担。
5.更好地支持移动通讯:随着电信网与互联网两大网络的融合,移动互联网将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移动IPv6能够通过简单的扩展,为每个移动终端分配一个地址,在全球范围内解决有关网络和访问技术之间的移动性问题。
二、IPv6环境下新型信息服务模型的探索
既然信息服务在IPv6核心技术的支持下能够获得更多的发展契机,那么即使信息服务机构不是网络基础设施的主要建设者,做好向IPv6转移的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作好转移计划,需要在网络设备、操作系统以及应用软件的采购、升级、改造过程中充分考虑其对IPv6的支持程度,并要保证与现有的IPv4协议相兼容,从而减少可能在IT投资上的失误。
2000年,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台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等6家单位组建了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并开通了网上服务系统(以下简称NSTL系统)。该系统是一个共建共享的网络化科技信息服务系统,按照分布加工数据、集中建库、集中检索、分布服务的原则,所有用户通过互联网都可免费查询该系统提供的二次文献检索服务。注册用户还可方便地要求系统以电子邮件、传真、邮寄等方式提供所需的一次文献。同其他信息服务机构一样,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在业务工作中也遇到了IP控制、带宽瓶颈等问题。 2002年,在全球IPv6研究推广的大背景下,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开始试图采用IPv6网络核心技术解决业务工作中的问题,进入IPv6研究行列。2003年,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等6家合作单位率先研发基于IPv6网络技术的文献信息服务系统,以NSTL网络平台为依托,构造IPv6与IPv4共存的试验平台NSTL—IPv6,在该试验平台上建设新一代文献信息服务,形成NSTL—IPv6示范系统。
NSTL—IPv6网络平台按照不影响原有系统并使IPv6网络能够满足实用的要求设计,主要选用Cisco路由器,在各个节点分别构建一个纯IPv6子网和一个IPv6/IPv4混合网络,其中中心节点纯IPv6子网部署IPv6 DNS服务器和IPv6Web服务器,分中心节点部署普通客户端。
目前,NSTL—IPv6示范系统已经初具规模,建成的文献信息服务系统包括信息检索、专家咨询、期刊目次浏览等内容,拥有的文献量达300多万种。
应用的发掘正是NSTL—IPv6示范系统的生命力所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在作好向IPv6转移计划的同时,希望能够通过一定用户群体的实际使用,创造培育IPv6用户的途径与经验,为IPv6公用网的发展和商业化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