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者:首先请谈谈这次改革方案的出台过程。
贺所长:从2002年至今,我所参加了国家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工作,在此期间科技部党组和科技部公益类院所改革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研究中信所的改革方案以及相应的政策措施,对中信所改革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和实际困难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从政策、经费和业务发展等方面给予了极大支持。
2002年3月5日,科技部党组召开会议听取中信所2002年工作计划汇报时,指出“中信所要面对当前世界经济、科技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对自身的定位问题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中信所要努力提升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要把中信所建成全国科技信息的服务中心、学术中心、人才培养中心和网络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在全国科技信息系统中发挥指导示范作用。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奋斗,重塑中信所的辉煌”。2002年10月,国科发政字[2002]356号文件正式批复中信所转为非营利性科研机构。近3年来,在前两届所班子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完成了改革方案的框架结构设计工作。
2005年6月29日,新一届所领导班子成立后,按照国家公益类科研院所改革的总体安排和科技部党组的指示,继续扎实推动中信所改革工作:对改革方案做了进一步细化,增强了改革方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对与改革工作密切相关的配套管理办法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修订与完善;结合科技部对审计工作的具体要求,对全所各部门的资产和财务情况进行了全面清查,初步摸清了家底,为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科技部党组和科技部公益类院所改革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在所党政领导班子和所改革工作组的共同努力下,中信所的改革工作逐步深入,不断取得进展:7月20日,科技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李学勇同志、驻部经检组吴忠泽组长联合召开科技部公益类科研院所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对中信所改革方案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研究,并在定位、发展目标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8月15日,科技部党组召开党组会,对中信所改革方案进行了研究审定。在这次会议上,部党组原则通过了我所的改革方案,并对方案提出了进一步的修改意见和建议。部党组对我所的改革工作也提出了明确要求,指出“中信所改革工作是全国公益类科研院所改革的一部分,是科技部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中信所要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需要以及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立足于做好科技信息服务、管理和研究的主业,同时开展与此有关的人才培养工作。通过改革,中信所要加强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科技信息资源建设、服务和管理,以及科技期刊管理等几项工作。要把建立科技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作为工作重点,对科技信息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和加工,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9月1日,李学勇副部长再次召开科技部公益类科研院所改革领导小组会议,根据8月15日科技部党组会议精神对修改后的中信所改革方案进行讨论,形成了最终方案。9月16日正式批复了中信所的改革方案,为我所全面启动深化改革工作奠定了基础,也标志着我所深化改革工作全面启动。
记者:科技部党组批复的中信所改革方案基本框架是怎样的?
所长:在科技部党组批复的中信所改革方案中提出,中信所是科技部直属的国家级公益性科技信息研究机构,定位于为科技部等政府部门提供决策支持,为科技创新主体(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科研人员)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成为全国科技信息领域的共享管理与服务中心、学术中心、人才培养中心和网络技术研究推广中心,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在全国科技信息系统中发挥指导和示范作用。
中信所未来发展目标是:根据国家对公益类科研院所改革的总体要求,通过主动调整和创新,建立现代公益类科研院所制度和运行机制,建立一支精干的高水平高效率的科技信息服务、管理与研究队伍,瞄准国家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要以及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以公益性科技信息服务为主体业务,加强科技信息资源的建设、服务与管理工作;加强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工作;加强科技信息领域重点学科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工作;加强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同时也接受科技部的委托,承担有关的政府管理职能。在3年内,即到2008年,要达到以下3项指标:一是要提高科技信息资源服务与共享的管理工作的水平,对科技信息资源进行深度的挖掘、整合、加工,提供个性化和知识化的服务,并独立开发本行业的大型应用软件;二是根据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在继续做好主要国家科技战略与政策跟踪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开展3到5个领域国内或国外科技发展动态的深入分析;三是在人才培养上要有10名左右国内外知名专家和学者。
中信所改革后,形成“7+6+3”的组织结构框架,即7个职能处室,6个公益业务部门和3个企业集团。
7个职能处室是所办公室、党委办公室、人事处、科研计划管理处、财务审计处、离退休干部服务处和保卫处。
6个公益业务部门是信息资源中心、战略研究中心、资源共享促进中心、信息技术支持中心、情报方法研究中心、研究生部。
3个企业集团是万方公司、集团化出版企业和物业公司。这3个企业集团将按照各自不同的企业类型建立相应的管理和运行机制。
中信所将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非营利机构管理和运行机制。实行以全员聘用制为基础的新的人事制度,建立以岗位目标责任与绩效考核管理为基础、以三元工资制为核心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努力提升管理水平,提高运行效率。探索实行理事会决策制、院所长负责制、科学技术委员会咨询制和职工代表大会监督制度。
3个企业集团将按照现代产权制度改革的要求,积极探索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按照公司制的要求进行规范化运作。
记者:改革方案批复后,在深化改革中又是如何运作的呢?
所长:科技部党组正式批复我所改革方案后,我所党政领导班子遵照部党组的指示精神,在科技部公益类院所改革领导小组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积极、果断、稳妥、有序地推进全所深化改革工作。9月19日,召开了“中信所深化改革动员大会”,科技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李学勇同志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我所深化改革工作进入了实质性的全员公开招聘阶段。10月13日,顺利完成了中层干部岗位的公开招聘工作。10月14日,科技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李学勇同志主持召开科技部公益类科研院所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在听取第一阶段中层干部公开招聘工作总结汇报并给予充分肯定后,批准于当天下午召开“中信所职工岗 位公开招聘工作部署大会”,全面启动全所职工岗位的公开招聘工作。10月31日,我所的全员公开招聘工作如期完成。
在深化改革过程中,除所级领导岗位外,实行全员聘任制。在公开招聘过程中,我们对中层干部的聘用条件严格执行国家对事业单位人员的规定,对年龄、学历、职称、工作经历等方面提出要求。对职工岗位除提出相应的任职条件外,还提出了岗位职责和任务。我们充分考虑了中信所的现实,精心设计岗位,尽最大可能让每一位愿意继续为我所事业发展做贡献的职工得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到2005年10月31日止,共设职工岗位684个,实际招聘496人。目前,中信所的深化改革工作进展平稳、顺利,全员公开招聘工作基本完成。
在整个招聘过程中,我们坚持民主集中制,严格按照制度和规定程序进行,严把细节关,确保招聘工作公开、公正、透明。我们建立了所领导改革工作专项接待日,设立了改革工作意见箱,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并做好解释工作,随时研究解决改革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对署名意见给予当面答复,并采取公益岗位和企业岗位同时招聘的做法,充分尊重干部和职工的意愿,真正实行双向选择。为了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在职工充分了解改革方案的基础上,填报志愿,参加本人符合条件的岗位的公开招聘。这一切保证了改革顺利进行。
记者:招聘工作已经结束2个多月了,大家很关心现在运行得怎样?今后中信所将如何发展?
所长:自11月1日起,开始按改革后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体系运行。各部门的业务定位和发展方向更加明确,岗位职责更加清晰。公益与所属企业集团之间形成比较完善的业务链。各部门的运行都很平稳,人员思想稳定,业务开展良好。目前,中信所科技体制改革验收自查工作已经完成,即将接受科技部、财政部和中编委三部委的联合验收。
通过深化改革,内部发展更加均衡,主体业务更加突出,优势更加明显,研究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人才结构更加合理,中信所的发展后劲得到了增强。今后,我们将根据科技部的要求,按照建设国际一流信息研究与服务机构的思路全面提升我所的综合实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知道,今后的工作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未来的道路并不平坦,但我相信,在科技部党组的大力支持下,在全所干部、职工的努力拼搏下,中信所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记者:让我们共同祝愿中信所在新的一年里有更大的发展,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贺所长:从2002年至今,我所参加了国家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工作,在此期间科技部党组和科技部公益类院所改革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研究中信所的改革方案以及相应的政策措施,对中信所改革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和实际困难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从政策、经费和业务发展等方面给予了极大支持。
2002年3月5日,科技部党组召开会议听取中信所2002年工作计划汇报时,指出“中信所要面对当前世界经济、科技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对自身的定位问题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中信所要努力提升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要把中信所建成全国科技信息的服务中心、学术中心、人才培养中心和网络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在全国科技信息系统中发挥指导示范作用。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奋斗,重塑中信所的辉煌”。2002年10月,国科发政字[2002]356号文件正式批复中信所转为非营利性科研机构。近3年来,在前两届所班子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完成了改革方案的框架结构设计工作。
2005年6月29日,新一届所领导班子成立后,按照国家公益类科研院所改革的总体安排和科技部党组的指示,继续扎实推动中信所改革工作:对改革方案做了进一步细化,增强了改革方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对与改革工作密切相关的配套管理办法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修订与完善;结合科技部对审计工作的具体要求,对全所各部门的资产和财务情况进行了全面清查,初步摸清了家底,为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科技部党组和科技部公益类院所改革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在所党政领导班子和所改革工作组的共同努力下,中信所的改革工作逐步深入,不断取得进展:7月20日,科技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李学勇同志、驻部经检组吴忠泽组长联合召开科技部公益类科研院所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对中信所改革方案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研究,并在定位、发展目标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8月15日,科技部党组召开党组会,对中信所改革方案进行了研究审定。在这次会议上,部党组原则通过了我所的改革方案,并对方案提出了进一步的修改意见和建议。部党组对我所的改革工作也提出了明确要求,指出“中信所改革工作是全国公益类科研院所改革的一部分,是科技部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中信所要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需要以及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立足于做好科技信息服务、管理和研究的主业,同时开展与此有关的人才培养工作。通过改革,中信所要加强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科技信息资源建设、服务和管理,以及科技期刊管理等几项工作。要把建立科技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作为工作重点,对科技信息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和加工,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9月1日,李学勇副部长再次召开科技部公益类科研院所改革领导小组会议,根据8月15日科技部党组会议精神对修改后的中信所改革方案进行讨论,形成了最终方案。9月16日正式批复了中信所的改革方案,为我所全面启动深化改革工作奠定了基础,也标志着我所深化改革工作全面启动。
记者:科技部党组批复的中信所改革方案基本框架是怎样的?
所长:在科技部党组批复的中信所改革方案中提出,中信所是科技部直属的国家级公益性科技信息研究机构,定位于为科技部等政府部门提供决策支持,为科技创新主体(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科研人员)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成为全国科技信息领域的共享管理与服务中心、学术中心、人才培养中心和网络技术研究推广中心,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在全国科技信息系统中发挥指导和示范作用。
中信所未来发展目标是:根据国家对公益类科研院所改革的总体要求,通过主动调整和创新,建立现代公益类科研院所制度和运行机制,建立一支精干的高水平高效率的科技信息服务、管理与研究队伍,瞄准国家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要以及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以公益性科技信息服务为主体业务,加强科技信息资源的建设、服务与管理工作;加强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工作;加强科技信息领域重点学科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工作;加强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同时也接受科技部的委托,承担有关的政府管理职能。在3年内,即到2008年,要达到以下3项指标:一是要提高科技信息资源服务与共享的管理工作的水平,对科技信息资源进行深度的挖掘、整合、加工,提供个性化和知识化的服务,并独立开发本行业的大型应用软件;二是根据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在继续做好主要国家科技战略与政策跟踪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开展3到5个领域国内或国外科技发展动态的深入分析;三是在人才培养上要有10名左右国内外知名专家和学者。
中信所改革后,形成“7+6+3”的组织结构框架,即7个职能处室,6个公益业务部门和3个企业集团。
7个职能处室是所办公室、党委办公室、人事处、科研计划管理处、财务审计处、离退休干部服务处和保卫处。
6个公益业务部门是信息资源中心、战略研究中心、资源共享促进中心、信息技术支持中心、情报方法研究中心、研究生部。
3个企业集团是万方公司、集团化出版企业和物业公司。这3个企业集团将按照各自不同的企业类型建立相应的管理和运行机制。
中信所将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非营利机构管理和运行机制。实行以全员聘用制为基础的新的人事制度,建立以岗位目标责任与绩效考核管理为基础、以三元工资制为核心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努力提升管理水平,提高运行效率。探索实行理事会决策制、院所长负责制、科学技术委员会咨询制和职工代表大会监督制度。
3个企业集团将按照现代产权制度改革的要求,积极探索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按照公司制的要求进行规范化运作。
记者:改革方案批复后,在深化改革中又是如何运作的呢?
所长:科技部党组正式批复我所改革方案后,我所党政领导班子遵照部党组的指示精神,在科技部公益类院所改革领导小组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积极、果断、稳妥、有序地推进全所深化改革工作。9月19日,召开了“中信所深化改革动员大会”,科技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李学勇同志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我所深化改革工作进入了实质性的全员公开招聘阶段。10月13日,顺利完成了中层干部岗位的公开招聘工作。10月14日,科技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李学勇同志主持召开科技部公益类科研院所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在听取第一阶段中层干部公开招聘工作总结汇报并给予充分肯定后,批准于当天下午召开“中信所职工岗 位公开招聘工作部署大会”,全面启动全所职工岗位的公开招聘工作。10月31日,我所的全员公开招聘工作如期完成。
在深化改革过程中,除所级领导岗位外,实行全员聘任制。在公开招聘过程中,我们对中层干部的聘用条件严格执行国家对事业单位人员的规定,对年龄、学历、职称、工作经历等方面提出要求。对职工岗位除提出相应的任职条件外,还提出了岗位职责和任务。我们充分考虑了中信所的现实,精心设计岗位,尽最大可能让每一位愿意继续为我所事业发展做贡献的职工得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到2005年10月31日止,共设职工岗位684个,实际招聘496人。目前,中信所的深化改革工作进展平稳、顺利,全员公开招聘工作基本完成。
在整个招聘过程中,我们坚持民主集中制,严格按照制度和规定程序进行,严把细节关,确保招聘工作公开、公正、透明。我们建立了所领导改革工作专项接待日,设立了改革工作意见箱,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并做好解释工作,随时研究解决改革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对署名意见给予当面答复,并采取公益岗位和企业岗位同时招聘的做法,充分尊重干部和职工的意愿,真正实行双向选择。为了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在职工充分了解改革方案的基础上,填报志愿,参加本人符合条件的岗位的公开招聘。这一切保证了改革顺利进行。
记者:招聘工作已经结束2个多月了,大家很关心现在运行得怎样?今后中信所将如何发展?
所长:自11月1日起,开始按改革后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体系运行。各部门的业务定位和发展方向更加明确,岗位职责更加清晰。公益与所属企业集团之间形成比较完善的业务链。各部门的运行都很平稳,人员思想稳定,业务开展良好。目前,中信所科技体制改革验收自查工作已经完成,即将接受科技部、财政部和中编委三部委的联合验收。
通过深化改革,内部发展更加均衡,主体业务更加突出,优势更加明显,研究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人才结构更加合理,中信所的发展后劲得到了增强。今后,我们将根据科技部的要求,按照建设国际一流信息研究与服务机构的思路全面提升我所的综合实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知道,今后的工作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未来的道路并不平坦,但我相信,在科技部党组的大力支持下,在全所干部、职工的努力拼搏下,中信所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记者:让我们共同祝愿中信所在新的一年里有更大的发展,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